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_第1页
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_第2页
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_第3页
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_第4页
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引言如同所有的理论总是滞后于理论一样,艺术设计教育也总是落后于现代设计的理论。这一点在中国如今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迅速崛起的经济建立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时代的产业更替几乎冲击着一切领域。在中国植根的现代艺术设计,不得不仓促上阵,以非常不成熟的理论与理论,迎接着信息时代快节奏产业革命的挑战,为中国的产业化提供着力不从心的效劳。另一方面,信息时代对现代设计人才需求的高起点,批量化,又逼迫着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尽快为社会提供着必须的现代设计人才。这一点可以从现阶段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地开设艺术与设计学科看得真真切切。再一方面,中国现实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又非常令人难以满意,社会,或者说市场不能满意,业内不能满意。社会不满意,主要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一个根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还无法明晰透彻,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设计教学理论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仅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拿不出一个自己满意,社会满意,比拟完好的教育体系。反映到教育理论中,就是艺术设计教学的无序,师资队伍的不整,教材取用的随意,教学方法的陈旧,招生制度的落后。反映到社会上,就是学生因受教学校的不同,专业程度、职业素质、工作才能等等,有着极大的差异。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出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出理论〔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现代设计的理论,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合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第一章转变思维方式仅从教育着眼,我们的教育革命已经进展了上百年,从20世纪20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场,就有鲁迅、蔡元培等人发起的教育革命运动,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方式,走向了与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毛泽东同志发动的教育革命,提出两个“必须〞,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效劳,教育必须与消费劳动相结合〞。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教育,又恢复到从前的轨道上,近些年,我们又开场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我们暂且不管过去进展的教育革命的内容,以及获得的成果如何,至少说明,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从未停顿过对教育的革命。●教育革命最重要的是思维革命这是葛鹏仁先生积极提倡的教育革命观点。葛鹏仁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被称为:当北京的一批知识分子在九十年代渐渐脱胎换骨进入当代后,唯有葛先生还执著地留在现代。葛鹏仁自欧洲游历数年之后,一直在中央美院倡导艺术教育应引入后现代艺术内容,而且竭力鼓吹后现代主义。为此,葛鹏仁放弃了第四工作室,办起了“当代艺术研修班〞。葛鹏仁认为,因为我们的教育和传统文人封闭的心理形式,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缺乏一种大文化观。他们看问题只是从专业的、部分的、个人的、地域的角度,这是非常狭隘的。比方很多画家如今所关注的还是“语言〞本身,其实如今的“第四画室〞也局限在“语言〞里,什么语言的“张扬〞了,视觉的“满足〞了,根本没有涉及到文化观念和文化信仰问题。葛鹏仁认为,教育革命主要是思维革命。不管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目光去选择知识。革命是先进的代替落后的,教育革命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详细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表达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对于美术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他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人明白了一个问题——艺术变成思想者的新思想,也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中国当前的教育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本质是体制问题,本质的症结所在就是一种建立在农业文化根底上的教学观。从目前美术界一些现象来看,那种靠小技巧投机、小技巧卖画的行为泛滥就是一种很强的农民意识的反映——只顾眼前利益,现买现卖。这与我们目前的教育和美术教育滞后有直接关系。从美术教育的程度来看,还停留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之间。因此,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目光和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开展毫无好处,尤其是如今进入到后工业时代了,其危害性我们不能小看,它不仅限制了人的创造思维,削弱人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实力,甚至会泯灭人格和人性。这不是危言耸听。为了挽救我们的民族,我们必须实行“超前教育〞。转贴于论文联盟.ll.在如何培养将来的艺术家的问题上,葛鹏仁认为,在纯艺术教育领域,应侧重对旧的知识构造的改变和思维观念转换上。艺术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可以拿来的,在教学中也比拟容易实现,但有形的同时也是有限的。另一个是无形的资产,即人类的、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它是无限的。它包括性格品格、性格品质、观念产生和实现过程的勇气和才能。有形和无形看起来比拟虚,但在详细教学中假如不改变以前的形式,参加这种无形的东西,我们就只能在形式上改变,而不能从思维观念上改变,这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改变。有形资产只能让你重复,而无形的资产却能让你有新的开拓和建树。其实,不只是在艺术界,就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这种无形的资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前卫精神在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它有着一种警示和启迪人类智慧潜能的作用;虽然它反映的形式有各种各样,虽然它有可能有些极端,但很可能是将来的走向。这种前卫精神即源于这种无形资产的教育。葛鹏仁认为,文化人假如没有一个终极信仰、终极目的,那么他只是一具躯壳。海德格尔说过:“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把真理植入你的作品中,带回到人间,别人才能从中得到感悟〞。哥白尼为真理而牺牲,他有改变信仰的时机,也有生的希望,但他选择了真理。我们的知识分子特别缺乏这种东西。有了它,真我才能存在。葛鹏仁按着自己的教育思想,执著地进展着教育改革,施行着被称为“自新教育方式〔创办讲座〕〞的教学。他遵循开放性教学原那么,要求学生创作要面向社会。使学生有目的、有驱动力,把文化参与落实到社会中来。创作面向社会,就会产生意义,产生参与感、责任感,在文化意识上发生作用,并把个人和现实文化联络起来。他要求学生不要把自己圈在小文化背景里,要多交艺术专业以外的朋友,建立起一个大文化背景。他认为当代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是生活方式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出现什么样的作品。为了共同创造一个共同研究的气氛,他甚至允许学生可以不画素描,不做雕塑,而是每星期请学院内外的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做后现代艺术讲座。他甚至把通县的漂泊艺术家都请去美院上课。他鼓励学生互相之间多交谈,谈艺术、谈社会、谈人生、谈一切感兴趣的内容。包括请文学批评家谈社会问题。他认为,现代艺术产生在沙龙、咖啡馆。从印象派开场,每次革命都是在咖啡馆,包括俄罗斯的强力集团、巡回展览画派。只有不同的文化观在一起碰撞,才能产生大社会文化。他认为教思想,教会学生一种考虑艺术的才能,比教技法和传统历史更重要。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从不教学生思想,中国的许多艺术家就像中国的足球运发动,除了搬用西方艺术形式套用中国题材外,根本上毫无创意可言。他提倡直接进入创作,通过创作去综合运用个人的才能,找寻合适于自己的感受点,带动其他因素,诸如技巧、材料、载体等。直接进入创作的优势在于激活其内因对生活、对社会反映的敏感力、认知力、艺术表现力和责任感。他通过一次次的展览,推动不是载体,而是思想上的变化。葛鹏仁探究的道路也许还非常艰辛,但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包豪斯艺术教育改革的影子,也似乎看到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某些影子。葛鹏仁教育革命即思维革命的观点;教思想、教考虑艺术才能比教技法和传统历史更重要的观点;自新教育方式、开放性教学原那么、直接进入创作、理论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都会给将来艺术与设计教育以极大的启发。●新思维成就了包豪斯的教育伟业在以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就包豪斯的艺术设计理论与理论,进展了许多讨论,下面我们再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讨论一下包豪斯的影响。20世纪以来,包豪斯几乎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成功的代名词。包豪斯的实际影响,以及它所具有的广泛积极指导意义,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那么是什么使包豪斯可以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呢?