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2.农谚说“锄头底下有水,锄头底下有火”说明中耕是对作物起()
A.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B.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C.综合作用的生态因子D.补偿作用的生态因子
3.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B.O2C.C02D.S02
4.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B.北方针叶林C.红树林D.夏绿阔叶林()
5.下列生态系统中对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是
A.稀树草原B.淡水湖泊C.荒漠D.常绿阔叶林()
6.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A.杂草群落B.黄蒿群落C.禾草群落D.贝加尔针茅群落
7.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8.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9.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10.生态学的分支科学分类法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
11.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1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3.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14.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15.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较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草原D.苔原
16.下列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是()
A.光照B.坡向C.海拔D.坡度
17.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
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B.羽毛短,蓬松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D.羽毛长,蓬松
18.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A.针叶林B.针阔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21.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
22.相同的群落类型()。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23.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24.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25.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
26.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27.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B.种群平衡C.种群爆发D.生态入侵
28.生态型是哪个选项的分类单位
A.种以下B.种以上C.科以上D.属以上
29.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30.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
二、填空题(20题)31.生物生长发育的最高温度、最适温度和最低温度称为______温度。
32.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______。
33.河流、湖泊中______超出规定标准的现象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34.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35.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体现在形态结构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适应等三个方面。
36.种间关系中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______是对抗性的关系。
37.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______。
38.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______。
39.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
40.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_______。
41.______是推测水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的常用方法。
42.群落由于小环境的变化,在不大的面积内,有规律地交替重复出现而构成__________。
43.生物种群数量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但只有______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44.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______。
45.淡水生态系统可简单的分为静水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46.世界上生产力最低的地区在______。
47.______是研究生态学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48.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种内竞争,引起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的变化,这样的种群调节方式为______。
49.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外,还包括光合细菌和__________。
50.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三、判断题(10题)51.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A.正确B.错误
52.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5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4.第一性生产是指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A.正确B.错误
55.在微酸性条件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差,不利于植物生长。()
56.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使同种生物形成多种生态型。
A.正确B.错误
57.短命植物与类短命植物一般分布在苔原。[]
A.正确B.错误
58.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59.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60.氟元素含量过高的地区人畜常易患“克山病”。[]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简述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植物对风的适应。
62.简述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意义。
63.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64.简述植物对土壤pH的适应类型。
65.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6.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转化遵循的定律。
67.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8.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69.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70.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五、论述题(5题)71.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72.试述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73.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74.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75.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6.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D
6.D
7.D
8.A在裸岩上最先登陆的先锋群落为地衣和苔藓,以后又渐渐长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内因演替的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它的生境发生改变。
9.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0.C
11.B
12.B
13.C
14.D
15.D
16.A
17.A解析:强风地区的鸟类应该具有紧贴身体的短羽,以此避免承受强风袭击,并能保持其在强风中的飞行,故选A。
18.D
19.D
20.D
21.A
22.B
23.B
24.A
25.A
26.B
27.A
28.A
29.C
30.D
31.三基点三基点
32.内部
33.氮、磷浓度氮、磷浓度
