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重组与质粒_第1页
微生物学重组与质粒_第2页
微生物学重组与质粒_第3页
微生物学重组与质粒_第4页
微生物学重组与质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重组与质粒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九讲

原微核生物重组和质粒AdvancedMicrobiology主讲人:吴莹莹wuyingying@.c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纲要细菌的重组:一般原理细菌的质粒(应用:质粒载体)DNA转化转导细菌的结合转座因子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DNA

环状或线状双链DNA,,不与组蛋白结合;

单倍体;

决定主要性状。2.染色体外DNA

较小的共价闭合环状或线状双链DNA,如质粒;

一般多拷贝;

决定次要性状。3.基因一般连续排列,转录和翻译偶联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细菌的重组:一般原理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将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的基因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一起,并发生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或遗传重组。

不同的亲本DNA---交换---重组重组: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交换;杂交:在细胞水平上遗传物质的交换.

杂交必然包含着重组,但重组不仅限于杂交这一形式。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DNA转化定义: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化子(transformant):经转化后出现了供体性状的受体细胞称为转化子,即转化成功的菌落。

目前已知有二十多个种的G+和G-细菌具有自然转化的能力,此过程可以发生在土壤和海洋环境中,可能是自然界遗传交换的重要方式。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转化的过程感受态阶段

受体菌成为感受态

产生DNA受体位点(DNA结合蛋白)或局部原生质体化

条件:

特殊遗传类型

诱导因子:多肽类物质、SSCS、CaCl2、低温等第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什么是感受态感受态:是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一个细菌能否出现感受态是由其遗传性决定的,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很大,因而表现差别很大。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cell):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自然感受态细胞人工感受态细胞第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自然感受态与人工感受态人工感受态则是通过人为诱导的方法,使细胞具有摄取DNA的能力,或人为地将DNA导入细胞内。该过程与细菌自身的遗传控制无关自然感受态的出现是细胞一定生长阶段的生理特性(如肺炎链球菌的感受态出现在对数生长期)受细菌自身的基因控制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转化因子

本质是离体的DNA片断或质粒DNA。在不同的微生物中,转化因子的形式不同,dsDNA或ssDNA。其中最易与细胞表面结合的仍是dsDNA。

由于每个细胞表面能与转化因子相结合的位点有限(如肺炎链球菌约10个),因此,从外界加入无关的dsDNA就可竞争并干扰转化作用。

质粒DNA也是良好的转化因子,但它们通常并不能与核染色体组发生重组。

转化的频率通常为0.1%~1%,最高为20%。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II.DNA的结合与吸收III.转化DNA的整合(RecA蛋白介导)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转导转导:利用完全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由转导作用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重组受体细胞称为转导子(transductant)。

携带供体部分遗传物质(DNA片段)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细菌转导的二种类型: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由烈性或温和噬菌体在裂解寄主菌的过程中进行的任何宿主基因转导。条件:

存在错误包装的可能

供体寄主菌的DNA在完全降解前即被包装结果:

携带供体菌DNA的噬菌体再侵染受体菌,与受体菌的DNA同源重组,形成稳定的转导子。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转导模型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普遍性转导的三种后果: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重组交换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流产转导(abortivetransduction)转导DNA不能进行重组和复制,但其携带的基因可经过转录而得到表达。特点:在选择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微小菌落外源DNA被降解,转导失败。如果受体菌通过普遍转导获得了供体菌DNA片段后,在其体内不发生基因的交换、整合和复制,只进行转录、翻译和性状的表达。这种转导被称为流产转导.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由温和噬菌体通过溶原阶段连接供体菌基因后再诱导溶菌,并把供体菌特异基因带给受体菌的转导过程。在裂解寄主菌的过程中进行的任何宿主基因转导。条件:

原噬菌体发生不正常切割结果:

形成缺陷噬菌体(如λdgal),再侵染,整合,形成转导子。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大肠杆菌中λ噬菌体的正常裂解及半乳糖基因转导噬菌体的形成过程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两种转导的特性比较普遍转导局限转导转导的发生自然发生人工诱导(uv)噬菌体形成误包前噬菌体的“误切”内含DNA只含宿主DNA含噬菌体和宿主DNA转导性状供体的任何性状前噬菌体两端邻近基因转导过程双交换(转导DNA替换受体DNA同源区)转导DNA插入,使受体菌为部分二倍体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细菌的结合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的过程。由于在细菌和放线菌等原核生物中出现基因重组的机会极为少见,而且较缺少形态指标,所以关于细菌结合的工作直至Lederberg等1946年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后,才奠定方法学上的基础。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间平板上长出的原养型菌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重组所致!

1946年,JoshuaLederberg和EdwardL.Taturm的多重营养缺陷型杂交实验。为了减少所培养的结果是回复突变的机会,采用了双重或三重营养缺陷型。该实验是建立在不大可能同时发生两种或三种回复突变的设想上的。结合现象的发现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结合现象的证实证实接合过程需要细胞间的直接接触的“U”型管实验(BernardDavis,1950)结合:两个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之间接触,遗传物质进行单向转移、交换,形成一个新个体。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能进行结合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在细菌和放线菌中存在。在细菌中,G-细菌尤为普遍,如E.coli、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弧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放线菌中,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最为常见,其中研究得最为详细的是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coeilcolor)。在不同属的一些菌种之间也可发生接合现象,如大肠杆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间或沙门氏菌与痢疾志贺氏菌间。在所有对象中,接合现象研究得最多、了解得最清楚的是E.coli

。E.coli

是有性别分化的,决定性别的是其中的F质粒,F质粒还是合成性菌毛基因的载体。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结合的过程(滚环模型)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F因子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F-F+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F因子的整合方式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高频重组的特点接合中DNA转移过程有着稳定的速度和严格的顺序性。染色体上越靠近F因子的先导区的基因,进入的机会就越多,在F-中出现重组子的的时间就越早,频率也高。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断杂交技术和基因定位利用Hfr×F-的接合过程,在不同时间取样,并把样品猛烈搅拌以分散接合中的细菌,然后分析受体细菌基因型,以时间(分钟)为单位绘制遗传图谱,该图谱是细菌染色体上基因顺序的直接反映。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6.转座因子

转座遗传因子:

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特殊的可移动的DNA序列。

转座可引起基因的突变、重组等。

依据分子结构和特点不同,分为:

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

转座子(transposon,Tn)

转座噬菌体(mutatorphage)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插入序列(IS)一类除了和它的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外不带有任何其它基因的转座因子。它们是较小的转座因子,可以在染色体、质粒上发现。F因子和大肠杆菌的染色体上有一些相同的插入序列如IS1、IS2等,通过这些序列间的重组,F因子可插入大肠杆菌的染色体,而使它们成为Hfr菌株。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转座子(Tn)

Tn中除了含有转座所必须的基因外,还含有与转座无关的一些基因,如抗药基因以及其它基因如乳糖发酵基因、热稳定肠毒素基因等。因此,Tn的转座能使宿主菌获得有关基因的特性,可作为遗传标志而易被鉴定出来。不同的符合转座子的抗性标记不同。Tn5转座子部分示意图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Mu噬菌体

Mu噬菌体是大肠杆菌一种温和噬菌体。通常每种温和噬菌体应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可是Mu几乎可插入宿主染色体的任何一个位置上,而且游离Mu和已插入的Mu基因次序是相同的。另外,它的两端都没有粘性末端,插入某种基因中就引起改基因的突变。这些都说明它的整合方式不同于λ噬菌体,而类似于转座因子的作用。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转座的遗传学效应1.插入突变失活;2.插入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