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课件_第1页
探界者钟扬课件_第2页
探界者钟扬课件_第3页
探界者钟扬课件_第4页
探界者钟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界者”钟扬趣味导入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说这句话的人已经长眠于地下,但他采集的种子却在孕育着崭新的生命。趣味导入这是生长在海拔4000到5000的青藏高原上砂石地里的花,叫藏波罗花,它虽然生长在极差的自然环境里,但是却开放的鲜艳美丽。它的花语是永不凋零,顽强拼搏,象征人坚韧不拔、衷心不变的精神。看到这种花,我们就会立刻想到他——作品背景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毕业院校:中国科技大学、日本国立综合研究大学院主要成就:2001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钟扬简介人类只有在遭到灾难的时候才知道科学家的伟大我们只有在吃了大亏后才知道知识的重要。等意识到时往往为时已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00万年前,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巨大碰撞下,隆起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是广袤壮阔的圣地,却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高达45摄氏度,鲜有植物学家敢于涉足。2011年7月,珠穆朗玛峰一号大本营,海拔5327米。下午2时刚过,狂风开始肆虐,抽打在人脸上,呼吸都困难。“钟老师,您留守大本营,我们去!”学生拉琼看到老师嘴唇发乌,气喘得像拉风箱,不由暗暗心惊。“你们能上,我也能上!你们能爬,我也能爬!”逆风而上,向珠穆朗玛峰北坡挺进,上不来气的钟扬嘴唇乌紫,脸都肿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找到了!”学生扎西次仁激动大喊,一处冰川退化后裸露的岩石缝里,一株仅4厘米高、浑身长满白色细绒毛的“鼠曲雪兔子”跃然眼前,骄傲地绽放着紫色的小花,它是高山雪莲的近亲,看着不起眼,但在植物研究者眼中比什么都美丽动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里是海拔6200米的珠峰,这是一株目前人类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他们追踪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处发现了“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的崭新生态型;他们采集的高原香柏种子里,已提取出抗癌成分;他们花了整整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他们揭示了红景天、独一味、藏波罗花、垫状点地梅、西藏沙棘、山岭麻黄、纳木错鱼腥藻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对环境的分子适应机制……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叶雨婷提问教育部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探界者“钟扬”1.“英雄”少年2.种子达人3.科学队长4.“接盘”导师5.生命延续课文节选了种子达人,接盘导师,生命延续相关知识文体知识人物通讯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

语言学习词语读音拟南芥jiè第一届jiè黄冈ɡānɡ毛坯房pī愧疚jiù屋脊jǐ撰写zhuàn奇葩pā负荷hè知识整合语言学习词

语释

义避

避开嫌疑,为防止他人怀疑而对某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鼎鼎大名

形容名气很大。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雷厉风行

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烫手山芋

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戛然而止(jiá)形容声音突然中止。2.理解词义文本研读

默读课文,看看《“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共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的钟扬哪些方面的品质?整体感知人物通讯的阅读思维导图内容图示思维导图“探界者”钟扬简述钟扬的身份及生命历程总述分述事迹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悉心培养学生探寻生命边界寻求生之所爱文章主旨《“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报道了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备尝艰辛,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事迹,突出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奉献精神。《“探界者”钟扬》内容总结理解重要句段精读思考第1段作为这则新闻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想想这样开篇的好处。

开篇以拟南芥在植物学界的重要性出发,自然引出青藏高原上拟南芥的发现者钟扬,并进一步介绍了他的身份,概括了他的贡献和非凡的人生历程。开篇切入自然,感染力强,容易吸引读者。拟南芥,一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全世界有众多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在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执着的钟扬发现了它。他把拟南芥栽种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安置房的后院中,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大学。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要点解读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草,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植物中找到一种繁殖快、易于在实验室培养、适于遗传操作的实验材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状况。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易于转换。这些特点使得拟南芥适合进行多种实验研究。拟南芥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拟南芥理解重要句段要点解读在“英雄”少年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钟扬的哪些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钟扬?

自作主张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考试并被录取;在大学及在工作岗位上广泛涉猎多专业的学习;在感情婚姻问题上善于主导,颇有主见;从武汉植物研究所放弃副局级待遇去做了一名大学教师。在多领域多学科均有扎实的基础,志趣广泛,“不安分”,有主见。“达人”是个网络用语,结合通讯的第二标题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达人”在网络中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或某方面的高手。本文中指钟扬不但在种子采集和研究领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主动承担了该领域的科普工作,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种子知识,对植物学产生兴趣。要点解读“接盘”也是个网络用语,结合通讯的第三标题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接盘”一般指某事物产生不良趋势被人放弃的时候有人接受的情况

