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A.A.韩愈B.杜甫C.白居易D.李贺

2.《赫克托尔之死》的作者是()A.雪莱B.荷马C.培根D.海明威

3.本文的主旨是()

A.赞美刘一丈B.讽刺官场腐败C.讽刺“才德称位”D.赞美“上下相孚”

4.《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

A.分宜人、顾秉谦B.严嵩、昆山人C.严嵩、顾秉谦D.分宜人、昆山人

5.下列作品中属回忆叙事抒情散文的是()

A.《香市》B.《爱尔克的灯光》C.《背影》D.《故都的秋》

6.善于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唐代诗人

A.李白B.孟浩然C.王维D.李商隐

7.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据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证方式

8.无铅汽油代表着在寻找更清洁燃料方面的一种飞跃,是因为()

A.它对人体危害更小B.它使催化转换器工作更高效C.它对环境无污染D.它与汽车改进是携手并进的

9.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10.“易安居士”是指()

A.李清照B.王安石C.苏轼D.辛弃疾

1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出自()

A.《蜀道难》B.《采薇》C.《渔父》D.《长恨歌》

12.“举案齐眉”、“乘舟梦曰”、“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1

A.孟光、季鹰、伊尹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

13.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关山月》B.《饮酒》C.《短歌行》D.《国殇》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15.

7

屈原的《国殇》选自()。

16.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茅盾B.巴金C.鲁迅D.曹禺

17.

5

《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18.《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A.1911年辛亥革命B.1919年五四运动C.1917年张勋复辟D.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19.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派诗人是()

A.王维B.陶渊明C.孟郊D.曹操

20.在《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小雅》B.《大雅》C.《国风》D.《周颂》

21.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

2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诗经》B.《史记》C.《战国策》D.《左传》

23.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B.王熙凤C.宝钗D.袭人

24.契诃夫是

A.俄国诗人

B.俄国散文随笔作家

C.俄国政论家

D.俄国短篇小说之王

25.柳永《八声甘州》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叹年来踪迹C.不忍登高临远D.想佳人妆楼长望。

26.《李将军列传》选自()

A.《国语》B.《战国策》C.《史记》D.《左传》

27.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柳宗元B.刘禹锡C.白居易D.李贺

28.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公子”的是()

A.孟尝君B.孟子C.庄子D.冯谖

29.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30.《礼记》是一部A.A.法家著作B.道家著作C.墨家著作D.儒家著作二、填空题(10题)31.郭沫若诗集代表作是《__________》、历史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的___________加工而成的组诗,共___________首。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民贵君轻》)

34.众口铄金,____________。(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35.《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

36.《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__________和北海若。

37.《伤逝》是一篇__小说。

38.《___________》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法,借谈鬼神,表达理想,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39.苏轼是_________词派的开创者。

40.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曲中的哪三句构成了“鼎足对”?(2分)

42.诗中对桃花的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43.

44.

45.(三)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27~29小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令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四、现代文阅读(5题)46.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47.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请回答:

文中“但我不能放歌”流泻的心情是()

A.重回康桥的欣慰和欢快心情;

B.寻梦不得的怅惘和落寞心情;

C.告别康桥的留恋和怅惘心情;

D.寻梦不得的迷朦和想往心情;

48.

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的?

49.根据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做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盖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而学问的本身,若不受经验的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摘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

请回答:

一语段中“吞下,”指的是()

A.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

B.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

C.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

D.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

50.

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1.C白居易是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即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本题应选择C项。

2.B

3.B

4.C严嵩是分宜人,顾秉谦是昆山人,二人皆是明朝著名的奸臣。侯方域在《马伶传》中分别以“分宜”“昆山”指代二人。

5.C

6.C

7.B解析: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一给予反驳。因此选择B项。

8.A

9.C

10.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1.A

12.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典故出处。【应试指导】“举案齐眉”指东汉相敬相爱的梁鸿与孟光夫妇;“乘舟梦日”指伊尹遇明主前梦见乘船从日月旁经过的故事;“鲈鱼堪脍”说的是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痛恨官场腐败、权贵争权夺利,又因见秋风起,想起家中鲈鱼脍的美味而辞官的故事,季鹰是张翰的字。

13.C

14.C

15.B

16.C解析:鲁迅于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接连出版了两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因此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17.D

18.C

19.BB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0.C

21.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行文线索。【应试指导】《爱尔克的灯光》中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思想和情绪的层层推进,标志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化,是贯串全文内容发展的中心线索。

22.B

23.C这段文字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探伤。从对薛宝钗安慰和劝说宝玉的语言描写上可以看出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宝钗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这反映了她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的那种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

此题容易误选为A项。

24.D

25.C

26.C

27.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28.A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29.D

30.D

31.《女神》;《屈原》、《虎符》

32.祭神乐歌十一;

3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4.积毁销骨积毁销骨解析:“众口铄金”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积毁销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35.子魂魄兮为鬼雄

36.黄河伯黄河伯

37.抒情体抒情体

38.聊斋志异

39.豪放

40.艾青

41.tt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每句均写三种景物,表示每个景物的词语都是形容词加名词的偏正结构,这就是“鼎足对”。42.第一章借桃花写女子年轻美貌;第二章借桃实达结婚生子的祝愿;第三章写桃叶祝福婚后生活美满。(2分)这样写使自然与人事融为一体。(2分)

43.孟尝君没有政治远见。对冯起映衬作用。

44.本体:“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喻体:“刺人而系之,日:‘非我也,兵也。”’45.本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腐败局面。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给出一段文字要求划分层次并总结各层的含义,这是常考的内容。考生要多训练这方面的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46.语言、动作。语言、动作。

47.标准答案:B

48.作者运用了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