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12综合分析及其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1.gif)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12综合分析及其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2.gif)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12综合分析及其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3.gif)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12综合分析及其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4.gif)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12综合分析及其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25434da1cc36b5c5fd5964a0c29abc9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12综合分析及其他一、单选题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
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时,当△G-△D>20时,则评价该流域水质()。()A、无明显变化B、有所好转C、明显好转D、有所下降答案:C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中,对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
正确的描述是()。()A、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变化B、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C、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D、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答案:D3.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取监测仪器最
低检出限的()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A、1/2B、1/3C、3/4D、1/5答案:A4.某城市当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分别为:26(PM₂s)、45(PMo)、6(CO)、6(NO₂)、5(SO₂)、
105(O₃),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空气质量指数计
算方法,该城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为(),首要污染物为()。()A、32臭氧B、45PMoC、105臭氧D、26PM25答案:C5.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的计算结果应保留()位小数。()A、0B、1C、2D、3答案:A6.当()1小时平均浓度值高于800μg/m³时,不再进行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空气质
量分指数用24小时平均浓度计算的分指数报告。()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答案:D7.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基本评价项目的年评价中规定,对SO,24h平均第()百分位数进行评价,对PM,,24h平均第()百分位数进行评
价,对CO24h平均第()百分位数进行评价。()A、909598B、959898C、989595D、909898答案:C8.某近岸海域监测点位,活性磷酸盐浓度为0.040mg/L,按照单因子评价法,该点位水质至
少为()。()A、二类B、三类C、四类D、劣四类答案:C9.某地表水监测断面今年上半年水质状况等级为Ⅲ类,去年同期该断面水质状况等级为V类,
则该断面水质同比()。()A、有所好转B、有所恶化C、明显好转D、明显恶化答案:C10.《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规定,超标污染物指浓
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污染物,即IAQI>()的污染物。()A、50B、100C、51D、101答案:B11.数据统计分析时监测样品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以()
记录并参加平均值统计计算。()A、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B、0C、空值D、最低检出限的数值答案:A12.《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837—2017)标准中进行数据筛选时要求:同一指
标实验数据相(差)倍以上,应剔除离群值。()A、5B、15C、10D、20答案:C13.根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环办监测〔2017〕51号)的规定,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信息发布包括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的前()个城市名单和城市
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后()个城市名单。()A、1010B、1515C、2020D、3030答案:A1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首要污染物指AQI大于()时IAQI最大的空气污染物。若IAQI最大的污染物为两项或两项以上时,并列为首要污染物。()A、10B、50C、100D、500答案:B15.《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中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
规定,(当)超标时,优先作为主要污染指标。()A、硫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B、挥发酚或铅、铬等重金属C、氰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D、氟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答案:C16.下列空气质量指数中,对应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四级的是()。()A、101B、150C、151D、201答案:C17.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溶解氧指标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水质达标率达到()
该监测点水质方可达标。()A、50%B、80%C、90%D、100%答案:D18.在五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中,判断变化趋势是否呈显著性的秩临界值为()(单侧
检测显著性水平为0.05)。()A、0.900B、0.825C、0.654D、1.000答案:A19.在评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超标率的变化情况时,采用变化的()表示。()A、百分点B、小数点C、百分比例D、绝对值答案:A20.空气污染指数(API)为165时,空气质量为()。()A、轻度污染B、中度污染C、轻微污染答案:B21.在计算空气质量月综合指数中,PMo、PM₂s、NO,、SO,四项因子均采用(进)行计
算。()A、日二级标准B、年二级标准C、小时二级标准D、其他二级标准答案:B22.如果某河流年度水质状况评价结果为中度污染,那么当年该河流参加评价的全部10个断面
中,I~Ⅲ类水质断面最多有()个。()A、5B、6C、7D、8答案:C23.某城市处于中国长江流域地区,其燃料结构以煤为主,该地区常年多雾,该地区容易发生的
大气二次污染类型是()。()A、煤烟污染B、光化学污染C、温室效应D、酸雨酸雾答案:D24.PM、PM,,年平均浓度计算时,每年至少有()个日平均浓度值。()A、200B、300C、324D、360答案:C25.《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规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1h平均浓度仅用于实时报,在日报中需使用相应污染物的()h平均浓度
值。()A、8B、12C、20D、24答案:D26.《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规定,环境空气质量
实时报时间周期为1小时,每一整点时刻后即可发布各监测点位的实时报,滞后时间不应超过1小
