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 小说(赏析艺术技巧)学案(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1.gif)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 小说(赏析艺术技巧)学案(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2.gif)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 小说(赏析艺术技巧)学案(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3.gif)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 小说(赏析艺术技巧)学案(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4.gif)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 小说(赏析艺术技巧)学案(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67eed0361fa64c50fe926acdd39e174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小说(赏析艺术技巧)学案(含答案)赏析艺术技巧
[导语]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从这一点上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单就小说而言,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叙事艺术、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三大方面。前一种艺术在突破一、二都已涉及。这次任务重点放在后两种艺术上,要能准确判断艺术技巧,说出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一、环境描写艺术
1.社会环境描写艺术
社会环境描写既包含了一般的手法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手法、角度,表现在:
(1)点面结合。“面”指整体;“点”指个别情景,一般是场景中较突出的人或物。点面结合,即社会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对比映衬。通过场景内不同人、物的对比,或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突出相关内容。
(3)简笔勾勒或精笔细描。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人物本身,用简明或精细的笔墨突出相关内容。
理解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节选自契诃夫《不平的镜子》)
1.客厅的环境描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出了客厅什么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手法:运用了白描和夸张的手法来描写客厅环境。如“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里仍然有风”“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客厅特点:潮湿阴暗、古老陈旧、冷寂破败,沉闷、压抑、令人窒息。
2.景物描写艺术
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鉴赏角度分类作用
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形、声、色角度)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最终又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展现景物的全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蕴蓄情趣和理趣。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描写方法工笔与白描工笔又称细描,白描又称粗笔勾勒工笔,能突出主要景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白描,简练、生动、传神。二者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
动静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
虚实描写可分为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或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景物的特征,或拓展表现空间,或扩大意境,或深化主题。
(说明:描写方法可以把修辞手法考虑进去,个别情况可以考虑主观描写与客观描写。)
另外,分析景物描写作用要看其在文中的位置。[参见突破三“自然环境精准把握”中的“点拨关键”]
理解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②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
③一次,我去看她。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④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⑤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⑥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节选自(俄)阿·马·高尔基《乌米》]
2.指出第③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
二、人物描写艺术
写人手法作用
正面肖像描写(人物五官、面容、身材、衣着、神态描写等)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对话与独白)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直接与间接)①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动作细节、语言细节、服饰细节、表情细节等)①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细腻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④照应上下文的某个情节;⑤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⑥营造某种氛围;⑦深化主题
侧面景物(环境)烘托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衬托人物性格
他人对比衬托①突出另一人物的性格特征;②深化主题
理解运用
3.请分析侧面描写对塑造赵一曼女士的作用。(原文《赵一曼女士》见本专题突破四“人物形象精准把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说通过其他人物来表现赵一曼女士。
①通过审讯官大野泰治的审讯及其报告,写出了赵一曼女士所受的酷刑,从而表现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英勇不屈。
②通过看守董宪勋与护士韩勇义营救赵一曼的英勇行为,表现了赵一曼女士的聪慧细心、善于表达的能力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③通过“我”的探寻及老人的语言,表现了后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
(2)小说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表现了赵一曼女士即使在受刑养伤期间也充满了对生命和美的热爱以及浓浓的文人气质。
(3)小说通过赵一曼女士的遗物——遗书,表现了赵一曼女士作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与牵挂,以及为民族大义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
4.鲁迅是位细节描写大师。他在《祝福》中对祥林嫂集中进行了三次外貌描写,在这三次描写中,鲁迅都对其眼睛进行了极其精细、精彩的刻画,试分析这三次眼睛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
