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序言……………3任务和指标…………41.1设计任务……………………41.2设计指标……………………4功效分析……………52.1系统总体框架图………………52.2各模块基本原理………………52.2.1采取应变片称重基本原理………………52.2.2放大器工作原理…………62.2.3A/D转换工作原理……………………102.2.4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10第3章硬件设计………………113.1电路主要结构…………………113.2±12V稳压电路………………113.3两级放大电路…………………123.4A/D转换电路…………………123.5数字显示电路…………………13第4章软件设计……………144.1总程序模块设计……………144.2A/D电路模块设计……………144.3拆字程序模块设计……………154.4显示电路模块设计……………15第5章安装与调试……………165.1硬件调试…………165.2软件调试…………165.3综合调试…………165.4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案……………165.4.1故障出现情况…………………165.4.2处理方案………………………175.5功效测试及结果分析…………17总结…………………19参考文件……………20附录…………………21附录1…………………21附录2…………………23附录3…………………24附录4…………………24附录5…………………25 序言《孙子•算经》记载:秤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两为一斤。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在传说皇帝“设五量”中,权衡既为五量之首。夏禹“声为吕,声为度,称以出”;“循守会稽,乃审权衡,平斗斛”等,均说明了在我国古代称重技术所处位置和主要性。在公元前,人们为了对货物交换量估量,起初采取木材或陶土制作容器作为交换货物计量。以后,又采取简单秤来测定质量。在19世纪后期,伴随工业化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快速称量散料物品自动秤。第一台定量自动秤约在1880年取得型式同意,它是由倾斜象限杆秤发展来。每次约可称量500kg。这种自动秤称量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a,打开装满散料容器;b,把散料输入到秤斗里进行称量;c,抵达平衡位置时,关闭进料闸门;d,自动卸空料斗;e,秤斗和气动联动装置回到初始位置,自动地开启下一个称量程。伴随科技革命,传感器技术快速发展,单片机出现,电子秤走进人们生活。
电子秤发展过程与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效到多功效过程。尤其是近30年以来,工艺流程中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监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电信号电子衡器。这是因为电子衡器不但能给出质量或重量值信号,而且也能作为总系统中一个单元负担着控制与检验功效,从而推开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自动化和合理化。
近年来,电子衡器已愈来愈多地参加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之中。当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预包装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乏组成部分。我国衡器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还全是机械式,40年代开始发展了机电结合式衡器。50年代开始出现了称重传感器为主电子衡器。因为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不停有新突破。为电子秤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外如美国,西欧等一些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0.1%称重准确度电子秤,并于70年代中期约对75%机械秤进行了机电结合式电子化改造。到现在为止,电子秤发展方兴未艾,并向着群控,程控和智能化猛进。第一章任务和要求1.1设计任务1.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确定仪表放大器设计方案;2.进行电路参数即增益计算,元件数值选定;3.设计电路原理图;4.在印制电路板焊接电路;5.调试电路板,输出电压信号6.利用CSY-V9.1虚拟仪器采集测量电路输出电压至电脑中,并分析数据。7.编写课程设计汇报。设计要求(1)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应变效应。(2)掌握单臂、半桥和全桥电路工作原理和性能。(3)电路仿真与参数确定。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确定仪表放大器设计方案;应用运放OP07设计三运放仪表放大器,确定电路元器件详细参数;(4)制作电路板。仪表放大器增益可调,放大倍数为1000~;应变电桥和放大电路应具备调零功效。(5)利用汇编或C51语言编写正确程序,调试电路板,采集放大器输出电压,并显示。(6)考虑A/D分辨率为20mV,要求灵敏度不低于40mV/20g。(7)数据处理及分析。利用CSY-V9.1虚拟仪器采集测量电路输出电压至电脑中,确定系统线性度和灵敏度(最小二乘法),要求非线性误差小于1.50%。(8)编写课程设计汇报,完成设计任务期限为一个星期。第二章功效分析2.1控制系统总体框架图利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验室已经有应变式称重台,将四片应变片采取全桥形式接入测量电路,经过运放OP07组成仪表放大器放大,再由串行模数转换芯片TLC549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送入单片机AT89C51,经过同向门7407驱动四位数码管显示。