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与策略新能源化工价值重塑仍在途_第1页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与策略新能源化工价值重塑仍在途_第2页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与策略新能源化工价值重塑仍在途_第3页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与策略新能源化工价值重塑仍在途_第4页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与策略新能源化工价值重塑仍在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与策略-新能源化工价值重塑仍在途核心观点:新能源化工品:需求高增的高景气赛道。新能源化工品成长确定性突出,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受益品种:光伏链化工品如纯碱、三氯氢硅、工业硅、胶膜等;锂电链化工品如锂电级导电炭黑、PVDF、负极胶粘剂、磷化工等;风电链:聚醚胺、环氧树脂、(超)高压电缆绝缘料等。01、2022年化工行情分化显著行情:2022年1-8月化工板块略优于大盘化工指数表现尚可:截止22年8月22日,2022年化工(SW)指数下跌9.1%,沪深300下跌15.0%,中证500下跌14.9%,化工(SW)相对沪深300/中证5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5.9%/5.8%。上半年表现较好的板块集中在下面三个方向,行情有望贯穿全年:1)新能源化工品;2)稳增长及后疫情下有望复苏的地产链化工品、化纤链、消费链;3)具备高成长性及强阿尔法的新材料。盈利:板块盈利同比、环比大幅提升2022年受通胀及俄乌战争带来的全球能源价格上行影响,化工品价格上行导致行业营收及业绩同比大幅提升。据统计,基础化工行业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32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26.8%。2021年及2022年Q1,行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2.1%、26.8%,21Q4、22Q1分别环比-22.2%、+36.9%,环比大幅上升。需求:当前需求偏弱,地产等数据不佳2022年以来我国化工行业出口实现较高正增长,纺服业自年初累计值同比的高增长逐步下滑,汽车、地产数据不佳。2021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于疫情冲击后逐步复苏,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化工类产品出口交货值始终保持较高增速。内需方面,我国纺服行业自年初高增长后一路下行,地产行业表现不佳,汽车行业开始回暖。02、高景气赛道:新能源化工品锂电级导电炭黑:新能源成时代趋势,动力电池高速增长全球动力电池产量预计保持高速增长,CAGR37%。电动车销量预计持续高增,其中根据EVSales,2021年全球完成销量675万辆,同比增长超100%。根据测算,全球动力电池产量预计从2021年的600GWh增长到2023年的2108GWh,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37%。导电剂作为一种关键辅材,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锂电级导电炭黑:导电炭黑降低电阻率,常用于锂电池导电剂导电炭黑是炭黑的一种,主要用于生产半导电或抗静电屏蔽的高分子材料以及锂电池导电剂。在新能源领域,由于价格稳定、应用成熟,导电炭黑是锂电池导电剂最常用的生产材料。其上游多为煤炭(煤焦油、蒽油)和石油(乙烯焦油、乙烯),下游应用则包括锂离子电池、高压电缆导电屏蔽材料、导静电塑料等。锂电级导电炭黑:动力电池高速增长,助力全球炭黑需求随动力电池产量增长,全球导电炭黑需求预计在未来五年高速增长。在锂电池中,正极与负极均需要添加一定质量比例的导电炭黑以提升导电性,以单耗56吨/GWh计算,全球动力电池将在未来五年带来年均超1万吨的导电炭黑需求增量。再综合考虑消费电子和储能领域对导电炭黑的需求,我们预计全球电池用导电炭黑需求有望从2021年的3.36万吨增长到2025年的11.46万吨,年均增速达到36%。负极胶粘剂:石墨负极采用CMC+SBR体系SBR粘结剂特性优秀,国产替代空间巨大。SBR(丁苯胶乳)是应用最广泛的水性粘结剂,常与CMC一起混合使用作为锂电池粘结剂。SBR极易溶于水和极性溶剂中,少量使用就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具有电阻小、耐老化性强,耐有机溶剂、使用寿命长的优点。CMC+SBR共同用于负极粘结:二者在实际锂电池石墨负极中是相互互补,缺一不可,是工业界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负极胶粘剂:硅基负极材料为新方向,PAA更适用硅基负极材料可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成为负极材料新方向。