第一处: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第二处: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三处是按祥林嫂生平排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最早(第一处)写祥林嫂“顺着眼”,写出了她初到鲁家的怯生,性格的温顺与善良。
再者(第二处)写祥林嫂“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表明祥林嫂依然那么温顺、善良,但经过丧夫丧子的重大打击,已极度悲哀,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最后(第三处)写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表明祥林嫂在被鲁家赶出后沦落为乞丐,已经完全绝望、麻木,仅仅是个“活物”罢了。
(2)三次眼睛细节的描写,写出了祥林嫂命运的每况愈下;三次描写层层深入,对照鲜明,震撼人心。
三、场景描写艺术
场景描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又有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之分。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人物受到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言行必须符合身份,表现人物须有分寸。而在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人物得到充分舒展个性的自由,人物的真性情得以表露。如安娜·卡列尼娜在公共场景里端庄雍容,在与情人渥伦斯基的秘密约会里,却是那么热烈奔放。把人物放在这两个场景中交替表现,更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展开故事的全貌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
场景描写的作用:①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自然;②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③导引人物出场;④揭示人物性格;⑤作为一种象征。
理解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这酒就叫作“炮打灯”。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有删改)
注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酒婆》。《俗世奇人》共收录了18篇作品,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5.小说开头的场景有何特点?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场景特点:简陋,嘈杂。(2)场景描写的作用:突出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贫困和思想的麻木,营造出压抑的氛围,为酒婆的出场蓄势。
四、语言描写艺术
1.小说语言分类
叙述人(作者)语言(语言题考查重点)作者独有的言语方式和腔调,具体为语言风格、修辞、遣词造句的习惯,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性色彩和语体色彩。表现在人物描述、故事叙述、环境描写的各个元素之中
作品中人物语言(多在分析人物中考查)主要表现为人物的对话或独白。强调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的形象设定,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有时也点明或深化小说的主题
2.语言特点
用词特点感彩、语体色彩上的搭配感彩是否鲜明
是褒是贬
语体色彩文言词
口头语
书面语
方言
叠词、关联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运用叠词
精练的动词、形容词
准确的副词、关联词
造句特点句式变化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
整散句的搭配
长短句的使用
修辞特点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准确
描写特点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铺陈渲染等手法运用,渲染氛围,烘托或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等
风格特点平实、自然、幽默辛辣、含蓄深沉、婉约柔美、有地方色彩、口语化等
3.语言风格及其形成因素或手法
豪放与柔婉豪放景象→境界开阔
动词→富有力度
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
抒情→大多激越昂扬
修辞手法→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柔婉对象→纤巧细致
情感→细腻缠绵
画面→色调柔和
修辞手法→少用排比、夸张、设问
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多用象征、设问、比喻
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通俗化、口语化
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华丽典雅多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
修辞手法→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
庄重与诙谐庄重话题→较为严肃
语言→凝重
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
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语气→轻松幽默
修辞手法→多用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理解运用(2020·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前情概要:女歌唱家彼得洛芙娜离婚后带着女儿离开莫斯科后住进了一座小城。在寄居的去世的波塔波夫老人的房子里,她意外读到了老人儿子、因在前线打仗而负伤的海军中尉波塔波夫写给父亲的信,信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并说出院后要回家一趟。她把房子及院子赶紧收拾一番。]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节选自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雪》)
6.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
②语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
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棋王(节选)
阿城
(王一生延误了区象棋比赛的报名,等他到了,比赛已近尾声。于是,有人提出和比赛的前三名进行一场友谊赛,后来又有好几人报名,连王一生在内,共十人。)
①到了棋场,竟有数千人围住,土扬在半空,许久落不下来。出来一个人,半天才明白是借场子用,急忙打开门,共进去了九个人。冠军总不见来,有人来报,既是下盲棋,冠军只在家里,命人传棋。
②人是越来越多,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③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我不禁笑起来,过去给他拍一拍土。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王一生低低地说:“事情闹大了,一有动静,一起跑。”我说:“不会。只要你赢了,什么都好办。怎么样?有把握吗?九个人哪!头三名都在这里!”王一生沉吟了一下,说:“参加过比赛的人的棋路我都看了,就不知道其他六个人会不会冒出冤家。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王一生看了看我,“我妈的无字棋[注]。”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儿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我离开后,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
④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风吹得八张大纸哗哗地响,棋子儿荡来荡去。太阳斜斜地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