仪表放大器输出需经采集卡采集,经过CSY9.0虚拟仪器软件分析,得到很好线性度和灵敏度后,再送入AD芯片进行转换。系统框图如图1所表示。图1电子秤系统框图2.2各模块基本原理2.2.1采取应变片称重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改变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敏感元件组成。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时,弹性元件变形引发应变敏感元件阻值改变,经过转换电路转换成电量输出,电量改变大小反应了被测物理量大小。应变片是最惯用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靠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对应改变。经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当具备初始电阻值R应变片粘贴于试件表面时,试件受力引发表面应变,将传递给应变片敏感栅,使其产生电阻相对改变ΔR/R。在一定应变范围内ΔR/R与ε关系满足下式:式中,ε为应变片轴向应变。定义K=(ΔR/R)/ε为应变片灵敏系数。它表示安装在被测试件上应变在其轴向受到单向应力时,引发电阻相对改变ΔR/R与其单向应力引发试件表面轴向应变ε之比。电阻应变片计把机械应变转换成ΔR/R后,应变电阻改变通常都很微小,这么小电阻改变既难以直接精准测量,又不便直接处理。所以,必须采取转换电路,把应变片计ΔR/R改变转换成电压或电流改变。通常采取惠斯登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若将电桥四臂接入四片应变片,如图2所表示,即两个受拉应变,两个受压应变,将图2差动全桥电路图2差动全桥电路两个应变符号相同接入相对桥臂上,组成全桥差动电路。在接入四片应变片时,需满足以下条件:相邻桥臂应变片应变状态应相反,相对桥臂应变片应变状态应相同。可简称为:“相邻相反,相对相同”。此时全桥差动电路不但没有非线性误差,而且电压灵敏度为单片工作时4倍,同时具备温度赔偿作用。除上述全桥电路外,还有单臂和半桥电路两种。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灵敏度依次增大;当E和电阻相对改变一定时,电桥输出电压及其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大小无关。此次实训采取全桥电路。电桥供电电源为5V。2.2.2放大器工作原理因为传感器输出为微弱低频差分信号,其电压幅度为微伏级,必须经过放大电路进行调理放大,再进行测量。惯用放大电路能够由单运放放大器、双运放放大器、三运放放大器或直接由集成仪表放大器(如AD620、AD623)等组成。下面以三运放组成仪表放大器为例说明仪表放大器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运算放大器选择高精度运放OP07。1)基本电路及放大原理图3三运放电路原理图如上图,由运算放大器特征可知OP1:OP2:由分压原理可得故因为放大器OP3为差值放大器,可知所以其差值放大倍数为当要改变增益时,仅须调整可变电阻R1即可。2)第二级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图4第二级放大器原理图第二级放大电路其实是一个增益可调同相运算放大器,其作用是把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深入放大,以满足需要,工作原理以下:设U4输出电位为V*out,输入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Vout,而可变电阻P2实际有效接入部分阻值为RP。对U4而言,—、+两端电位应近似相等,即:而流过R11、R12电阻上电流I11、I12可分别表示为:;又因为所以整理后,可得:放大系数(增益)为:设电阻阻值分别为R11=10kΩ,R12=10kΩ,0≤RP≤10kΩ,则第二级放大电路理论计算增益为:3)集成运算放大器OP-07OP-07有A、D、C、E各档,它是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具备极低失调电压(10μV)和偏置电流(0.7nA),它温漂系数为0.5μV/℃,OP-07具备较高共模输入范围(±14V),共模抑制比CMRR=126dB,以及极宽供电电流范围(从±3V到±18V),双电源供电。ADOP-07封装、管脚排列以及基本连接方式以下列图所表示,OP07通常不需要调零,如需调零,可在1和8管脚之间接一个电位器,阻值可为20k,参见基本接法图。图5ADOP-07封装图图6运算放大器引脚图经过利用Multisim7仿真软件,能够得到参考设计电路。两级放大电路Multisim7仿真如图7所表示。图7两级放大电路Multisim7图7两级放大电路Multisim7仿真2.2.3A/D转换工作原理通常电子秤A/D转换精度越高越好,A/D精度越高,电子秤灵敏度越高。但12A/D芯片价格比较贵,考虑到试验室条件,此次设计采取8位串行A/D芯片TLC549。TLC549是美国德州仪器企业生产8位串行A/D转换器芯片,可与通用微处理器经过SDO、SCLK、CS三条口线进行串行接口"具备4MHz片内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电路,转换时间最长17微秒。允许最高转换速率为40000次/秒。总失调误差最大为±0.5LSB(最低有效位)。可用于较小信号采样。2.2.4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采取4位共阴数码管动态显示显示电压值。统一采取7407驱动数码管。首先显示一个数,然后关掉,然后显示第二个数,又关掉,那么将看到连续数字显示,轮番点亮扫描过程中,每位显示器点亮时间是极为短暂(约1ms),因为人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显示器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速度足够快,给人印象就是一组稳定显示数据,不会有闪烁感。这就是动态显示。