硅基负极的原材料主要由硅材料和石墨构成。虽然目前市面上广泛使用的负极材料仍为石墨材料,但商业化的石墨负极容量发挥已接近其理论比容量,限制其进一步的应用。根据钜大锂电,硅在常温下与锂合金化,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1,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十倍以上,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磷化工:国内磷矿产量逐步缩减,新增产能有限国内磷矿石的环保、限产压力大。湖北基于国家的长江大保护方针,于2017年开始出台文件,关闭小产能矿山,对于有环保问题的企业关停、整改。贵州、云南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多次叫停磷矿开采。四川由于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于2017年出台文件关闭保护区内的磷矿。光伏需求:全球光伏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在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原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装机量快速上行。美国商务部6月6日最新声明,白宫将宣布两年内不对太阳能产品进口征收任何新关税;欧洲能源独立目标明确,推动能源转型加速,官方设定到2030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45-50GW的目标。据卓创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同比增长23%。我国是全球光伏组件生产的主要国家。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53GW,同比增长10%。但21年光伏组件产量达198GW,同比上升59%,20年占全球组件产量的76%。纯碱:产能收缩,开工高位,供给低弹性2021年,产能有所收缩,产能增速较低,2022年进一步下行。2019年,由于2017-2018年盈利改善,产能重回6%增速,供给扩张冲击导致盈利能力下滑至2013年底部附近;2020年,纯碱产能仅扩张37万吨,产能增速1%,供给增长趋缓使得纯碱价格及盈利能力停止下滑,逐渐稳定。2021年,纯碱行业产能有所收缩,净减少34万吨,产能增速-1%。2022年,年初连云港碱厂关停130万吨,全年预计仅年底新增40万吨纯碱产能,预计2022年纯碱行业产能为3203万吨,同比-2.7%,不考虑年末投产的40万吨产能,22年预计产能同比-4.0%。三氯氢硅:光伏高景气对三氯氢硅拉动明显多晶硅集中在22Q3-22Q4投产,大幅拉动光伏级三氯氢硅需求量。22Q3-22Q4我国多晶硅产能计划新增62万吨,预计22/23年多晶硅产量达75/115万吨,因为新建装置投产前需要对装置填充三氯氢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单耗0.2t),另外在后续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氯氢硅补氯(单耗0.23t),因此22/23对应一次补氯三氯氢硅需求量为14.76/8万吨,对应补氯需求为17.7/23.6万吨,整体光伏级需求量为32.4/32.2万吨。工业硅:21年是工业硅大年21年行情复盘:21年是景气度大幅超预期的一年。工业硅价格从底部1.3万元上涨至6万元/吨以上,复盘其原因主要来自于:(1

)碳中和和能耗双控背景下,供给逻辑超预期。由于工业硅是能耗高的行业(单吨生产1.2-1.3万度电),长期看拿能耗指标较难,同时7-10月份在限产限电,行业开工率低于往年丰水期。(2)补库存叠加下游扩产,需求增加。21年,全年工业硅产量约250万吨,行业开工率为52%;需求中出口占76万吨,内需约186万吨(其中铝合金领域消费43万吨、有机硅领域消费77万吨、多晶硅领域消费59万吨、其他7万吨)。21年需求同比增加约22万吨,增速为13%。(3)此外,由于7-10月,下游恐慌式补库,推高了阶段性需求,助力价格暴涨。EVA-胶膜:EVA与POE为光伏胶膜主流原料目前市场上封装材料主要有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共挤型POE胶膜等。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主要用于组件封装,可以对电池片起到保护和增效作用。EVA胶膜:市场上的主要封装材料,占据市场份额超过50%。白色EVA胶膜则可以有效提升反射率,主要用于组件的背面封装。POE胶膜:新一代的胶膜封装材料,具有优秀的阻水性能和抗PID性,是双玻组件的主流封装材料。EPE胶膜:又名共挤型POE胶膜,是通过共挤工艺将POE树脂和EVA树脂挤出制造,保留POE材料的抗PID特性和阻水性的优势,同时也具备了EVA材料良好的工艺匹配特性。