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散文诗歌智者是月_第1页
初一散文诗歌智者是月_第2页
初一散文诗歌智者是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散文诗歌:智者是月东坡的一生是颠沛流离浮萍飘泊的一生,好在“客路相随月有情”。东坡的月很缠绵,“归来踏人影,云细月娟娟”;东坡的月很羞怯,“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东坡的月很善解人意,“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东坡的月很幽默,“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东坡的月也很大方,“满江风月不管钱”;东坡的月也有苏轼的大才,“才名谁似广文寒,月斧云斤琢肺肝”……甚至于东坡的月也很脆弱,“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一个“救”字,把月的人性化推向极致。总而言之,月是苏轼的“好友”、东坡的“故人”,“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苏轼对中秋月体会之深之切之心旌摇曳,古今独筹。假设说端午节是屈原的,那么中秋节就非东坡莫属;假设说端午的粽子是淳朴古人奉给三闾大夫的盛宴,那么中秋的婵娟则是亘古上苍赐予东方宙斯的“欧罗巴”。

“明月多情来照户”。苏轼独倚栏干,玲珑望月,“看微月转光风”。在“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的意境中,较之李白的对面相思不知谁的圆满与孤独,东坡幸运多了,由于他还有一位至情至性胼胝相依的好兄弟苏辙苏子由。每逢中秋月夜,东坡的胸中更涌起一股股思念兄弟的激流。虽然“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但“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苏轼危矗一根傲骨,立身朝堂,独立的政见和鲜亮的共性,使他同时构罪于针锋相对的新旧两派政治势力。保守派与改革派“逐鹿朝堂”,此起彼伏轮番失势,对大才子苏轼都是先拉拢后排斥,因此苏轼三仕三已,苏辙也累受牵连,但绝无睚眦。友兄悌弟的贬所往往远隔千里,但苦于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只能“望月怀远”权充“无线电”。“两情若是长期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兄弟俩虽然“奈何阻重深”,但灵犀相通,诗文唱和,尤其苏轼在密、徐两地,苏辙在齐州时,《水调歌头·中秋》、《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和子由中秋见月》等诗篇把中秋月色和兄弟情深挥发得淋漓尽致,“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忆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愁肠千转,思通万里,且跨越时空,令千载低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中秋》)最为脍炙人口。此词一出,中国人的中秋便再也走不出“明月几时有”的“天问”,走不出东坡缠绵惋恻之思虑、空灵清籍之意境,走不出苏轼的失意,走不出苏轼的豁达。“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是掘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可以说,天才苏轼丰富了中秋月色,中秋月色成就了天才苏轼。中秋月色中有苏轼传之长远历久弥新的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