简而言之,就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转贴于论文联盟.ll.弗兰克·惠特福德〔FRANKHITFRD〕在?包豪斯?一书前言中写道:“在眼下的这个时代里,还是会有人不断地问起那些包豪斯当年曾经提出过的问题——进展艺术与工艺的教育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优秀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建筑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们会造成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同时,这些问题象以往一样,迫切地需要得到解答。设计我们的生活的那些人,还是继续从包豪斯的作品当中汲取着灵感。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艺术院校里,包豪斯的艺术教育方法仍然普遍地影响着它们如今的教学。〞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开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ALTERGR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展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EYER〕继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IESVANDERHE〕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权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完毕其14年的开展历程。包豪斯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的两大特点至今不能被人忘记:一是决心改革艺术教育,想要创造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二是为了这个理想,不惜做出宏大的牺牲。包豪斯的创办者兼校长格罗皮乌斯〔ALTERGRPIUS〕亲自制定了?包豪斯宣言?和?魏玛包豪斯教学大纲?,明确了学校目的:一要挽救所有那些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艺术门类,训练将来的工匠、画家和雕塑家,让他们结合起来进展创造,他们的一切技艺将会在新作品的创造过程中结合在一起;二要进步工艺的地位,让它能与“美术〞平起平坐。包豪斯声称,“艺术家与工匠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艺术家就是高级工匠……因此,让我们来创办一个新型的手工艺人行会,取消工匠与艺术家之间的等级差异,再也不要用它树起妄自尊大的藩篱〞;三要把包豪斯与社会消费、市场经济严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产品与设计直接出售给群众和工业界。包豪斯声言,他们将“与工匠的带头人以及全国工业界建立起持久的联络〞。按照?宣言?和?大纲?,包豪斯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一、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拟因袭,墨守陈规;二、将手工艺同机器消费结合起来;三、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交融;四、学生既有动手才能,又有理论素养;五、将学校教育同社会消费挂钩。从以上介绍看,在包豪斯开展的每一步,都有一个可以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维代表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包豪斯这艘驶向远方航船的舵手。我们不难想象,假如没有政治原因,包豪斯至今仍然会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大工业消费“技术与艺术相对立〞的状况,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侧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身——设计学校,设有形态、色彩和装饰三类课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设计师。包豪斯那么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才能与设计素质的培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他们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创始类似三大构成的根底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相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艺术修养、又有应用技术知识的现代设计师。实用的技艺训练、灵敏的构图才能、与工业消费的联络,三者的严密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的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敏多样。包豪斯艺术方向和艺术风格使它成了二十世纪欧洲最激进的艺术流派的据点之一。转贴于论文联盟.ll.格罗皮乌斯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美术与工艺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而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不同分类。艺术家比拟注重艺术理论,容易承受新思维,他们教育学生,一定能胜过旧式工匠。这类艺术家可以向学生强调并解释一切艺术活动的共通要素,让学生理解到美学的基矗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经历,帮助学生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基于这一点,格罗皮乌斯聘任了画家约翰·伊顿、里昂耐尔·费宁格〔LYNELFEiNINGER〕、雕塑家格哈特·马克斯〔GREHARDARKS〕、穆希〔UHE〕、施莱默〔SHLEER〕、克利〔KLEE〕、施赖尔〔SHREYER〕、康定斯基〔KANDINSKY〕和莫霍利--纳吉〔HLY--NAGY〕,他们在1919年到1924年之间,陆续来到了魏玛,这些人极富原创性、同时也极擅长自我表达。他们全都有兴趣研究根本问题的理论。除开这些艺术家,格罗皮乌斯还聘请了许多作坊大师,他们在各自的工艺类别上,都是技艺精湛的人。艺术家鼓励学生开动思想,开发创造力,作坊大师教会学生手工技巧和技术知识。包豪斯的新思维还表达在包豪斯的宣言中:“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纯熟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根底上面……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将来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其矗立在云霄高处,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包豪斯在纳粹统治时期,遭到了难以防止的关闭命运,但是它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停顿,逃避纳粹压迫、寻求新开展的包豪斯教育家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1937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密斯·凡·德·罗1937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工业技术学院,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校任教。1937年包豪斯的老师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THENEBAUHAUS〕,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SHLFDESIGNINHIAG〕。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INSTITUTEFDESIGN〕。芝加哥设计学院一象被认为是包豪斯设计与教育思想在美国的前沿阵地。dln.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AXBILL〕担任第一任校长。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设计观念直到如今,仍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乌尔姆致力于设计理性主义研究,几乎全盘采用包豪斯的办学形式,它的最大奉献是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决地、完全地移到科学技术的根底上来,坚决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将来社会的建立者。他们既能认清20世纪工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一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又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所以,它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诸多方面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奉献:一,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二,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三,承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消费的方法;四,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才能〞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标准;五,开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六,包豪斯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只成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转贴于论文联盟.ll.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1942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开场就引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创始了中国全面推行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河。它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方案的制定。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系并入有关院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后来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被当成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遭到批判,包豪斯的设计与教育思想在中国逐渐被淡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那么反映在田自秉的?