。本文中指钟扬对没有找到导师的研究生或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无条件接收、积极担当、耐心教导的无私奉献、广博大爱。要点解读援藏16年,钟扬培养了六名博士、八名硕士,并帮助藏大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西藏大学也拿到了第一个生物学自然科学基金。结合第四部分内容,说说作者引用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一文中这段话的作用。“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钟扬在这段话里用生物界的不同物种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先锋者”和“成功者”的看法,表明了“先锋者”存在的重大意义,先锋者和成功者在实现生命的高度上没有差别。这段话也是作者对钟扬生命意义的肯定和赞扬,蕴含着对钟扬的崇敬。精读思考清晰的行文线索写法探究

本文是以时间为行文线索并结合人物身份变化来进行报道的。首先在第一部分第三段用总结性的句子“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来引起全文。然后回忆其少年事迹,工作后的身份变化(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最后跳回到时间线索(生命延续),突出人物的贡献和生命意义。报道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选材典型写法探究

通讯选取其少年事迹,工作后的多种身份(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最后对时间的争夺、生命的延续等写作角度,不仅突出钟扬追寻生命的价值、彰显生命的价值、延续生命的价值这一主线,而且从他进行科研、带领团队、培养学生等多个维度立体凸显了钟扬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正侧结合刻画人物写法探究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钟扬这个人物的?a.刻画人物语言。直接引用钟扬的话,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b.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a.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b.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正侧结合的手法正面刻画侧面刻画叙议结合写法探究

人物通讯在记叙事件的同时,可以插入议论充分抒发感情,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使人物通讯超越个体人物故事,揭示生命的普遍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更具深度和高度。品味语言①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点拨】“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品味语言②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提示点拨】“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音相近意思却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品味语言③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提示点拨】“惊险”和“惊喜”,虽都有“惊”字,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惊险”写的是钟扬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品味语言④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提示点拨】“奇葩”本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写法探究人物是时代的精灵,人物通讯永远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有句话说得好,“路为纸,地成册;行做笔,心当墨”。当代新闻人都应该有这种使命与理想,行走大地,情注笔尖,通过对个体人物的精彩描述,来反映我们所在的这个砥砺奋进的伟大时代。写法探究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点拨】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写法探究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文章结构刻画人物《喜看稻菽千重浪》倒叙手法小标题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细节描写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细节描写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探界者”钟扬》小标题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概述事迹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钟扬的颁奖词:拓展延伸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课外收看《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钟扬贰第二部分(“‘接盘’导师”):通过钟扬接收转导师的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答应接收一直考不上的学生、从少数民族招学生并帮助他们补课等事迹,介绍了钟扬作为教育专家的责任和担当。在钟扬眼里,学生就跟他深爱的种子一样,都很宝贵,而他的研究思想和精神也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逐渐变为现实。三第三部分(“生命延续”):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诠释了钟扬生命的意义——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表达技巧壹1.立意高远课文围绕三个小标题精选材料,呈现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身份的主要事迹和成就,所述之事表面上较为零碎,但作者用“探界者”将所有材料串连在一起,集中展现了钟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不息追求,诠释了“时代楷模”的精神品质。表达技巧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课文选取一系列真实事例,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多角度表现了钟扬的精神和追求。比如,文中多次提到拉琼对钟扬事迹的评述,属于侧面描写。拉琼是钟扬的学生,经常和钟扬一起工作,非常了解钟扬,借他之口来评述钟扬,更客观,也更可信。再如肖像描写,“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磨白”“晒变色”说明钟扬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之长,“长期痛风”说明钟扬体力透支之大,体现了他执着于事业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品质。表达技巧3.语言简洁质朴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贴切自然、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多个场景和画面,尤其是人物语言,非常合乎人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钟扬的品质和精神。“英雄”少年“这是我所经历的1979年高考:全省录取率不到4%,我所在班级80%的同学是农村户口,一半考上了北大、清华和科大。”钟扬曾经这样回忆自己高考的经历,他就读的是如今鼎鼎大名的黄冈中学。1977年,学校在大操场上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庆祝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即将入学,4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前戴着大红花,像英雄-般。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父亲是当地的招办主任,为了避嫌,父亲不让他以在读生身份提前参加高考,在与父亲赌气的同时,钟扬参加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考试,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探界者”钟扬》(课文未节选部分)【@中国青年报这名90后记者的文章,为啥能进高中语文课本?】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将逐步开始使用新版普通高中统编教材。本报记者叶雨婷的稿件《“探界者”钟扬》也编入了语文课本。她曾于2018年1月赴上海、成都、拉萨,克服高原反应进行实地采访,历时两月方成此文。现在,干货来了!你还在为未​​​​...展开全文c

从今年(2019)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将逐步开始使用新版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在语文课本中,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的稿件《“探界者”钟扬》也编入了课本。这名90后年轻记者的作品凭啥能够选入课本?

