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1页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2页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3页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4页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一、产权理论(一)产权和产权体系1、产权定义西方学者的定义:(1)产权亦称财产权,是指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

(2)产权即为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四方面权利: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交易权。

2、通用的定义: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财产是产权的客体,产权则是财产主体的权利。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它往往通过法律界定保护着人们对财产的权利。产权关系是指由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体现了财产主体对财产的一种法定的所有关系、控制关系、支配关系、分配关系和处置关系。

(二)产权属性产权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具有一系列内在属性。第一,排他性第二,有限性第三,可交易性第四,可分解性第五,行为性(三)产权权能第一、界定功能第二,激励功能第三,约束功能第四,配置功能第五,协调功能第六,分配功能(四)产权制度1、产权制度及其起源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对生产组织形式、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有决定性作用。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意义是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派生出降低交易费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减少外部性等功能。亚当·斯密就试图证明如何用一套规则比另一套规则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不同的产权结构对于国民财富是有明显影响的,例如,私有产权与市场交易相对应,而国有产权与计划管理相对应。

产权制度的外在形式表现为一种法律,即由国家以法的形式加以明确和强制执行的,合法的产权受国家保护。产权规范的法律形式要随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发展而调整,而且产权制度还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来补充,来维持其运行。产权制度不是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产权制度从有到无,从根本上说,不是因为人们变聪明了,而是由于产权制度所带来的利益增加,使得产权制度的建立变得值得。

产权制度是在人口增长压力、资源稀缺程度、技术条件改变、经济规模扩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出现促使人们用有规范的合作交易的方式而不是暴力对抗或不负责任的方式来解决争夺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矛盾,从而减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综上所述产权制度是指界定、约束、保护产权和产权关系的一系列法律和规则。产权的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则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内容如下:第一,界定产权第二,约束产权第三,保护产权界定产权、约束产权和保护产权的目的是使产权清晰。产权清晰是产权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离开了产权清晰,产权主体必然缺位,产权在经济生活中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产权制度首先要保证产权清晰,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产权清晰。延伸内容:产权理论的发展脉络相关回顾产权理论的主要学派有:以威廉姆森等人为代表的交易成本学派以德姆塞茨和阿尔奇安等人为代表的所有权学派以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自由竞争学派,以阿罗等人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学派等等。

产权理论有四大主线: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效率分析、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以及产权制度的变迁。

产权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产生影响。产权理论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安排产权的结构,降低交易费用,改善资源配置,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科斯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和领袖。此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诺斯等都对产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斯的产权理论人物介绍:罗纳德·哈里·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一生从事产权的理论研究。其理论形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0年代对正统的微观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指出市场机制运行中存在着摩擦即存在着交易费用,减少磨擦的关键是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在分析企业的起源、性质和生产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科斯首次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奠定了现代西方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1937年发表于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杂志上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该文当时并未引起重视,20多年后,当科斯的另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问世后,《企业的性质》一文才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正是《企业的性质》一文,奠定了科斯作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的地位)。第二阶段,50——60年代中期,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产权的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成本,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把科斯的产权思想概括为“科斯定理”,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1960年发表在《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上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目前流行的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以科斯的产权理论作为基础之一的小启示:科斯是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是什么使科斯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呢?其一,它总是反对任何的想当然。他对看起来是正常而实用的传统常识总是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如果事实和常识不一致,他相信事实;其二,他坚持经济学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多地了解是规划更美好经济世界蓝图的前提;其三,他坚持古老的“奥克姆剃刀”原则。这些原则使科斯受益匪浅,如果能够这样做,我们都将受益匪浅。科斯在《厂商的性质》(1937)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认为交易费用的高低取决于企业产权是否界定清晰和如何配置,从而奠定了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

科斯说:“对产权的划分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要对产权作明确划分,产权清晰,配置合理,减少社会总产出损失的目标可以通过市场本身轻而易举地达到,而且还会更有效。

科斯提出了三种资源配置的制度形式,即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府管制,并提出这三种制度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依赖的产权基础不同。

