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群决策与社会选择GroupDecision-makingandSocialChoiceTheory主要参考文献56,118,169,185§12-1概述一、为什么要研究群决策在现实生活中●任何决策会影响一群人,因此在公正、民主的社会中,重大的决策应尽量满足受该决策影响的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群众通过代表反映愿望和要求,代表们构成各种委员会.●行政机构中的领导班子●社会发展→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及更新速度加快,领导个人难以在掌和应付→智囊团和咨询机构应运而生并广泛存在,作用加强.委员会、代表大会、议会、协会、俱乐部,领导班子、组织,智囊团等等都是群,群中的成员各有偏好,要形成集体意见需要研究群决策和社会选择理论.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如何避免冲突升级,需要研究协商、谈判、仲裁、调解、合作对策等冲突分析方法,因而冲突分析也是群决策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分类涉及内容及解决办法投票表决社会选择社会选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委员会激发创造性集专家判断采集意见体和系统结构的探索决群体参与仿真策Teamtheory实施与管理群一般均衡理论递阶优化决组织机构决策组织决策策管理|正规型多一般对策论扩展型人特征函数决Nash策冲协商与谈判K-S突Mid-mid分均衡增量析主从对策与激励强制仲裁仲裁与调解最终报价仲裁亚对策论组合仲裁三、社会选择的定义与方式定义:(Luce&Raiffa)社会选择就是根据社会中各成员的价值观及其对不同方案的选择产生社会的决策;即把社会中各成员对各种状况的偏好序集结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模式…社会选择的常用方式:惯例、常规、宗教法规、职权、独裁者的命令、投票表决和市场机制.其中:投票:少数服从多数,大多用于解决政治问题;市场机制:本质是用货币投票,大多用于经济决策;独裁:根据个人意志进行(取代)社会选择;传统:以惯例、常规、宗教法规等代替社会中各成员的意志.传统到独裁的演变:传统(无论惯例、常规还是宗教法规)在开始时是社会上大部分公民或成员认可的规则(以及规定、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总有新的问题、新情况是原来的规则(以及规定、法规)所无法解决的,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新情况的新规则就要由社会上比较有威望的某些人制订,这些人在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时就代替整个社会进行了选择.只要这些人不是以民主方式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就会逐渐增大,成为代替社会进行决策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中最强有力的人物最终也就有可能成为独裁者.§12.2投票表决(选举)(Voting)投票表决可分成两步:1.投票,应简单易行计票,应准确有效一、非排序式投票表决(Non-rankedVotingSystems)(一)只有一人当选候选人只有两个时:计点制(Spotvote)投票:每人一票;计票:简单多数票(simpleplurality)法则(即相对多数).2.候选人多于两个时①简单多数(相对多数)②过半数规则(绝对多数Majority)第一次投票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时,a.二次投票,如法国总统选举.反复投票:i.候选人自动退出,如美国两党派的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得票最少的候选人的强制淘汰,如奥运会申办城市的确定.1由11个成员组成的群,要在a、b、c、d四个候选人中选举一人.设各成员心目中的偏好序如下:成员i1234567891011排序第一位aaabbbbcccd第二位cccaaaaaaaa第三位dddccccdddc第四位bbbddddbbbb按简单多数票法则,b得4票当选.实际上,虽然有4人认为b最好,但是有7人认为b最差;虽然只有3人认为a最好,但是其余8人认为a是第二位的;所以,由a当选为宜.2设各成员心目中的偏好序如下:成员i:1234567891011排序第一位bbbbbbaaaaa第二位aaaaaacccdd第三位cccddddddcc第四位dddccccbbbb按简单多数票法则或过半数规则,b得6票当选.实际上,虽然有6人认为b最好,但是有5人认为b最差;虽然只有5人认为a最好,但是其余6人认为a是第二位的;所以,由b当选未必合适.3设各成员心目中的偏好序如下:成员i:1234567891011排序第一位bbbccccddaa第二位aaaaaaaaabd第三位dcdbbbdcbdc第四位cdcdddbbccb按过半数规则,第一次投票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c、b得票多,第二投票时,6人认为c比b优,c当选.而在该问题中没有人认为a处于第二位以下,却有4人认为c最差.由上面三个例子可知,无论简单多数票法则、过半数规则还是二次投票,都有不尽合理之处.(二).同时选出二人或多人单一非转移式投票表决(Singlenontransferablevoting)投票人每人一票,得票多的候选人当选.