第3章硬件设计3.1电路主要结构利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验室已经有应变式称重台,将四片应变片采取全桥形式接入测量电路,经过两级放大电路放大,再由串行A/D转换芯片TLC549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送入单片机89C51,经过7407驱动四位数码管显示电压值。接线如图8所表示。图8硬件系统图8硬件系统电路结构±12V稳压电路为确保给OP07供给稳定±12V电压。故设计±12V稳压电路,如图9所表示。图9±图9±12V稳压电路两级放大电路本设计采取两级放大电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采取三个运放组成仪表放大器,后面放大器将仪表放大器输出电压深入放大。接线如图10所表示。图10两级放大电路图10两级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通常电子秤A/D转换精度越高越好,A/D精度越高,电子秤灵敏度越高。但12A/D芯片价格比较贵,考虑到试验室条件,此次设计采取8位串行A/D芯片TLC549。TLC549与89C51接线如图11所表示。图11图11A/D转换电路图3.5数字显示电路采取4位共阴数码管动态显示显示电压值。统一采取7407驱动数码管。数码管、7407与89C51接线如图12所表示。图12数字显示电路图图12数字显示电路图第4章软件设计4.1总程序模块设计在总程序中先将系统初始化,然后循环调用A/D转换程序、把A/D转换后数拆成BCD码程序和数码管显示程序。程序流程图如图13所表示。图13图13总程序模块程序流程图4.2A/D电路模块设计当为低电平时DATAOUT为高阻状态。转换开始之前,必须为低电平,以确保完成转换。89C52产生8个时钟脉冲,以提供作为549I/OCLK引脚输入。当为低电平时,最先出现在引脚上信号为转换值最高位。依次转换8个数据,直至8位转换完成。程序流程图如图14所表示。图14A/D转换程序流程图图14A/D转换程序流程图4.3拆字程序模块设计拆字程序既把A/D转换所得数据转换成BCD码,流程图如图15所表示。图15图15拆字程序流程图4.4显示电路模块设计在单片机中实际工作流程以下:先打开P2.0,送个位,然后关掉P2.0,打开P2.1送十位,再关掉P2.1,打开P2.2送百位,再关掉P2.2,打开P2.3送千位,因为速度足够快,那么我们将看到4个数显示。显示电路模块流程图如图16所表示。图16图16显示电路模块流程图第5章安装与调试5.1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是整个调试步骤中第一步,硬件电路正确性,是其它各部分正常工作先决条件。(1)首先判断购置各个元器件本身是否已经损坏,按电路原理图安装电路,安装完成,再则依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验元器件是否有组装上错误,诸如极性电容、集成块安装方向错误等。再利用万用表检测各个焊点是否存在虚焊等问题,而且按照原理图一部分一部分检测。(2)进行调试,先硬件调试然后软件调试。R3是电桥调零电阻,R17是整个放大电路调零电阻,R8,R19调整运放增益。假如运放两个输入端上短接,则输出端电压也应该等于0V。但实际上,输出端总有一些电压,该电压称为失调电压VOS。假如将输出端失调电压除以电路噪声增益,得到结果称为输入失调电压或输入参考失调电压。必须对放大器两个输入端施加差分电压,以产生0V输出。调整R17阻值即可将电路调零。(3)将应变电桥接入电路,调整R3调整电桥平衡,使电桥输出端电压为0V;再经过调整R17、R8、R19调整电路放大增益。使第一级放大倍数达成,第二级放大倍数在2~11倍之间。5.2软件调试软件调试主要应用Keil软件进行程序调试,Keil软件全方面支持汇编语言,C51语言编译/连接、调试。(1)A/D转换程序调试(2)显示程序调试5.3综合调试在完成了硬件和软件调试工作以后,便可进行系统综合调试。综合调试通常采取全速断点调试运行方式,在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排除系统中遗留错误以提升系统动态性能和精度。5.4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案5.4.1故障出现情况(1)数码管显示数值不稳定;(2)数码管显示数值为零;5.4.2处理方案(针对上述故障一一对应处理方案)(1)在主程序调用显示程序之前加了一个循环,实现循环调用显示程序,便实现了数值稳定显示。(2)一开始显示数值一直为零,然后将程序中volt=volt*5.0/255*1000改成volt=1234,编译下载后能够稳定显示1234,说显著示部分硬件电路和程序没有问题。再测TLC549输入电压,测出一个负值,因为此处TLC549REF+为+5V,REF-为0,所以TLC549输入电压须为正值。然后调整应变电桥电阻位置,便实现了TLC549输入电压为正值,数码管便可正常显示。5.5功效测试及结果分析测试电路板,增加砝码,统计输出电压信号,利用CSY-V9.1虚拟仪器采集测量电路输出电压至电脑中,并分析数据。测试结果分析如图17所表示。图17图17测试结果分析由图可分析知,灵敏度为105.06,非线性误差为±0.41%,参考设计指标:考虑A/D分辨率为20mV,要求灵敏度不低于40mV/20g。系统线性度和灵敏度(最小二乘法),要求非线性误差小于1.50%。本设计完全符合设计指标。总结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查阅和调试电路板,结合自己所学,认真处理每一个功效模块中碰到问题。在设计各个功效模块之前,我用Protel99SE绘图软件进行了各个模块绘制,并最终绘制成一个总电路原理图。但因为缺乏实践经验,电路中还有些功效不够完善,有写参数不够精准,而且抗干扰能力也不够好。总之,在这次课程实际中,我学会了怎样把自己所学书本知识应用到实处。看到自己设计功效电路能在仿真软件中运行、调试好电路正确运行,我有了很大成就感。另外,经过详细操作,我掌握了各个功效模块接口设计方法,不论是在设计思想还是在动手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参考文件[1]
余成波等.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
沙占友等.新型专用数字仪表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周航慈等.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
张立科.8051系列单片机程序设计[M].
