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卷6526_第1页
初二物理试卷6526_第2页
初二物理试卷6526_第3页
初二物理试卷6526_第4页
初二物理试卷65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课桌的高度接近80mmC.舒适的环境温度约50℃B.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D.每天学习时间600s3.某学生用刻度尺测得某一物体长度,四次结果如下:24.83m、24.80m、24.82m、24.83mA.24.83mB.24.82mC.24.81mD.24.80mB.太阳光透过棱A.世博轴上的阳光C.一束束阳光穿过树林D.直的花茎镜后发生色散谷在水中倒影“错位”了5.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6.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神七”载人飞船B.太阳C.地球D.月亮7.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正释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近视眼镜片是凸透镜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8.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9.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静止的D.整个过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孔,剪去易拉罐盖子,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简易小孔照相机。小明看到塑料薄膜上烛焰的像是B.正立虚像D.正立虚像如图所示,生活中的有关面镜,具有扩大视野功能的是12.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A.物体B.运动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D.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及运动所用时间长短无关13.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即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越大,即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实像,距离变大B.虚像,距离不变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据图像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像,如图车做匀速运动1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A点B.放于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第Ⅱ卷明根据“通常情况下,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长度,脚则印的长度应记cm,通过计算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m。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是因为空气密度不均匀使光线变弯的缘故,这种现象说明光只有在__________中才沿直线传播。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人立于平面镜前1m处,他的像离镜面______m,若他向镜前进0.5m,人和像间的距离变为________m。至空水槽内的O点(做个标记),保持激水槽内注水.在程中,水槽底部斑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方向________(选填“发生”或“没发生”)偏折.20.中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17.18.一19.如图所示,射一束激光光笔的位置不动,然后向注水过的光你可曾想到:月亮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的,地球相对于地球同步卫星是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它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21.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的日全食天象奇观(如图),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由于光传播,太阳光被月球遮挡,于是在地球上落下阴影,在影子里面的人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一相机正想对着日食拍照留下震撼的一刻,却被学过物理的小明制止了,他能(选填“会聚”、“发散”)光线,日食过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位游客举起手中的解释说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程中强烈的光线会损伤相机的镜头。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22.如图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2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即使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达地面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时间的因素除高度外,可能还有、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⑴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⑵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⑶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cm;tBC=______s;vAC=_______m/s。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以下几项活动,你肯定参与过:A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B探究声音的产生时,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C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温度、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D探究太阳光的组成。其中有两组所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别是A和它们所用的方法是(选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25.物理用的它们分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三、解答题(8分+7分+5分+6分+4分+5分+6分,共41分)26.作图题(1)如图a所示,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里,请在图中大致作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图b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在如图c中分别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2)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离为透镜焦距的3/4,此时应从透镜的立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4)小明重新移动蜡烛的位置,使蜡烛距透镜的距离为透镜焦距的5/4,则在光屏上可看生活中的应用是。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填“左”或“右”)侧透过透镜可看到蜡烛正到蜡烛、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28.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请你帮他填写完整:(1)实验要选取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__关系.(2)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_________的距离.(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白纸,结果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29.夏天的暴雨来得确是猛烈,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沿玻璃缓缓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象心想:水滴沿着玻璃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小华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填入表中:/cmO20.OO40.OO60.OO80.OO100.OO好,主要优点在后侧直接观察看到像,____像.一现距离时间/sO1.63.55.58.O12.7(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定,再测(选填“距离”或“时间”)。(2)在实验中,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依据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滴的运动(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4)影响水滴沿玻璃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填写一点即可)。30.在《光的直线传播》课堂中,有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研究。(1)首先,老师请小北塘同学在下面的两图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和小北塘同学一起来完成(“·”表示太阳)。(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31.在物理课本有这样一段文字和相关图片:“如图是运动员跑步时的情景,图(a)为摄像机所记录的画面(每秒30帧).以地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的,墙是的.小明同学对字和图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其推理过程如下:女运动员的身高约这样一块地板的长度约为1.6m,而图(a)中显示运动跑过约1.5块地板,路程约为2.4m,所花时间约s(如图是5帧),则运动员的速度约.因为目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是9.58s,具此可推断,图片和文字反映的情况是(选真实”或“不真实”)长短与有关。古代人利用这个规律测量。这段文1.6m,填“32.一轿车行驶至某处发现前方有一段50m长的道路部分损坏,车辆只能单道行驶,如图所示。下来,等待10m长的货车经过单道路段后再行车。已知轿车正常行驶速度是20m/s,轿车在此等候了5s。问:⑴若轿车正常行驶可行驶多远?⑵整个货车经过单行道路段的速度是多大?轿车停了初二物理第6页(共8页)八年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题纸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6、18、20、、;17、;19、、;、、;、;、、、;21、、;22、、、23、(1)(2)、、、;24、(1);(2);(3)SAB=_________cm;tBC=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