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
rgnrri
届'东从读懂诗歌开始———判一审读文准
一、熟知7大题材,初步判断诗歌情感
古代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从题材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
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
诗大致有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
即事(景)抒怀诗七种。
题材1怀古咏史诗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1题材特点]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
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
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
了其独到的见识,借古伤今、讽今、伤己,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如苏
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词人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已逝,而
那潇洒儒雅、运筹帷幄的周郎,更激起词人双鬟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也有的怀古
咏史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作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
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沧桑
的感慨。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鉴赏技巧]
(1)弄清史实。题材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首先就要对诗歌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
了解。当然,诗歌的注释,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一步。
(2)体会意图。诗人创作一定有现实的原因,也会有其创作目的。如杜甫就经历了安史
之乱等社会动荡,有家难归,国家堪忧。因此,他的诗作多写百姓之苦以及社会之黑暗等,
其创作意图就很容易捕捉到。
(3)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有发表议论的,如清代刘献廷的《王昭君》;也有作正反对比或侧面烘托的。
另外,引用典故也是怀古咏史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折桂令•宣城怀古
卢挚
对江山吟断高斋,想甲第©名园,棠棣花开。晓梦歌钟,高城草木,废沼荒台。快吹尽
陵峰暮霭,等麻姑②空军飞来。渺渺予怀,天淡云闲,万事浮埃。
[注]①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②麻姑:据《神仙传》记载,她貌似十八九岁,而自
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答:.......................................................................
解析:要扣住“情感”二字,须从“景色”着手;最好逐句考虑,才不会有所遗漏,
回答得全面细致。凄凉之景与优美之景的对比,盛袤无常的感慨与超脱闲逸的情怀,这二
者都比较鲜明,容易把握。重点在于答题时表述的清晰与完整。
参考答案:作者首先描写昔日甲第名园、高城沼台业已荒芜、草木丛生的凄凉景象,
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进而想象空翠飞来、天淡云闲的优美画面,直抒胸臆,表达了超
脱闲逸的情怀。
题材2托物言志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题材特点1
托物言志在中国诗歌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在古代诗歌中,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作者
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类诗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绘物象,绘形
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一类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
[鉴赏技巧]
(1)抓住“物”的形象特征。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
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2)理解“物”寄托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咏物诗中寄托的思想情感往往跟诗人的经
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从表现手法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
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针对训练]
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梅
[唐侪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点: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
比较,谈谈《卜算子•咏梅》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卜算子•咏梅》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作品。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找到情感寄托物
所蕴含的品质、精神等与作者的价值追求、思想品德之间的相似点。
参考答案:《卜算子•咏梅》一词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主要有: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
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孤傲挺立地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
还香气依旧;词人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
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题材3山水田园诗
——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题材特点]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
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
向往。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
要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盛唐时代是我国山水田园诗的繁荣时期。
[鉴赏技巧]
(1)注意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为例(下同)。如“绿树”“青
山”这些意象与作者向往的恬静闲适生活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
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菊花、五柳、明月、渔歌等。
(2)注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在“田家”里,面对“绿树”“青山”话“桑
麻”,其生活意味不言自明。
(3)注意通过关键字眼来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还来就菊花”中一个“就”
字把农家人与人之间的毫无距离感写了出来。
(4)注意分析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应注意:①观察景物的立
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②描写景物的手法,如虚实结合、以
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节描写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以及比兴手法的
运用。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阔的景象,如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要善于体会诗人观察、捕捉和描摹的细致入
微,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针对训练]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见嵩山
张耒闺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暗含了“惊喜”与“期待”
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
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参考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
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
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题材4送别怀人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点]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
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
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
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送别的悲伤之态,意境
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
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此外还有高适的《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赴殖西官军》,
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I鉴赏技巧1
(1)要从意象入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离愁别绪。平时要积累离别诗常用的意象,如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给人以“冷”的感觉,但同时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情
谊之纯洁。这样思考,答题时就可以从“对友人情谊真诚”方面作答。
送别怀人诗中的常见意象有: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酒、月、阳关、舟、流桥
等。