他认为,不论采取何种制度,最重要的在于产权清晰程度与配置状况。如果产权在个人间是明确的,那么由个人自愿选择组成企业是可能的,而且以所有者在企业内部的产权交易替代所有者直接进入外部的市场交易,如果其交易费用较低,资源配置也会更有效;如果企业间产权界定清晰与配置合理,运用市场机制的交易费用不高,则市场有效:

如果产权界定根本不可能清晰,市场交易不可能,则引入政府干预成为必要,但其管制成本也会很高。可见,无论运用何种制度,其交易费用高低和相应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高低,均取决于产权制度安排,而产权界定的方式就是立法。阿尔奇安的产权理论

阿尔奇安在一系列关于产权理论的著作中论述了产权规则及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人们要合作,首先要弄清各自拥有的资源,弄清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要界定产权,因为产权就是对资源的排他性占有使用的权利。产权制度的出现可以使成本或收益的外在性内在化。产权的不同界定会带来当事人不同的成本或收益的变化,产权界定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界定产权都有利可图,因为界定产权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产权制度从有到无,从根本上说,不是因为人们变得聪明了,而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得界定产权制度的建立变得值得了。这种变化,或者是出现了某种新的技术或形式,使得界定产权和达成合约的费用降低了,或者是产权制度所带来的利益增加了。德姆基茨的产权理论

德姆塞茨的突出特点是以外在性为中心来研究产权的作用、起源、组合等问题。他认为“产权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尽可能地把外在性内在化”。德姆塞茨的分析中,以下四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产权格局的演变:产权配置、外在性、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尤其是在对股份公司形式的分析中,这四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解释得最为清楚。分析的起点是,大公司经营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为了在资本额方面也实现规模经济,公司采取了股份筹资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的一个结果是使一个企业有众多的股东,为了避免高额交易费用(谈判费用、会议费用等),产生了股东的权利代表机构—董事会。所有权和控制权从此分离,这种分离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经理行为对股东的外在性问题。为了以较低的交易费用限制这种外在性,促成了有限责任制和股票市场的产生。交易成本问题:在任何经济中,交易成本在总体上不可能降低。事实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源被用于交易成本上。据考证,1870-1970年,美国经济的交易成本又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增加到100年后的45%。美国经济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贸易部门的收入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社会资源并没有直接用于生产任何东西,而是用于进行整合和协调不断增加的和越来越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五)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控制权1、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产权制度是指对企业产权所包含的诸项权能依一定方式进行的制度安排。企业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说,是一定产权关系的反映。具体的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未必反映到产权制度的变化,但产权制度的变化却必然引起企业基本组织架构的变化。因此,要真正认识现代企业,就必须对产权关系进行剖析,从根本制度上提示企业内部深层次的联系。不同的企业产权制度的不确定性是不同的,不确定性最小的企业产权制度是最佳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权结构中权利关系的调整使产权自身发生了分离,依据分离程度,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产权制度模式:(1)一重产权制度一重产权制度是指企业产权没有发生分离,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于所有者手中的一种产权模式。

(2)二重产权制度二重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产权出现二重性,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的产权制度模式。“两权分离”的最早形成是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的分离。

(3)三重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一种三重结构:股东们分散地掌握着企业的最终所有权董事会代表股东并受股东大会的委托整体地掌握着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经理人员具体地掌握着企业的内部经营权。2、企业产权权能分解企业产权的权能分解收益权和控制权两大类。企业的收益权和控制权是一个有机整体,缺省任何一部分,都会破坏其性质与功能。如果同时拥有企业的收益权和控制权,称为拥有企业的完整产权,否则称为拥有企业的残缺产权,残缺产权将导致企业低效运行,完整产权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在于建立完整的企业产权。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法人制度的确立以及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实际上,企业股东仅拥有企业的产权,而没有企业的直接控制权,企业的控制权转移给了企业的董事会,董事会又将控制权授权给企业经理层。因此,为解决现代企业收益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矛盾,必须设计一种创新的企业机制,重新完善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使得现代企业的产权变得完整,这种创新机制就是股份制以及股份公司股份在股票市场交易的制度

