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习题答案(1)对;(2)错;(3)错;(4)错;(5)对;(6)错(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研究那些经济问题?答: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政府预算盈余、政府预算赤字、政府债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1)错;(2)错;(3)对;(4)对;(5)错(1)简述消费支出的含义及主要影响因素。消费支出是指核算期由居民个人直接购买消费性产品和服务所花费的支出。它包括耐用(2)为什么说生产活动的性质没有被区分是GDP统计指标的局限之一?GDP统计的生产活动可以按性质分为三个方面:正面的生产活动、负面的生产活动及为消除负面影响而进行的生产活动。负面的生产活动包括对环境的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类健康和财富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造成危害;化肥、农药的滥用造成土壤污染,往往要多年后才显示出可怕的后果。GDP核算的是经济活动的市场价值,但上述生产活动的始作俑者担负多少成本却不能用市场价格生态因素,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状况。还有一种生产活动是为消除负面影响而进行的。例如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会形成新的GDP;一个“豆腐渣”工程,建设时计入一次GDP,出现质量问题时拆掉或修复又统计一再如,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事故,它会创造GDP。如果把桥栏撞坏了,就得维修,维修(1)D;(2)B;(3)B;(4)A;(5)D;(6)C(1)对;(2)错;(3)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世界各国普遍编制的一种衡量所选定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的一篮子消费品(一组消费品)购买价格的指数。CPI可以用于分析市场价格的基本动态,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测算方法的缺陷导致指数偏高。第一:替代偏误;第二:质量变化与产品的价格调生产函数在充分就业劳动数量上确定的实际GDP数量。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总是存在源于工作搜寻。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并在积极寻找。在人生动市场上这种不断的变化意味着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即失业。在GDP是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即充分就业时的劳动量为2000亿小时/年,劳动量为1500亿小时/年,实际GDP为5万亿美元。7.实际利率是如何确定的?说明实际利率与潜在GDP的关系。时,则会导致资金短缺,实际利率将上升。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增加以及技术发明是如何引起经济增长的?GDP的数量,它的提高依赖于实物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随着每个工人人均4.市场、产权和货币交换有利于哪些引起经济增长的活动?换为人们进行专业化和贸易、储蓄和投资以及发现新技术创造激励。5.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哪些政策措施可以加快劳动生产率提高?物资本的增长率、技术变革的速度或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有:(1)刺激储蓄。储蓄为投资提供资金来源,而投资引起资本积累。因此,刺激储蓄可以刺激资本增加。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储蓄,税收激励也可以增加储蓄,经济学家主,对消费征税而不对收入征税可提供更好的储蓄激励。(2)激励研究和开发。由于基础发明可以被复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基础研究与开发直接配置于基础研究。(3)把高科技行业作为目标。(4)鼓励国际贸易。自由的国际贸易可以从专业化与贸易中获益从而刺激增长。(5)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在受教育者获得的利益之外还有更大的价值。政府通过对教育提供资金,可以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做出贡献。答:随着人口增长和达到工作年龄的人口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在劳动需求量不变时,随着5.引起悲观结果的古典增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保证增长?6.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政策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答: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growththeory)认为,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7.促进增长持续的新增长理论的关键见解是什么?在政策上如何促进持续增长?答: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部力量(如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认为创造人力资源的能力的速度可以抵消资本收益递减的作用。8.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增长理论的关键见解是什么?在政策上如何促进持续增长?答:新增长理论强调持续的经济增长是生的现象,其背后的直接原因是“边际报酬非递减”甚至是“递增”的现象。而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1)知识外溢。即单个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其他企业具有正外部性(2)边干边学导致人力资本增加,从而使劳动力边际产出对的自由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A)信用卡(B)你的工行贷记卡(C)一元人民币(D)活期存款账户里的资金(E)为购买汽车获得的分期贷款(F)银行金库里的硬币金是600亿元,其中二分之一是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家庭和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为200亿元。