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教材分析】本课在内容取舍上,首先从周平王东迁导入,突出周天子控制力衰落之后的诸侯纷争,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上层建筑变革,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第一子目重点讲述了东周时期的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历史变迁过程,以及华夏族群、华夏观念的形成。第二子目突出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变动的主要潮流——各国变法,并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商鞅变法,介绍其主要内容与影响。第三子目重点介绍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两大学派——儒家和道家。第四子目讲述了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并重点介绍了儒、墨、道、法各家的主体思想倾向。【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它们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变革的关系,了解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井田制瓦解,封建私有制度的确立。时空观念:通过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联系,抓住同一时空下的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了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对春秋战国的大变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述,认识百家争鸣的内容、影响。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早期儒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增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已经简单的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井田制的瓦解,百家争鸣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缺乏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之间变化的内在联系的认识,难以理解诸侯国掀起变法风潮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本课的学习,力求使学生掌握春秋战国和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涵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成因和表现、孔子和老子学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意义。难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华夏认同观念的理解。【讲授新课】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于犬戎之乱,镐京残破不堪,不可久居。次年,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阶级结构急剧分化、分封制瓦解,宗法制崩溃,群雄并起,列国纷争;与此同时,思想文化领域也是学派林立,群星璀璨!可以说,这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也是一个魅力迸射的时代!让我们走进这一时代,领略活跃于时代潮流之中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们身上折射的时代魅力!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政局之变:列国纷争实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与宗法制瓦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所控制的地盘人口已十分有限,基本上只能掌控洛邑周围几百里的范围,而且军事力量、政治威望与经济实力均大大下降。长期主要依赖周围的晋、郑两国支持,方得免于别国与犬戎的侵扰,而各诸侯国则各自为政,并互相倾伐吞并,周王室亦无力介入,王室之衰微可想而知。——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1)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先后关系)①概况: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后因《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就如春秋这副形势图了,诸侯国数量减少了、但各国范围扩大了,独立性增强(对周王室的依赖和服从度降低),且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出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大大衰微,社会动荡,周边少数民族乘机入居中原。中原地区的动乱,给边邑地区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当时的楚、齐、晋、秦分别从南、东、西北、西部等发展起来。这四个诸侯国利用地处边陲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秦霸西戎,齐威东方,晋吞西北,楚强江淮,相继称霸。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不管哪种说法,齐桓公都是五霸中的首霸。葵丘会盟后周襄王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代周天子号令诸侯,霸业达到顶峰。事实上争霸作战的胜负,对上述大国的国力并没有太大影响。无用论晋、楚都无法给对方以致命打击,它们之间并非进行占领决战,而主要是为争夺中间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而战。西周分封诸侯,数量庞大,而且大家都差不多大,实力差距不太大。这些诸侯国建立之初,人口少居住集中,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的空地,相安无事。渐渐的,随着工具改进、人口增加,土地需求增多,空地减少,国与国之间疆土相连。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就吞并、蚕食周围小的诸侯国,强弱分化越来越明显。战胜者就可以逼迫诸侯和周王室承认自己为霸主,勒令小国向自己纳贡。小国国君要不时亲赴霸主国朝见,小国间发生纠纷也要提交霸主国评判。②特点与实质:时代特点是争霸;春秋五霸先后出现。各诸侯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实质是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战争。【概念解释】尊王攘夷:春秋战国时期,狄人南下,楚人北上,蛮夷戎狄与中原诸夏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可乘之机,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周王式微,影响尚存,“尊王”属于天下均不敢反对的“政治谋略”,“尊王攘夷”的根本目的是借周王的“旗号”抢占大义,发展势力,谋取利益,以争当诸侯中的霸主。与郑庄公挑战王权不同,“尊王攘夷”成为各诸侯争霸的口号。挑战王权——尊王攘夷,团结华夏诸侯诸侯争霸的客观影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华夏族的影响》(2)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并存关系)①概况: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齐国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②特点与实质:时代特点是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同时并存。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初期表现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后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民族融合,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为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匡乱反正、治国济世的时代任务基本完成,国家从分裂再次走向统一。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任何改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公,任何改革最根本的是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体制逐渐形成。表面上看,中国在分裂,实际上,这些分裂的列国却各自从占有的核心部分向外扩张。