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析中年人的爱情缺氧还是张艺谋的青春怀伤_第1页
浅析析中年人的爱情缺氧还是张艺谋的青春怀伤_第2页
浅析析中年人的爱情缺氧还是张艺谋的青春怀伤_第3页
浅析析中年人的爱情缺氧还是张艺谋的青春怀伤_第4页
浅析析中年人的爱情缺氧还是张艺谋的青春怀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析中年人的爱情缺氧还是张艺谋的青春怀伤

[摘要]在近些年社会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浪潮中,中年人的“情欲”需求被渐渐激活的同时,也使他们经历着自我情感的缺氧与价值迷失的精神困顿。从艾米小说文本《山楂树之恋》的“中年读者迷”到张艺谋《山楂树之恋》影像文本的上映,实现张艺谋青春抒怀的同时也将当前中年人的“情感危机”引向了影像世界里的“青春怀伤”。《山楂树之恋》所展现的一种向历史寻找爱情的“青春记忆”,恰恰满足了他们青春怀旧的自我疗伤。

[关键词]青春记忆;青春怀伤;影像消费

从2010年9月开始,“青春情殇”的影像叙事与中年人的“青春怀旧”开始初见端倪。继《初恋红豆冰》之后,国庆期间《庐山恋2010》《山楂树之恋》陆续登场,都将镜头献给了每个人最初的情感悸动,它折射出一种由中年群体的“情感危机”到“青春怀伤”的影像化消费趋向。

一、从“历史深处”寻找关于爱情的“青春记忆”

从张艺谋决定拍摄《山楂树之恋》到这部影片的全球首映,媒体采访中的张艺谋,反反复复地强调着这样的一个情景:在剧本的结尾,男主角老三已在弥留之际,女主角静秋走到他的床前,不知道该怎么办。旁边的人冲着她说:“你快叫吧,平常怎么叫,现在就怎么叫,现在叫他,他还听得见。”然后,静秋就喊:“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每次说完这个场景,张艺谋就会说“突然就有了心动的感觉”。据说,这是他选择这一剧本的一个很关键的个人原因。在《新京报》记者对该片编剧的采访中,年轻编剧顾小白总结为一句话:张艺谋是在通过电影抒发自己当年的情怀。“他像静秋那么大时也是在农村,那时他身上背负一大堆罪名,比静秋还要卑微得多。他看了小说后当时就哭了。我觉得是静秋的那种经历让他感同身受,所以他必须要把这个电影拍了,这是对自己当年经历的抒怀。”[1]而且,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张艺谋在数次关于《山楂树之恋》的采访中,最喜欢且最频繁使用的两个人称就是“我们”与“我”。在以独特个体“我”的切身感受中,融入对“我们那个时代”的追忆与想象。而他所回忆的就是那段青春时代的“爱情”,他强调的是“故事本身情节性的东西不是那么重要,它还是表达了一种纯真的爱情,这种初恋的情怀。”(张艺谋语)实际上,我们无意于揭示张导现在的婚姻局面与曾经的青春情殇,但这却是个人进入历史、体味自我与时代的必然路径。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阶级友情远远高于血缘亲情与个人爱情。但是,在时隔三四十年的历史怀旧中,诗意化的个人情绪与唯美化的文学记忆,往往并不是要重述历史,它交织着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体验、想象。历史的青春回想,是从个人的“体验”开始,而不是从“记忆”开始,文学往往在追忆或叙事的名义下,进行着关于曾经事件记忆的“再叙述”,而这种“再叙述”的心路历程,实则是一种关于“记忆”的“再度回味”与“深层体验”。而且,这种“再度回味”与“深层体验”注重的都是写作时的当下体验,而不是曾经的“绝对真实”的心理情绪。因此,对于那个特殊年代的青春记忆与初恋怀伤:一方面走向了对历史的与反思,文学中的“伤痕”潮与“反思”潮,就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种深度批判。它的动力源于现实的改革方向与现实生活的人文价值的重新体认;另一方面,这种对历史的追忆,往往过滤掉了那些非人性的历史因素,进入到历史想象中再造一种“虚有”的“还乡乌托邦”,它的动力却是源于现实生存的困境和对未来生活的疑惑。