计算:(1)货币基础(2)货币数量(3)银行的准备金率(4)现金漏损率答:(1)货币基础=银行准备金+非银行部门现金=600+200=800(亿元)(2)货币总量=银行存款+非银行部门现金=3000+200=3200(亿元)(3)银行的准备金率=银行的准备金/银行存款*100%=600/3000*100%=20%(4)现金漏损率=非银行部门现金/银行存款*100%=200/3000*100%=6.7%(1)计算货币乘数(2)货币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答:(1)货币乘数=(1+现金漏损率)/(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1+0.067)/(0.2+0.067)=3.994、下表给出了某国的货币情况:YY0=100Y1=200名义利率利率r亿元亿元710亿15亿615亿20亿520亿25亿425亿30亿330亿35亿235亿40亿140亿45亿(1)该国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是多少?(2)如果当前年利率是6%,会出现什么情况?(3)现在假设该国经历了一场经济繁荣,实际GDP增至200亿元。假设货币供给保持(2)如果当前年利率是6%,货币需求量会下降到15亿元,这远远低于经济体25亿元的货币供给量,因而,货币供给过剩出现,利率有向下调整的压力。因为人们觉得持有了太多的货币,因此,乐于转而购买债券以减少手中的现金。进而,债券的价格会因为需求增加而上升,利率因此下降。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利率重新降到4%,市场恢复均衡。(3)此时,货币需求已经增加。利率4%已经不再是均衡利率,此时,人们货币需求量是30亿元,这远高于经济的货币供给量25亿元,因而,货币需求过剩。人们会售出手中的债券,以获得自己想要的货币水平。这样,债券价格会走低,因而,利率向上调整。随新均衡。(1)该报道中,两位经济学家都提到了上调准备金率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请解释其中的道理,并点评这种举措的实际效果。(2)假设我国的现金漏出率是存款的1%,计算我国的货币乘数。(1)根据货币数量论的理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金就会减少(如数据所说,此次上调可冻结银行体系资金3700多亿元,),因为银行是通过贷款创造货币,因此,如果贷款能力下降,货币创造就会减少。减少的程度,可以小企业倒闭潮已经初现,这对经济也是负影响。(2)此时,货币乘数大约是4.49左右(按大型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计算)。相比之下,调准政策前的货币乘数要高一些,达到5.05。(2)当可支配收入从2000亿元增加到6000亿元时,对应的储蓄分别为:-500,-250,0,250,500(3)边际储蓄倾向为0.25。2.解:(1)边际消费倾向c=0.6。1(2)边际进口倾向m=0.15。1(3)自发支出等于14。(4)当实际GDP为20万亿时,计划总支出为23万亿,大于实际GDP,存货会非意愿地(5)当实际GDP为70万亿时,计划总支出为45.5万亿,小于实际GDP,存货会非意愿(6)均衡支出是25.45万亿。 (7)政府购买乘数等于。(3)均衡支出=35000亿元。(4)均衡支出减少2500亿元。(5)自发消费乘数=2.5税收乘数=-2平衡预算乘数=0.5实际GDP=800;(2)均衡时的可支配收入=700;(3)国民储蓄=S+(T-G)=70;(4)国民储蓄小于投资,因为I=S+(T-G)+(M-X),M-X=80,此时有贸易赤字,说明本国的投资向国外价款,利用了国外储蓄。1.答:(a)日本地震、海啸降低了日本的总供给,有可能使我国进口的日本产品减少,而我国的出口。由此可见,事件(a)会增加我国的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短期均衡实际GDP增加、价格水平上升。该事件不改变我国的长期宏观经济均衡。(b)我国是石油净进口国,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会影响我国的短期总供给,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短期均衡实际GDP减少,价格上涨。该事件不影响长期总供给。该事件不影响长期总供给。(d)美国经济复,会促进我国产品的对美出口,增加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右移,短期均衡实际GDP增加、价格水平上升。该事件不改变我国的长期宏观经济均衡。(e)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会提高利率、减少总需求,总需求曲GDP总供给。(f)该事件可促使技术进步,使长期总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在短期,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均衡实际GDP增加、物价水平下降;在长期,潜在GDP增加,总产出增加、物价水平上升。此时工人会要求涨工资,货币工资不断上涨,最后回复到潜在GDP水平。由于该调整涉及到的是工资上涨,不受“向下粘性”的影响,因此对经济回复到但如果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左移,实际GDP减少、物价水平下降,此时实际工货币工资率不下降,那经济很长时期都无法回复到潜在GDP水平,一直处于衰退状态。3.答:(1)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企业又有同样的预期,因数。(2)短期,SAS曲线左移,产出减少、物价上升。在长期,产出下降会使货币工资(3)在短期,高通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物价确实上涨了,但没有预期的上涨的多。在长期,通货膨胀预期是错误的,因为长期价格水平不变。4.答:(1)根据粘性工资理论,经济衰退是由于价格水平下降,而货币工资不变,所以实际工资上升,企业减少劳动雇佣量,所以产出下降、总供给减少。在长期,由于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所以工人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货币工资下降,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断右移,经济最终回到充分就业。期,企业可以根据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更充分地调整价格,从而使产出回到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后,会调整自己的预期,从而使产出回到潜在产出水平。(2)经济复的速度取决于工资、价格、价格预期调整的速度。工资、价格、价格预期调整得越快,经济复得越快。5.答:E点的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E点的失业率更低,因为产出高于潜在GDP水02平,而E点的失业率与一样,也等于自然失业率,因为产出回到潜在GDP水平。3根据粘性工资理论,E点和E点货币工资率是一样的,而E点物价水平更高,所以E点的0222实际工资水平更低。而E点的货币工资高于E点,但实际工资率与E点相等。