时。实时报共计()个指标。()A、6B、7C、8D、9答案:D27.环境监测报告分()。()A、数据型和图像型B、数据型和文字型C、文字型和图文型D、综合型和报表型答案:B28.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价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时,一般至少要有()个时间序列
的数据。()A、4B、5C、6D、7答案:B29.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某一河流断面总数为5
个,其工~Ⅲ类水质比例为85%,则该河流水质定性评价为()。()A、中度污染B、轻度污染C、良好D、优答案:C30.进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时,常用的污染变化趋势定量分析方法为()。()A、相关系数法B、最小二乘法C、秩相关系数法D、综合系数法答案:C31.下面哪组数据没有数据关联性?()A、总氮、氨氮B、非甲烷总烃、苯系物C、六价铬、总铬D、石油类、动植物油答案:D32.当水质测定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L,统计污染总
量时()。()A、以零计B、以1/2检出限计C、以最大值计D、以最小值计答案:A33.当一个湖泊(水库)有多个监测点位时,计算湖泊(水库)多个点位评价指标浓度(),
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A、算术平均值B、几何平均值C、对数平均值答案:A34.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断面水质类别为V类水质
时,定性评价其表征颜色为()。()A、绿色B、蓝色C、黄色D、橙色答案:D35.《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663—2013)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日历年内O₃日最大8h平均的特定百分位数的有效性规定为日历年内至少有()个O₃日最大8h平均值。()A、322B、323C、324D、325答案:C36.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基本评价项目有()
项,其他评价项目有()项。()A、34B、46C、65D、64答案:D37.当AQI为100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表示颜色分别为()
()A、二级、良、黄色B、二级、良、橙色C、三级、轻度污染、黄色D、三级、轻度污染、橙色答案:A38.下列不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内容的
是()。()A、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内容、发布格式和其他相关内容B、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分级方案C、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与类别D、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等答案:D39.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评价河流整体水质状况,当河流的评价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I~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V类比例<20%,
则河流水质状况为()。()A、良好B、一般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答案:C40.《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空气质量指数为
125时,空气质量为()。()A、优B、良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答案:C41.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次以上(含()
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A、1288B、1266C、121010D、101010答案:A42.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33—2013),超标倍数保留()()位小
数,达标率保留()位小数。()A、11B、12C、21D、22答案:C4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基本项目中,规定了日评价
的项目有()项。()A、3B、4C、5D、6答案:D44.湖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主要根据()等项目浓度确定。()A、总氮B、叶绿素aC、总磷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D45.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臭气浓度时,某工厂的生产周期为9h,有组织排放源采样应该每()h一次。()A、1B、2C、3D、4答案:D46.室内空气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
于()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m。()A、0.50.5B、0.51.0C、1.00.5D、1.01.0答案:B47.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某一水样最低取用50ml稀释到400ml时,闻到臭气,则其臭阈值为
()。()A、8B、2C、16D、4答案:A48.《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新风量的标准为()m³/(h·人)。
()A、≥20B、≥30C、≥40D、≥50答案:B49.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房间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间;房间总数少于()时,应全数检测。
()A、3%55B、5%35C、5%33D、3%33答案:C50.根据《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嗅辨员选择最
佳年龄(是)岁。()A、18~50B、20~45C、18~45D、25~50答案:C51.用文字描述法检验水样中臭的原理是:检验人员依靠自己的嗅觉,(在)和()闻
其臭,用适当的词句描述臭特性,并按等级报告臭强度。()A、常温沸腾时B、25℃煮沸冷却至25℃后C、20℃煮沸冷却至20℃后D、20℃煮沸后稍冷答案:D52.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C53.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时,对于无组织连续排放源采样频率为相隔()小时采一
次,共采集()次,取其最大测定值。()A、42B、24C、23D、43答案:B5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室内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是用()
评价。()A、1小时均值B、日均值C、年均值D、8小时均值答案:D55.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A、重量法B、酚试剂分光光度法C、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D、撞击法答案:B56.室内空气采样系统流量要保持(),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
()流量,误差不得超过()%。()A、稳定进气10B、恒定进气5C、恒定出气5D、稳定进气5答案:B57.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臭气浓度时,采样时打开采样瓶塞,使样品气体充入采样瓶,至常
压后盖好瓶塞,避光运回实验室,应在()内测定。()A、12hB、24hC、36hD、48h答案:B58.《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空气质量参数要求大于等于标准值。
()A、新风量B、相对湿度C、空气流速D、二氧化硫浓度答案:A多选题1.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以下正确的有()。()A、TSP和PM。年平均值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年至少有60个日均值B、硫酸盐化速率与酸雨分布相关分析认为:硫酸盐化速率监测值越高,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并形成湿沉降的可能性越大C、空气污染指数AQI=51时,空气质量为优D、分析空气质量变化原因时必须结合各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答案:BD2.湖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项目主要有()。()A、总氮B、总磷C、叶绿素aD、透明度E、高锰酸盐指数答案:ABCDE3.三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等。()A、一般工业用水区B、海滨风景旅游区C、海水浴场D、海上运动或娱乐区答案:AB4.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可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水质