如:日本议员选举采用选区制,每选区当选人数超过2个,1890年起即用此法.复式选举(Multiplevoting)每个投票人可投票数=拟选出人数但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票弊端:在激烈的党派竞争中,实力稍强的党派将拥有全部席位.因此该方法只能用于存在共同利益的团体、组织内部,如党团组织和班干部的选举.受限的选举(Limitedvoting)每个投票人可投票数<拟选出人数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票弊端:同上.1868年英国议会选举采用此法,1885年即取消.4.累加式选举(Cumulatevoting)每个投票人可投票数=拟选出人数.这些选票由选举人自由支配,可投同一候选人若干票利:可切实保证少数派的利益.大多用于学校董事会的选举,例:英国(1870-1902).(注意:公司董事会的选举与此不同.)5.名单制(Listsystem)由各党派团体开列候选人名单,投票人每人一票,投给党团.此法于1899年用于比利时,以后被荷兰、丹麦、挪威和瑞典等国采用.计票分两种:⑴.最大均值法;⑵.最大余额法424000人投票,选举5人,A、B、C、D四个党派分别得8700、6800、5200、3300票,如何分配议席?(1)最大均值法:A党首先分得第一席.第二席分给各党派时,各党派每一议席的均值如下:党派得票除数均值(每一议席的得票均值)A870024350B680016800C520015200D330013300由于B党的均值最大B党得第二席.分第三席时各党派每一议席的均值如下:党派得票除数均值A870024350B680023400C520015200D330013300C党得第三席,分第四席时各党派每一议席的均值如下:党派得票除数均值A870024350B680023400C520022600D330013300由于A党的均值最大,A党得第四席.分第五席时各党派每一议席的均值如下:党派得票除数均值A870032900B680023400C520022600D330013300B党的均值最大B党得第五席.最后AB各得2席,C得1席.⑵.最大余额法:首先计算Q=N/K的值:Q=24000/5=4800,用各党派得票数除以Q并计算余数:党派得票除数分得席位余额A8700480013900B6800480012000C520048001400D3300480003300按每4800票得一席,A、B、C党各得一席,剩余2席,因为A、D两党的余额大,最后A党得2席,B、C和D党各得一席.可以证明,最大均值法对大党有利;最大余额法对小党有利.6.简单可转移式选举(Singlenontransferablevoting)常常用于3-6个席位的选区.投票人每人一票.现况值Q=N/(K+1),得票数大于Q的候选人人选,得票最少的候选人被淘汰,由未被淘汰的未当选候选人在下一轮中竞争剩余席位.仍以例12.4说明.N=24000,K=5,故Q=N/(K+1)=24000/6=4000,设各党派候选人的第一次投票得票数为:候选人:AAABBCCD得票数:4100410050041002700405011503300其中,A,A,B,C第一次投票后可入选,A被淘汰,B,C,D通过第二次投票竞争最后一席.这时Q=24000/2=12000.支持A党的可转移投票方向,他们在让谁入选上有决定性影响.7.认可选举(Approvalvote)每个投票人可投任意张选票,但他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张票.得票最多的前K个候选人当选.如职称评定,评奖,评先进等.(三).其它投票表决(选举)方法资格认定候选人数M=当选人数K即等额选举,用于不存在竞争或不允许竞争的场合.不限定入选人数如学位点评审,职称评定,评奖等.目的不是排序.而是按某种标准来衡量被选对象.2.非过半数规则⑴2/3多数,例美国议会推翻总统否决需要2/3多数.⑵2/3多数60%多数,例如希腊议会总统选举,第一次需要2/3多数,第二次要60%多数.⑶3/4多数,美国宪法修正案需要3/4州议会的批准.⑷过半数支持,反对票少于1/3.例如1993年前我国博士生导师的资格认定.⑸一票否决,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二、偏好选举与投票悖论(Paradoxofvoting)记号N={1,2,…,n}表示群,即投票人的集合;A={a,…,a}备选方案(候选人)集合;,~成员(投票人)i的偏好;~,群的排序.n或N(aa)群中认为a优于a的成员数采用上述记号,过半数规则可以表示为:对a,a∈A若n>n则aa;若n=n则a~aBorda法(1770年提出)由每个投票人对m个候选人排序,排在第一位的得m-1分,排在第二位的得m-2分,…根据各候选人所得总分多少确定其优劣.3.Condorcet原则(1785年提出)对候选人进行成对比较,若某个候选人能按过半数规则击败其它所有候选人,则称为Condorcet候选人;若存在Condorcet候选人,则由其当选.用上述记号表示,即:若n>n∨a∈A\{a},则a当选.5群由60个成员组成,A={a,b,c},群中成员的态度是:23人认为acb(即a优于c,c优于b,a也优于b)19人认为bca16人认为cba2人认为caba与b相比N(ab)=25,N(ba)=35因此有baa与c相比N(ac)=23,N(ca)=37因此有cab与c相比N(bc)=19,N(cb)=41因此有cb由于候选人c能分别击败a与b,所以c是Condorcet候选人,由c当选.但是,常常不存在Condorcet候选人.多数票循环(投票悖论)6若群中60个成员的态度是:23人认为abc17人认为bca2人认为bac8人认为cba10人认为cab由于N(ab)=33,N(ba)=27因此有abN(bc)=42,N(ca)=18因此有bcN(ac)=25,N(ca)=35因此有ca每个成员的偏好是传递的,但是按过半数原则集结得到的群的排序并不传递,出现多数票循环,这种现象称作Condorcet效应(也叫投票悖论)5.