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_第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风云网为您提供:新课标岳麓\人教\人民版各课教案\课件\试题\人物图文简介\原始史料\趣闻轶事\不同观点\拓展阅读等;历年高考题、高考三轮复习资料、高考模拟试卷;学习复习方法、记忆技巧、答题技巧;历史故事、历史电子书!第页历史风云网国内资格最老、最专业、最有思想的中学历史文化教育网站!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

12345678910

A

C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苏伊士运河(

)3、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5、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8、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作者是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11、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1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5、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

)16、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17、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8、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21、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22、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23、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24、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2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A、①②③

B、③④⑤C、③⑤

D、②④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26、从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907

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

繁荣

时期。27、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殿试开始于

武则天

时期。28、

唐玄宗

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29、隋朝书法融合

南朝

的秀美和北朝

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

苏州

湖州

,成为重要粮仓。3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广州

泉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市舶司

,加以管理。3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

,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他的《

马克波罗行纪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本题1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请回答:(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直线上升。。因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得唐朝进入全盛,人口增长迅速(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下降趋势。。是因为安史之乱,生产受到了破坏,加上大量战争,杀伐,人口死亡(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社会安定人口增长快,社会动乱,人口会下降34、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材料1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请回答:(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说明南方人口接近北方,南方将成为经济重心,农业发展迅速(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北方转南(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10分)35、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用科举制。。轻徭薄赋。重视文化教育实行开明民族政策促进中外交流。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345678910ACDABADCCB11121314151617181920ABBCDCABCD2122232425

DABBC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每空:1分,共15分)26、隋

907

繁荣27、隋炀帝

武则天28、唐玄宗29、南朝

北朝30、苏州

湖州

31、广州

泉州

市舶司32、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纪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第33题:12分;第34题:13分,本大题共25分。)33、(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4分)(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注册的人数也日益减少。(4分)(3)从唐朝人口上升与下降趋势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4分)34、(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5分)(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3分)(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5分)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