300(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6)错误(7)正确2、假设总需求增加,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1)根据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最可能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对实际GDP和(2)根据货币主义周期理论,最可能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对实际GDP和价(3)根据新古典周期理论,如果人们预期到了总需求的增加,对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有何影响?如果人们没有预期到总需求的增加,对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有何影响?(4)根据新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如果人们预期到了总需求的增加,对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有何影响?如果人们没有预期到总需求的增加,对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有何影响?(5)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总需求增加对实际GDP和就业有什么影响?答:(1)引起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信心上升、因而投资需求增加造成的。结果是,(2)引起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数量增加。 (3)如果人们预期到总需求增加,货币工资率就会上升,则短期总供给减少,结果是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是幅度很大),但是实际GDP保持不变。如果人们没有预期到总需求增加,货币工资率就不会变动,短期总供给就不会变动,结果是价格水平上升、实际GDP增加。 (4)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因而实际GDP等于潜在GDP。总需求增加不会影响到长期总供给,因此,实际GDP不会变动,不过,价格水平会上升。(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做出我国GDP增长率趋势图,并简单描述1978年到2004年间我国经济周期都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尝试分析第四轮经济周期(1991—1999年)的成因。 (1)第一,扩和收缩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与减慢,从未出现过负增长,这表明为4年。第三,经济波动的幅度逐步变缓。第四,经济的扩阶段与衰退阶段不对称,特P(2)第四轮经济周期发生在经济转轨时期。1990年市场出现需求疲软现象,国家开始放松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投资及消费需求从1991年起开始出现增长,总需求急剧增加,经济增长率迅速在1992年达到本轮的最高点。但是,由于投资过热、价格水平大,2.答:一些会随着经济周期自动波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被称为自动稳定趋于稳定。这些财(1)累进的个人与公司所得税,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和公司利润司的可支配利(2)失业津贴与福利费的发放,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就会相应的增制消费需求的其他福利费支使农民收,农产品,限制农求的增加(4)公司和个人的储蓄等。(2)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收支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直接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间接的。(3)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取决于一项财政政策实施导致的利率变动,利率变动越多,财政政策效果越差,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也取决于一项货币政策实施导致的利率变动,利率变动越多,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好。果越差,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应的大小完全取决越高,货币需求对度,其中货币需求6.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2)存在衰退性缺口时,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因此,实施扩的财政(1)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密切相关,从两者的相关程度考察,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包括客观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和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2)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它们的经济活动是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基础和源泉,所以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3)居民行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从居民行为角度分析其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则有居民可支配收入行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4)财政行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当财政发生收不抵支即财政赤字时,往往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向银行透支的方式进行弥补,会迫使银行超额供应货币,从而引起供求失衡和物价波动。因此,可以看出,货币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移动。随着货币供给曲线的向上倾斜,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均衡利率和均衡时刻M1值的增加。如下图:购买设备和新机器,所以尽管货币供应量上升,但大部分的货币依旧保存在银行。(1)商品贸易差额。商品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一国商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差。