HJT:作为更高效率的N型光伏电池,渗透率逐步提升N型电池如HJT凭借着其较高的量产平均效率以及单片电池功率将成为未来光伏电池的主流,对目前的PERC等P型电池形成替代。HJT目前的成本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在电池设备等总投资上仍然是目前PERC电池的2-3倍,但是含税成本仅比PERC电池多23%,在HJT降本增效的路线中,对于银浆的成本降低将成为降本的一个主要方向。铜电镀:降低HJT银浆成本的主流工艺铜电镀取代银浆可以细化格栅。在原本的丝网印刷技术中,格栅的线路线宽线距大部分在20μm;引入光伏异质结铜电镀后,用铜电镀取代银浆,可以将线宽线距控制在10μm以内。线宽线距尺寸越小,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光伏异质结铜电镀能将电池转换效率提高20%。聚醚胺:风电用环氧树脂固化剂风电叶片用核心固化剂聚醚胺持续受益。叶片主体通常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需要满足叶片主体超高的强度以及韧性,一般使用的是多元胺(聚醚胺)类催化剂,目前单位GW风电装机对应聚醚胺需求量约为900吨。假设下半年风电装机为47.06GW,则对应的聚醚胺需求为4.71万吨,除风电外其他领域胶黏剂需求约为2.5万吨(不考虑其他领域需求下降),下半年将出现0.9万吨缺口(不考虑下游叶片和自身库存的影响)。环氧树脂:地产需求见底,风电边际增量拉动环氧树脂短期因地产表现偏弱,风电需求或添动力。环氧树脂作为风电叶片主体以及主梁主流的胶黏剂主体,单位GW需求量约为4550吨。环氧树脂下游主要为涂料(43.6%),电子电气(33.7%),复合材料(13.8%),胶黏剂(9.0%),其中风电相关20%。2021年中国产能为249万吨,产量为194万吨,开工率为77.91%。(超)高压电缆绝缘料:市场大、需求稳定增长,国产替代正当时电线电缆行业市场大、需求稳定增长。电线电缆行业拥有万亿级别规模的大市场,电力电缆是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根据电力可靠性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156万km,其中75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中无电缆线路。此外,2021年,我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1984千米,全年新投产直流输电线路2840千米。03、新材料:把握国产替代等方向中触媒:分子筛催化剂市场空间广阔全球分子筛催化剂消费量34.1万吨,中国消费10.2万吨,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分子筛是催化剂的重要活性成分或载体,广泛应用于各类催化剂中。催化剂市场空间广阔,全球2500亿元。据IHS,2019年全球石化催化剂市场规模为55.64亿美元,全球化学合成催化剂市场为159.60亿美元,合计215.21亿美元;全球移动源催化剂市场规模为124亿美元,全球固定源催化剂市场为12.37亿美元,合计136.37亿美元。蓝晓科技:吸附分离前景广阔,产业化布局打造行业龙头全球细分分离材料市场规模约172.3亿美金,市场空间大。新兴材料中,离子交换树脂、色谱填料树脂与微载体分别拥有33.9、22.0、17.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年化增速分别为5.8%、8.2%、10.7%。深耕产业化布局,打造国内行业龙头。公司深耕领域主要为吸附分离材料,包含吸附分离树脂以及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新兴领域。结合材料制造、应用工艺、系统设备三方面技术优势,率先提出整套吸附分离技术服务的业务模式,可满足不同客户的柔性需求。业务覆盖食品、植物提取、盐湖卤水提锂、生物医药等领域。气凝胶:高端阻燃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新能车、军工气凝胶上游:正硅酸乙酯、功能性硅烷为硅源(晨光新材);玻纤毡或者陶瓷纤维毡为基体;

气凝胶中下游:气凝胶基材加工,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将硅源负载在基体上,再利用CO2超临界工艺去除硅胶孔的杂质,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微孔结构(泛亚微透),再进行后处理加工销售给下游客户。联瑞新材:先进封装渗透率提升带来高端球硅增长先进封装占比提升打开成长空间。根据Yole,2021年先进封装占比45%,预计2025年达到49.4%,主要集中在5G通信终端、高性能计算(HPC)、智能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应用中。封装技术朝着小型化和集成化趋势发展,目前先进封装主要有WLP和SiP两条技术路径。WLP指得是晶圆芯片封装,使其接近芯片本身大小;SIP指的是系统级封装,将多个功能芯片封装在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