类别有()。()A、I类B、Ⅱ类C、Ⅲ类D、IV类答案:ABC5.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以外
的21项指标。()A、水温B、总磷C、粪大肠菌群D、总氮答案:ACD6.《环境质量报告书》应报给()部门。()A、同级人民政府B、同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D、上级环境监测部门E、上一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答案:AE7.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多项目综合评价达标是指评
价时段内所有基本评价项目均达标。多项目综合评价的结果包括()。()A、空气质量达标情况B、超标污染物C、有效数据获取率D、超标倍数答案:ABD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用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基本项目
有()。()A、TSPB、NO₂C、NOD、COE、PM,答案:BDE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全国()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
水域。()A、江河B、湖泊C、运河D、渠道E、水库F、地表排污沟答案:ABCDE10.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以
下()属于第一类用地。()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中小学用地B、一般绿地与广场用地C、医疗卫生用地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D、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答案:AC11.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将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分为()和()。()A、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值B、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值C、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答案:CD12.污染源源强核算程序包括()。()A、污染源识别与污染源确定B、核算方法及参数选定C、源强核算D、核算结果汇总答案:ABCD13.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以下()项目不设分级控制限值。()A、生化需氧量B、总氰化物C、总汞D、氨氮答案:BC14.S-P模型可用于预测()。()A、CODB、BOD₅C、DOD、NH₃-NE、非持久性污染物答案:BC15.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不仅要对评价范围、评价时段的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还应对影
响空气质量变化的()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A、太阳黑子B、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C、能源消耗和气象条件D、排污量和治理投资答案:BCD16.()不属于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A、挥发酚B、化学需氧量C、总氮D、透明度E、粪大肠菌群F、叶绿素a答案:CDEF17.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A、当年环境监测工作概况B、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结论C、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D、环境质量变化态势答案:ABCD18.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是()。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臭氧D、总悬浮颗粒物(TSP)E、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F、铅(Pb)答案:ACE19.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对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进行多时段变化趋势分析时,必须满足以下哪些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A、选择的监测指标必须相同B、选择的断面(点位)基本相同C、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D、定性评价不一定以定量评价为依据答案:ABC20.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中,土地胁迫指数指:评价区域内土地质量遭受胁迫的程度,以()等胁迫类型面积表示,当土地胁迫指数大于100时,则取
100。()A、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上水土流失B、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土地沙化C、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土地开发D、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建筑物答案:ABC21.农用地土壤质量类别分()。A、优先保护类B、安全利用类C、严格管控类D、疑似污染类答案:ABC22.()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定义中的环境空气一类保护区。
()A、自然保护区B、风景名胜区C、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D、居住区答案:AB2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采用()。A、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B、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C、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D、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答案:ABCD24.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A、环境概况B、环境质量状况C、主要环境问题对策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答案:ABCD25.环境空气二类区指()。()A、居住区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文化区D、一般工业区E、农村地区答案:ABCDE26.()自动监测数据不参与地表水水质评价。()A、高锰酸盐指数(B、电导率C、总磷D、浊度答案:BD27.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关于地下水评价正确的有()。()A、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B、地下水质量评价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C、单组分评价,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劣不从优D、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答案:ABD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
高低将地表水水质划分为五类,其中I类适用的水域是()。()A、源头水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C、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D、国家自然保护区E、农业用水答案:AD29.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A、透明度B、溶解氧C、氧化还原电位D、氨氮E、总磷答案:ABCD3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