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田自秉在书中写道:“20世纪初的包豪斯工艺思想体系……主张艺术与工业结合。认为在工业非常兴旺的时代,应当利用科学成果,在工业技术的根底上,创造符合功能的新的工艺美。机器产品虽然单调枯燥,但是机器只是工具,我们应当解决机器消费与艺术表现的矛盾,使设计、消费、经济得到有机的统一。包豪斯的工艺思想,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构造的应用,并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工艺美术创造,适应时代开展,结合生活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开拓,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包豪斯工艺思想强调工艺美是表达功能和运用构造的必然结果,并认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因此认为功能就是美,并无视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从上面两个例子看,中国的现代设计虽然起步很晚,但是也曾经受到包豪斯的影响。不过,中国在承受包豪斯的设计与教育理论的时候,比拟注意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事实上,中国艺术设计很容易承受包豪斯的思想,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背景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即易学文化、老庄道家哲学思想和孔孟儒家哲学思想的深化影响。譬如,格罗皮乌斯“把人作为尺度〞,“平衡的全面开展〞的观点;约翰·伊顿把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直接用于教学理论当中等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为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哲学思想的详细表达。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立新思维。●创立新思维比艺术设计教育本身更重要任何改革,当然也包括教育改革在内,都是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体制的改造,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改造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首先就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这个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体制。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刚刚从传统的美术中别离出来,一切都还不健全,所以更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首先,冷静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我们如今有一种怪现象,一谈起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艺术,抽象时,满口的大话、空话,又是博大精深,又是五千年文明,可是一到详细时,就连篇的丑陋中国人,老祖宗的劣根性,没有一点得意的地方,“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都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这种历史文化的沙文主义和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同样都是要不得的。近二十多年,由于在学术上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我们在对待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问题上,提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过去的传统文化与艺术,采取了比拟科学的客观态度。譬如对易学文化,对孔孟的儒学、老庄的道学、中国化的佛学的研究,对巫术、风水术,或者叫卜筮文化的研究等等,已经形成了一个比拟宽松的、民主的学术讨论空气。这正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的观点。毛泽东对此做过详细的解释,他说:“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开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迫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制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开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为了判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验的时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场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成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开展。〞转贴于论文联盟.ll.在对待历史文化与艺术传统上,我们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的态度。关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研究,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多有讨论,这里仅从学术角度上举文革艺术的个案,对思维方式的转变加以简单的讨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洋插队〞的文革热回国,国内马上做出了积极影响,而且一浪高过一浪,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当中有谋求商机的商人;有暴富后的收藏家;有怀旧的有闲阶层;有为学术探究的学者,等等,不一而足。新加坡的收藏家、心理医生杨新发在新加坡HUSEFA〔毛家餐厅〕搞了一个最具轰动效应的展览。他将这次展出的二百件收藏品,归纳为十三个主题。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主题下,展出毛泽东的塑像和瓷板画;在“会捉老鼠的猫就是好猫〞主题下,展出以猫为主题的作品。其他主题还包括:儿童是国家将来的主人翁、英雄人物、人民公社、革命样板戏、救死扶伤等。艺术界对文革艺术的研究,那么是出于艺术家对历史的责任感。艺术家郑腾天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L〕贝尔金美术馆馆长史华生教授〔STTATSN〕、深圳画院美术史学家严善淳三人,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举办文革艺术展,目的是为了“追寻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被遗漏的篇章〞。郑腾天在后来的文章中说:“文革在中国、文革学在国外,这是许多中国学者不无感慨的政治现实。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场关注20世纪中国的文化艺术,包括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批评家和历史学者也在运用新的方法讨论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研究文革美术史,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艺术史学家王明贤和严善淳耗时近十年,完成了?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完好的时代画卷。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产生的美术作品,也是非常奇特的艺术〞,“美术家关注‘文革’美术史〞,“在于其中蕴含着的史学价值及它与整个20世纪美术史的联络〞。批评家认为,该书是一本具有很强学术意义的著作。重新审视历史,从学术上、艺术上、史学上对文革美术史进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画家高名潞,也在研究文革美术史,高在?论毛泽东的群众艺术形式?中,对群众艺术进展了讨论,文章说:“毛泽东的群众艺术并不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它可以纳入20世纪艺术开展的整体潮流之中。〞高把毛泽东群众艺术分为三个开展阶段。1942年至1949年延安时期的稚拙时期;1949年至1966年“苏化〞时期;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成熟期。高认为,自毛泽东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毛泽东群众艺术就成为此后半个世纪中国艺术的标准。毛泽东群众艺术无疑拥有最大的优势。文革中,?毛主席去安源?一次发行9亿张,并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全民请宝画的热潮,这种现象可堪称世界流行艺术之最。从以上这些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艺术家正在用比拟客观的思维方式,对待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与艺术。我们姑且不管他们的立尝观点、方法是否正确,理论是否成熟,研究是否成功,这只能留给理论证明。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他们还没有把我们的历史、文化、艺术,虚无到零的程度,还可以在急剧变化的信息时代,及时调整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仅此一点,就是非常可取的。其次,要正确对待国外的艺术与设计。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非常有害的,但又是根深蒂固的坏东西,这就是“上有好之,下必兴焉〞。表如今社会上,就是群众的“起哄〞心理,一种潮流来了,大家都跟着起哄,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但是推波助澜造成的后果却是非常恶劣的。表如今学术上,就是专家的“盲从〞心理,一种潮流来了,大家都跟着追逐,理论上紧跟照办,理论上狗尾续貂。20世纪50年代,我们提倡向苏联学习,于是,“苏化体制形式〞、“苏化经济形式〞、“苏化文化形式〞、“苏化艺术形式〞、“苏化教育形式〞……苏化形式遍地开花,甚至那个时代出生的孩子,也要起一个苏化形式的名字。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唇枪舌战,互相攻击,我们又全盘否认苏化形式,把苏化形式批得体无完肤。人人“谈苏色变〞,沾上点“苏〞字边的统统被斥为“修正主义〞,连学俄罗斯语言的也自愧形陋。如今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苏联的光芒已经成了“昨日黄花〞,苏联人都成了“乱离人不如太平犬〞,我们对苏联的东西,从“讳莫如深〞,转到“不屑一顾〞,或者干脆“嗤之以鼻〞。