出现Condorcet效应的概率成员数N:357111525∞方案数m=3.0556.0694.0750.0798.082.0843.08774.111.14.15.17555.16.20.22.25136.20.25.27.31528.415210[1].488715.608720.681130.7914.8405三、策略性投票(操纵性)小集团控制群例:百人分蛋糕谎报偏好而获益例12.7群由30个成员组成,A={a,b,c},群中成员的态度是:14认为abc4人认为bac4人认为bca8人认为cba根据Borda法和Condorcet原则,都应由b当选,但是,若认为abc的14人中有8人撒谎,称他们认为acb,则按Borda法,将由a当选.3.程序(议程)问题例12.6所述问题:后参加表决的方案获胜.四、衡量选举方法优劣的标准①能否充分利用各成员的偏好信息②若存在Condorcet候选人,应能使其当选.③能防止策略性投票§12.3社会选择函数一、引言1.仍以例12.5为例:群由60个成员组成,A={a,b,c},群中成员的态度是:23人认为acb19人认为bca16人认为cba2人认为cab根据Condorcet原则c当选根据简单多数规则a当选根据过半数(二次投票)规则b当选该例中一共只有三个候选人,采用不同选举方法时,这些候选人都有可能当选.那么这些方法中究竟何者合理?据何判断选举方法的合理性?2例12.6表明多数票循环不可避免,问题是:出现多数票循环时该谁当选?研究社会选择问题的理论家提出:应该采用某种与群中成员偏好有关的数量指标来反映群(即社会)对各方案的总体评价.这种数量指标称为社会选择函数.二、社会选择函数的几个性质0.记号在对x,y比较时1若xyD=0若x~y-1若yx群中各成员的偏好分布D=(D,…,D)偏好分布的集合Ð={-1,0,1}社会选择函数F(D)=f(D,…,D)D∈Ð即F:{-1,0,1}→{-1,0,1}1.明确性(Decisiveness)D≠0→F(D)≠02.中性(Neutrality)又称对偶性对侯选人的公平性f(-D,…,-D)=-f(D,…,D)3.匿名性(Anonymity)又称平等原则各成员的权力相同f(D,…,D)=f(D,…,D)其中σ是(1,…,n)的新排列4.单调性(Monotonicity)又称正的响应若D≥D’则F(D)≥F(D’)5.一致性(Unanimity)又称WeakPareto性f(1,1,…,1)=1orf(-1,-1,…,-1)=-16.齐次性(Homogeneity)对任意正整数mF(mD)=F(D)Pareto性D∈{1,0}forallIandD=1forsomek→F(D)=1D=0forallI→F(D)=0三、社会选择函数Condorcet-函数f(x)=N(xy)f(.)值愈大愈优.6群中60个成员的态度是:23人认为abc17人认为bca2人认为bac8人认为cba10人认为cabN(ab)=33,N(ac)=25因此f(a)=25N(ba)=27,N(bc)=42,因此f(b)=27N(ca)=18,N(ca)=35,因此f(c)=18∴bacCondorcet-函数值还可以用下法求得:根据各方案成对比较结果列出表决矩阵--3325矩阵中各行最小元素:25N=27--42273518--18即Condorcet-函数值.Condorcet-函数满足性质1~6.Borda-函数f(x)=N(xy)f(x)即表决矩阵中x各元素之和,f(.)值愈大愈优.6中方案a,b,c的Borda-函数值分别是58,69,53,∴bacBorda-函数满足性质1~6.3.Copeland-函数根据各方案两两比较的胜负次数的差来定f(x)=M{y:y∈A且xy}-M{y:y∈A且yx}f(.)值愈大愈优.例12.6中方案a,b,c的Copeland函数值均为0,三者平局.Copeland-函数满足性质1~6.Nanson函数用Borda-函数求解,每次淘汰Borda-函数值最小的方案:即:A=A,A=A\{x∈A;f(x)≤f(y),且对某些yf(x)<f(y)}直到A=A为止.6中f(c)的Borda-函数值最小,∴A=A\{c}={a,b}A=A\{b}={a}∴abcNanson函数不满足性质(4).Dodgson函数(C.J.Dodgson,英,1832—1898)使某个候选人成为Condorcet候选人需要N中成员改变偏好的总选票数.N个成员,m个候选人记n=N(aa)n为偶数时=n/2n为奇数时=(n+1)/2n=0f(a)=j=1,…,m例12.6中,a,b,c的Dodgson函数值分别为5,3,12,∴bacDodgson函数不满足(4).6.Kemeny函数使社会排序与各成员对方案的偏好序有最大的一致性.首先定义:①社会选择排序矩阵L={l}1aal=0a~a-1aaA上的每一线性序都对应一个L记=N(aa)=N(aa)=N(a~a)②比例矩阵M={m}m=(+/2)/n③投票矩阵E=M-Me=定义<E·L>=el即,群中认为aa的成员的比例与群的排序l的内积,它反映群的排序与成员排序的一致性.Kemeny函数f=max<E·L>。Cook-Seiford函数设成员i把方案j排在r位,方案j的群体序为K则成员I与群体序的总偏差:|r-K|各成员排序与群体序的总偏差d=|r-K|数学规划mindpt.p=1p=1的解中p=1表示方案j的群体序为K本征向量函数Dodgson矩阵D=[d]其中:d=n/n,显然d=1/d,但是d≠djl*dlk,可由(D-mI)W=0求得W后.按各分量的大小排相应方案的次序.9.Bernardo函数上述各种方法只根据各成员对各方案的总体优劣集结成群体序.对某些多人多准则问题,尤其是实际工程问题,应该根据每个准则下各方案的优劣次序集结成群体序.一般的多准则社会选择问题可以表述为:对有限方案集A={a,…,a},由委员会N={1,2,…,n}根据准则集(即评价指标体系)C={c1,c1,…,cr}来确定各方案的优先次序.在求解问题时,首先要根据r种不同的准则中的每一种准则,分别描述各方案aj的优劣.