如果股东能够对经理层进行完全控制,就可以间接行使企业控制权,但股东是没有能力对经理层进行完全控制的,因此股东只得到企业部分控制权,企业内部人掌握企业其余控制权。在这种意义上,就应该将企业控制权分解成显性控制权和隐性控制权。与此对应,股东只能得到部分收益权,其余部分被企业内部人得到,企业收益权分解成显性收益权和隐性收益权。

企业显性控制权又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是指那种能在事前通过契约加以明确确定的控制权权力,即在契约中明确规定契约方在什么情况下具体如何使用的权力;剩余控制权是指那种事前没有在契约中明确界定如何使用的权力,是决定资产在契约所限定的特殊用途以外如何被使用的权利,如图所示

企业产权权能分解图企业产权企业产权收益权控制权显性收益权隐性收益权显性控制权隐性控制权特定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在现代企业中,特定控制权通过契约给了职业企业家,这种特定控制权就是高层经理人员的经营控制权,包括日常的生产、销售、雇佣等权力。而剩余控制权则由所有者的代表董事会拥有,如任命和解雇总经理、重大投资、合并和拍卖等战略性的决策权。如果将企业决策分为“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决策管理”包括最初决策方案提议和决策方案被批准后的执行决策,而“决策控制”则包括决策方案的审批和对决策方案执行的监督,那么,经理层所得到的特定控制权就是“决策管理权”,而董事会所具有的剩余控制权就是“决策控制权”。

3、经理层控制一经理层控制的内容(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但由于股份的日益分散,股东大会逐步空壳化已经成了一种世界倾向。如果股东人数达到上万人或者更多,实际上全体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了,而且中小股东就是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的话,对于会议的决议也不可能有丝毫影响。(2)董事会与经理层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负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会议制机构,董事会的成员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一部分来自公司外部。现在,董事会成员中有越来越多的非股东董事,而且越来越多的董事会成员由经理层兼任。股东大会权限的缩小,董事会权限的扩大,也成了世界性的倾向。(3)监事会监事会的基本职能是受股东大会委托监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抑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直接保护所有者利益监事会理论上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现实中与董事一样,基本由经理层确定候选人,而且一般由经理层兼任。在现代企业里,监事会实际上已沦为执行机构的从属部门。

经理层作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既有专业经验又有信息优势,与投资者相比较,更容易发现并实施最优决策。在经理层控制时,实施优决策的增量收益属于经理层,经理层主观上有激励、客观上有能力实施最优决策。在投资者控制时,投资者主观上有实施最优决策的愿望,但是客观上却没有发现并实施优决策的能力。因此,经理层控制企业要优于投资者控制企业。这一结论的推广是,在企业经营中经理层的作用要比投资者重要,将控制权赋予经理层要优予赋予投资者。

二经理层控制分析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是由投资者和经理层共同控制,不过有时投资者有较大控制权,有时经理层有较大控制权。当投资者与经理层共同控制时,优化决策的增量收益将由投资者和经理层共同分享。对于投资者,如果因实施优化决策而承担风险所对应的收益高于预期收益,就会有实施优化决策的激励;相反,则会反对实施优化决策。对于经理层,如果为发现并实施优化决策付出的代价小于能够分享的增量收益,就会有实施优化决策的激励;相反,则会反对实施优化决策。经理层控制强化了经理层的权威,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产生的不确定性。但是,经理层过大的权力同样会增加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必须对经理层进行约束。经理层的约束通常来自于:(1)投资者约束如果投资者预计企业的存续价值较低,就会选择清算企业。如果投资者感觉在企业中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将拒绝进一步为企业融资。如果投资者觉得在企业中的权益被侵害,将选择对企业状况进行审查。

经理层约束(2)经理市场约束经理层行为的后果通过经理层市场事后反映出来,这种信息会影响经理层未来的职业前途,因此,经理层自然会约束自己过度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

(3)企业控制权市场当投资者发现或预见公司出现决策失误、低效经营、滥用资产等行为时,他们将抛出股票,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使公司成为被收购对象。公司被收购往往伴随着经理层的离职,因此企业控制权市场也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