假使我们冷静一下,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维方式仔细分析一下,苏联的那块“他山之石〞,也还是有许多“可以攻玉〞的东西。转贴于论文联盟.ll.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倡向兴旺国家学习,有些人又走极端,一切都是西方先进,中国落后。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以西方为美,以美国为美,到处都重复着当年狂热追逐“苏化形式〞的故事。西化之风,比之当年的苏化之风,更甚,更烈。假使我们仍然冷静一下,再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维方式仔细分析一下,西方的那块“他山之玉〞,也并不都是白碧无暇。至少,叫人一味欣赏性器官的“花花公子〞、充满肉欲的败德“新视觉〞……就未必是我们必需要去攻的文化艺术之“玉〞;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罗丹笔下的资本主义的种种丑恶,也决不是我们今天必须效仿的文学与艺术。在对待外来文化与艺术,也包括教育,所采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一种积极分析的、批判吸收的、扬弃选择的思维方式,全盘否认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面看齐也不是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同理,假如追求上述的极端态度,也不是一个学者,或者专家、艺术家、教育家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假如是那样的话,我们的文化、科学和艺术,也将无从谈起。鲁迅先生曾经提倡“拿来主义〞,那是指对我有用的“拿来〞;毛泽东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扬弃选择。事实上,西方人在对待东方文化与艺术,从来不是“刘姥姥大观园,捡到筐里都是菜〞。西方有先进的科学,也有落后的文化;有美的艺术,也有丑的设计……一句话,西方有真善美,东方也不净是假丑恶。第三,对艺术与设计教育而言,转变思维方式,更是刻不容缓。这是上面讲到的艺术设计的理论需要,或者说是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客观形势逼迫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当然,这里有一个怎样转变的问题。我们的艺术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说,在中国,艺术设计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割不断的联络。我们搞市场经济,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艺术设计更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滞后于艺术设计的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就更是盲人摸象,难以掌握要领。但是,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究,即使没有经历,也会有许多教训。所以,如今是我们应该冷静下来的时候,认真回忆一下这二十几年的理论,找出一些经历教训,总结一些可以作为指导思想的东西,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已经搞了上百年的西方艺术设计教育,要加以分析,一个是分析他们的成功经历,一个是分析他们的失败教训,从中找寻一些合适我们的东西,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方法,大胆引进,大胆消化,使它变成中国化的东西。历史上,舶来品的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并存的中国佛教。大家知道,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的是中国佛教,而不是印度的佛教。在建立新思维上,我们可以借鉴包豪斯。假如包豪斯没有一批锐意改革的教育家,就不会有后来成为世界艺术设计教育楷模的包豪斯。包豪斯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国家和人民,乃至整个社会的要求根底之上的。从19世纪末叶开场,德国人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想要用它来取代原有的学院体系,并且把工艺与美术严密结合起来。德国人认为,艺术教育的改革问题,是关系到德国经济生死存亡的大事。德国比不得美国和英国,它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它必须依靠纯熟工人和工业,消费出复杂细致的优秀产品用于出口。社会对设计师的需求与日俱增,要想满足这种需求,必须在艺术教育中采用全新的方法。教授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认为进展教育改革是符合自己利益的。把美术学院与工艺学校合并起来的教育改革,不是政府官僚提出的,而是教授提出的。他们认为,不应该由自己的人,即美术家来掌管新创办的学校,而应该把它交到一位建筑师的手里。于是,格罗皮乌斯就成了包豪斯的掌舵人。转贴于论文联盟.ll.假如说包豪斯可以给我们提供的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教育改革,首先是,而且应该是教育家的责任,教育家应该主动挑起这副重担。假如我们今天还没有这样的认识,那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将无法设想。当今的世界,是正在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与世界同步也好,与国际接轨也好,假如没有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将面临重大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应该有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重新定位艺术设计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艺术设计教育根本上按照两种形式进展。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专业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另一种是在各种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前者侧重美术理论和美术根底训练,后者侧重不同专业的工艺与专业技术训练。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开设的不同的课程上明显看出来。这两种教育形式本来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但因为现存的教育管理体制,如综合性大学隶属教育部门;专业美术院校隶属文化部门;工科院校隶属各产业主管部门,它们之间常常“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不相往来〞,是天生就决定了的。我们知道,中国的高校招生,历来分文理两大类,演变到今天,这种体制已经涉及到根底教育的中学分科问题。而艺术设计学科,也因为这个招生体制,被人为地割裂开来。所以,以文科考试进入美术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工艺与技术训练,以理工科考试进入工科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根底训练。这个问题早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上,即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上反映出来。又有近二十几年的商品化大潮的冲击,各地各校,不分是否具备条件,一窝蜂地上艺术设计专业,更使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模糊不清。不仅学科教育本身模糊不清,也使艺术设计专业在社会上产生许多混淆不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否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打破文理科界限,把艺术设计教育统一起来,不管其设在什么学校,工科也好,文科也好,都用一个标准确定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这样既能防止学生承受知识上的偏向,也能衡定各类学校的师资和教学程度,同时,也使学生来源得到合理配置。譬如,工科院校招生,强调理工科成绩,所以使一些不具备艺术素质的学生进入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而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又对文化课程,特别是数理化课程望而却步。如今,由于实行“三加X〞考试,这一点在招生上根本上没有障碍,主要是思想再解放一点,把这种选择学生的方式再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到达这一目的。在详细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打破现行的画地为牢的方法,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要开设相关的工艺课程,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也要开设更多的美术根底课程。专业之间要有更多的融通性,不要把落在不同学校的相通专业,搞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在师资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或者仿效包豪斯的作法,走艺术家和设计师结合的道路,不要搞孤芳自傲,专业上的“沙文主义〞。有一点需要指出,自从我们开场把艺术设计独立出美术〔THEBEAUTIFULARTS〕以来,由于艺术设计自身的诸多原因,美术师对设计师总是不屑一顾;工程师对设计师也多有讥讽。这是非常有害的,也是非常要不得的。我们不能把“大师〞与“工匠〞对立起来,大师与工匠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加强根底教育,为专业艺术教育提供人才保证本书虽然讨论的是艺术设计的高等教育问题,但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联络到艺术的根底教育。所以有必要简单地讨论一下艺术的根底教育问题。在中国,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认识,还远没有到达相应的程度,更不要说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这一点从我们的初级教育就表达得非常明显,从幼教到高中,几乎是把艺术教育置于附属的、可有可无的地步。近些年虽然有所改变,但也只是理论上的变化,理论上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为了尽快实现艺术教育的根本转变,以尽可能短的时间走完这段路,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比拟成熟的经历。转贴于论文联盟.ll.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标准,用法律的形式强化艺术教育。从许多国家的标准和理论看,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艺术教育对象的普及化。