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_第1页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_第2页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_第3页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_第4页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专题十描形绘神露本真,悠悠人事萦心语——记叙文的表达训练[真题展示](2012·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品读样卷]忧与爱江苏考生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上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拽了父亲的手怏怏地走,父亲忧愁的目光像这锁了寒雾的深冬,迷蒙而凄恻。来上海检查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一次检查眼压高是算不得什么的。而父亲的眉自那时起就没有舒展过。是谁强颜欢笑将那忧愁深掩?是谁一夜夜叹息彻夜难眠?又是谁一次次欲言又止独品忧愁?“孩子,听话,去检查吧,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早治疗,爸这心忧得慌啊!”于是,此刻我站在这里。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啪”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排队的,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经过各种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我紧紧攥住父亲,就好像离家的小船找到了停靠的码头,我们终于来到了测眼压室前。父亲那融合着忧与爱的目光凝视着我,将我的泪一次次逼出,父亲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慈爱:“孩子,好好检查!”……医院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我终于知道这是怎样的忧愁,怎样的父爱,才能让一个男人不顾众人眼光,在得知女儿平安后放声大哭,让郁结在心中的不安与忧虑如一泻千里的江水般排遣……“爸,爸……”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感悟·借鉴]开篇景色描写,营造“忧”的氛围。人物刻画细致,一写父亲的“目光”,充满“忧愁”。反复吟咏,抒写内心的“忧”。环境描写再添“忧愁”气氛。想象父亲的奔走,突出“爱”,从而巧妙地将“忧”与“爱”联系在一起。大吉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他人。——时代语录再写父亲的“目光”,目光中充满“忧与爱”,点题。父亲的哭再显“忧与爱”。此笔不可缺少。的景物,创造意境,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氛围,完全可以收到感人的艺术效果。我们来看巴金的《繁星》:“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船行海上,疾驶异乡,看到这满天繁星,作者怎能不产生思念故国、怀念往事的感情?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写这种离情,而是写自己与繁星融成一片,亲密无间,巧妙地把一个游子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3)借细节来显情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人性的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例如:“她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的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我落泪……”(王恒绩《疯娘》)文中的她是一个疯子,更是一位母亲。她不认得猪草与稻谷,她会在大庭广众下小便,但她奇迹般地记住了从家到学校二十几里的山路,因为要给儿子送菜。途中无意摘到的几个野鲜桃让儿子第一次夸了句“真甜!你越来越能干了”,不想就是儿子这句话让她送了命,在回来的途中树枝断了,她掉下了悬崖。第二天,人们在悬崖下找到了她。一个“攥”字,写出了天下母爱的无言,可谓“一字传情”。4.情有境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实情实景,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触发灵感。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或月下、花间、霞光里,写一个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天。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真情的花朵,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死写”为“动写”“活写”,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感情丰富起来了,文章也感人了。可见,写作需要寻求一种最佳境界,创造一种最佳境界。[练习一]心理细节描写训练心理细节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心理活动栩栩如生,逼真感人。教材经典篇目《装在套子里的人》《红楼梦》都运用这一细节描写。阅读下面的文字,请运用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将“我”紧张的心理活动形象地描摹出来。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答案:(参考示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上网了,不玩手机,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上网,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偷玩了一上午游戏。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练习二]情感表达训练下面是一篇题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怀念奶奶的作文开头,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续写一段融入自己真情实感的文字,150字左右即可。