(4)控制权授予约束经理层控制权授予是一种动态调整的约束机制,内容包括是否授予控制权、授予谁和授予后如何制约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理层的产生、经理层的努力程度等行为。在现实的公司中,这种约束机制表现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的权力的相互制衡关系,构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的核心内容。

传统国有企业收益权和控制权背景介绍国有企业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构建起来的,不但政府干预企业活动,企业有时也代行政府之责。国有企业不能单纯看为一个经济组织,它不是在契约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最初的企业契约,这就无法界定显性控制权及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然而国有企业依然正常运转,一定存在相应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表现为排他性使用企业资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决策的权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仅国有企业的企业领导人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企业的生产经控制权也由上级主管部门掌握,企业领导人只有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计划指令的权力,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完全掌握在企业主管部门手中,并由此形成层级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控制权和收益权角度分析:1、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与收益权理论上统一在国家(或政府或全体劳动人民)从企业产权权能分解角度看,这种控制权和收益权仅指显性控制权和显性收益权。国家又将显性控制权和显性收益权分解给不同的个人和单位。国有企业的隐性收益权和隐性控制权则属于掌握着国有企业控制权或对国有企业能施加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国有企业产权在人格化上是严重分离的,一部分人和单位享有国有企业的收益权,另一部分人和单位掌握着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谁都不同时拥有企业的收益权和控制权,也就是谁也没有企业的完整产权,因而谁也不承担完整的产权责任,这是国有企业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

企业正常经营时,都可以凭借权利对企业进行干涉;企业经营困难时,却无人承担经济责任。国有企业的收益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根源在于:国有企业数量巨大,国家的代表“政府”本身分割成条条块块,和各级政府及政府的各部门,难以形成统一的利益主体。2、理论上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完全属于国家,任何单位或个人只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代行国家的控制权,而不是以经济合同的形式反映的。

国有企业的控制权按不同标准分解成相互交叉的许多部分,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内部人等都掌握国有企业部分控制权。一方面众多单位包括对企业知之甚少的单位,都能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任何单位包括企业内部经理层都无法对企业拥有完整控制权,这在计划经济体系中尚能运行,但面对一个变化的市场,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差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3、理论上国有企业的收益权完全属于国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收益。实际上,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内部人等都掌握国有企业部分收益权,但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国有企业完整收益权。国有企业的收益,全部上缴国家,国家将其中的部分收益作二次分配,其余部分则完全用于生产的再投入。由于国有企业收益权的相对封闭,任何形式的分离都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

享有国有企业的收益权的单位不掌握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因而无法确保理论上的收益权转变成现实的收益权。因为国有企业的部分控制权(隐性控制权)掌握在企业内部人手中,国家又没有能力对企业内部人进行有效监控,因而无法阻止企业内部人利用隐性控制权获取隐性收益,无法阻止显性收益权转化成隐性收益权。

二、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它们都把企业看作是合同的联结,看作是治理交易的制度,也是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一、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二、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条件:1、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是理性的,都有订立契约的权力、能力和机会2、委托人有权力和能力选择代理人,并有支付代理人报酬的财富能力3、代理人有比委托人更强的资产运作的能力,最起码委托人信任代理人有更强的资产运作能力委托代理理论4、双方都面临着资产运作结果不确定的风险,并且双方对资产运作掌握的信息不对称5、一旦有一方违约,能够退出契约,而不被契约锁定,否则这个契约就是封闭的、低效的契约,不能有效地达到订立契约的预期目的。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二权的分离,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矛盾上:物质利益关系的不一致,风险偏好不对称,投资决策方面的期限偏好不相同。实际上,就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目标分歧,围绕各自的目标(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博弈,从而谋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三、委托代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委托代理收益问题委托代理成本问题激励与约束机制委托代理关系能够得以建立,是因为“委托代理收益”的存在,因为能为经济主体双方带来预期的净收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这是作为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的最关键的支持因素。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是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因而势必极大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一般地说委托代理收益是指由分工和专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比较收益和规模收益之和,它来自由于“管理社会化”而产生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收益”。委托代理收益问题分工收益是指持有不同条件禀赋(技能和偏好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通过分工而各自获得的超额效用,而规模效果是指经济主体随着参与的经济活动规模的增大而获得的边际效用的增加超过边际规模的增大。委托代理成本一般是指代理人的偷懒、不负责任及机会主义行为并以种种手段从公司攫取财富而带来的损失,以及委托人为抑制这种行为所花费的费用。委托代理成本产生的二个主要原因:

