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述:输液是超级细菌形成温床_第1页
专家讲述:输液是超级细菌形成温床_第2页
专家讲述:输液是超级细菌形成温床_第3页
专家讲述:输液是超级细菌形成温床_第4页
专家讲述:输液是超级细菌形成温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家讲述:输液是超级细菌形成温床

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用药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也就是说,假如能口服药物,不实行注射的方法,能肌肉注射就不采纳静脉注射。

治疗感冒必需坚持的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在吃药、打针、输液这三种治疗感冒的方式中,输液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会给人体安康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

●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人体消化汲取的过程,但最安全;

●打针则是将药水注射到肌肉里,渐渐流到血液,产生药效;

●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没有汲取过程,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药液直接通过血液进入心脏,假如有危急,会马上发作而且非常凶险。

众多患者迷信静脉注射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近半数感冒患者主动要求“打吊瓶”。不少病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由于发烧来了医院,不给他“打吊瓶”等于白来医院了,等于医生没仔细治疗。而且不少患者在来医院之前,自己都已经服了抗生素。

主动要求“打吊瓶”的病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平常工作、学习时间比拟紧急,想尽快恢复的病人,其中以中、小学生最为多见,另一类是白领,为不耽搁学习或工作,他们常常“请求”医生给他们“打吊瓶”。局部医生为了顺应患者的需求只好同意。另外,局部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他们误以为每年定期静脉输液(输某些降血脂的药),能够到达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

静脉注射“当道”另有缘由

中国中医讨论院讨论员尹志超把一般感冒发烧也输液的做法称为“打一个蚊子却动用了大炮”,他说,这种动不动就输液肯定属于铺张医疗资源,增加医疗费用。有医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般感冒为例,治感冒的口服药有很多种,一般西药有感康、白加黑等,中药有羚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这些感冒药中最贵的要数西药白加黑,售价也不过十多元,其它列举的药品均不超过10元,每盒都可以服用6日左右。也就是说,口服药物治感冒,最多不超过20元。而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地塞米松+病毒唑+洁霉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干脆混合一针肌注,也有分别注射的,价格在10~15元之间,一般不超过6天,费用在100元钱左右。最终来算算静脉输液的费用。静脉输液一般都是抗病毒+抗感染+协同药(如VC)+液体+输液器+床位费+输液手续费。费用的凹凸,取决于抗菌素的档次,的也要60元-120元/天,假如输上6天,患者就要支出700多元。

由此看出,静脉输液的费用是肌肉注射费用的5倍以上。知情大夫告知说,这上千元的费用里,除了必要的检查外,都是花在静脉给药上。“不必要的输液对患者来说,就是花钱买苦痛,对医学来说是倒退,对国家来讲,更是医疗资源极大铺张。

尽管国家对输液实行优良制剂标准,规定输液中每毫升不得有超过25微米的微粒,但输液管道、护士操作等环节,都有可能使看不到的微粒随液体输入人体,哪怕将0.05毫米以下的不溶性微粒带入人体,微粒就会附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会造成静脉炎、肺动脉炎、肉芽肿、栓塞等,这些危害都不是一时就能显现,家长和医生也无法发觉。

在国外,输液治疗有严格掌握,门诊输液率一般只在10%以下,而我国却高达60%~70%。他指出,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愈演愈烈,其明显的恶果已消失。抗生素频繁地被使用,熬炼了细菌的耐受力量,目前临床细菌耐药发生率快速递增,多重耐药性菌株大量消失,不得已用大剂量、最新型抗菌素药,长此以往,人类将无药可医。

中国抗生素滥用问题世界之最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还不到20%。全世界都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但中国状况最为严峻。

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因不良反响导致死亡。虽然经过多方的艰辛努力,但是我国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在2022年仍旧高达74%,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也在21%以上。其频率和强度都高于欧美国家20%~50%。国内消失了大量抗生素不准时停药、超量使用、频繁更换抗生素种类、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标准使用的抗生素滥用状况。

感冒用抗生素多是滥用

90%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但许多医生和患者迷信抗菌药,将其视为万能药。当感冒发烧时,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全都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有的是医生开的,有的则是自己买的。但这明显是不科学的,比方“全身乏力,流清鼻涕、嗓子不舒适”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病症,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杀病菌的,不杀病毒。有调查显示,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菌药。

调查显示,在自行使用抗生素的缘由方面,63.64%的网友只是由于“一般感冒”。

“千手观音”演员因药致聋——抗生素副作用的冰山一角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舞蹈给观众以剧烈的震撼,这不仅仅是由于华美舞蹈本身,更由于舞者全部都是聋哑人。然而,令人震动的是,总共21名演员中有18人是因药物致聋。在这18位聋哑演员中,绝大局部又都是在两岁前后,由于发烧时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耳聋。

中国聋儿康复讨论中心透露了一个残酷现实,我国7岁以下儿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30%至40%。