列国扩张的综合效果是,将核心的范围扩大,收纳了许多边陲的人口和资源。而且,列国间的竞争,也使得他们在政权制度和结构方面互相模仿,以求更好地掌握资源。互相模仿的后果是,到了战国晚期,列国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特性趋于一致,为秦汉郡县制建构了统治机制。——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史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1)灾难: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2)进步: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层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3)统一:大国兼并小国,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4)交融: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了华夏族。2.民族之变:中原的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观念结合教材正文与地图,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今泛指中国各民族人民。由于“四裔”和华夏族在经济、文化上的趋同,为民族的大融合奠定了社会基础。到春秋后期华夏和夷狄之间的界限已很难区分,大国争霸最初以“攘夷”为口号,但到中后期属于“夷”的楚、吴、越却成了中原诸夏的霸主国。在不断的兼并战争中,华夏族和非华夏族的大国征服了许多“四裔”的族国,至春秋后期,中原地区戎、狄、蛮、夷的名字逐渐在地理上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和民族大融合的主要原因。——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的变化:我们首先会发现,在民族名称上,春秋形势图上中原地区出现了“北戎”、“赤狄”,战国时期为何没有了呢?这是因为在战争的过程中,随着各民族间频繁的往来和密切的联系,华夏民族的文化圈不断向四边疆域扩展,戎狄蛮夷等民族也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在战国之后,他们逐渐融入了华夏民族。经过了不断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也有分裂和消亡,华夏民族渐渐发展为由多民族构成的汇聚的核心。另外,从图例上,我们也能看到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修建起长城,来抵御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可以想见,华夏民族必然也会通过战争或其他交流方式,与这些周边民族继续地交往、交融。其次,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中后期属于“夷”的楚、吴、越却成了中原诸夏的霸主国。秦国都城从雍变为咸阳(从西往东),越国战国都城在吴(从南往北)。春秋大国称霸和兼并的过程,也是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如分布在今山东境内和淮水流域的夷族小国或部落,大都并入齐、鲁、楚等国;分布在今陕西、山西境内的狄族,大都并入晋、秦国;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及陕西北部的戎族,大都为秦、晋所兼并;分布在今西南的巴、蜀、濮等少数民族为楚国征服。——《大学中国史》【知识延伸】华夏认同,同源共祖①华夏的来源:《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②华夏意识的建立: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③华夏意识的拓展与延续: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今泛指中国各民族人民。④融入方式:内迁融入华夏(接受农耕、礼仪);被兼并融入华夏(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主动认同华夏(如楚国、吴、越)。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国史概要》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争霸战争的客观结果是:随着战争的扩大,地盘扩大,以及华夏文明的先进性,所以把周边的秦楚也进入了华夏的行列。这样华夏的界限向四周大大推移,民族融合。少数民族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被动融入了华夏民族。那么各诸侯强大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呢?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之变:(1)农业:从井田到小农①农业技术: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春秋晚期,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开始使用铁器。铁农具的使用不仅能大幅度地扩大耕地面积,而且使精耕细作成为可能。目前考古发现的战国铁器达上千件之多,遍及全国21个省(区)100个县(市),约192个以上的地点,覆盖了战国七雄及越、中山等国统治的区域。——《战国史与战国文明》西周时期那种“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四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合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孟意华《中华文化产生形成的基础》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井田制已经遭到破坏。当时中原各诸侯国很多农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以至于各国井田上长满了野草。思考:井田制的落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周制,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军。……野中15—65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刘东升《试论井田制的瓦解》②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2)工商业:从工商食官到私商崛起①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春秋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个体工商业者。②货币流通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晚周时期工商业无疑有了相当的发展,虽然象其他许多情况那样,无法精确地估量所发生的情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不同的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有固定价值的金属货币,在公元前5和4世纪更是如此。(据说秦的通货最早在公元前336年发行。)这类钱币显然便于商业交易,虽然某些象谷物和布那样的商品,特别在大宗交易中继续用作交换媒介。③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2.变法运动: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1)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比较第一阶段:春秋时期,以变革田制为主,触及到经济基础——井田制第二阶段:战国时期,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变革上层上层建筑(2)商鞅变法: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①内容: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商鞅变法措施中“开阡陌,废井田”一条解释为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比如翦伯赞先生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商鞅)又下令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当今许多学者研究指出,此说并不符合战国历史的实际情况。战国时各国都要加强君权,君主和国家势必要把土地牢牢地抓在手中,这样才有富国强兵的物质支撑。如果推行土地私人占有,就削弱了君权的经济基础,很容易形成国家的敌对势力。于是当时各国君主推行的非但不是土地私有,反而是土地国有,国家以“行田”“均地”“分田”等名义跨过各层贵族直接授田给农民,学者们称为授田制。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秦地处偏僻,与西戎长期交往,沾上了不少西戎风气,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袭着游牧时代一个帐篷为一家的风俗……是以诸国皆以“戎狄”相称。