高低依次将地表水水域划分为五类,其中Ⅲ类适用的水域为()。()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B、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区域及游泳区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D、一般工业用水区答案:BC31.在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除了近五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还需要结合()等进行五年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分析。()A、社会、经济、自然B、人口、能源、环境保护政策措施C、重要工作、重大环境事件D、污染物排放答案:ABCD3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是依据(),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
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A、地下水的使用功能B、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C、人体健康基准值D、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答案:BCD33.地表水评价指标包括()。()A、水质类别B、各水质类别比例C、达Ⅲ类水质标准百分率D、最大超标倍数E、断面超标率答案:ABCDE34.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新增加的项目是()。()A、O₃日最大8h浓度限值B、O₃日1h平均浓度限值C、PM25年均浓度限值D、BaP年均浓度限值答案:ACD35.综合评价分析结论应具有的特性包括()。()A、科学性B、客观性C、系统性D、外延性E、前瞻性答案:ABCE36.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控制项目由()组成。
()A、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B、超标率评价C、饮用水卫生项目D、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答案:ABD37.室内空气物理性参数测定包括()等参数,还包括新风量的检测。()A、气压B、温度C、相对湿度D、空气流速答案:BCD判断题1.某城市一年中每天二氧化硫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质量标
准,那么年均值也一定达到二级标准。()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某城市一年中每天二氧化硫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质量标准,年均值不一定达到二级标准。2.单个水源达标率达标时,达标率为100%,否则为0。()A、正确B、错误答案:A3.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包括对城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指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建成区达标且非城市建成区中每个空气质量评价点均达标,任一个点位超标,即认为区域超标。()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指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建成区达标且非城市建成区中每个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均达标,任一个城市建成区或区域点位超标,即认为区域超标。4.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湖泊营养状态,TLI(Z)为54,则该湖泊水质为中营养。()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TLI(Z)为54,则该湖泊水质为轻度富营养。5.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中,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其表征颜色为黄色。()A、正确B、错误答案:A6.在进行不同时段水环境变化判断时,可以采用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如设△G为后时段
与前时段Ⅱ~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₂-G,△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V类水质百分点之差:
△D=D₂-D₁;那么当|△G-△D|≤10时,则可评价为有所变化。()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7.SO₂24h浓度值为120μg/m³,日均浓度达标,其空气质量指数为85,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二级,极少数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A、正确B、错误答案:A8.磷是评价湖泊、河流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A、正确B、错误答案:A9.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时,应将各类功能区的所有点位进行能量平均,然后各类功能
区单独评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各监测点位昼、夜间等效声级,按GB3096中相应的环境噪声限值进行独立评价。
各功能区按监测点次分别统计昼间、夜间达标率。10.依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单项目评价适用于对单点、城市和区域内不同评价时段各基本评价项目和其他评价项目的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多项目综合评价适用于对单点、城市和区域内不同评价时段全部基本评价项目达标情况的综合分析。()A、正确B、错误答案:A1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多项目综合评价时,所有基本评价项目必须全部参与评价。当已测评价项目全部达标但存在缺测或不满足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项目时,综合评价按达标处理并注明该项目。()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当已测评价项目全部达标但存在缺测或不满足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项目时,综合评价按不达标处理并注明该项目。12.某一河流的断面总数为5个,其I~Ⅲ类水质比例为80%,则该河流水质定性评价为良好。
()A、正确B、错误答案:A13.根据《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图图式规定,图式“图”表示土壤采样点。()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农作物采样点。14.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75,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二级,空气类别良,各类人群可以正常活动。()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75,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二级,空气类别良,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15.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对于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特征不明显的水体可不分水期进
行达标率评价。()A、正确B、错误答案:A16.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A、正确B、错误答案:A17.统计评价项目的城市尺度时,所有有效监测的城市点必须全部参加统计和评价,且有效监测点位的数量不得低于城市总点位数量的75%(总数量小于4个时,不低于50%)。()A、正确B、错误答案:A18.监测中,如遇样品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则该监测数据不参加平均值的统
计计算。()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当监测数据低于检出限时,以1/2检出限值参与计算和统计。19.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
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A、正确B、错误答案:A20.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其混