(2)要借助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衬托等。绝大多数送别诗
是借助景物描写间接抒情的。一般来说,前两句是景,景中含情,间接抒情,很自然地引
出三、四句的直接抒情。
(3)要了解送别诗常见的情感,或伤心,或留恋,或惆怅,或安慰,或嘱咐,或祝福,
或彼此勉励等。但要就题解题,防止经验主义。
[针对训练]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远怀舍弟颖、观等©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久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英③,花琴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②阳翟:
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安史之乱后杜甫曾流落荆州。③错莫:纷乱昏暗。
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出这两句的含意,再判断其运用的手法,最后结合情感和
表达效果阐释。“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是回忆往昔兄弟们相聚一堂、欢乐畅快,引
得邻人羡慕的场景,属于虚写;也正是回忆的快乐反衬出了现实分离的痛苦。
参考答案:①这是因为在元日庙会上,兄弟相聚、欢乐和谐,这在动荡的时局中实为
难得。②运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在对往昔相聚情景的追忆之中,蕴含着现实中兄弟分隔
的悲伤。
题材5羁旅思乡诗
■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题材特点]
羁旅思乡诗通常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
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艰。阅读这类诗歌要大
体了解诗人的经历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歌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鉴赏技巧]
(1)抓意象。意象是鉴赏思乡诗的最佳突破口,要特别留心四种意象:①月——“月是
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后”,它是触动诗人
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英凭栏”,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
归思;④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
(2)明情感。这类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①羁旅孤凄之愁;②恋家怀人之思;③怀才不
遇之苦;④厌战思家之情。
(3)晓手法。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即事写情(先写所遇之事纷扰,再写对故园之思深
浓),另外,“对面落笔”(对写法)、虚实相生手法也值得关注。
[针对训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日登梓州城闽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注]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
解析:分析情感,一要注意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二要抓住诗中关键词句,
如“客心”“宾雁”“共赏重阳节”“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等。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以及思乡之情。第一联
“客心”“宾雁”言游子远行;第二联“共赏重阳节”则写与家人(朋友)登高望远之情,表
达游子思乡之情;第四联则直抒胸臆、借典表达诗人“聊祛南国忧”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题材6边塞征战诗
——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题材特点]
边塞征战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
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抨击统治者穷兵臧
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应对作者所处的
时代有所了解。
[鉴赏技巧]
(1)把握时代特征。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此,了解
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大有帮助。
(2)抓住意象特征。边塞诗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景象),从用品看,主要有: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锋等;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
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磺
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等。抓住这些意象,然后展开丰富的联
想,进行深入的揣摩,鉴赏诗歌时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会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
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何日平胡虏,良人
罢远征”;等等。
[针对训练]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上哭龙荒®。
其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⑥,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
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
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答:.......................................................................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首先需要分析这两首诗各自抒
发的情感,然后再进行比较。其三,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
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
们的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其六,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
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
时时准备奔赴边寒,保境安民。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部队攻
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参考答案: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
报国的英雄气概。
异:“其三”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其
六”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的国势与军力
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题材7即事(景)抒怀诗
----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
[题材特点]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一事或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写当时
之事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基本内容是随意出现在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
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鉴赏技巧]
(1)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或眼前什么景。即事(景)抒怀诗往往因一点事或特定的景由而
生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或景。
(2)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即事(景)抒怀诗不比叙事描写诗偏重于叙事、写景,
其重点在于“抒怀”的性质,也就是在诗中诗人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
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
(3)分析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在赏析即事(景)抒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
“事”或“景”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其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
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
但是一些名作凭着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彰显出精湛的艺术技巧,赏析时要细细体会。
[针对训练]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解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即事抒怀诗,可以根据诗人的行文思路,结合具体内容,按照
“一件事抒发一样情感”的模式作答。
参考答案:①本诗记叙作者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
爱和向往(或赞美);②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抒发了风景
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或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抒发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
愁怀);③池州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作者徒生寂寞苍茫之感。
附:古诗题材类别总结一览表
题材类别主要手法情感术语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盛衰无
怀古伤今
常国运衰微孤独惆怅
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缅怀英
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
雄功业无成失意绝望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