8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语文统编教材的情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新版语文课本的第二单元,选取了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其中,《“探界者”钟扬》作为2018年的作品,是该单元中最“年轻”的一篇。这篇稿件刊发于2018年3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讲述了“探界者”、复旦大学已故教授钟扬的生平

在这文章的背后,这名90后的女记者在2018年1月赴上海、成都、拉萨进行实地采访多日,采访及写作历时两月,克服高原反应,采访了钟扬老师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

和叶雨婷同行的,是经验丰富的各大媒体的老牌记者,她不惊不畏,在轮番轰炸的激烈同题竞争中,她没有选择一味煽情,而是给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和与众不同的探索者,文风清新扑面。叶雨婷讲述“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

叶雨婷说:“这样的写作方式在一般典型报道中显得有些不同,但却是中国青年报一直追求的新闻写作方式。我们不希望把典型人物捧到脱离群众,也不会用记者的话直接引导读者。报社前辈说,我们要把新闻事实呈献给读者,让他们自己去判断,要做真正能在大家心中产生触动的报道。”如今,有关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各种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语文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这篇文章被全国语文教材选用,必将影响一代中国青少年,成为“强国一代”耳熟能详的文字!经此一提,感觉这篇文章和经典通讯相比,确实有一定差距,能入选教材,可能因为写了钟阳

《“探界者”钟扬》通篇无一条独家信息,都是公开资料拼凑。作者对钟老师没有深入了解,硬伤累累。中青报和教育部把关不严,更不应该这么编神话,会害了一个年轻记者。//@刘深导演:1/钟扬是生物学家,植物是一部分。2/其主要成就国际一流,一字不提。其他暂不提。刘深导演:图7五处硬伤:1/钟扬是生物学家,“植物学家”严重不准确。2/拟南芥不是钟老师发现的,是他学生扎西次仁的研究生发现。3/1977级高考是当年12月,那年不可能发榜送别。4/钟老师父亲时任招办副主任。5/钟老师考少年班是允许的,也是他父亲联系的。其他语病暂不说了。中青报和教育部怎么把关稿子的?丢人。“英雄”少年钟扬的母亲王彩艳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进入大学以后,钟扬一边忙着学生会宣传委员的事务,一边坚持每月往家里写信。那时,学习无线电专业的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转向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学问题。1984年,钟扬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工作,那时,他曾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回忆起这段往事,钟扬的妻子——一直在植物学领域深耕的张晓艳也感叹:“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非常充足。”和钟扬外向热情的性格相比,张晓艳就显得内向了许多。那时候,工作调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加上不愿和父母分居异地,张晓艳对于与钟扬的婚事一直犹豫不定。一次,张晓艳在工作结束后回到武汉,钟扬在车站接她时突然开门见山地说,自己把证明开好了。“什么证明?”张晓艳问。“我们的结婚证明啊。”“我还没同意呢,你怎么就把这个证明开了呢?”“没有问题,大家都觉得可以了,到时间了。”“于是我就这样有点‘被胁迫’地领了结婚证。”张晓艳笑说。结婚没几年,33岁的钟扬就成了武汉植物所副所长。后来,这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雷厉风行的年轻副局级干部干出一件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放弃武汉的一切,去上海当一名高校教师。《“探界者”钟扬》(课文未节选部分)科学队长“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走向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这是钟扬为2016年刚刚竣工的上海市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自博馆”)参与写作的500多块图文展板之一,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采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如果说,“采种子”是钟扬的”主业”,那么科普则是他最爱的“副业”。在自博馆建设期间,该馆图文项目负责人之一,自博馆研究设计院展览设计部主任鲍其洞为寻找图文写作顾问“操碎了心”。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婉拒。《“探界者”钟扬》(课文未节选部分)

科学队长鲍其洞知道钟扬太忙了,因此想拜托他帮忙牵线或引荐一些专家。令她没想到的是,钟扬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没什么回报、时间紧的“烫手山芋”。“我们会毫不客气地把最难的部分留给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每次听说钟老师从西藏回上海了,我们都会立刻和他预约时间,他总是爽快答应。”鲍其洞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2001年起开始和上海科技馆合作,他使用过很多身份,有时是评审专家,有时是科学顾问,有时是科普活动主讲人,有时是标本捐赠人,有时甚至是供应商。他时不时会出现在科技馆或者自然博物馆的各个角落,每一次,都带着特定的任务过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赵佳媛是钟扬的学生,她见证了导师这些年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探界者”钟扬》(课文未节选部分)

科学队长2003年—2017年,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网红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象,语言风格多变,钟老师对推敲文字乐在其中,他会忽然在吃饭时得意洋洋告诉大家他的译法,当然偶尔会被我们反驳,他也会欣然接受。”赵佳媛回忆。对中小学生来说,钟扬可以称作“科学队长”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