直面我们当前的生活,对于改革初期的自由狂热与美好时代的感慨,已经渐渐被物质化生活的单向度与价值失范后的自我迷失所取代。正是处于中国社会改革核心力量的这一代人,在他们的中年期经历着自我情感的缺氧与价值迷失的精神困顿。一种向历史寻找爱情的“青春记忆”,满足了他们青春怀旧的自我疗伤。于是,一种“再青春化”的怀旧情结与影像叙事渐渐地取代了前几年影像叙述中的中年群体“情感危机”。

二、从中年人的情感危机到“青春怀旧”的情感疗伤(一)我们的时代与“我们”的爱情

林少华教授在《羊城晚报》2010年10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诺贝尔文学奖和〈山楂树之恋〉》中说:“我看了《山楂树之恋》之后不由得再次感到在爱这方面这几年我们已经失去了理想。毋庸讳言,或许因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在价值取向上,最迷恋的绝对是权势,其次是财富即钞票,再次是美女的脸蛋。美女的脸蛋当然没有罪过,因为美女的脸蛋也可以指向纯爱,指向精神升华。然而遗憾的是,现实当中更多的指向了性爱,指向官能刺激。对性禁忌防线的一再突破,对动物性欲望的极度张扬,对青春期苦闷以至错位恋情的大肆渲染,充斥着电影银幕、电视荧屏、电脑界面和小说的字里行间,几乎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就这点来说,我——也许我神经过敏或年纪过大——真有些怀疑我们的艺术创作、阅读品位和审美情趣正在退化,正在消解人的精神性和动物的本能性之间的界线。”[2]这正是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一种源于对现实生存的困境与对未来生活的疑惑,它表达了一位中年学者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情爱生活和道德价值的忧思。《山楂树之恋》无疑给予他们一种“纯净的爱情”的青春回想与历史怀旧,以此汲取对现实的批判力量。而《山楂树之恋》迎合的恰恰就是这些中年男人们“情感消费”的市场需要。如《扬子晚报》2010年9月16日报道:“《山楂树之恋》还让很多中年观众走进影院,在笑声中、泪影里重温了自己的青春岁月。”[3]又据新街口影城的赵小姐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山楂树之恋》昨晚7时上映,上座率很不错,8点不到,9点半的场次都已客满,而且“中年观众很多,占一半以上,一看很明显就是老知青”。与此同时,记者又采访了一位中年女观众,这位中年观者说道:对于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的人来说,《山楂树之恋》这样纯真的爱情是他们心中真爱的典范。“我们那时对爱情的理解就是这样子的。”[3]影评人魏君子在评《山楂树之恋》时也说道:“《山楂树之恋》应能勾起很多人‘曾经沧海’的回忆,只有阅尽千帆,才能体会青涩纯洁的可贵。”《西风烈》的导演高群书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直接:“《山楂树之恋》是给我们这种老男人看的。”[4]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从近几年影视剧中的中年群体的“婚姻危机”再到经典影像“青春情恋”的当下怀旧,它背后潜流着一股中年人的“青春怀伤”。