为了集结各成员的意见,可以用协商矩阵∏表示委员会对各方案优劣的总体感觉.∏是m×m方阵,其元素表示将方案aj排在第k位的成员人数.为了反映各准则的重要性,可以对各准则加权.权向量W={w1,w2,…,wr}.设根据准则cl,有位成员将aj排在第k位,则=.,Bernardo定义一个0-1矩阵P,其每行、每列只有一个元素为1,余者均为0.使极大,即maxs.t.=1k=1,2,…,m=1j=1,2,…,m∈{0,1}P中的非0元素=1表示方案aj应该排在k位.§12.4社会福利函数(SocialWelfareFunction)一、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1.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学派,主要研究社会的福利与福利的判断问题;2.福利经济学家(例Bergson,Samulson等)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可以测度的量,人们可据以判断一种社会状况是优于,无差异于还是劣于另一种社会状况。即可以用Socialwelfarefunction来度量社会福利。定义:SWF是社会状态x的实值函数,是社会福利的测度,记作W(x)=G(w(x),…,w(x))Note:①社会福利是社会中各成员所享受福利的综合,而非总和;②个人的福利wi(x)与该成员对社会的贡献、地位、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有关.3.若用u(x)表示社会状态x带给成员i的福利,则W(x)=G(u(x),…,u(x)),在相互效用独立时G可表示为加性,即W(x)=但是,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设导致x的自然状态θ的概率为π(θ)故应有:max{E[W(x)]=},所以社会福利的判断极其复杂.即使对确定性的xa)各成员间的效用并不独立:不患寡而患不均;b)两个人的福利相加并无意义(一个人享受双分福利与二人各享受一份绝不等价),所以加性社会福利函数并无实际意义.而且使用SWF存在如下问题:①各成员的福利(效用)函数如何确定?②人与人间的福利函数如何校定基准值与比例尺,即如何进行效用的人际比较?③由谁评价?怎样评价?即个人的诚实性与评价的公平性如何检验?社会福利函数的实质:是一种规则,是潜在的群决策过程,是从个人对社会状况的排序得出社会总体排序的方法.二、偏好断面(profileofpreferenceordering)(偏好分布)1可能的偏好序(1)二个方案xy,xy,xy三个方案R:xyz,R:xzy,…,R:xyz记各方案间可能的偏好序集合r={R,R,…,R},则可能的偏好序种类S为:方案数m234578只考虑强序时m!26241207205040全部S313755414386460332偏好断面:记成员i的排序为Oi,Oi∈r偏好断面P=(O1,O2,…,On)P∈r社会福利函数f:P→r3.可能的社会福利函数2个成员,2个方案成员的偏好序S=3时,f的定义域即偏好分布有3=9种,f的值域即群的排序为3,因此,f的可能形式有3=19683种.3个成员,2个方案时,f的可能形式有3=7.6256×10种.2个成员,3个方案时,f的可能形式有13=1.8×10种.3个成员,3个方案,只考虑强序时,f的可能形式有6=1.2×10种.在这许多可能形式中,哪些比较合理呢?K.J.Arrow研究了社会福利函数应当满足的条件.三、Arrow的条件(即社会福利函数应当具有的性质)条件1.完全域(广泛性)Universalitya).m≥3b).N≥2c).社会福利函数定义在所有可能的个偏好分布上;条件2.社会与个人价值的正的联系(Positiveassociationofsocialandindividualvalue)若对特定P,①原来有xGy,则在P作如下变动后仍有有xGyi.对除x以外的方案成对比较时偏好不变ii.x与其他方案比较时或者偏好不变,或者有利于x。(有利于x是指xiy→xiy或者yix→xiy或xiy)②原来有xGy,则在P作如上变动后仍有xGy或xGy条件3无关方案独立性(IndependenceofIrrelevantAlternatives)i.A1A,A1∪=A对中方案的偏好变化不影响A1中方案的排序,换言之ii.x,y的优劣不因z的加入而改变.条件4.非强加性(公民主权Citizen’sovereignty)总要有某些成员认为xiy时,才能有xGy.条件5.非独裁性(Non-Dictatorship)群中任一成员i都没有这样的权力:xiy→xGy此外,个人和群的优先序应满足连通性(可比性),传递性.条件2加条件4即Pareto条件.四、Arrow的可能性定理定理1(m=2的可能性定理)若方案总数为2,过半数决策方法是一种满足条件1~5的社会选择函数,它能对每一偏好分布产生一个社会排序。定理2(一般可能性定理)即Arrow不可能定理若m≥3,社会中的成员可以对方案以任何方式自由排序,则满足条件2和3且所产生的社会排序满足连通性和传递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就必定是,要么是独裁的,要么是强加的。Arrow不可能定理的本质是Condorcet效应(投票悖论)的公理化描述.另一种表述法*:满足(U.P.I)的防投票策略性选举都可能产生一个独裁者,即没有一种选举方法是非独裁的且是防投票策略的.五、单峰偏Black好与Coombs条件要使Arrow的不可能定理成为某种可能性定理,必须放松Arrow的条件1、2、3.首先放松条件1(完全域).1.单峰偏好背景:在议会中,通常可根据各党团的政治倾向从左到右(或从激进到保守)依次排列.此时议员对各党派(以及该党派的议案或候选人)的排序就和这些党派的政治倾向与议员本人的政治观点的距离有关,即满足单峰偏好约束.2.Coombs条件背景:给aj赋值π(aj),成员i的理想点为Ii,方案aj的优劣与|π(aj)-Ii|的大小成反比例.Coombs条件与单峰偏好的区别:Coombs条件要求对称于Ii.