人民邮电出版社,
.[5]
张金铎.
传感器用其应用[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6]
沈红卫.
基于单片机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M].
电子工业出版社,.[7]
吴金戌.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附录附录1:软件程序#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datapointP0#definebitpointP2ucharcodeword[]={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27,0x7f,0x6f};ucharcodebitword[]={0xfe,0xfd,0xfb,0xf7};sbitSCLK=P1^2;sbitSDO=P1^0;sbitCS=P1^1;ucharBCD[4];uintADSS;ucharADS[20];voiddelay1s();voiddelayshort();voiddisplay();voidTOBCD();voidAD();voiddelay_50us(uintt);voidmain(){ucharp;while(1){ AD();TOBCD();for(p=0;p<100;p++)display();} }voidAD(){uchari,j; for(j=0;j<20;j++){ CS=1;SCLK=0;_nop_();_nop_();CS=0;_nop_();_nop_();for(i=0;i<8;i++){ SCLK=1; _nop_(); _nop_(); ADS[j]=ADS[j]<<1; if(SDO==1) ADS[j]++; SCLK=0;}CS=1;//禁止TLC549,再次开启A/D转换 delay_50us(2);}ADSS=0;for(i=0;i<20;i++)ADSS=ADSS+ADS[i];ADSS=ADSS/20;}voidTOBCD(){uinttemp; temp=ADSS;temp=temp*5000.0/255;BCD[0]=temp%10;//最低位BCD[1]=temp/10%10;BCD[2]=temp/100%10;BCD[3]=temp/1000;//最高位}voiddisplay(){uchari;bitpoint=0x00;for(i=0;i<4;i++){P0=word[BCD[i]];P2=bitword[i];delayshort();}}voiddelayshort(){ uinti,j; for(i=6;i>0;i--) for(j=100;j>0;j--);}voiddelay1s(){ unsignedcharh,i,j,k;for(h=5;h>0;h--) for(i=4;i>0;i--) for(j=116;j>0;j--) for(k=214;k>0;k--);}voiddelay_50us(uintt){ucharj;for(;t>0;t--)for(j=19;j>0;j--);}附录2:1)两级放大电路Multisim7仿真图2)硬件系统电路结构图附录3:系统测试结果分析附录4:元件明细表元件明细表名称数量名称数量电阻471瓷片电容10481K1103110K220pF2100K3电解电容10uF81M422uF1可变电阻501OP07芯片41K1底座410K1549芯片1100K1底座1排阻300189C51芯片17407芯片1底座4底座14个共阴数码管数码管1晶振1底座1插孔若干插线若干附录附录1:软件程序#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datapointP0#definebitpointP2ucharcodeword[]={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27,0x7f,0x6f};ucharcodebitword[]={0xfe,0xfd,0xfb,0xf7};sbitSCLK=P1^2;sbitSDO=P1^0;sbitCS=P1^1;ucharBCD[4];uintADSS;ucharADS[20];voiddelay1s();voiddelayshort();voiddisplay();voidTOBCD();voidAD();voiddelay_50us(uintt);voidmain(){ucharp;while(1){ AD();TOBCD();for(p=0;p<100;p++)display();} }voidAD(){uchari,j; for(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能源项目合同财产保全担保书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装修贷款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60岁以上人员社区教育辅导劳动合同模板3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就业与创业单元综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2025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运营履约担保合同4篇
- 2025年度喷灌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合同4篇
- 2025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兼职外教远程教学合同4篇
- 2025年度宿舍管理员职业发展规划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马赛克材料研发与应用采购合同4篇
- C及C++程序设计课件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记录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申请书样本
- 幼儿教师干预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研究 论文
- 湖南省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部分
- 材料设备验收管理流程图
- 培训机构消防安全承诺书范文(通用5篇)
- (完整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
- 第8期监理月报(江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