为了改变此局面,商鞅强制推行小家庭制,“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时期:政治上得到了国家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经济上成为了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扶持的小圈子,生产积极性高涨,朝夕艰苦劳作,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②效果:深入人心,顺应了历史潮流;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商鞅变法特点:从内容看: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内容从程度看:变法措施最全面,变革最彻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瓦解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确立了封建制度和生产关系。涉及范围广;改革力度大;加强了权力的集中,举国体制更能适应战争状态;从作用看: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统一),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概念解释】官僚制度、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集团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建立在君主对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三、学术下移和百家争鸣1.时代背景:①经济:铁、牛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政治:分封、宗法礼乐制崩溃;政治分裂,战争不断,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环境。③文化: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④阶级:“士”阶层与新型地主阶级活跃。“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士阶层对于自身人格的独立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追求,往往藐视王侯。士阶层的发展及其独立、自由之意识的觉醒,为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战国初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他们已经脱离了分封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实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2.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不同学派知识分子从本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提出对政治、社会及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论形成的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派别多。争鸣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别的主张绝对不同,而是既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其目的都是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1)儒家:①孔子:创始、奠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A、思想核心:“仁”:意为关爱他人;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礼”: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礼乐制度,提出“克己复礼”;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从仁字的结构不难看出,它要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秩序。这里的爱人是有等差的,也就是以自我为圆心,因为血缘亲疏,等级高低的不同,而爱的程度由深到浅。这不同于墨家的兼爱是无等差的,也就是对所有人爱的程度都以样。“仁”的两个层次:“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仁”的第一个层次以家庭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第二层以社会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爱;总之,这里的仁显然指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孔子意识到仅仅强制维护礼节、仪式一类的行为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没有来自内心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约束,那么礼和乐就只不过是徒具形式,也就只能礼崩乐坏了。礼:周礼(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外在的约束,是他律;仁强调道德自修——内在修养、礼强调社会治理——实际功用【合作探究】仁与礼的关系是怎样的?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与规范,仁是礼的内在核心与基础。礼:宗法等级规范仁: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仁Χ——激化社会矛盾礼Χ仁√——模糊上下尊卑B、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不要苛政。体现了孔子爱民重民的民本思想。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C、教育思想: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D、文化成就:相传孔子晚年对《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E、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远鬼神;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人本主义思想。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②孟子:继承、发展——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亚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人性论:“性本善”;政治思想: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还解释了仁政的合理性——那就是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类像是迷途的羔羊,只要帮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就可以了。孟子将自己的方案称之为王道。③荀子:丰富、完备——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先秦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人性论:“性恶论”;政治思想:主张“隆礼重法”;提出“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荀子则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荀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所以需要用礼法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但既然人性是本恶的,你又如何指望人们会遵守礼法呢?荀子开出的药方就是不仅要通过道德教育去养成,还要通过严刑厚赏来迫诱。这样,荀子的礼与法家的法就有了一个根本的相同点,那就是人们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是如此的接近,他的学生中出了一个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和一个辅佐秦始皇实行法家政策的李斯,就容易理解了。也因此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2)道家:老庄之学——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精神自由①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朴素唯物主义:“道”是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朴素辩证法: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政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②庄子:(战国)崇尚逍遥自由。对庄子来讲,精神自由才是最可贵的东西。隐士的三重境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师生互动:同学们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谁能跟大家讲述一下?