多样性程度(不考虑~,只考虑强序)Fb(m)=2Fc(m)=+1m345710Fb(m)/m!2/38/2416/120.0131.41×10Fc(m)/m!2/37/2411/120.0041.27×10使过程多数规则具有传递性的偏好断的规模<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2(8)六、SCF与SWF的比较·同异:·均为集结方法采用数学的投表决法(排序)以方案成对比较作基础·SWC的方案可以无限,SCF中方案有限·性质与条件:2→单调性2+4→Pareto最优(一致性)(3),5→匿性性1b中性自反连道←明确性§12.5群效用函数一、导致Arrow不可能定理的原因①否认效用的基数性;②否认效用的人际比较的可能性·以咖啡或茶待客问题为例:甲认为咖啡茶乙认为茶咖啡由甲乙构成的群不能作结论但若抛开无关方案独立性条件:甲认为咖啡茶牛奶汽水可乐啤洒乙认为茶牛奶汽水啤洒可乐咖啡则似以茶待客为宜.但是,若甲乙表达的对饮料的偏好强度如下则仍以咖啡待客为宜.即:若各成员的偏好可比强度可测,则集结成员偏好序就成了集地各成员的基数效用.这一效用函数满足两个公理和五个条件,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就成为可能定理.二、群效用函数与多目标效用函数的比较形式相同:对方案的评价都涉及多个准则实则不同:MAUF是由一个决策人作判断的,只要量化他对各属性的偏好(即可以由他一个人对各属性值作权衡)这种量化是可以实现的;GUF要考虑群中各成员的偏好,再设法集结,由于a+ui(x)仍是成员i的效用,如何确定各成员的a(a为效用基准)、b(b为比例尺度),使群中各成员的效用可比,这是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提出:集结群体效用应该找一个超脱于各成员之外,公正无私的人,他要想象自己处于群种各个成员的客观地位且具有其相同的主观爱好,去估计各种社会状况对群中各成员的效用,再据以集结成群的效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三、群决策提法本身存在缺陷在第一章中,我们指出:决策是自由意志行动.因此,个人能决策;群不是统一实体,不具备自己意志,不能决策,群是社会的作用:群中成员只能决定:如何投票;是否接受他人意见;是否要提反对意见……§12.6谈判与仲裁§12.6.1引言一、群决策的分类Harsanyi根据群中成员的行为准则把群决策分为两大类:①从伦理道德出发,追求群作为整体的利益,属于集体决策,即社会选择问题例如:委员会,董事会,智囊团所作的决策;②追求自身利益及与他人对立的价值,是对策即博奕问题,谈判可以归入这一类.二、研究沿革①1994Von-Neumann-Morgensterm,用数学模型研究谈判问题②Nash(1950)谈判问题(BargainingProblem)③Luce,R.D&Raifa,H(1957),GamesandDecision④Raiffa,H.(1982):TheartandScienceofNegotiation§12-6-2Nash谈判模型一、问题表述:甲、乙两个谈判者,效用分别为u1(·)和u2(·);可行域为R,现况点为(,)Pareto最优边界QP的子集MN较现况点占优势,MN称为谈判集(见下图). 图12.2二、基本假设1.每个人都指望对方是合乎理性的;2.谈判双方的效用函数u1(·)和u2(·)能足够精确地反映各自的偏好;任何协议一经达成就具有强制性,不得违约.三、Nash提出的四条公理——为了预先求得谈判结果公理一后果限于谈判集内谈判双方一致达成的协议点()是谈判集中的点,是可行的,Pareto最优的,不劣于现况点的值。公理二对称性如果可行域是对称的,现况点是对称的(即①若(x,y)∈R,则(y,x)∈R;②=),则达成的协议点也是对称的(即)。即双方均合乎理性,策略互为镜象对称协议点公理三策略上等价表示的不变性由u1(·)u1’(·)=α1u1(·)+β1u2(·)u2’(·)=α2u2(·)+β2构成新问题,若()是原问题的协议点,则(,)是新问题的协议点.由此公理,在求解谈判问题时不必对双方的偏好强度作人际比较,且可以对谈判问题进行座标变换使之规范化再求解。公理四无关方案独立性有二个谈判问题,若R2R1;两个问题的现况点相同,且(,)∈R2,且第一个谈判问题的协议点()∈R2,则()也是谈判问题二的协议点.四、定理若公理一到四成立,且R中存在x≥,y≥的点,则()唯一,它使定义在R上的函数(x-)(y-)取极大值.更一般的,对n≥2的多人谈判问题,Nash-Harsanyi谈判模型为:maxt.xi≥ciI=1,2,…,nx∈R其中Ci为判谈人i的现况值,xi为判谈人i的后果,x=(x1,x2,…,xn),R为x的可行域五、评注:对实际的谈判问题:①Pareto边界于复杂,难以求得;②效用难以设定(足够准确);③公理四的合理性可疑例:1y1y(.5,.5)R2’(.5,.5)R1R2xxa1b1图12.3图12.3之a所示为谈判问题一,现况点为(0,0),由于可行域的对称性,以(0.5,0.5)作为协议点是谈判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根据公理四,在R1中去掉无关方案R2’,得到新的谈判问题二,可行域为R2,见图12.3之b.问题二的协议点仍为(0.5,0.5).在问题一中,谈判双方各得最大可能值的一半,双方都能接受;问题二中,甲方只得最大可能值的一半,而乙方得到了最大可能值,即在谈判中乙方未作任何让步,甲对此肯定难以接受.事实上,可行域反映了谈判人的实力地位,没有什么’无关方案’.