聋哑人既让人怜悯,更让人惋惜、哀痛甚至愤慨。是谁把他们推向灾难和不幸,是谁剥夺了他们先天给予的区分五音,享受大自然奇妙声律之权利的,其中有医生,也有家长。

许多年前,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到北京一家特别出名的医院进修儿科,我作为“地主”邀请他吃饭,我这位同学不善言谈,我怕冷场,席间我问他了一个问题,你第一次到北京,谈谈对北京病患者及家属的印象。他总结了两句话:北京人很有钱,也很傻。不善言谈的人说话其实都很精炼。我说:北京人很有钱简单理解,同时又说北京人很傻不好理解,愿闻其详。他说,在四川他工作的中医院,小儿肺炎用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展治疗,一般也就花费一千元左右就治好了,而在北京,用西药治疗一般少则五千多则一万多。前不久,一位小儿肺炎病人到医院后,家长就要求为其输液,当看到药费不到一万时,还找医生吵闹,说医生不重视,最终医生无奈,用了不少进口药和可用可不用的药,一共花了两万多,患儿家长才满足离去。你说北京人是不是很有钱但也很傻。

我的这位同学或许讲的只是一个特例,但是,小儿偶患感冒发烧,家长就要求打针输液的比比皆是。把自己的孩子打成耳聋懊悔就来不急了!滥用抗生素主要责任在医生,病人也需检讨。

时髦不肯定正确,有钱并非是万能。

早在1993年,北京一位教授就北京郊区县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滥用状况做过调查,对750名5岁以下患儿的医疗过程调查显示,抗生素滥用率竟到达96.9%。抗生素的滥用状况如此严峻,至今并没有得到转变。

我国7岁以下儿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多达30万人

《老子》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用道来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以武力在天下逞强的。以武力而逞强于天下,必定会得到的恶报。以攻击方法治疗疾病的也必定会得到恶报。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多达30万人,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

滥用抗生素的恶报之一是其毒副作用。毒副作用中最严峻的是过敏反响。在我国聋哑儿童中,许多人是在幼儿期医疗时滥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所致。其实,现在人们最常见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病,绝大多数是病毒性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是毫无效果的,但这类疾病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前几年,江苏一位妇女感冒发热,医生给她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就快速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但法院仅判决医院赐予患者家属小额赔偿(理由是死亡并非由于医疗事故),由于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医院治病的常规,真是可怕的“常规”。

滥用抗生素的恶报之二是产生大量的耐药菌,它使得有效的抗生素效果变差,或者完全无效。这也是细菌的自我爱护和抵抗。耐药性可以穿插耐药,细菌对一种抗生素耐药,同时亦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而且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的细菌、人体正常菌群的细菌与致病菌之间,通过耐药基因相互传播,使细菌耐药性简单化。原来不少治疗结核病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化疗药物是特别有效的,但由于滥用抗生素如今因耐多药结核菌的流行使得结核病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滥用抗生素的恶报之三是造成正常菌群失调,产生免疫力下降和医源性感染。抗生素特殊是广谱抗生素既可以杀灭致病菌,也可以毁灭人体肠道或鼻咽部的正常菌群,而正常菌群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免疫力的卫士,它们削减到肯定程度时,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或者原来不致病的细菌也会引起感染而致病,严峻的甚至可以致命。

目前我国每研制一个抗生素要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两年。假如我们再不加以掌握,过不了多长时间,老百姓看病吃药就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用了。因此,2022年《世界卫生报告》将细菌耐药列为威逼人类安全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数据一」近几年医药市场与医院统计,用药前10位的有一半是抗生素,根本上都是进口及合资企业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肤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始终名列前列。

「数据二」世界卫生组织推举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是30%。在美国,英国等兴旺国家,院内使用率是22%-25%。我国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率是小于50%,可事实上,近5年在我国医院的使用率在67%到82%之间

「数据三」在整个医药市场,我国抗生素药物费用占全部药物费用的40%。

「数据四」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2022年1月12日公布第18期、第19期药品不良反响信息通报,提示广阔医务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广阔公众警觉阿昔洛韦和头孢拉定不良反响。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头孢拉定的不良反响/大事报告达8620余份,其中有关血尿的不良反响/大事报告914份。在血尿的不良反响/大事报告中,注射用头孢拉定845份,占92.50%;在年龄分布上,14岁以下儿童占半数以上。通报分析说,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为药物本身的化学特性所致,而各种不合理用药状况加重了血尿的发生。

「数据五」据城市快报2022年05月11日报道:津城(天津)滥用抗生素调查住院病人半数“滥用”抗菌药。有关数字显示,我国销量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上升及播散。天津感染病讨论所一项调查显示:本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从2022年的60%降为30%,但住院病人抗菌药物至少50%使用不合理,状况不容无视。

「数据六」据扬子晚报2022年06月15日报道:克林霉素引发不良反响,全国已报告万余病例。报道称,目前全国已收到万余例克林霉素不良反响病例报告,不良反响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泌尿系统损害等。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向公众发出警示。

静脉注射危急时有发生

江西6人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后死亡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新闻办公室向媒体通报,2022年5月22日至28日,先后有6名在南昌大学其次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220514、规格为5%2.5g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液体)发生死亡。江西省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超量使用抗生素致残

据兰州晨报2022年11月19日报道,53岁的兰州某公司职工王某某因牙痛去某院就医,被收治入院后诊断为发热待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