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思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离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译文
看罢一阕前溪舞,直让人回肠断气,吟诵一曲子夜歌,心里好不酸苦烦忧。
巫山的行云到哪里去寻找,像沟水般东西分流,也让人无可奈何。
朔雁一只只飞来,却不见传来消息,湘江上一株株斑竹,有多少眼泪洒在上头。
可怜我总也见不到他的容颜,只有把一腔衷情,寄予给这江上的微波。
解释
前溪舞:六朝时吴地舞曲。
子夜歌:晋乐曲名。相传是晋女子子夜所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峡云:三峡山高云低,传巫山神女在焉,此借指巫山神女。
朔雁传书:指苏武以雁传书之事。
湘篁〔huáng〕染泪:传奇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篁:泛指竹子。
颜色:容颜,面色。
托微波:言无路可通,故借诗以通情愫。
赏析:
此诗是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夏初离桂北归留滞荆湘时所作。因为桂管观看使郑亚远贬循州,同时令狐绹内调召拜考功郎中,急需人才,李商隐故作此诗与令狐绹。
离思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解释
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②难为:这里指“缺乏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④取次:草草,仓促,随便。这里是“匆忙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⑤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⑥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⑦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说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⑧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缺乏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赏析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改变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方“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此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此,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受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妙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此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当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此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缘由。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用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哀痛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予。“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剧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方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改变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消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离思原文翻译及赏析3
离思五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翻译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观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然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著压〔一种织布工艺〕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一种类似鹦鹉的鸟〕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略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曾经领会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会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或许是因为修道,或许是因为你的原因吧。
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解释
篸:古同“簪〞。
须臾:片刻,很短的时间。
散漫:渐渐的。
慵:懒散,懒散。
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亮的帘子。
吉了:又称秦吉了,八哥。
嫩麴:酒曲一样的嫩色。
纰缦: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全部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取次:随便,草率地。
缘:因为,为了。
发:开放。
白人:皮肤洁白的人。诗中指亡妻。
创作背景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元稹与她两情甚笃。7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组诗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赏析
其一
其一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诗人不直接去抒写,而是“自爱残妆晓镜中〞的情人,残妆晓镜中的她,钗环参差不齐,绿色丝缕丛杂不整。很快日出东方映照脸蛋红如一朵胭脂,脸庞肌肤红润柔腻似乎要马上融化消溶一样,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丽动人娇媚的风姿。
其二
元稹这首诗的一、二句,也给人以超凡绝尘之感。碧山清泉漫流,万树桃花掩映,已非崔护《题城南庄》“人面桃花〞小家碧玉,楼中丽人定是美艳绝伦的仙姝无疑。置景由远及近,敷色自浅人深,焦点渐次凸现,为人物登场设置了悬念及具体环境气氛。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假如两者与规定戏剧情景浑融,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绝佳艺术效果。
三、四两句推出人物,工笔细描闺中“画眉〞故事,对比着笔,角度则从一方眼中写出,此亦有助于丰富潜在的戏剧因素与人物心理层次。“闲读道书慵未起〞,“道书〞不管是致用明道的儒家经籍,或是羽客仙心的方外秘篆,“闲〞字传神地刻画了心不在焉的可笑情态,是一层深曲对比;“慵〞既描述一方眼中的楚楚可怜,又流露无限呵护挚爱深情,是二层深曲对比;风光旖旎的闺房之乐出以如此潇洒高雅笔致,是三层深曲对比。“水晶帘下看梳头〞也有很多曲折:水晶帘与美人妆,一层;情人眼里看与被看,又一层;好景不长,水月镜花,则更深一层。苏轼《江城子》词云:“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同样以“乐境写悲伤〞,同样表现对亡妻死生不渝的深长思念,同样打破并浓缩了时空界限。所不同的是,苏词托之以梦,入而即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元诗则沉醉一往情深的回忆,仿佛在银幕“定格〞,痴看而竟不知所以了。水晶帘下看梳头〞感性的神往,都能引导读者走向真善美诗境,从而具有普遍的道德价值与美学意义。
其三
这首诗运用了暗喻的手法,首二句写著压的红罗总是追逐新颖的花样,就似乎别的女子总是一个比一个动人。绣着秦吉了花纹的轻纱染上了迷人的酒曲一样的嫩色,你不要说纱太薄,因为只有这样的纱才是最好的。正是因为亡妻韦丛典雅淡泊,贤惠端庄,诗人才把她比作经纬稀疏的纱布才是最好的,这当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却也只有深情者才能才能表现出这种天长地久的真挚。
其四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纳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深广,因此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此,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受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妙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此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这当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此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缘由。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用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哀痛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予。“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春天里百花齐放,诗人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与自己的妻子,那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春天百花争奇斗艳,诗人摘了梨花,不就是因为自己的妻子不像其她女色,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就似乎那洁白的梨花,静静地在枝头绽放。可是,妻子已经过世,满树的梨花凋谢了,只剩下绿叶,孤零零地度过残春。诗人把运用比方的手法,把梨花比作妻子,自己比作绿叶,抒发了对亡妻的无尽怀念。
离思原文翻译及赏析4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出自唐朝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四》译文
经受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离思五首·其四》解释
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缺乏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便。这里是“匆忙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说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离思五首·其四》鉴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外表上是说看过“沧海水〞、“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诗人的眼底了,事实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妙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人动心的女子了。诗人借“沧海水〞、“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从前的美妙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境深远、意蕴颇丰,情感炽烈却又含蓄蕴藉,成为人们喜爱借用的一副联语,后来不仅用来表达爱情深厚坚贞永固,还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阅历丰富而眼界极高。这首诗也从客观上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的认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当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此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观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第四句承上“懒回顾〞的原委,含蓄地说:一、他对世事看破红尘修道的原因;二、因为失去心爱的人,再不会动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这是悲哀无法解脱的感情上的一种寄予;“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修德、治学的一种自我操守。“半缘修道〞、“半缘君〞所表现的忧思之情,完全是一致的,这样写更觉意蕴深厚。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剧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方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改变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消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离思五首·其四》鉴赏二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纳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纳比方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诗句外表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海面宽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缺乏为观。写得意境雄浑深远。然而,这只是外表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巫山之女〞。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外表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全部的云彩,都缺乏观。其实,他是奇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真挚感情。诗人说明,除此女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喜爱。只有那个女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写得感情酷热,又含蓄蕴藉。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神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而他无心去欣赏印入眼帘的'盛开花朵的缘由,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他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 我们不乱扔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国外租赁的合同7篇
- 议论文的开头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中式餐饮品牌的竞争态势
- 第六单元第5课时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
- 杭州市保龄球馆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教育研讨会活动合同模板
- 2025年高档裘皮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民营企业清廉建设评价规范》
- 智能RPA财务机器人开发教程-基于来也UiBot 课件 第2章-常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 GB/T 45037-2024粮油机械扒谷机
- 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转化-洞察分析
- 公务车辆定点加油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
- 安徽工程大学《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讲座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阳光测评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