§12-6-3其他谈判模型一、等效用法(即K-S法)①规范化问题:1A图12.3之b所示的谈判问题二可以规范化D如右图.GB0.51.012-16取直线x=y与谈判集AB的交点C,使u1=u2即x=yx+y/2=1的解y=x=2/3为谈判问题的解②非规范化问题,现况点为(,),谈判集为x=g(y)时,协议点为x-=(y-)x=g(y)的解.对图12.3之b所示的谈判问题x=2yx+y=1的解为(2/3,1/3)二、中间——中间法谈判双方各得最大效用的一半,再得潜在增量之半,如此继续,直到到达谈判集中的某一点.(潜在增量:在不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况下,某个谈判人可以获得的利益)例(同上图)双方先达到G(0.5,0.5)处,这时x的潜在增量为0.25,y的潜在增量为0.5;各得一半到达D(0.625,0.75).因为D点在谈判集上,D点就是协议电.一般的,记(x0,y0)为现况点,(X0,Y0)为谈判集中最大值,可以按下列步骤求得协议点:第一步新的临时协议点为:xi+1=0.5(Xi+xi)yi+1=0.5(Yi+yi)第二步检验(xi+1,yi+1)是否在谈判集上,若是,终止否则令Xi+1=g(yi+1)Yi+1=f(xi+1)转第一步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x’处y取得极大值时,x<x’处的可行域形状与后果无关;即:在x<g(ymax)处可行域的变化不影响谈判结果.三、均衡增量法选足够大的N,谈判双方各得潜在增量的1/N,得到新的临地协议点;从新的临地协议点出发,重复上述步骤,逐步进行达到谈判集为止.(注意初始点的选定问题)记现况点为(x0,y0),选择足够大的正整数N,令:xi+1=1/N[g(yi)-xi]+xiyi+1=1/N[f(xi)-yi]+yiI=0,1,2,…反复迭代,直至产生协议点.§12-6-4谈判问题与效用一、谈判问题建立在效用空间上的必要性由于相同的实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效用,在就有必要引入效用;由于策略表示的等价性,可避免效用的人际比较的困难.二、使用效用存在的问题:①如何获得足够精确的效用函数,②鼓励说谎:效用函数越凸的谈判者好处越大,例:谈判双方要分配100元,达不成协议时双方的收入均为0.设甲乙双方均为风险厌恶的,他们关于货币x的效用函数均为ln(1+x);设甲得y元,则乙得(100-y)元,他们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1=ln(1+y)u2=ln(1+100-y)=ln(101-y)据此可得表12.1(表中u1’为规范化的效用值)及图12.5表12.1货币与效用对照表y12510203040506070809095100ln(1+y).691.11.742.43.043.433.713.934.114.264.394.514.564.62u1’.15.238.388.52.66.74.81.85.89.92.95.98.991.0由于谈判问题的对称性,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求解,协议点均在点B(.85,.85)处,折合成货币,双方各得50元.但是,如果谈判人甲谎称自己是风险中立的,即效用函数是货币x的线性函数:u1=x(这比甲的真实效用函数凸),而谈判人乙真实地宣布自己的效用函数为ln(1+x).设甲分得z元,则有:u1=zu2=ln(101-z)据此可得表12.2和规范化的谈判问题如图12.6所示.z010203040506070809095100u1’0.1.2.3.4.5.6.7.8.9.951.0u24.624.514.404.264.113.933.713.443.042.401.770u2’1.0.98.95.92.89.85.81.79.66.52.390由于这时的谈判可行域不对称,采用不同的谈判模型得到的协议点各不相同.采用Nash模型求得的协议点为B(0.77,0.69);采用等效用法、中间-中间法和均衡增量法求得的协议点分别为C(0.72,0.72)、D(0.75,0.71)和E(0.76,0.70).由于规范化后的谈判模型种的谈判集比较对称,这几种方法求解的结果差异并不大.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谎报效用函数的谈判人甲将得到72元或更多的实际收入,而真实地宣布其效用函数的谈判人乙却只能获得不足30元.可以证明效用函数越凸的谈判人获得的实际利益越大.因此,建立在效用基础上的谈判模型有鼓励说谎的倾向,而这正是采用效用函数的谈判模型的致命弱点.§12-6-4仲裁与调解(Arbitration&Mediation)仲裁及调解与谈判(协商)紧密相关。在实际生活中,虽然谈判双方都知道达成协议对大家都有好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使谈判处于僵持状态.由于谈判双方认识到谈判集中的任何一点都比现况点好,因此他们有可能请第三方进行仲裁来打破僵局解决争端.若仲裁人认为Nash谈判模型是合理的,他可以用Nash谈判模型求得的(x,y)作为仲裁依据,这种仲裁叫Nash仲裁.一般的,仲裁有如下三类.一、强制性仲裁(BindingArbitration)由仲裁人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一个自认为对双方公平的解决办法,即协议点.仲裁人提出的解决办法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由于这种解决办法不是由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共同提出的,这种仲裁方法对缓和双方矛盾改善双方关系十分不利.二、最终报价仲裁(Final-offerArbitration)1966,Steuens,C.M.提出.它规定首先由谈判双方提出各自对谈判问题解决办法的结论性意见,这种意见称作最终报价(Final-offer),由仲裁人在这两个最终报价中选择一个作为解决办法.