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1页
202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2页
202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3页
202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4页
202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和“教化说”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重要观念的是()

A.“文以载道说”B.“寓教于乐说”

C.“言志说”D.“消遣说”

2.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只有某些文本才会具有,而这些文本指的是()

A.“恐惧的文学”B.“宏大的文学”

C.“荒谬的文学”D.“经典的文学”

3.“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指的是()

A.文学形象并不满意于对生活做简洁的模仿

B.文学形象是重视形似的

C.绘画形象要求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像

D.对绘画和文学形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4.西方“典型”的文艺理论思想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鸦片战斗时期B.五四以后

C.建国以后D.*时期

5.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说,其代表作是()

A.《诗学》B.《诗艺》

C.《美育书简》D.《拉奥孔》

6.对文学作品要能够做到“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文学的美感。而“出入说”的提倡者是()

A.鲁迅B.梁启超

C.王国维D.宗白华

7.中国传统的风格理论起源于()

A.魏晋B.汉代

C.隋唐D.秦代

8.在创作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

A.润色与修改B.艺术传达

C.材料储藏D.艺术构思

9.认为文学本身是一个不依靠任何外在事物而独立自足存在的感情与想象的世界,这种批判方法是()

A.承受美学批判B.形式主义批判

C.构造主义批判D.社会批判

10.“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

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

11.小说起源于()

A.史诗B.宗教

C.神话D.巫术

12.中国对文艺理论的奉献是()

A.意象B.意境

C.典型D.性格

13.提出“熟识的生疏人”的是()

A.雨果B.别林斯基

C.歌德D.康德

14.神话原型批判的集大成者是()

A.弗洛伊德B.荣格

C.弗莱D.弗雷泽

15.“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

A.王国维B.陆时雍

C.王昌龄D.司空图

16.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表达,被称为()

A.省略B.减缓

C.停顿D.概略

1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是()

A.苏珊?朗格B.立普斯

C.克莱夫?贝尔D.黑格尔

18.一个时代文学富强的重要标志是()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

19.仿照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渐渐被取代,取代它的是()

A.现实主义思潮B.浪漫主义思潮

C.现代主义思潮D.后现代主义思潮

2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特地争论了文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该篇是()

A.时序B.神思

C.风骨D.体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四要素包括()

A.作家B.作品

C.读者D.社会

E.世界

22.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成的审美类型有()

A.写实性形象B.抒情性形象

C.象征意象D.荒谬意象

E.表意性形象

23.中国古典的批判方法包括()

A.印象式批判B.文本式批判

C.诠释式批判D.形象式批判

E.评点式批判

24.抒情的本质是()

A.宣泄情感B.表现情感

C.传达情感D.投射情感

E.发泄情感

25.在表达性文本中,故事包括()

A.环境B.情节

C.人物D.大事

E.情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6.艺术灵感

27.文学思潮

28.价值阅读

29.文学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0.文学形象的特征是什么?

31.文学批判的方式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学进展以社会进展为前提?

33.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35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