中年人的青春怀伤

记得曾经与几位有忘年之交的中年朋友在关于爱情婚姻的闲聊中,他们多是感慨:我们那个时代的婚姻是十分实际的。没有谁太在意爱与不爱的,两性之间彼此不反感,撮合在一起过日子。哪像你们这些生活在阳光里的一代人,情呀、爱呀,自由奔放,沉浸在长时间的爱情期待与爱情厮守,爱情猜忌与爱情纠葛,而我们关于爱情的一切都省了,从认识到结婚,只要短短几个星期;从结婚到离婚,却需要您付出一辈子。然而,在社会改革开放与市场化经济浪潮中,中年人的“情欲”需求与“再给我一次爱的机会”被渐渐的激活,“寻找真情”成为他们出轨的“伟大”理由。而寻找的对象,就是那些处于花季的妙龄少女。她们的青春朝气与爱情期的“妩媚”,正是这些寻找“真爱”的中年男人们的“梦中初恋情人”。《蜗居》中海藻最初吸引宋思明的原因就是因为她长得很像宋思明大学时期的初恋情人。近年来影视剧中“中年人的情感危机”与“婚姻拉锯战”,更是将中年人的情感问题形象化地呈现在受众面前。重温旧情的恋情剧、经典爱情剧的重新翻拍等,又将中年人的“青春怀旧”直接引向了“青春爱情剧”的多年龄段的共同观赏。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中年男人走进包厢,与可爱的“小三们”重新演绎青春爱情的甜美与“忧伤”;一部分中年男人时时翻开相册,忆起昔日的青春荒唐和那时的情梦怀伤;还有一部分中年男人独自或与妻子守在电视旁,偶尔也在影院里,各自缅怀自己的青春与自己少年的轻狂,还有那驱不散的初恋情殇。就像一首歌所唱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三、影像时代的“青春恋情”:爱情配方《山楂树之恋》然而,张艺谋个人的春春情殇与中年人的青春怀旧,并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因素促成《山楂树之恋》的热映,它完全是消费时代影像世界里“青春恋情”的市场化行为。就《山楂树之恋》整部影片从制作到首映来说,完全就是烹饪大师的一道时尚菜肴。我们可以将这道菜肴的制作过程分解为三个环节。

第一,确定参赛理由:其一,从海外到国内的网络阅读,保证了《山楂树之恋》有足够的受众群,可以保证成本;其二,以天下已是“纯情女”难觅、“纯情男”死绝的至绝真理,引来天下人的共同感慨。故于天下选秀,使民众皆议“纯情女”与“纯情时代”。继之“纯情女”热播、“周冬雨”热议,让天下民众皆有“纯情稀缺”的饥饿感,然后,宣布自己即将出炉的爱情菜肴——“最干净的爱情”!

第二,作料配方:其一,以青春无知与遥远的初恋配之,故似乎“干净”。似乎少男少女的春情总是干净的,尤其是那个你触不到的年代;其二,懵懂的春情与初恋的傻爱,饰以唯美的画面、夹杂远距离的怀旧,故这样的爱情才似乎“神圣”;其三,凄美的爱恋,又一个变相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似乎真正的、干净的爱情,只能是“性未遂”“身先死”“情乃牵”的模式。

第三,加工程序:程序一,猛火爆炒。大制作的全程攻略。从准备期的购买版权到开机前的造声势;从全国大骂没有“纯情女”的选“纯情女”到纯情女“周冬雨”的选定;从开机拍摄到预告片宣传,整个过程,真是吊尽了全国民众的胃口。程序二,文火慢煮。让尽可能多的名人、媒体参与“山楂树”事件中,从知名作家、抢眼的评论家、正火的演员、热气的主持人、成功的商人等,这些受人瞩目且具有超强媒体号召力的人帮忙叫卖,帮腔造势。《山楂树之恋》在闹哄哄的媒体热气中,隆重出炉这“最干净的爱情”。

事实上,电影的价值就在于把人们的梦想编织进去,并且以电影艺术的方式再次呈现出来,让观者在短时间内得以宣泄,放松。观看《山楂树之恋》的整个过程,快快乐乐地打发掉了一段无聊的时光,又重温了一段青春年少时的爱情想象与青春情殇。或者幸福的人儿,还可以与自己身边的另一半叙叙往日的青春记忆;不幸的人呀,在影像人物的伤痛与死亡献祭中,宣泄一下那许久没有发泄的暗伤。之后就是:赶快离开影像,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世界不会改变,生活照常,没有人会因为这部片子进入青春记忆的永伤!

[参考文献]

[1]勾伊娜,沈凊彧.《山楂树》编剧:曾想强化性压抑主题张艺谋否定[N].新京报,2010-09-21(娱乐新闻版),http:///yl/2010/09-21/

[2]林少华.诺贝尔文学奖和《山楂树之恋》[N].羊城晚报,2010-10-10.

[3]马彧.《山楂树》引隔代爱情论战“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