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_第1页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_第2页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_第3页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_第4页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第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本章内容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第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病原物的寄生性1、定义: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寄主]而生存的能力。主要是从寄主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的能力。2、分类:按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病原物可分为活体营养生物,半活体营养生物,死体营养生物。第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活体营养生物: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中吸取营养,大多不能人工培养。它们依赖寄主的活细胞而生存,因而寄主细胞组织的死亡,对它反而不利。如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锈菌、白粉菌、霜霉菌。(2)半活体营养生物:这类病原物侵染寄主的活细胞组织后,可以从中吸收营养,但当寄主组织死亡后,还能继续发展形成孢子。如引起叶斑病的许多真菌。(3)死体营养生物:这类病原物的寄生能力最弱。侵入寄主组织前先将细胞杀死,然后侵入在其中腐生。如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第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病原物的致病性1、定义: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从而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害的能力。2、致病机制:(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自己生长和繁殖。(2)酶的作用;许多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能产生一些水解酶,可以分解植物细胞壁,使组织腐烂。如果胶酶、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质素酶等。第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致病机制:(3)毒素的作用;有些病原物可以产生毒素。毒素是一种非常效的致病毒物,很低的浓度即可让植物生病。(4)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激素和乙烯等。许多病原物可产生生长调节物质,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干扰。如肿瘤和生长过度,都与植物体内的生长调节物质失调有关。第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寄主的抗病性是指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性能,是植物的一种属性。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但也可以发生变异。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植物抗病性的表现类型1、感病:植物易受病原物侵染而发病的特性称为感病。发病较重的为感病,发病很重的为高度感病。2、抗病: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轻的称为中度抗病,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3、免疫:寄主植物受病原物的侵入,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无症状。与免疫有关的一个概念—过敏反应:指寄主在病原物侵染点的细胞迅速死亡,阻止专性寄生物的扩展蔓延。4、耐病:植物的耐病性是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在外观上,植物表现感病,但植物体的恢复补偿能力比较高,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5、避病:寄主抓某种条件下避免发病或避免病害大发生的习性,寄主本身是感病的。第八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1、垂直抗性:也称小种专化性抗性,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高度抵抗病原物一个或几个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或免疫。但抗病性不稳定,不持久。会因田间小种变异而丧失抗性,从而表现为高度感病。在遗传学上,垂直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表现为质量遗传。2、水平抗性: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许多生理小种,抗病力不强,一般表现为中等抗病。但抗病性稳定、持久。因它能抗多个小种,不会因某一生理小种变化而丧失抗病性。在遗传学上,水平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表现为数量遗传。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植物的抗病机制1、抗侵入:指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表现在形态解剖或生理机能上具有阻止病原物侵入的能力。2、抗扩展:表现为植物受病原物侵入以后,由于它内在的因素存在,能抑制病原物扩展开的能力。细胞壁的厚度和硬度与抗扩展有关。有些植物在病原物侵入后,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阻止进一步扩展。如植物保卫素、甘薯酮、氯原酸、豌豆素等。第十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植物抗病性的变异1、植物本身抗病性的变异:主要指植物的抗病基因发生突变,而使抗病性发生变化。2、病原生物的变异:病原物的致病力加强,或新的生理小种形成,会使抗病植物的抗病性丧失。3、环境条件对抗病性的影响:不良的气因素、栽培象理粗放、水肥供应不当、品种混杂等管条件,都将影响植物抗病性的发挥。相反,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健壮生长,均有助于增强植物抗病性,减少病害发生。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侵染过程是指从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也叫侵染程序,又叫病程。包括四个阶段,即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这几个过程是连续进行的。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一)接触期接触期是指病原物的繁殖单位和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接触的时期。病原物的繁殖单位,如真菌的孢子、细菌的细胞、病毒的粒体、线虫的幼虫,必须先和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接触,才有可能侵入。因此。避免或减少病物与寄主植物接触的措施,是防病的重要手段。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侵入期

病原物接触植物后,从侵入植物到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称为侵入期。植物病原物除极少数是外寄生的以外,几乎都是内寄生的,所以病害的发生都是从侵入开始的。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侵入途径(1)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2)自然孔口侵入:植物的许多自然孔口如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都可能是病原物侵入的通道。许多真菌和细菌都是从自然孔口侵入的。(3)伤口侵入:植物表面的各种损伤,如虫伤、碰伤、冻伤、机械损伤、风雨的损伤等,都是病原物侵入的门户。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环境条件对侵入的影响(1)湿度:湿度对侵入的影响最大,湿度越高,对侵入越有利。(2)温度:温度主要影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速度和侵入的速度。(3)光照和酸碱度:真菌孢子的萌发一般不需要光线,但也有少数真菌孢子的萌发需要光的剌激。许多真菌孢子在pH3~8的范围内都能萌发,但以中性环境最好。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潜育期潜育期是指从病原物和寄生关系开始到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时期。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引水分和养分,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植物体对病原物的扩展产生一系列抵抗反应的时期。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发病期植物的症状开始出现以后的时期称为发病期。症状出现以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断加深。许多真菌和细菌病害随着症状的发展,在病部产生孢子(有性和无性)和菌浓,为再侵染或下一次侵染的来源。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过程。侵染过程是侵染循环的一个环节。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2)病原物的传播;(3)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病原物初次侵染及再次侵染经过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开始生长后第一次侵染寄主,称初次侵染。初次侵染后形成的孢子或其它繁殖体经过传播又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一)多病程(多循环)病害:一个生长季节中,除了发生初次侵染,还发生多次侵染。这种病害侵染期长,潜育期短,环境条件越适合,再侵染的次数越多。这种病害蔓延迅速,容易造成大流行。(二)单病程(单循环)病害:指一个生长季节只有一次侵染过程的病害。这种病害的侵染期短而潜育期长,一般在生长季节不会扩大蔓延,发病平稳,不易造成大流行。对于单病程病害,只要消灭初侵染来源,集中消灭其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就能有效地防治。对于多病程病害,除需要防治初侵染外,还要解决再侵染问题。再侵染次数越多,需要防治的次数也越多。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病原物的传播(一)自身传播(二)气流和风力的传播(三)雨水和流水的传播(四)昆虫传播(五)人为传播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有病植物(田间病株)(二)繁殖材料(三)土壤(四)肥料(五)病株残体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病害的流行一、病害流行的概念二、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病害流行的概念植物病害的流行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发生,发病率高而且严重,能引起农作物严重减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病害大发生。经常引起流行的病害,叫流行性病害。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一)感病寄主植物的大量存在:这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感病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是病害流行的最基本因素。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特别是单一化的感病品种,当条件适宜时,有些病害可以大流行。(二)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的大量存在:这是病害流行的必备条件。病原物的致病力强,越冬或越夏后的数量大,侵染发生早或多次发生,潜育期短以及病原物的有效传播等,都有利于病害流行。(三)发病的环境适时出现:主要是指有利于病害发生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土壤条件。发病的环境条件不但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也会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一)病害预测预报的意义(二)病害预测的根据(三)病害预测的类型(四)病害预测的主要方法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病害预测预报的意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的预测是根据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通过必要的病情调查,并掌握有关的环境因素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在病害发生前,对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时期、发展趋势和流行程度作出预测,同时向有关生产部门及时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