这种使当事双方在提供最终报价时十分谨慎:如果要价太高,与仲裁人心目中的公平的解决办法(仲裁值)相差太大,仲裁人将选择对方的最终报价作为解决办法,导致自己更大的损失.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当事人双方的报价尽可能’合理’,即尽量接近仲裁人的意见.在当事双方均为风险厌恶时,该方法甚至可以引导双方在进行仲裁之前自己达成协议,例如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工资争端的解决.美国有许多州采用此法作为解决劳资争端的仲裁方法.三、复合仲裁法(Combinationarbitration)FOA在促使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方面比BA有效,但是FOA仍有一定程度的鼓励双方采用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的策略性报价的倾向.为此,BramsF.J.提出了把BA和FOA结合起来的复合仲裁法(CA).CA的具体做法是:①仲裁人预想的公平解决落在争执区之外时用BA;②两个最终报价汇集到一点时,选择该点作为协议点;③仲裁人预想的公平解决落在争执区之内时,用FOA.四、调解调解与仲裁类似但有区别.调解与仲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仲裁有强制性,调解人的意见没有强制性,调解人的意见只是一种建议.然而调解与仲裁的区别有时并不明显,强有力的调解人不但可以建议某种解决方案,还可以利用其威信促使双方接受.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应该考虑什么是公平的解决办法,并据以确定调解时的所作所为.有时,调解人并不是由当事人邀请来参加争端的调解,而是主动提出为双方进行调解的.有时双方的争吵会愈演愈烈而形成僵局,即使双方都明白谈判达成协议有比僵持好,也会由于主动提出谈判会被对方认为是软弱的表现而拒绝谈判.有眼力的善意的局外人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邀请当事人参加谈判.调解人的作用可弱可强,可以弱到仅仅作为会议召集人或中立的谈判主持人,也可以强到与仲裁人相当.§12-7n人合作对策一、术语:·参与对策的称局中人i=1,…,n全体局中人N·后果又称收入x=(x,…,x)·N的子集S(SN)又称联盟(Coalition)N为总体联盟用以描述每一种可能的联盟的收入的叫特征函数,记作V.通常①V(0)=0②若R,SNR∩S=0则V(R∪S)≥V(R)+V(S)……超可加性·分配:满足①个体合理性xi≥V(i)②群体合理性的解·核:非被控的分配的集合.二、Nash-Harsanyi谈判模型max为现况点s.t.在谈判中首先作出让步的是最不愿意冒发生冲突风险的局中人.三、Shapley值它是满足下述三条公理的唯一解:①团体有效性②对称性③加性(V+W)=(V)+(W)四、例一(存在核)联盟方式收入1.甲、乙、丙均独立甲32乙23丙62.两家合作,第三家独立甲乙合作59即x+y≥59(4)丙独立5z≥5甲丙合作45x+z≥45(5)乙独立22y≥22乙丙合作39y+z≥39(6)甲独立30x≥30三家合作77x+y+z=77(7)用多人合作对策求解,可以得下图,其中阴影区为分配的集合,即核.①用Nash-Harsanyi谈判模型求解a.以32,23,6为现况点,求得:x=37,y=28,z=11;b.以30,22,5为现况点,求得:x=36,y=28,z=11;②Racffa的裁决:起始的两方联盟收益的分配ABCAB32235(*)22(**)3.253.256.5(***)AC322063.53.5363BC302265.55.5422总计109.7583.7537.5平均36.5827.9212.5(*)在AB首先结盟时,C单干的收益为5;A与B共计59;由于ABC均单干时AB分别得32与23,故ABC的分配基数分别为32,23,5.(**)A与B结盟后的收益为59,A与B的分配基数之和为55,两者之差4由A由B均分,各得2.(***)由于C的加盟,ABC的总收益可达77,比AB结盟C单干的收益(59+5=64)增加13,这增加的部分由C得一半6.5,A由B分另一半.③Shapley值:Shapley值的计算是根据结盟的次序计算各成员的收益,例如ABC,A单干时得32,B与A结盟收益为59,增加的27是B加盟的结果,故B得27;C加入AB联盟后,总收益为77,增加的18全归C.再根据结盟次序的全排列,计算各种结盟情况的收益之和的平均值.结盟的次序收益ABCABC322718ACB323213BAC362318BCA382316CAB39326CBA38336--------------------总计21517077平均35.8328.3312.83五、例二(不存在核的情况)A单独0即x≥0B单独0y≥0C单独0z≥0A,B合作118x+y=118(4)A,C合作84x+z=84(5)B,C合作50y+z=50(6)A,B,C联盟121x+y+z=121(7)由于不存在核Nash-Harsanyi模型不适用①Shapley值选手结成联盟的顺序每一局中人带来的增量ABCABC01183ACB03784BAC11803BCA71050CAB84370CBA71500-------------------------总计344242140平均数57.3340.3323.33即x=57.33y=40.33z=23.33②Raiffa的裁决在本例中,(4)+(5)+(6)得:x+y+z=126(8)由(8)-(6)得x=76,由(8)-(5)得y=42,由(8)-(4)得z=3起始的两方联盟“合理的”收益ABC合计AB7642-118合作收益分配0.750.751.53小计76.7542.751.5121AC76-884合作收益9.2518.59.2537小计85.2518.517.25121BC-42850合作收益35.517.7517.7571小计35.559.7525.75121平均数65.8540.3314.83即x=65.85,y=40.33z=14.83§12-7投资分摊与协调规划法综合利用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工程的总投资如何在各受益部门之间进行分摊可以作为成本对策问题求解.