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则称商品贸易顺差;反之,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就称为商品贸易逆一定时期一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差,也可分为顺差、逆差和平衡三种情是一定时期一国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借方总值和同期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贷方总值之差。当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时,经常项目顺差;反之,则为经常项目逆差。经常项目差额是国际收支平衡形成的差额,这个差额最终由官方储备的增减来平衡,因而也称为官方结算差额。如果债减少;如果其为逆差,则相反。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缩写为BO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与非居民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也称国际收支账户)是系统地记录一国一定时期各种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一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原理来编制的,对每一笔国际经济交易都要以相同金额分别记录在借、贷两方。按照复式簿记的惯例,凡是收入项目以及资产(本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和负债(外国在本国的金融资产)的的减少都记录在借方,称为负号项目,记为“-”。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反映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总体情况。总体顺差或逆差,反映的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比例失调。这样会造成外汇储备或速增,或速减,这对国经都有可能引起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若顺差,意味着外汇进来多,可能迫使货币扩大供应;若逆差,意味着外汇支出过多,国外汇供给相应下降,外汇可能升值,要使本币币值稳定,就必须考虑减少供给。国际收支差额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化,进而对国经济稳定性产生影响。再次,国际收支失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对汇率直接产生影响。总体顺差,外汇供给量增大,本币相应汇价升值;总体逆差,外汇供给量减少,本币汇价相应贬值。最后,总体失衡的原因还在于具体项目的失衡,表明某些具体经济领域中还需要改革或改善工作。比如经常项目逆差过大,表明出口努力受挫,创汇能力下降;资本项多,可能是国投资环境有很大不足。费品的影响。在开放的经济中,高利率会导致更高的汇率。外国市场上美国商品价格上升,美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价格下降。结果,净出口下降。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影响很大,因此能更有效地降低经济增长。总之,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对总需求的影响比 (或者增加了预算盈余),导致更低的利率。低利率增加国投资和耐用消费支出,因此抵消了一部分政府支出减少和税收增加。开放经济中,低利率会降低本国汇率和增加净出口。因此,在开放经济中紧缩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较小影响,减缓经济增长的效果要小。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2.试述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和调整。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上下各6‰左右波动,幅度很小,汇率稳定自动而非依赖某种措施来维3.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量流失;(3)易于在国际间传播通货膨胀;(4)易于引起货币的单向投机;(5)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率义务,防止外汇和黄金储备的流失;(3)各国有较大的自由来推行本国政策;(4)浮动汇助长各国在汇率政策上的利己主义或各自为政,削弱国际合作,加剧国际经济关系矛盾。融市场发展程度、政策制定者信用、资本流动性等。5.试述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主要容。1自实施新的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6.国际金融市场的涵和主要构成。国际资本市场是国际间资本借贷或证券发行与交易的市场。国际资本市场也称“长期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狭义的国际资本市场仅包括国际证券市场。答:“适应性预期”最早是由经济学家卡甘(Cagan,1956)首先提出的。这种预期方式的具体容是:对下一期的预期建立在本期数值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修正。而这个修正应该是在吸取上次预期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得到的。具体而言,其数该式体现具体预期的形成:在(t-1)期预期t期的变量π,那么以本期的π为基础,t-1如果上次预测的偏小,那么这次就大一点;反之亦然。答:所谓“理性预期”是指当事人会利用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来形成对某个变量的预期。具体而言,在时刻t,对某变量的预期x,如果是理性预期,那么该预期值应该t+1等于E[(x)|Ω],即,在时刻t时的信息集Ω下的条件期望。理性预期并不意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房屋合同范本续租
- 室内水泥漆合同范本
- 宾馆培训会议合同范本
-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 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9 我心中的“110”(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2025年顺酐酸酐衍生物项目发展计划
- 1《神州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托管班合作协议书
- 门禁改造合同范本
- 大学英语(西安欧亚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欧亚学院
- 人教版高中英语挖掘文本深度学习-选修四-UNIT-2-(答案版)
- 八下冀教版英语单词表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
- 企业对外沟通与形象塑造制度
- 《前列腺增生》课件
- 供应链经理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