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纳入教育方案;二是艺术教育目的的整体化。从进步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艺术教育“真正重要的是要唤起创造的热忱,帮助人们进步到一个更高的生活程度〞;三是艺术教育的多元化。施行艺术教育多渠道、多层次,主要有艺术学科教学、浸透性艺术教育,即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浸透艺术教育、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等;四是艺术教育的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学生艺术创造潜能;五是艺术师资的专业化。艺术师资都要经过专门培养,获得高等艺术教育资格。美国在1994年制订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就是一部非常完善的艺术根底教育的法规,不仅为美国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法律根据,还为高等艺术教育夯实了预备人才基矗?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从幼儿园至十二年级,对每个学生提出了四门艺术学科〔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教育标准。?标准?提出:艺术教育是为全体学生的,不管其背景、天赋或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艺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区分充满形象与符号世界。?标准?要求每个学生理解什么是艺术?艺术家如何工作,他们运用什么工具?传统的、通俗的和古典的艺术形式是怎样互相影响?艺术对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性何在?在寻找这些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要逐步理解每门艺术学科的本质,以及赋予每门艺术学科生命力的知识和技能。?标准?还对我们当前讨论热烈的艺术与科学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认为,艺术的心智方法与科学发现、技术开发的思维过程相仿;科技不仅是改造经济的力量,还是推动艺术的动力;艺术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和运用科技手段与到达理想目之间的关系。?标准?对视觉艺术的规定,涵盖了素描、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电影、电视和民间艺术。视觉艺术可以作为创造活动、历史和文化的探究或分析的基矗学生必须学习视觉艺术中与各类作品相联络的语汇和概念,必须可以运用视觉、口头和书写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帮助学生通过广泛的材料、符号、形象和视觉表现,学习视觉艺术的各种特性,反映他们的观念、感受和情绪,评价他们的艺术学习成果。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标准?又提出了步步深化的详细要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根据?2000年目的:美国教育法?的要求制定的,其根本宗旨:一,建立全面、透彻、坚实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二,明确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开展和建立文明社会的作用;三,强调学科的合理联络,力务实现整体教育;四,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的根底,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五,强调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准确理解技术手段、艺术技法和艺术追求之间关系;六,为艺术教育的施行及评估提供严肃的学术准绳和成就衡量尺度。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把艺术确定为根底教育的核心学科,享有与其他七门核心学科同等地位的作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种在根底教育中强化艺术教育的作法,进步了全体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但保证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生质量,而且减轻了高等艺术教育中的根底知识教育压力,对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非常有力。这种早期抓普及的教育方法,本质上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倡导的普及与进步的教育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详尽地阐述了普及与进步的问题,他说:“普及工作和进步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的进步,是在普及根底上的进步;我们的普及,是在进步指导下的普及。〞就艺术设计而言,普及教育不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工作,而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工作。但是,进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那么有赖于根底艺术教育的普及。转贴于论文联盟.ll.第二章走中国化现代设计教育道路现代艺术设计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历史,而这二十几年,恰恰又是中国各个领域大分化、大改组最为剧烈的时期,商品化以从来未有的攻势,在中国各个领域占着上风。也正是这个原因,一开场就与市场经济结下不解之缘的现代艺术设计,从来就无暇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理论,研究自己的教育。二十几年一贯制,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急匆匆追赶着商品经济的末班车,即使不叫人疲劳,也会令人枯燥、厌倦。假如说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第一代〔也就是二十几年前从美术中别离出来,扯起现代艺术设计大旗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为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使命,那么,开展到今天的现代设计,那么需要我们新生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探究和建立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和教育。dln.论文联盟.LL.编辑。●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建立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包豪斯的教育理论和理论中,很容易发现许多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影子。毛泽东教育思想,简而言之,就是人民教育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恢复和开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人民教育?创刊号1950年5月1日〕毛泽东非常重视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以后,这是培养理论与理论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开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异的重要措施。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阐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时就提出:“使教育与劳动联络起来。〞〔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开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后在中央批转的高等教育六十条、中等教育五十条、小学教育四十条等条例中,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专政效劳,教育必须与消费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条根本原理,毛泽东继承和开展了这种思想。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开展的弊端,基于现代大工业消费对人的要求,提出人的全面开展,其方法就是教育和消费劳动相结合,“消费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化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将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消费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进步社会消费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开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列宁也曾经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消费劳动的结合,将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消费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展教学和教育的消费劳动,都不能到达现代技术程度和教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周恩来对毛泽东教育思想有过非常准确的解释,他说:“德育、智育、体育这三方面是互相联络,互相结合的,而不是互相对立或互不相关的〞,“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平衡开展,不平衡开展,一定会有缺陷,不仅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对国家也不利。平衡开展是要思想和身体安康。思想安康和身体安康是互相影响的。〞因此,他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加强劳动观点,热爱祖国,进步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辛朴素作风,为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做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而努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开展。