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是的,其实“庄周梦蝶”是庄子借由其故事所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其探讨的哲学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即“齐物论”观点(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的地位仅次于儒家。道家总体来说是一种退避的哲学。……道德论者与统治者一道迫使大众服从社会规范,道家大力鼓吹个体的的独立性,认为人唯一需要关注的事情,是与天(自然)保持一致。这种自然就是“道”。……“道”尽管不断变化,但本体却是一样的,并无大小、善恶、生死的区分。万物总是相反相成的,这是道家的主要观点,……道家认为,“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指做事顺其自然。……人类干预或改造自然就会破坏这种和谐并产生混乱。……道家的政治理想是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这样一种原始、消极的社会中“无为而治”而天下“至治”。——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道家思想其实正是对中国主流文化而言不可或缺的一个补充。……儒教的道德伦理及其个人服从社会的强调更是束缚了人的心灵。相反,在道家思想中个人能够真正地展现自我并自由地抒发性灵。……一个中国人在台上则往往是志在兼济天下的儒家信徒,在野是却成为与自然相亲的道家信徒,白天是积极入世的官吏,入夜却变为幻想的诗人。——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3)墨家:墨子(战国),墨家学派创始人,新兴小农和手工业者阶层代表。①主张:兼爱: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尚贤:选用人才不分贵贱,唯才是举;节用: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②影响: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是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4)法家:韩非子集大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战国)①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为秦统一六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武器。(5)阴阳家:邹衍(战国),五行创始人。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对今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邹衍。阴阳家用五行相生或者五行相胜来解释一起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礼记·月令》用五行相生说来解释四季的变化,要求人们按照天地四时的变化来进行农业生产,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把一切人事中的吉凶祸福都比附阴阳五行,就变成神学。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始终说,按照木胜土,土胜水,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的理论,从黄帝、夏禹、商汤、周文王进行德配。后来秦始皇采用这个说法,把秦朝定为水德(秦代周,周为火德,水胜火)这种历史循环论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任何一个王朝时代都不是永恒的。(6)其它学派: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白马非马)。纵横家: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创始人:鬼谷子。代表人物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后来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也是纵横家的代表,他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杂家:杂家是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吕不韦不贯综”而得名。代表人物:吕不韦,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不韦聚集门客编著)《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代表人物:许行。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小说家:无代表人物,全系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家者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3.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看儒家关心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仁爱、和谐、自强的文化理念;道家关注人生给我们留下了自由、真实的人生追求。法家关注国家给我们留下了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而墨家关怀社会给我们留下了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百家争鸣即互相吸收又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被称为轴心时代,而这些传统文化又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形成了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兼容并包,多元一体。【能力提升】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与合流诸子的思想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而是导源于西周的官学,建构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战国后期,政治格局渐趋明朗,统一势在必行。此时诸子学说整体表现出一种务实倾向,力求可以切实地在当时的政治中运作……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作为思想敏锐的学术群体,诸子不约而同地继承“义”、改造“义”、发展“义”,以“义”作为建构自身学说的立足点,“义”不仅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也是百家共鸣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1.共鸣:(1)中心议题: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2)主张思想统一: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为社会秩序稳定是前提。(3)托古心态强: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4)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祉和利益。2.合流: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1)理论上的合流。如荀子的礼法并施思想。(2)实践上的合流。当时的统治者出于自身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秦朝法家治国治民、也有儒家治民,汉代的外儒内法。【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破坏,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思想上,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里的变化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学思之窗】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答案提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不仅提出了完备可行的变法政策,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同时也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商鞅与守旧贵族关于是否有必要变法的对话。守旧贵族反对变法,提出"法古""循礼",商鞅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提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而现行的政治制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改革,仅仅依靠"循礼",无法实现富国强兵、在大国兼并战争中胜出的目标。【思考点】为什么在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