34.盖度比
35.生理生理
36.寄生关系寄生关系
37.生态型生态型
38.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39.内禀增长率
40.种群波动
41.pH测定法pH测定法
42.复合体
43.负反馈负反馈
44.平衡或稳态
45.流水
46.沙漠和深海洋沙漠和深海洋
47.种群
48.自动调节自动调节
49.化能自养细菌
50.自转和公转
51.B
52.B
53.N
54.B
55.N
56.B
57.B
58.Y
59.B
60.A
61.(1)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①强风能造成植物矮化降低植物的生长量;②强风能形成旗形树冠;台风、龙卷风等能毁坏农田作物、树林等;③风能传播花粉、果实和种子。(2)植物对风的适应①形态结构上的适应:叶小而坚硬、树皮厚、根系发达;②适应于风媒特征:花小数目多、花丝长、柱头发达、花粉粒小而轻有的先花后叶;③适应风力传播的种子一般小而轻常有翅和毛等;风滚型传播体随风滚动传播种子。(1)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①强风能造成植物矮化,降低植物的生长量;②强风能形成旗形树冠;台风、龙卷风等能毁坏农田作物、树林等;③风能传播花粉、果实和种子。(2)植物对风的适应①形态结构上的适应:叶小而坚硬、树皮厚、根系发达;②适应于风媒特征:花小数目多、花丝长、柱头发达、花粉粒小而轻,有的先花后叶;③适应风力传播的种子一般小而轻,常有翅和毛等;风滚型传播体随风滚动,传播种子。
62.农田防护林生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风效应;(2)温度效应;(3)湿度效应;(4)胁地效应。农田防护林生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风效应;(2)温度效应;(3)湿度效应;(4)胁地效应。
63.共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I天i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共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I天i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64.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不同,可以把植物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三种类型。(1)酸性土植物仅能在pH6.5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并且对Ca2+及HCO3-离子非常敏感,不能忍受高浓度的溶解钙,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冷湿的针叶林地区和酸性沼泽土上,这里土壤中的钙及盐基被高度淋溶。
(2)碱土植物只能在pH7.0的碱性土壤上生长,适于生长在含有高量代换性Ca2+、Mg2+离子而缺乏代换性H+的钙质土和石灰性土壤上,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炎热干旱的荒漠和草原地区,以及盐碱土地区,这里降雨少,不足以淋失土壤中的盐基和钙质。
(3)中性植物生长在pH6.5~7.0的中性土壤上,大多数作物、温带果树都属此类型。
65.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内,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部分内容。
地质大循环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地质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利用。生物小循环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6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严格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其含义是: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它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换、流动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要从浓缩的有效形态变为可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切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要失去做功能力而使能质(能的质量)下降。
67.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68.答案见解析(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69.(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3分)(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由其他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3分)(3)例如,光照和CO2聪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CO2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4分)
70.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71.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
72.(1)微管组成纺锤体,参与染色体在赤道板处的排列以及向两极的运动。(2)微丝组成的收缩环,参与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3)核骨架和核纤层也是广义细胞骨架的一部分,它们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地破碎和重建,也是细胞分裂重要的环节。
73.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离。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种食草动物之间似乎并不发生利害冲突就是采取觅食不同种类食物或同一种类的不同部位或出现在不同时间和季节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等方法使生态位分离。(5)生态位压缩、释放和移动。由于别的物种入侵导致原有物种生态位变小而生态位压缩。生态位释放是当群落中种间竞争减弱而引起的生态位扩展;生态位移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种由于种间竞争的减弱而发生的生态位变化。(6)生态位的动态。大多数生物的生态位是依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现实生态位可以被看作是基础生态位的一个变化的亚集。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离。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种食草动物之间似乎并不发生利害冲突,就是采取觅食不同种类食物或同一种类的不同部位,或出现在不同时间和季节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等方法使生态位分离。(5)生态位压缩、释放和移动。由于别的物种入侵导致原有物种生态位变小而生态位压缩。生态位释放是当群落中种间竞争减弱而引起的生态位扩展;生态位移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种由于种间竞争的减弱而发生的生态位变化。(6)生态位的动态。大多数生物的生态位是依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现实生态位可以被看作是基础生态位的一个变化的亚集。
74.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昌2024年甘肃金昌市公安局招聘辅警49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辽宁2024年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招聘38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必考点06 参与民主生活-(解析版)
- 2025年甘肃白银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乡镇学校春季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讲话致辞
- 2025年江苏海安市上湖创投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宁夏事业单位联考考试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太原市城乡建设档案馆招聘人员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5年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网吉林省电力限公司2025年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一批)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诚通控股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5 What do we eat 》(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加油站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篇)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部门划分与职责
- 福建省晋江市松熹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新版)广电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智慧人力引领未来-2024年生成式AI赋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报告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基金应知应会专项考试题库(证券类190题)附有答案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分化综合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