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_第1页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_第2页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_第3页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_第4页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

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考向指引1.各个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文学与政治、经济的

内在联系2.结合典型的书法艺术、绘画精品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3.京剧的现状与发展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

。(2)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的基础。现实主义诗歌总集2.楚辞(1)始创:屈原。(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

》。3.汉赋(1)含义:以

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

时代

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作:西汉

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

张衡的《二京赋》。离骚楚辞大一统司马相如4.唐诗(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2)概况代表特点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高适、岑参

,描写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活边塞诗代表特点盛唐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

”的

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

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白居易诗仙5.宋词(1)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2)代表人物①婉约派:柳永、

。②豪放派:

、辛弃疾。李清照苏轼6.元曲(1)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3)代表:

、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7.明清小说(1)背景①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扩大。关汉卿市民阶层(2)代表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西游记》、《红楼梦》。②文言短篇:《聊斋志异》。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1.(2011·长春模拟)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特征,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

)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C.国力的强盛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本质上体现出西汉武帝时代国力的强盛,选C。答案:

C2.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包办婚姻的逐渐废除②商品经济发展③重商观念的形成④城市生活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从根本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益丰富,故选C答案:C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

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3.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

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

一步通俗化。4.文化基础: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

事小说创作。5.科技基础: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1.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①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②形成:商朝形成完整体系。③演变:按照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④趋势:由繁到简。甲骨文(2)书法①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②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③特点类别特征代表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钟繇、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文征明王羲之行书2.中国画艺术(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发展时期特征代表魏晋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的《

》元明清

成就最为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顾恺之文人画清明上河图3.戏曲艺术(1)演变①原始社会:原始歌舞。②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③元朝: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④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①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②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出现。③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④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3.(2011·丹东模拟)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下列书法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王羲之的《兰亭序》B.柳公权的《玄秘塔碑》C.张旭的《肚痛帖》D.赵孟

的《汉汲黯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神采”意即放纵高雅,“形质”意即规矩实用,说明该书法形式既有楷书的规矩又有草书的放纵,据此可判断为行书,故选A。答案:

A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特点有哪些角度特点演变背景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画家素养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最为突出绘画风格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绘画功能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3.隋唐时期: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4.宋元时期:宋代重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出现丰富多彩。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金人铁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进取。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5.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单考点、多角度综合考查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一个考点书法艺术多个角度1考查中国古代文字的历史作用2考查王羲之对中国书法的贡献3考查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角度一以探究问题的形式考查我国汉字的历史作用1.“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例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汉字而使用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许多国家”,说明统一文字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故选C。[答案]

C角度二联系现实考查王羲之对中国书法的贡献2.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此称为行书的代表人物,故选A。答案:A角度三以馆藏书法作品考查中国书法艺术3.(2011·东营模拟)右图是某博物馆收藏的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以词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抱负。有关该作品的字体和创作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甲骨文,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隶书,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行书,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书法作品是魏晋以后进入自觉创作阶段。根据提供的作品,可知这虽是甲骨文,但不可能是商代的作品,故选D。答案:

D单考点、多史料考查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一个考点]古代文学的发展[多个材料]材料1: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材料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史料解读](1)材料1反映了对唐文化高度繁荣的赞美。(2)材料2以词的形式反映人生三种境界。(3)通过获取的有效信息可知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命题视角](1)唐文化博大精神、高度繁荣、宋词充分体现了宋文化的特色,结合材料考查唐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2)考查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理解。[史料运用]1.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罕与伦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唐朝的统一和巩固;科举制的推行;经济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佛教文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词更适宜抒发感情;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命题猜想]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出现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得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2: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材料3: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材料4: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华丽,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请回答:(1)在材料1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2)材料2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3)材料3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4)综合材料1、2、3,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4,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应紧扣材料中的“世情小说”、“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考查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来得出态度,明朝时的统治思想是理学;第(4)问注意角度是“具有近代意义”,背景结合材料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来回答。答案:(1)人情派(世情小说)。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2)文人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或追求抒情写意)。(3)反正统意识。理学(或心学)。(4)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和人情意识的思想文化倾向)。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1.(2010·安徽高考)西晋杜育的《苑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

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

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解析:本题考查茶的起源,意在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调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认为茶的起源就是在晋代,B说法最为合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说法错误;唐代有了关于茶的专著,说明茶的起源应早于唐代,C说法错误;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人物,关于其发现茶的传说史料价值较小,D说法错误。答案:B2.(2010·全国卷Ⅱ)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解析:本题考查宋金关系及重阳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在三国时期已有重阳赏菊的风俗。答案:D3.(2010·重庆高考)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文学成就,意在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柳郎中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说的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学士词……唱大江东去”说的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人物中只有辛弃疾属于豪放派,故答案为D。答案:D4.(2010·重庆高考)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