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四大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一、关于散文的知识

(一)、散文概念

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

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

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

1、内容: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记

事、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

现、认识。(真实)

2、形式(形散):(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

论熔为一炉;(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皆可;(3)表现手法

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5)

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3、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

"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

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4、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

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

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

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5、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

文如渭渭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

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

质朴无华的文采。

(三)、散文分类

1、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

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

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2、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

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3、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

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

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

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

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四)、散文的线索、方法:理材料,抓线索,识文眼……

1、找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

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

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

①以人为线,②以事为线,③以物为线,④以情为线,⑤以时间为线,⑥以地点

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

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

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

线索。

找线索的方法:

a.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b.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c.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

线索。

4、品情感。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

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

的升华。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

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方面:①文

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

形象。

(五)、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优

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

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语言的揣摩,要调动丰

富的想象,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获得主观体验,才能达到思想的共鸣与

升华。

(六)、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

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等。

(1)象征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

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

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

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对比烘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

写法。

(4)欲扬先抑先抑后扬(针对文章整体而言):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

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通过先贬低事

物……形象,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

(5)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6)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

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7)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

的情感。

作用:通过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

诗情画意。

(8)虚实相生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

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七)、散文的思想内容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

事物。

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

二、关于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一)、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考点L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

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

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

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

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

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

《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

“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

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

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

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

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

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

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

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

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

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

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

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

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

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褐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

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

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5.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

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一托物言

③怀古类一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一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现手法还有:对比衬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

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

法等。

6、关键词的赏析:

⑴、该词的本义;⑶、该词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3)、该词

在本句中的含义(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作答;(4)、该词表达了作者

的什么情感。

7、阅读步骤: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第三、注

意摘取原文.第四、“十六字"方针。1、字不离词。2、词不离句。3、句

不离段。4、段不离篇。

三、散文常见考查题型:

(-)归纳内容要点

1、常见题型:

①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②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

③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

的?

2、解题思路:

全文内容概括:

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

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

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第二种:围绕标题关键词语进行内容概括。

第三种: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多种情感,指的是对不同的人、事、物而表

现出的不同的情感,或是对同一人、事、物的前后情感变化。

主旨概括

答题要点:①关注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

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②抓住文尾的议论、抒情语句。

这些语句常常是结尾点题,明确主旨。③在概括段意、整合层次的基础上,再高

度概括层意,概括出主旨。

3、答题格式:

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括: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褐示了……

主题。

(二)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

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XXX为思路安排

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

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

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介,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

某内容?

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

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

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知识储备】: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①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

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

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三)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

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

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

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

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

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

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

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知识储备】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

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

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

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

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

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

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

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

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

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

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

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熠强文章说服力;丰富

文章内容;

(四)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

1、常见题型:

①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②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或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主旨句、中心句、景物描写句)

③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结构类)

2、解题思路: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

词语含义分析题: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

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句子含义分析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

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置;分析艺术手

法)

3、答题格式:

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词语本身的

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

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

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

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

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知识与技巧储备】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义和

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1、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抓表现手法、抓表达方式(句义)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

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作用)

3、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

感情),点明中心(褐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作用)

4、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

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

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

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

考…)

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

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

承转的作用②中心句和点睛句。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和态度。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

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

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

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知识储备】:某一词语含义或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

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词语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

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形象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

②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2、解题思路:

人物形象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首先对人物做一个总的评价,然后从不同侧面逐

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答题要使用总分总结构。

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3、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

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

的人(总说)

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知识储备】: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

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

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人称类

1、常见题型: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2、答题格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

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

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

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七)、技巧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表现手法)

②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起了什么作用。或:这句话运用了什

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修辞手法)

③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

子好不好?为什么?(词语赏析)

④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谋篇布局)

2、解题思路: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分析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

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

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3、答题格式:

这个语句或段落用了……的方法,写出了在文中起到了……的表达效果或:

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

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好在哪些方面

【知识储备】:表达技巧常用术语

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

心理、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抒情(直

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

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等。

托物言志(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

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主旨含而不露,隐而

不晦。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白描: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虚实相生: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

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

感情。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

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

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和反衬):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

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

要形象更加鲜明外,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还会使文章曲折含

蓄,独具风格(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

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

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

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

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

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布局谋篇: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

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

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借代: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

致。

比拟: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感情强烈,

引起共鸣。

夸张:突出本质、特征,引人联想;烘托气氛,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感

情强烈,引起共鸣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文章贯通,语势强劲;集中内容,加重感情;条分

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

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内容,变化波澜;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增强

说服力和表达效果。

反问:强化语气,强调内容;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引起思考,余音回

荡。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起兴: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统摄全文,引出故事;激发读者想象;化实为

虚,形象生动。

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语言特点:平实、质朴、含蓄、直露、幽默、风趣、粗俗、典雅、清新、自然、

简洁、优美等

(八)分析标题类

1、常见题型:为什么取这个标题

2、解题思路:有的散文的文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对行文也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是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问"标题"答"结构"。首先要联系

情节,比如情节的开展就是围绕标题中的某某词进行的;再次要联系中心,说它

体现了中心等。

3、答题格式: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XX)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知识储备】: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3、褐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

示;

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

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5.题目的作用举例:(1)蕴含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

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6)文眼;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

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九)、探究题类

1.考点解读

(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无限开放

的,其特点就是题目的回答具有选择性,个性化色彩较浓。

2、解题要求

探究性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