合污水的排放标准为各种污水的排放标准算术平均值。()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同
时,其混合污水的排放标准按GB8978—1996附录A计算。2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自然日内O₃日最大8h平均的有效性规定为:当日8时至24时必须满足有14个或以上有效8h平均浓度值。当不满足
14个有效数据时,若日最大8h平均浓度超过浓度限值标准时,统计结果无效。()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当不满足14个有效数据时,若日最大8h平均浓度超过浓度限值标准时,统计仍有效。22.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A、正确B、错误答案:A23.对应地表水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A、正确B、错误答案:A24.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单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时,
污染物年达标是指该污染物(CO和O₃除外)年平均浓度达标。()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污染物年达标是指该污染物年平均浓度(CO和O₃除外)和特定的百分位数浓度同时达标。25.饮食店带异味的蒸煮热蒸汽属于饮食业产生的特殊气味,应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臭气浓度指标执行。()A、正确B、错误答案:A26.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时,当已测项目全部达标但存在缺测项目时,这一天按不达标处理,
在计算达标率时不算在分子中。()A、正确B、错误答案:A27.空气质量日报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有效数字的修约原则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
计算结果不保留小数,全部进位,按“四舍六入五单双”进行修约。()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不保留小数,全部进位。小数点后出现任何大于0的数字时,污染指数个位值加1。28.单指标评价地下水质量时,锰的I类、Ⅱ类限值均为0.05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5mg/L,
则地下水质量确定为Ⅱ类。()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则地下水质量确定为I类。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29.空气质量指数用于描述空气质量状况,其主要表征首要污染物浓度值,其单位为微克/立方米。()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空气质量指数用于描述空气质量状况,为无量纲指数。30.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
5项。()A、正确B、错误答案:A3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单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针
对某监测点位所代表空间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监测点位只包括城市点、区域点、背景点、污
染监控点。(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监测点位只包括城市点、区域点、背景点、污染监控点和路边交通点。32.生活污水的BOD₃<0.5时,可判断该数据不合理。()A、正确B、错误答案:A33.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监控点数据可用于分析空气污染来源、作为环境规划依据,以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值计算。()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污染监控点数据可用于分析空气污染来源、作为环境规划依据等,但不参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值计算。34.TSP年平均值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年至少有60个日均值。()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35.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33,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三级,达中度污染,建议儿童、
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空气污染指数在101~150,级别为三级,对应空气质量类别为轻度污染,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36.对于空气质量实时报和日报来说,首要污染物和超标污染物都有可能存在两项以上。()A、正确B、错误答案:A37.当空气质量指数用黄色表示时,说明有污染物项目超标,但空气质量可接受。()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没有超标项目,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38.《环境空气质量(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共划分为5级。()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共划分为6个级别,分别为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39.执行不同水质评价标准的水域,或监测项目不一致的水域,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为便于对各水域水质进行比较,可以用综合污染指数来评价不同水域的污染水平。()A、正确B、错误答案:A40.《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规定,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3次以上(含3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41.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进行区域声环境质量
监测时,整个城市建成区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200个。()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应多于100个。42.根据《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图图式规定,图式“”表示噪声监测点。()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大气采样点。43.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
项目和超标倍数。()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要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44.依据《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范》(HJ641—2012),环境质量报告书按时间分为年度
环境质量报告书、三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和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按行政区划分为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省级环境质量报告书、市级环境质量报告书和县级环境质量报告书。()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环境质量报告书按时间分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和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按行政区划分为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省级环境质量报告书、市级环境质量报告书和县级环境质量报告书。45.空气质量评价浓度为评价时段内日均浓度的平均值。()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SO₂、NO₂、PMo、PM₂s的评价浓度为评价时段内日均浓度的平均值,O₃的评价浓度为评价时段内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CO的评价浓度为评价时段内日均浓度的第