借古抒怀
酬志不得伸壮士暮年
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
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逸孤傲不群傲岸不羁志趣
高雅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
山水田园诗借景抒情
泊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厌恶
官场
借景抒情依依不舍孤独寂寞怅然若
送别怀人诗
虚实结合失诚挚关怀情深意笃
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
羁旅思乡诗虚实结合
思久戍思乡孤寂落寞
建功立业从军报国思乡念
边塞征战诗对比衬托
亲视死如归苦闷彷徨
即事(景)此类诗歌的主要手法及情感术语可在以上六种题材中选取,不再单
抒怀诗列。
二、审读5大关键点,准确定位诗歌情感
对于考生而言,读懂诗歌是理解、领悟诗歌内容、情感乃至艺术技巧的关键。因此,
复习备考中,既要避免轻读诗、重做题的错误,又要讲究正确的读诗方法。
[解题技法]
1.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
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进而明了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
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如2015年四川高考《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夏日”,交代时间;“游山家”,交
代事件;“同夏少府”,交代人物。据此可推测出诗歌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
处的时代特点,以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3.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
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旨;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
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如“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之类注释,一般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
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4.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
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意,以“鸿雁”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杜
鹃”表达哀怨、思归之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
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5.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抓住这些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诗歌的点睛之笔,就把握了诗人应表之意与应抒之情。
[典例示范]
(2016•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支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支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早汽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
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
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读诗角度获取信息
标题中“金陵”“汉江”可以看出地点。“金陵望汉江”告诉我们:这是作者
标题信息
在金陵时写的一首诗。写作者眺望长江远去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联系作者生活年代及写作时间,可知此诗写于盛唐之时,抒发的是对盛唐的赞
作者信息
美,同时也能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
对时代(如“六帝”“三吴”)、地理(如“派”)、疑难句子作了介绍,为理解诗
注释信息
歌内容扫清了障碍。尤其是注释④诠释了任公子的典故的含意。
主要意象“汉江”,其实指长江。
“回万里”写长江之远长,“九龙盘”写长江之曲折,“迅湍”写长江之气势,
关键词句“沦亡”“不足观”衬托唐之兴盛;“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则暗示自己
无用武之地。
答:...........................................................................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
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针对训练]
1.(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发临洪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沈: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
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读诗角度获取信息
标题中的“发”“将赴”“留别”透露出诗作的内容应与.“.禹.别二…”.羁
标题信息
族”…二寒外:有关。
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作者信息
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注释信息交代了地点,即诗人的行进路线,暗示环境。
①“飞雪”意在衬托苦寒的恶.劣处境;②“春风不到”“汉使稀”“白
主要意象
草”“青山”等植被稀疏也是在映衬环境恶劣。
“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
关键词句
归”点明羁族攵愁一、一遇念塞△:,但却能以国塞大赛为重。
答:.......................................................................
参考答案:(1)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2)使得诗
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读诗角度获取信息
标题信息“南征”透露出作者的.“垂券:二.二悲愁二。
作者信息联系杜甫颠沛流离的经历和思家怀归的情感。
注释信息交代写作时间、地点,暗示诗人的行进路线。
“春岸”“水”“云帆”“枫树”等意象给人以明朗欢怏的感受,为下文做铺
主要意象
垫。
“偷生”表现了诗人长生颠迹遍意的羁旅悲愁之苦,“老病”点明作者年老体
关键词句弱,“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遇望报效朝廷的情怀,“自苦”表明作者镌少
知童。
答:.......................................................................
参考答案: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
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
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把握形象。高考常常以“形象鉴赏”为切入点来考查鉴赏能
力,即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包
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考点一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两大类。抒情主人公
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诗化了的作者”;而对诗人塑造的人物形象则要分析其肖
像动作、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从而把握个性特征。因为诗人往往借助笔下
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
托自己的理想。
I链教材•认知考点I
形象类型教材链接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颜!”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爱恨情长、感时伤别柳永的《雨霖铃》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李清照的《声声慢》
[研高考•突破考点]
(一)常见设问要明了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简析这首诗中人物的特点。
3.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二)答题模板要用好
概括[什么形象,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
形象特征7比如: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
殳
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如何塑造的形象,
形象特征:分点说明,切忌以译代析
明确J联系情感、主旨分析诗歌塑造形象的作用;
形象意义:或意义:
[鉴赏方略]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描写的人、事、物以及抒发的情、理、志等方面,
去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说来,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
法,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志趣追求、精神品质
等,同时辅以侧面描写,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以他人衬托主人公的特点。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标题等;要注意分析人
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典型意义。
[例1](2017•全国卷H)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久
单于若问君家世,英道中朝第一人支
[注1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
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
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一)读诗抓关键
1.审标题
“送子由使契丹”交代了事件。
2.看作者
苏轼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
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就是苏轼旷达精神的所在。
3.析注释
注释①对“清禁”的解释,有助于理解诗意,暗示苏辙的地位。注释③解释典故,有
助于读懂、理解诗歌,进而把握作者情感:对苏辙的担心。
4.抓关键