⑤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
⑥我不由伸手到王一生书包里去掏摸,捏到一个小布包儿,拽出来一看,是个旧蓝斜纹布的小口袋,上面用线绣了一只蝙蝠,布的四边儿都用线做了圈口,针脚很是细密。取出一个棋子,确实很小,在太阳底下竟是半透明的,像是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我把它攥在手里。
⑦太阳终于落下去,立刻爽快了。
⑧我又进去,看见两个人从各自的棋盘前站起来,朝着王一生一鞠躬,说:“甘拜下风。”就捏着手出去了。王一生点点头儿,看了他们的位置一眼。
⑨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结许久才动一下。我第一次承认象棋也是运动,而且是马拉松,是多一倍的马拉松!……我找了点儿凉水来,悄悄走近他,在他眼前一挡,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会儿才认出是我,就干干地笑了一下。我指指水碗,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⑩我出来,天已黑了。有山民打着松枝火把,有人用手电照着,黄乎乎的,一团明亮。这时墙上只有三局在下了。
忽然人群发一声喊。我回头一看,原来只剩了一盘,恰是与冠军的那一盘。盘上只有不多几个子儿。王一生的黑子儿远远近近地峙在对方棋营格里,……红子儿半天不动,大家不耐烦了,嗡嗡地响成一片。
忽然人群乱起来,只见一老者,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八张定局残子。众人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只见老者进了大门,立定,往前看去。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
半晌,老者咳嗽一下,底气很足,十分洪亮,在屋里荡来荡去。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迈了几步,立定,双手合在腹前摩挲了一下,朗声叫道:“后生,老朽身有不便,命人传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作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
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半晌,他才呜呜地说:“和了吧。”
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黏液,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妈——”大家都有些酸,扫了地下,打来水,劝了。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在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有删改)
注王一生的妈妈起初反对王一生下棋,后来同意了。她捡牙刷做了一副无字棋,临终前送给了王一生。
一、写人手法题
1.结合全文,分析第段中画波浪线部分肖像描写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铁铸一个细树桩”,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此时的王一生全身心沉浸于棋局之中的形象;(2)用夸张的手法写聚在乱发中的生命,体现了王一生下棋时所散发的逼人气势。
2.小说中的烘托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得十分突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千人观战,吵嚷成一片,棋局开始后却又是无比安静,棋局牵动人心,以此烘托王一生棋艺的绝妙高超,远超世俗。(2)八人先后认输,老者先是在家传棋,后亲赴棋场,细看其他八局,再高度评价王一生,以此烘托王一生棋艺的境界已到世间罕有。(3)棋局进行中王一生肉身的萎缩迟钝,烘托着王一生作为棋手精神存在的巨大。(答出两点即可)
3.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王一生这一形象?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用场面描写衬托人物形象。如描写王一生棋场鏖战一段,“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而王一生“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周围环境的喧闹与王一生的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了王一生不为名利、只因爱棋的超脱精神,表现了他因爱棋中之“道”而全身心投入的痴迷。
②靠细节描写传神。如写王一生车轮大战九人取得胜利后想站起身,“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这足以说明王一生在这场鏖战中所付出的心力,表现了他对棋的执着与专注到了忘我的境界。
③用烘托手法。如千人观战,吵嚷成一片,棋局开始后却又是无比安静,棋局牵动人心,以此烘托王一生棋艺的绝妙高超。
类题延读
1.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2019年全国卷Ⅰ《理水(节选)》第8题]
答案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第8题)
答案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地展现出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两种。人物描写艺术手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答这类题,主要抓两点:一是准确、全面地判断所用的描写手法,特别是侧面描写,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看出;二是答准描写效果,即用这种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人物描写艺术实际上就是看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答题时勿忘人物形象这一点。
二、语言艺术题
1.小说第⑨段画横线部分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和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反复手法,重复了两遍喝水的动作,突出了紧张的气氛;(2)多用动词,几乎每一句都用动词,有很强的画面感;(3)全用短句,有传统说书的意味,给人以紧张感。(答“多用口语”也可,如儿化音、拟声词等)
2.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语言简洁有力,精练朴实。描写上,多用平淡朴实的白描,极少用修饰语;多用动作细致刻画,很少使用人物内心宣泄的手法。语言大多由简简单单的词语构成,没有形容词的复杂描写。(意思对即可)
类题延读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2018年全国卷Ⅱ《有声电影》第6题)
答案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舍楼房出租合同
- 商标转让合同样本
- 房地产交易经纪合同
- 股份质押合同
- 个人抵押借款合同
- 商品房装修工程合同范本
- STEAM理念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研究
- 面向小行星探测的着陆器附着钻进锚固力学特性研究
- 2025年安阳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完整
-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信号识别方法研究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2024年)《处方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在化工生产安全中的应用
- 2023年6月浙江高考政治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课件)
- 销售部廉政培训课件
- 三年级计算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300题带答案
- 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 财政学论文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 2022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必备古诗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