一是作为非所有者的经理阶层背离委托人目标问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二权分离下,委托代理双方都是自利的“经济人”,都存在利已主义动机,双方的目标并不一致,委托代理成本问题作为非所有者的代理人背离委托人目标问题。在股份公司两级制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己经隐含权益相关者之间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和利益冲突的可能。马克思己经看到了这一点,不过他所强调是第一级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大股东的董事“用别人的财产去冒险”的问题,与此不同,现代学者把股东和董事会均视为所有者,侧重考察的是作为非所有者的经理阶层背离委托人目标问题。

二是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又分为两类:1、事先的“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一方有意隐瞒不利于已的信息、或制造、发送扭曲和虚假信息的行为,以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来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以致不能预测其代理行为:此时若委托人对下级代理人选择监督不力,无法找到最好代理人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导致一些能力低劣的人被委托选中而占据经营岗位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委托人选择代理人,而是代理人蒙蔽选择了委托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2、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Hazard)。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在双方签订契约后,由于其行为的不可完全监督性,利用信息非对称优势“偷懒”或其他影响企业效率的机会主义行为;此时若委托人不能把代理人的行为后果与他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区分开来,代理人可能会为增进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问题,把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转嫁到委托人身上,致使委托人利益受损:这两种行为表现为代理人的损人利己特征,导致委托人的剩余损失以及用作识别、选择、监控代理人支出的信息费用和约束费用等“代理成本”了。激励与约束机制从管理科学角度看,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委托代理双方互惠互利、彼此制衡的二种机制为:1、内部机制所谓“内部机制”主要通过对委托代理合约的合理设计和逐步完善委托代理合约。良好的代理合约一般须明确界定双方各自的权责利,强化代理人(经理)经营绩效与个人收入的联系,以便在合同的约束下使代理人受到有效的监督、激励代理人。但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素质、行为难以观测的设定前提下,另一重要措施是允许代理人参与索取剩余,使代理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接近,实施对机会主义行为的自我约束。这种举措实际上是通过企业产权安排的调整,使非所有者具有所有者的身份,从而具有所有者的行为。资本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有逐步趋近于激励,有效增加代理收益,减少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代理制的潜在优势,而隐含其中的“内部机制”即有效率的“内部治理结构”。2、外部机制只要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不能消除,委托人加强对代理人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就会使识别、监察、约束等方面的代理成本增加。企业中不同权益主体间的利益制衡,还要极大地依赖于良好的“外部机制”—相对完善的外部竞争性市场体系。公司并购理论初步认识在西方悠久的公司并购史中,西方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假说。一些人认为,并购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效率、使资源得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增加了股东们所拥有的财富。另外一些人则对并购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被收购的公司已经是很有效率的了,这些公司被收购后,其经营并没有得到改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并购活动是投机者阴谋的体现,这种投机活动加剧了过度的负债,损害了所有者权益,导致形成一种受到经济不稳定因素影响的脆弱的经济体制。总的来说,目前学者对公司并购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系统分析框架,而是各持一家之言,但其研究的基点却是一致的,即并购发生的原因和并购所能带来的利益价值(管理上和效益上)大小。

1.效率理论效率理论认为公司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无疑能提高各自的效率。这一理论包含两个基本的要点:一是公司并购活动的发生有利于改进管理层的经营业绩;二是公司并购将导致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

2.信息信号理论信息信号理论认为当目标公司被收购时,资本市场将重新对该公司的价值做出评估。一方面股票收购传递了目标公司被低估的信息,就目标公司而言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就会有价格重估的产生,称为“待价而沽”。另一方面,收购要约的公布或关于收购的谈判将传达某种信息,告知目标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