“云海相望”表明宦游四方,聚少离多。“那因远适更沾巾”,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
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为“无为在歧路,儿
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
(二)答题重规范
1.审题要“准”
中心人物:诗人。答题方向:性格。信息来源:本诗首联。必须结合诗中的具体句子。
2.答题有“范”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概括形象特点)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
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具体分
析形象)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阳。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
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万花川谷”是杨万里书斋“诚斋”前花园的名字。
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要注意把握诗歌描写的对象的特点。这首词描写了书斋、
修竹、月色、秋光等,从这些意象中可以看出词人是饱读诗书的人(书斋),他志趣高洁(修
竹)、热爱大自然(月色、秋光)。答题时,先写出词人形象的总体特征,然后分析这些特征
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饱读诗书、志趣高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词人
形象。月光朗照下的花园、修竹和书斋既是词人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
在词中,花的芬芳,竹的正直,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比喻月色的美玉的温润莹洁
都透露出词人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词人借徜徉陶醉在月光下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己
对清雅生活的热爱。
考点二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
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
[链教材•认知考点]
1.意象
思乡类意象教材链接
月亮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鸿雁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双鲤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茄羹豌脍辛弃疾《水龙吟》:“休说妙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特点教材链接
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萧疏清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衣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研高考•突破考点]
(一)常见设问要明了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
(二)答题模板要用好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
概括景物一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
特点;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描绘时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描绘图景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
画面
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
分析作者
T感伤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什么
感情
!“感伤”
特别提示:单纯问“描写怎样的画面”,可不分析情感。
I鉴赏方略]
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描绘出
来,再写出诗人的心境。
2.景物形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
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要附着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
上。
3.结合背景分析
有的诗歌需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背景有的是考生熟知的,有的是诗
歌注释中注明的。
附:景物特点(意境)术语
类型术语
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
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
壮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例2](201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徒倚阳,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一)读诗抓关键
1.审标题
“太湖恬亭”交代地点。
2.看注释
注释介绍字词含义,有助于理解诗歌。
3.明意象
第二联的意象有落日、断桥、人、溪水、幽树、鸟,人景相融,呈现出一派宁静和谐
的氛围特点。
(二)答题重规范
1.审题要“准”
“第二联”明确了答题区域;”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明确了答题的重点。组合意象成
画面,并对画面特点加以概括。
2.答题有“范”
第二联描绘了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概括特点):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
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描绘画面)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
蜂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美学游侠儿@,矜夸紫骚®好。
[注]①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带。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
侠之气。②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③紫疆:古骏马名。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解析:第一问要求描绘诗中的景象,作答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及特点,
然后归纳出这些形象组合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诗歌前两联写边塞秋景,寒蝉、桑林、萧
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有无限声杀之感。第二问考查景
物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营造)……气氛(氛
围);如有情感词,还可以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
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
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考点三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
表现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事物形象包括两类:①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通过对某一具体
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②具有特定含义
的形象。如“雁”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乡念亲和孤独连在一起。
[链教材•认知考点]
类别阐释示例
仅仅描摹物类的外形或纯粹从审美
单纯的角度形神兼备地刻画物象。作品大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
咏物都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健康的美,流露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出清新活泼的气息。
把个人情绪、欲望等通过咏物表达出
来。这类咏物诗寄情于物,心物交融,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写东岳泰山的
借物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细腻而真挚
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
抒情的情感。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因
情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而显得灵活而生动,充满了生命的热
情。
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志向、气节、操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
托物守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之情寄托自喻,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
言志在所吟咏的物象上,在这一类诗中,妒”表达自己永不改变的心志与节
咏物只是手段,言志才是目的。操。
这类咏物诗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员薪资合同范例
- 工业烟囱销售合同范例
- 公路喷漆改色合同范例
- 北京平房租赁合同范例
- 安置建房筹资合同模板
- 智能化引领木竹工艺革命
- 山林地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 店面租赁定金合同模板
- 广告室外合同模板
- 奉贤危化品仓储合同范例
- 2024年消防月主题培训课件: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含11月火灾事故)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度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2024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92分(试卷)
- 【3-5分钟微电影剧本青春】微电影剧本《青春不褪色》
- 老垃圾填埋作业方案
-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课件
- 称骨歌及说明
-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配管设计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