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那一夜,我翻转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您的指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参考示例)我与奶奶的最后一次相见,是今年的春节。那时她饱受疼痛的折磨,卧床已达两个月之久。我来到她床前时,她在床上躺卧着,我当时心里是那样难受。这样一个为了整个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到了晚年却不能安享幸福。她的被子还是十几年前从我家搬到二伯家时带去的被子,旧式的棉布面料,一个补丁摞着一个补丁。我握着奶奶枯如竹节的手,心里难受到不能自已。[练习三]借景抒情训练下面是一篇题为“荒山种茶人”的写父亲的作文,结合所给的语境,写一段具有“点染”作用的文字,从而借景抒情。父亲将他的青春奉献给大山。今年春天,霏霏细雨之时,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看望在茶园劳作的我的老父亲。答案:(参考示例)漫山遍野的深绿、碧绿、浅绿直逼我的眼球,像是给大山围上了一层曼妙的绿纱。在这翠绿的茶园中,有一个不协调的土黄色的斑点,如果不仔细找寻,你可能不会发现,那就是我弯腰的父亲,他的背越来越像家乡的山,他的腰弯得深深的,像是要融进这无边的茶园里。[练习四]以“微”为主题,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表现农民工父亲盼望宝贝女儿回家的情景,表现真切情感。答案:(参考示例)所谓的家,小得实在可怜。放上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饭桌后仅剩下两条板凳的空地。也难怪,硬生生地在两栋楼中间的夹缝里盖一间微型房屋,小是应当的。这丫头从小睡觉就不老实,这床这么小还要挤两个人,睡觉会不会挤着她?(心理描写)就这么想着,便赶紧把床向外挪了六七公分。“嘿嘿,”他憨笑着,“这样又宽又通风,丫头肯定夸我聪明!”这样想着,他高兴得连皱纹都平了许多。突然,他一拍脑门,懊恼地自言自语道:“老糊涂了吧!这床下都是干活的家什,里面万一有小虫顺着墙爬上来怎么办!这丫头不受咬,起个红疙瘩四五天都不消……”(语言描写,出神有味)他赶忙把床推回原位,带着亡羊补牢般的表情。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丫头在床上睡,自己坐在床边给她扇蒲扇,又不挤,还凉快,包准叫闺女睡个好觉!(可怜天下父母心)他还把被褥全抱到太阳底下去晒着,又一路小跑着去杂货店买了瓶花露水拍打在被子和枕头上。(“一路小跑”,何等激动)“闺女晚上做梦肯定是在有阳光的花海里”,他这样想着,巴不得自己这颗微小的芥子能成长成闺女身旁的一株花,给她带去芬芳。他想好了,等闺女来后先带她去吃自己舍不得吃的肉火烧,给她再加碗鸡蛋汤,要一个碗里两个蛋的那种……带她坐有空调的公交车观光,指给她看哪一栋楼是自己盖的,让她知道微小的农民工爸爸也能为这现代化大城市的创建做出贡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费翔《故乡的云》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童年走过的路,路旁盛开的小花,给我欢乐和幸福。——熊卿才《故乡的小路》心中有一条故乡河,清澈的水波总在心上流过……——钟丽燕《故乡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写作时,首先要明确材料的内涵,材料中的歌词,都与故乡有关:第一则材料,重在“召唤”,有母亲呼唤孩子回归之意;第二则材料重在“童年”,有回忆美好时光之意;第三则材料中故乡已经虚化。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1)故乡是游子的根。无论身在何处,游子如云般漂泊,最终都会回到一个叫“故乡”的地方,即叶落归根。(2)故乡是精神的栖息地。尘世纷纷扰扰,在故乡可以找到一份宁静;都市高楼大厦林立,故乡的颓垣却真正沉淀在人的心里!(3)故乡是童年的梦。想到了故乡,就想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佳作借鉴]老屋的留守时光外婆家那两间破旧的老屋,偶尔也会再入我梦境。梦里面,外婆家依稀是离别时所见的模样。有着温厚质感的阳光涂在斑驳的老墙上,洒满了旧街道。我同一群满身是汗的小孩儿从街东奔到街西,在一幢幢老屋里上蹦下跳,把老屋撞得吱吱呀呀直喊疼。小巷还是质朴的,老屋陈旧却不显破败,同这个不经打扰的街道一样,带着时光的线条,有着岁月浸染后的朴实与厚重。于是,带着一份寻找记忆的期盼,我踏上了回访老屋的路途。外婆的老屋,和别的老屋一样,挤在城市的一角。一个城市,或许总有那么一些可以称作乡村的边缘地区,这里的时代神经总是迟钝一些:井边的水泵还在嘎吱嘎吱叫唤,妇女们就着门前清澈的溪水揉搓着衣裳,小孩们没有繁重的学业,一群捣蛋鬼在老屋前游戏着争做“大王”——时光在这儿似乎放缓了脚步。外婆老屋的四周,不知何时,颜色鲜亮的新砖垒成的几间新房,挤在了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与老屋灰暗的颜色格格不入,新的芜杂,旧的灰暗;溪水依旧静静流淌,只是早已不复当年的清澈,从溪面望去,鱼虾早已绝迹;连同老屋也是沉寂的,愈加显得空旷破败,不复当年的热闹欢跃。三子的爸爸去异地打工了,张婶的儿子进城买了房……老屋里大多是垂暮的老者,用不再有力的遍布皱纹的双手,为尚年幼的孙辈洗着衣做着饭,佝偻着辛劳了半辈子的背,抚育孙辈们长大,直到这些孩子像他们的父辈一般继续远行……“囡囡啊,你看这村里人越来越少,外婆真怕这老屋会被拆啊。”外婆为我端来一碗凉茶,浑浊的眼眸里蕴藏着担忧和无奈,“回来的人这么少,出去的人那么多,唉……”“外婆,您去城里和我们一块儿住吧,也好有个照应。”“囡囡啊,外婆不能走啊……老屋在这儿,外婆的根,也在这儿啊!”外婆一番动情的话,让我长久地沉默了。想起史铁生曾在他的《老屋小记》里这样写道:“总之,那个地方,在这辽阔的球面上必定有其准确的经纬度,但这不重要,它只是在我的心情里存在、生长,一个很大的世界对它和对我都不过是一个悠久的传说。”是的,对很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来说,老屋对于他们并不仅仅是一幢岁月悠久的建筑。在这里,檐上的雀儿倾听过他们的第一声啼哭,老屋的墙根目睹了他们的蹒跚学步,屋前的老槐见证了他们的拔节成长。老屋,旧巷,家乡,定然是他们的情之所系,根之所在。然而,一个城市必然要经历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乡村逐步缩小,老屋一幢幢被拆除,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但我期盼着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我们的城市可以保留那一幢幢古旧的老屋,那一份质朴的乡情。别让风尘仆仆的远行人找不到回乡的路途,别让时代的快节奏消磨了乡村的宁静与温情,别让我们一个个都沦为失去灵魂之根的人。我相信所有的游子都念想着,住在老屋里的时光,与檐雀萦回低语,与老槐相看两不厌,重温这份质朴与温情。老去的是岁月,不老的是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