95百分位数。46.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时,经过专门挑选、培训和嗅觉检测合格的嗅辨员即可随时参加恶臭样品的测定。()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测定当天,嗅辨员还不能携带和使用有气味的香料及化妆品,不能食用有刺激气味的食物,患感冒或嗅觉器官不适的嗅辨员不能参加样品测定。47.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监测恶臭是按照臭气浓度分为零至四级。()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恶臭的臭气浓度不分等级。48.机动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前体污染物。()A、正确B、错误答案:A49.当一种污染源同时存在两种有异味的物质排放时,可以用同一组无量纲结果表示两种物质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A、正确B、错误答案:A50.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972—2018),每个测点至少连续测6次,
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若监测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监测时间。()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每个测点至少连续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若监测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监测时间。51.嗅辨实验室温度范围应在17~25℃,相对湿度范围应在50%~70%。()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相对湿度范围应在40%~70%。52.柴油车首先应控制排烟,然后再控制其他污染物。()A、正确B、错误答案:A53.《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HJ865—2017)规定,嗅辨室室内实验期间室内温度波动应不超过±3℃。()A、正确B、错误答案:A54.煤发热量的测定中,恒容高位发热量即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形成热后得到的发热量。()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煤发热量的测定中,恒容高位发热量即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形成热和硫酸校正热后得到的发热量。55.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电磁辐射
污染源监测,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0.5m、1m、1.7m三个部位。()A、正确B、错误答案:A56.柴油机中采用高十六烷值的柴油,并增加芳香烃及含硫量的成分,将使烟度降低。()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并减少芳香烃及含硫量的成分,将使烟度降低。57.双怠速测量时,应保证被检测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
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A、正确B、错误答案:A58.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臭气浓度时,每个样品有若干嗅辨员同时测定,最后根据嗅辨员的八个人阈值,求得臭气浓度。()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时,应用小组正解率计算法于环境臭气样品测定结果计算;污染源臭气样品通过舍去小组个人嗅阈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后,由小组算术平均阈值计算样品臭气浓度。59.选定检臭人员需要嗅觉特灵的人,嗅觉迟钝者不可入选。()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检验臭的人员,不需要嗅觉特灵的人,但嗅觉迟钝者不可入选。60.无论油气回收系统是由一个或若干独立的油气回收子系统组成,每个加油机都应做密闭性检测。()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如果油气回收系统由若干独立的油气回收子系统组成,则每个独立子系统都应做密闭性检测。61.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应在大于1.0和小于1.2范围内。()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的气液比应在大于等于1.0和小于等于1.2范围内。62.按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17)中的气候箱法测定甲醛释放量时,空气样品的体积应通过气体方程式校正到标准温度23℃时的体积。()A、正确B、错误答案:A63.臭阈值法检验水中臭时,需要确定臭的阈限,即水样经稀释后,直至闻不出臭气味的浓度。
()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应该直至闻出最低可辨别臭气的浓度。64.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臭气浓度,挑选嗅辨员时,能够嗅出四种标准臭液者即可作为嗅辨
员。()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能够嗅出五种标准臭液者才可作为嗅辨员。65.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受到恶臭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所含成分浓度比例
的限制。()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不受恶臭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所含成分浓
度比例的限制。66.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972—2018),在进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
射环境监测时,采用选频式宽带电磁辐射监测仪。()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用非选频式宽带电磁辐射监测仪。67.对于点燃式发动机,发动机燃烧室温度越高,高温持续的时间越长,且为富氧燃烧时,NO
的生成量越多。()A、正确B、错误答案:A68.使用不透光烟度法对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进行排放污染物监测时,在计算均值时可以忽略与
测量均值相差很大的测量值。()A、正确B、错误答案:A69.在放射性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电离型检测器、闪烁型检测器、热导池型检测器。()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电离型检测器、闪烁型检测器、半导体检测器。填空题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法和()法适用于对不同地区间多项污染物污染状况的比较。答案:最大指数|综合指数2.依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环办监测〔2017〕51号),对地级及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设备用垫圈和密封材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胶囊脂质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螺旋绕线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地形图测绘合同
- 2025正规版小型工程合同样书
- 小客车长期租赁合同书
- 封阳台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医院食堂承包合同新版(合同版本)
- 2025装修公司装修合同范本 资料
-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备课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DB31-T 596-2021 城市轨道交通合理通风技术管理要求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一例蛇串疮患者个案护理课件
- 低压电工理论考试题库低压电工考试题
- 国家电网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骆驼祥子选择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