成本对策问题的特征函数必须满足:次可加性:C(S)+C(T)≥C(S∪T)S,TN,S∩T=0个体合理性:X(i)≤C(i)团体合理性:X(i)≤C(S)记M为原则集,M={1,2,…,m}则:协调规划法为:mint.X(i)≤C(i)X(i)≤C(S)X(i)≤C(N)其中,:根据原则j,部门i分摊的投资的参数指标:根据原则j,部门i分摊的投资的理想值:原则j的权重
企管培训资料经营决策条件分析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之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企业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两部分。(一)宏观环境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是指企业所面对的其所在产业外的宏观环境,是企业的间接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国际环境等。1.经济环境。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2.政治、法律环境。它主要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的总称。3.社会人文环境。它主要指企业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人口统计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社会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偏好,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经营行为。4.科学技术环境。它不仅包括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5.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进程,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愈益相互开放和融合。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和广度看,经济全球化囊括了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任何一个国家都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十分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机会和威胁的战略分析。一方面,企业应正确确定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前提,制定企业的全球战略;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国际跨国集团在世界内建立市场的形势,努力做到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己的劣势,在与跨国集团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提升竞争力,维持自己的生存和争取更好的发展。(二)微观环境分析企业微观环境是从个别企业视角来观察、分析其竞争对手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子元器件批发购销合同标准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物业服务合同(住宅小区)
- 2024年版房屋交易协议6篇
- 2025版汽车经销商销售返利贷款合同3篇
- 2025版纺织品行业销售代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竞业禁止协议补偿标准解读
- 2024年黄金抵押借款合同样本
- 2024年租赁合同标的及租金支付细节
- 2024年教育培训机构广告制作与推广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国家图书馆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机器人课程课程设计
- 南充市市级事业单位2024年公招人员拟聘人员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蛋糕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护理组长年底述职报告
-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课件
-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测试试题(三套题-有答案)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