他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立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开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在总结历史经历的根底上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立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开展,要请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进步,要求我们在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开展。〞邓小平强调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开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后来,根据形势的开展,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这一战略指导思想,充分反映了时代精神、时代要求。转贴于论文联盟.ll.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教育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详细地解释了这个思想,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了这个思想。包豪斯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产物,从它成功的教育理论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正确。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可不可以把毛泽东教育思想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中来,用以指导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建立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呢?答复是肯定的。毛泽东教育思想讲“实事求是〞;讲“理论与理论相结合〞;讲“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建立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联络实际,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也是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毛泽东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00页。〕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要和实际联络,学习的目的是为理解决问题,增长才干,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他说:“任何思想假如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络,假如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假如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5页。〕1964年8月,他在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谈到:“清华大学有工厂。它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学生假如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在教学方法上,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红军大学十大教授法,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倡导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毛泽东提出,老师教育学生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情况,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上。毛泽东同志提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这一光芒思想说:“我们要掌握和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业,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消费率,把我国建立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在如何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上,毛泽东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开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开展民族新文化进步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现实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开展而来的,中国现代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开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割断历史。〞他还说,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对外国文化,毛泽东认为,“采取排挤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一切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开展中国文化的借鉴〞。但是“盲目搬运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根底,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国应当大量地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邓小平对在新形势下发扬了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光芒思想。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照拟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兴旺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消费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普及教育,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它应当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群众效劳,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在?论结合政府?一文中说到“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群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分开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我这样说,当然不是无视其他约占人口九千万的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重要性,尤其不是无视在政治上最觉悟,因此具有指导整个革命运动资格的工人阶级,这是不应该发生误会的〞。转贴于论文联盟.ll.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同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都是理论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都着力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进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开展的人才。教育与消费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华。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教育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探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华,既继承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华,又抓住了时代特征,表达了现代教育改革开放的精神风貌。综上所述,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指导我们建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正确思想,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也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这一点不但从中国的教育理论中得出结论,从包豪斯的教育理论中,也完全可以得到证明。我们在建立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作法,不同的形式,但最本质的一条不能动摇,那就是必须走理论与理论相结合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建立教学、研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假如说毛泽东教育思想〔这其中也包括周恩来、邓小平的开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那么,从包豪斯的教育理论中,我们仍然可以总结出对我们今天有启发性的东西。这就是教学、研究、创造〔消费〕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形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创造效劳;研究为教学和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创造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自包豪斯开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我们一直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到了文革,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整个国家教育走上了停顿状态,这种教育体系也被破坏了,后来学校虽然逐渐恢复教学,但是,极左思潮却把“消费劳动〞推上了极至。以致于在推翻极左思潮统治之后,我们对这种曾经获得很大成绩,积累很多经历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讳莫如深。