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

2.宝玉挨打后,“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的人是指()A.袭人B.宝钗C.王熙凤D.林黛玉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屠格涅夫B.契柯夫C.莫泊桑D.欧。亨利

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镜子”是由几家宇航公司共同进行的试验,目的是给需要光明的城市制造光明

B.“大镜子”试验又叫“南亚2-5”的试验,将在莫斯科附近进行,这种试验在1993年就开始了

C.这项试验引起天文学家的非议,认为它会打乱昼夜的更替,使动植物受害

D.“大镜子”的试验者认为,这种试验会精确控制反射光的落点,对环境影响不大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③见到这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了。

A.窜改,驱除,融解B.篡改,祛除,融解C.窜改,祛除,溶解D.篡改,驱除,溶解

6.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体现出的风格是()

A.含泪的讽刺B.淡淡的哀伤C.含泪的微笑D.含泪的哀伤

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8.《史记》中记述先秦时诸侯各国和他们的开国元勋事迹的属于()

A.列传B.本纪C.世家D.表

9.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的是()

A.李白B.自居易C.李商隐D.陈子昂

10.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A.散曲B.套数C.诸宫调D.杂剧

11.《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A.反对B.赞成C.无所谓D.顺其自然

1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重迭惩戒诅咒安然无恙

B.冒昧印像浮躁脍炙人口

C.破绽斑驳辐射残羹冷炙

D.噩耗缔造妩媚迫不急待

13.《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A.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

14.散文诗《门槛》的作者是()

A.培根B.屠格涅夫C.欧.亨利D.契诃夫

15.《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二、填空题(10题)16.《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___________》。

17.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18.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作有早期的“四大喜剧”和著名悲剧《__》。

19.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

20.《》是《诗经》中的一首征战归来的边防士兵所赋的诗。

21.《马伶传》是一篇__________。

22.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_________。”

23.贾平凹的长篇小说《__》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__》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24.巴金的处女作是:《__________》。

25.《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的___________加工而成的组诗,共___________首。

三、判断题(5题)26.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27.《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8.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9.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0.《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三)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回答27~29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情?

32.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

33.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托,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4分)

孳:天:爪:离: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又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竞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

这一段文字是写了什么?

查看材料

35.

你是如何理解“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这句话的?

36.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1题)3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男孩向祖母倾诉生活中的不如意——在学校的生活让他极不适应。其间,祖母一直在烘焙蛋糕。她问孙子是否愿意品尝一下,男孩欣然答应了。

“来,喝点食用油。”祖母说。

“讨厌!”男孩说道。

“那么来两个生鸡蛋吧!”

“太恶心了,奶奶!”

“那么你愿意吃点面粉吗?或者一些发酵粉?”祖母问。

“奶奶,我要吐了!”男孩回答道。

“是的,这些东西单独品尝起来味道很差。但是当它们以恰当的比例和正确的方法混合在一起时,荚味的蛋糕就做成了。”奶奶继续说,“上帝的做事方式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会想上帝为什么要让我们经历这么多苦难。但是上帝知道,当他按照自己的顺序把困难排列好时,美妙的人生就开始了。”

请以“人生的蛋糕”为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转摘自《读者》2010年第1期第21页。原文题为《人生的蛋糕》,作者冯国川,发表于《环球时报》2009年7月20日)

参考答案

1.D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文,是一篇史论,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示未来。

2.D

3.C

4.B

5.B

6.C

7.C

8.C

9.A

10.D

11.A

12.C

13.B

14.B

15.AB项中“三礼”应是《礼记》《仪礼》《周礼》。C项中《礼记》的成书年代应是西汉中期。D项中,《礼记》的内容不仅包括先秦时代的礼仪制度,还涉及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几乎包罗万象。

16.女神

17.舒庆春;舍予

18.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

19.悠然见南山

20.采薇采薇

21.人物传记

2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浮躁废都浮躁废都

24.《灭亡》

25.祭神乐歌十一;

26.Y

27.N

28.N

29.Y

30.Y

31.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由于当时的黑暗现实所产生的仕途艰难的苦闷,又表现了诗人出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而产生的对前途的希望。解析: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分析诗人心情的关键。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天宝三年(744)。三年前,李白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授翰林学士之职,如今受到权贵的排挤和中伤,不得不离开京城。在离开京城之前,作了三首《行路难》诗,这是其中第一首,诗中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一时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但也表现了主动退出长安的决心。

32.“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大同”世界是“大道之行”的时代,是“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

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大同”是“天下为公”;

在人事制度上,“大同”是选举制,传贤不传子,选贤与(举)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大同”是人欲与“礼”(天理)的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天理)的时代,“大同”是“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大同”是物质极大丰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社会治安上,“大同”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33.孳:繁殖得多。天:自然生长的规律。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

34.姚纳的苦恼无处诉说,他的痛苦得不到别人的关心。

35.我们只会用眼睛来看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