近些年,我们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历,提倡素质教育,才开场回忆这种教育体系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学、研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对于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今天的学生来源,根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从家门走进学校门〔有小学经中学而大学校门〕,从未接触过社会,与包豪斯的学生有很大不同。包豪斯的学生,有点象我们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大学生。弗兰克·惠特福德〔FURANKHITFRD〕在?包豪斯?一书里这样描绘当时的学生:“最早到魏玛包豪斯来上学的那些学生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其中有一些人已经是条成熟的大汉,早就被兵役打磨得粗砺起来了,有些人有炮弹震荡后遗症,有些人已经成为残疾。另外一些人还是孩子,已经开场在美术学院里学着绘画或者雕塑,或者已经在工艺美术学校里学着一门工艺技术,他们只是在两校合并的时候,箭简单单地随着老师转到了这里;有一些学生是跟着伊顿从维也纳来的;有些人在此之前已经是合格的艺术家和老师,因为包豪斯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向而兴奋不已。〞面对我们今天的学生群体,实行三位一体的形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形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沉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比拟纯熟的实际操作才能。这样,他们可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事实上,今天的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不是书呆子型的学生,而是具有较强综合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社会上,或者市场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一些经济兴旺城市,对刚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清华、北大这样一流学校的毕业生,也表现得相当冷漠,而对在中小企业获得二至三年工作经历的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到达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后一部分理应学校完成的教育,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叫苦不迭,认为自己成了大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和人才储藏库。但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那么,又使这些中小企业无可奈何。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而且在持续升温,折射出我们学校教育的严重缺陷。转贴于论文联盟.ll.诚然,我们今天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与包豪斯不可同日而语,譬如,包豪斯由学校作坊进展的教学活动,我们今天可以通过与相应企业的结合进展。大量高新技术的出现,也可以使我们直接采取高新技术进展理论教学活动。前面提到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虽然是针对初级和中级教育而言,但也十清楚确地提出学生必须掌握新媒体技术的要求。仅就这一点,也足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有些人认为,现代主义已经走向死亡,作为现代主义据点的包豪斯的理论和经历也已经过时,不能再老抱着旧东西不放。这种观点有些片面,当年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都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当中那些科学的东西,却被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承受过来,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现代主义虽然在逐渐被更新的理论所代替,但它所具有的科学合理的部分,却也以另外的形式,被取代它的新理论所吸纳。所以,就个别意义上说,也许包豪斯的理论与理论有过时的问题,但是,假如我们从包豪斯的理论和理论中,总结出一般的、可以借鉴的规律性东西,那么,包豪斯的理论与理论经历,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指导意义的东西。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毛泽东教育思想,以及上溯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那样。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高潮时提出来的,它正是看到了将来社会的开展前景,以及将来社会对劳动大军的需求,才产生了那样的思想理论。今天,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以适应时代需要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教学、研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这既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又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dln.●建立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点结合教育体系当前,在我们的教育认识上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必须强化本科教育,后来又开场强化研究生教育。事实上,这是一种违犯实事求是原那么,不顾客观需要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思想。这种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思想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全国不顾条件具备与否,不顾教学质量,一律办大而全的高等院校的风潮;导致了学校不顾条件具备与否,一律搞大而全的学科教育。这种风潮产生的恶果,是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有数量而没有质量。通过社会调查,我们会发现,第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在梯次构造上进展,从来就没有单一需求的状况,社会或者市场,需要“阳春白雪〞,同时也需要“下里巴人〞;第二,本科毕业生素质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受欢送的场面;第三,在近几年的人才交流会上,我们发现,上海、北京、广东等一些经济兴旺,高科技产业密集的地方,许多知名度很高的行业和企业,专门聘用专科学生,甚至连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不屑一顾。他们说,我们第一线急需要高级、纯熟的技师,而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都眼高手低,难以适应消费需要。这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高、中、底按梯次构造进展的;第四,就我们国家当前,或者今后一个相当时期的实际情况看,不可能,也办不到普及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教育。假如勉强的人为普及,那也是以牺牲中国长远教育利益,甚或是国家利益为代价的。假如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甚或博士、博士后,连国外的技术学院毕业生都不如,那么,我们还谈什么与国际接轨,有什么才能与国际竞争!有鉴于此,我们在现代设计教育上,应该按着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把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按专科、本科、研究生梯次分开。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进展调整。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有所区别。譬如,专科教育,以实际操作才能为主;本科教育,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才能;研究生教育那么可以完全理论研究化。此种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同时,因为目的明确,线条明晰,也可以防止现实中的学生素质事实上的参差不齐,滥竽充数。转贴于论文联盟.ll.为了使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在剧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对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点结合的教育体系,进展深化的研究,尽快使它成为我们艺术设计教育的主导体系。第三章整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就艺术设计学科当前的教育情况看,整合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问题涉及到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定、老师配置等等诸多问题,需要统筹解决。在中国,虽然搞了几十年的工艺美术教育,又搞了二十几年的现代设计教育,但是,到目前为止,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譬如,我们目前的现代设计教学,还没有统一标准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课程设置,也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评定标准,老师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尤其是新兴的、科技含量比拟高的一些学科,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必须得更为突出。这些问题直接造成现代设计教育的混乱和学生获取知识的不平衡,同时也是导致学生才能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主要表达在教材的改革上。我们目前尚无统一的艺术设计教材,各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一样。但是,根本上大同小异,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下面以一些学校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为例,详细比拟分析各自的特点。第一,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dln.必修科目:素描基储书法基储油画基储國画基储見微知著──艺术导论、中國艺术传统、西方艺术传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术科专业科目:人体素描、实验素描、创意水彩画、设计、摄影基储凹凸版画制作、立体设计基储混合媒介、陶艺根本技法、行草、楷隶、篆书与篆刻、山水初阶、花鸟初阶、人物初阶、現代水墨初阶、书法专修、丝网与平版版画制作、西画进阶、空間与裝置艺术、陶塑艺术、雕塑─造型与物料、摄影进阶、山水进阶、花鸟进阶、人物进阶、現代水墨进阶、绘画创作室、当代绘画创作室、国画创作室、书法创作室。学科专业科目:中国宮廷绘画、传统与变化──中国文人画、考古与入门、港澳考古、東亚宗教艺术──印度、南亚、中国、韓国、日本、中国古典书法传統、士人的艺术──宋至清书法、西方現代艺术──現代主义与理想世界的追求、新时代的挑战──二十世紀中国绘画、当代西方艺术──后現代时期的艺术取向、艺术游观、后启蒙运动、革命时代到現代世界──1750至1860的欧洲艺术、三城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斯、威尼斯与罗马的艺术、东西相遇──香港的艺术、中国佩玉和葬玉、中国陶瓷──历代名窯擷英、吉金──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中国艺术史专题研究、瓷都景德镇──晚期中国陶瓷史。转贴于论文联盟.ll.第二,台湾大叶大学造型艺术系课程设计造形艺术的三大领域为:(一)绘画组:包括油画、水彩画、水墨画、膠彩画、粉彩画以及插画、版画等课程。以此根底,可向“应用绘画〞开展;(二)雕塑组:包括雕刻〔含石雕、木雕〕、塑造二类立体造形以及裝置艺术等课程內容;將來除了当雕塑艺术家之外,并可向各类工艺及产品造形方面开展;(三)工艺组:包括有陶艺、金工、编织、漆艺等工房。在应用上,可向相关产品创作上开展。课程安排校定必修:国文及应用文、英文、英语听力、生活英语、本国历史、立国精神与宪法与立国精神、通识、法学素养、心理学、計算机概论I、军训、体育。院定必修:英语文才能检定、計算机概论Ⅱ、工厂实习I、Ⅱ、艺术概论、素描I、色彩学I、造形原理、造形根底I、摄影学、艺术史I、设计概论。系定必修:素描Ⅱ、Ⅲ、Ⅳ、造形根底Ⅱ、综合素材I、Ⅱ、西洋艺术史、本国艺术史、当代艺术史、美学概论、艺术哲学概论、专题研究I、Ⅱ、毕业制作I、Ⅱ专长分攻(任选一组):绘画組:绘画I、Ⅱ、绘画材料学I、Ⅱ。雕塑組:雕塑I、Ⅱ、雕塑材料学I、Ⅱ。工艺组:工艺I、Ⅱ、工艺材料学I、Ⅱ。共同学修:图学、艺用解剖学、进阶艺用解剖学、工艺概论、金工工藝I、Ⅱ、纤维艺术I、Ⅱ、染色、陶瓷工艺I、Ⅱ、漆工艺I、Ⅱ、水墨画I、Ⅱ、版画I、Ⅱ、油画I、Ⅱ、水彩画、粉彩画、膠彩画、书法、插画、石材艺术I、Ⅱ、木属艺术I、Ⅱ、塑造I、Ⅱ、裝置艺术I、Ⅱ、民俗学、裝饰图案、光影艺术I、Ⅱ、玻璃工艺I、Ⅱ、台湾艺术史、艺术心理学、素描研究I、Ⅱ、雕塑結构研究I、Ⅱ、西洋雕塑史、中国雕塑史、传统漆工艺研究、漆画创作、油画研究、绘画创作研究I、Ⅱ、浮雕創作、环境艺术、喷砂艺术、铸造、雕塑与环境研究I、Ⅱ、艺术评论、艺术管理、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学、特別讲座I、Ⅱ、电脑艺术I、Ⅱ、、音乐鉴赏。第三,东华大学美术学院装璜艺术设计主要课程:一、平面设计:设计概论、构成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摄影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和机构视觉形象设计、销售环境设计;二、广告设计:综合造型基储综合设计基储广告概论、广告文案与创意、市场营销、媒体研究、广告摄影、计算机图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立体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三、摄影专业:摄影史、摄影机械、感光材料、摄影技术技法、暗房工艺、构成原理、平面设计、人像摄影、广告摄影、产品摄影、摄影艺术创作、计算机图形设计;动画专业:综合造型基储综合设计基储透视学、影像表现编排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动画美术设计、原动画技法、影视广告、漫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影、动画赏析等。工业设计主要课程:美术史论、设计史论、设计美学与设计文化、设计思维、综合设计表达、综合造型基储设计概论、材料及成型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应用、设计程序与方法、创新性产品设计、改进性产品设计、网络设计、虚拟现实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展示概论设计、展示环境与空间设计、博览筹划与设计、汽车设计程序、空气动力学、汽车造型设计、非机动交通工具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主要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行为心理学、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基储人体工程学、设计方法与程序、设计标准与预算、室内设计、装修构造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专业调研与实习、工程工程理论。第四,清华大学dln.工业造型设计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储经济管理基储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储计算机组成及网络、3D-STUDI、素描、色彩画、根底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摄影、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基储雕塑、画法几何、模型技法、设计制图、设计与消费心理、人体工程学、材料与加工、设计概论、设计思维与方法、专业史论、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中外建筑及室内设计史、专业课程、材料外表与装饰工艺、视觉设计、三维电脑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日用器具设计、工作机具设计、改进性产品设计、开发性产品设计、展示设计、装饰造型、实习课程、毕业展览、毕业设计(论文)转贴于论文联盟.ll.第五,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主要课程:马克思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法学根底理论、体育Ⅰ、体育Ⅱ、体育Ⅲ、素描Ⅰ、素描Ⅱ、计算机应用、色彩Ⅰ、色彩Ⅱ、绘画透视、艺术概论、英语Ⅰ、英语Ⅱ、平面构成、美学原理、装饰绘画、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设计概论、文字设计、立体构成、摄影Ⅰ、摄影Ⅱ、色彩构成、黑白画、实用工艺美术设计与民间艺术、图形符号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室内外装饰与装修、包装设计、丝网印刷工艺、广告设计、摄影、色彩写生、电脑美术平面设计、容器造型与纸构造设计说明、书籍装症平面广告设计、销售心理学、电脑创意、印刷工艺、学年论文Ⅰ、学年论文Ⅱ、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上述五个学校,横跨两岸三地,虽然不能代表所有艺术设计学科,但是也很说明问题。第一,艺术设计学科穿插广泛,加大了各地各校在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严格划分专业界限外,全体学校都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其它专业延伸,延伸的深度和广度那么视自己的情况而定,这一点在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和上海东华大学表现得最为明显。第二,对专业实行三级细划,严格界定专业,各自形成独立的教学系统,互不介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期的工艺美术教学,使它们形成了这种形式,所以,在它们身上就表现得非常突出。第三,极为重视政治理论教育,除香港中文大学外,都在这方面显示了非常突出的特征。清华大学没有列出这方面的课程,但也决不会少,虽然这种教学常常流于形式,但是学校却从来没有放松。第四,无视传统文化教育。这一点在内地的学校中表现最为明显。譬如对艺术设计都能产生宏大影响的易学文化、儒、道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诗辞歌赋。第五,对艺术设计的媒体,或者说使用的技术手段,表现了十清楚显的传统观念,对影响艺术设计的科学技术,几乎被所有学校无视。而这一点在美国等兴旺国家的艺术根底教育中,都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上面的概略分析,我们是否可以整理出下面这样的思路:第一,成认艺术设计学科的相通性,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品设计〔包括建筑、工业等等〕、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置设计等等,在艺术设计这个大概念下,大范畴里,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从理论上讲,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表达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的。这种加大,不但要有广度,而必需要有相当的深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叶大学根本上是按着这个思路进展教学内容设计,从他们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共同性专业课程的比例,远远大于个体性专业课程。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加完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也可以大大进步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第二,在共同专业教育的根底上,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深化的专业。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叶大学在这方面显示了更多的灵敏性。在承受比拟全面、完好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根底上,由学生自己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展更深化的学习。不必事先划定更细的专业界限,譬如清华美术学院对专业的三次划分。此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就业选择。这里所说的就业选择,并不是指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选择,也包括社会岗位对学生的选择。这里有一个现实的个案,某内地重点大学的一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去某用人单位应聘,在试讲课时,这位学生讲I设计,这是当前很受社会重视的一门课程,讲的很好,在现场听讲的用人单位的指导、教授、学生,都非常赞赏,表示了几乎一致的满意和承受。但是,后来有指导说,这位学生确实比几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讲的都好,但我们这次招聘的岗位是工业设计老师,而他是艺术设计毕业生,于是就出现了用人上的以细划专业画地为牢的场面。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次、二次、三次细划专业,并不一定很科学,这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