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_第1页
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_第2页
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_第3页
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_第4页
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芍药假设干历史问题讲究芍药假设干历史问题讲究〔芍药其次稿2011/11/8〕(2023-01-0410:21:01)标签:分类:药物讲究芍药假设干历史问题讲究〔芍药其次稿〕由原来《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讲究》一文扩大改写,原文作废。〔一〕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讲究及药用芍药简史芍药,中国原产的传统名花,“百花之中,其名最古”,据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中国的芍药栽培对世界芍药品种的形成影响最大,所以中国被誉为“芍药之母”。我国何时开头栽培芍药很难确定,有人依据《古琴疏》所说:“帝相元年〔帝相为夏代第五个君王,约公元前1936年至前1909年在位,居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认为中国的芍药栽培始于夏代。但《古琴疏》是宋代虞汶明编写的,所以并不行靠。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的《离骚》中有“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有人认为留夷即芍药。有学者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芍药。花卉史争论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中栽培赏识芍药就常见。南朝·陈朝的姚察〔606年之前〕《建康记》载:“建康出芍药极精好。”《晋宫阁名》记有:“晖章殿前,芍药花六畦”。芍药最早的人工栽培应当主要就是用于赏识和美化,求的是枝繁叶茂花盛,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取其根则死,取其局部根则影响其壮大,所以可以认为早期的芍药栽培一般不用于药用。无证据说明秦汉时代具有大规模栽培商品芍药,而且当时野生芍药资源丰富,所以认为秦汉时代的药用芍药主要来自野生品应当还是牢靠的。尚志钧等学者认为,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肯定的品种混杂性,包括芍药 Paeonia1actifloraPall.、草芍药PaeoniaobovataMaxim.〔草芍药在中国地理分布最广,花多白〕及其变种,可能还包括今日的牡丹花〔历史上牡丹花有木芍药之名〕。史料说明,大约五代时期,中国江南地区才开头大规模种植芍药,所以可以认为五代之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东汉河南南阳人张仲景和张伯祖当年可能使用何种野生芍药?先来看看我国野生芍药品种的地域分布。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秀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疆芍药和窄叶芍药。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在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该种是中国野生芍药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本品原来也是今药典药用芍药,95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果芍药。本种在我国分布范围仅次于草芍药,但却在芍药属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种源,对世界芍药品种形成影响最大。秀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疆北部阿尔泰山区。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本经》载芍药生中岳川谷〔河南嵩山〕。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公元502年〕说”“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比照上面中国各种原种野生芍药在今江苏河南一带的分布,主要就是野生草芍药和芍药,两者花多白色。《河南植物志》和《嵩山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 lactifloraPall.花色都注明是白色或粉红色。《江苏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Paeonia1actifloraPall.也是花瓣白色或粉红色。野生芍药花主要为白色还可以从一些古书的记录中证明:《大金国志》卷一《太祖纪》:“是年〔收国元年〕,生红芍药花,北方以为瑞〔消灭红色芍药算是天降瑞兆〕。女真多白芍药花,皆野生,绝无红者。……”。《永平府志》〔今河北省卢龙县,隶属于河北秦皇岛市〕还记载明清时期“桃林关外有芍药川,花多白,花时布满十余里”。今日野生芍药〔药用赤芍〕开花根本就是白花,内蒙一带的野生芍药花开时一片洁白花海,成为一大景观;而今日的栽培药用芍药〔药用白芍〕却开的是明媚的红花。现今毫芍药、杭芍药就是单瓣红花〔红色或粉红色〕的芍药为上品。野生芍药的分布秦汉时代是很广的,资源特别丰富。《山海经》中记载“绣山“(北次三经),“谷之山“(中次五经),“勾称之山“(中次九经),“洞庭之山“(中次十二经)“其草多芍药“.可以大致认为秦汉之前野生芍药分布在北至晋冀,南到两湖,西抵川陕的宽阔地区。〔注:《山海经》的内容后世屡次整理,上面所引原本也可能是“其草多芍”或“其草多药”,假设如此,则未必就是今日的芍药花。〕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他不过是说野生芍药根肉的相对色泽偏白而已,野生芍药的根怎么偏白或许也不会白过今日栽培芍药去皮水煮后的色泽。不能简洁将陶氏“白而长大”一说视为今日栽培芍药就是古典芍药的根据。野生芍药也有些是根比较直条粗大加工后肉色偏白的,如过去的宝鸡野生白芍。唐代杜佑801年的《通典.卷第六》:“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徐长卿十斤,赤芍药十斤,今胜州”〔今内蒙准格尔旗一带〕,而今日的赤芍药道地产地多伦县也在内蒙。《唐书.地理志》也有一样的记载。除榆林郡外,唐代没有见其他地方是土贡芍药的,可见就算到了唐代,也认为最好的芍药就是今日内蒙一带的野生赤芍药。北宋也是仅见永兴军路的耀州土贡中有“芍药”。原向唐朝土贡芍药的胜州一带此时已经多属于辽和西夏。北宋的耀州就是陕西铜川市西南部,此地也是药王孙思邈的家乡,唐代此地确定也产上好的芍药,孙思邈晚年还隐居于此地北五台山〔药王山〕认真立著,所以他所用的芍药,他所说的“……芍药,须白者……。”应当就是指野生芍药中质优偏白者,正如后世的野生陕西宝鸡白芍。按今日一般标准来说,其实都可视为赤芍药。也就是说,其实古代就算到了北宋时代,还认为最好的芍药是在西北、内蒙一带产的野生芍药,由于只有这些地区的芍药成为贡品。即今日所说的赤芍药。秦汉时期的草本药物采集后一般只是简洁修净后晒干保存。《神农本草经.芍药》:“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大概与今日药用赤芍的加工方法一样。隋朝雷敩《雷公炮炙论.芍药》〔600年左右〕“雷公云∶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了,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其所谓晒干后刮粗皮、土也不过是简洁清洁药材,不能与后世加工白芍的刮皮工序等同。施大文等争论认为,芍药苷主要存在于芍药皮部,其含量生晒品要比加工品高5—10倍,就算去皮生晒品也要比加工品高3—6倍。固然以单一生化成分来推断药物的药力生怕有失偏颇。但是今日药用白芍为栽培品,其药力应当已经弱过古用的野生品,再去皮水煮,其药效成分已大为减弱却是事实。就算重量一样,今日白芍的药力明显远低于仲景时代方剂中的芍药药力。假设仲景时代的芍药在某方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方是君药或臣药,使用今日的白芍能保持它在方剂中的原本地位吗?这是一个问题。上世纪五十年月叶橘泉主编的《现代有用中药》已经留意到这个问题,认为“赤芍”“连皮生干”,而白芍药“有系汤浸水泡造作者,故次之”。对这种“去皮〔刮皮〕水煮”的加工方法颇有微词。个人认为白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或是药商对白芍“蒸晒”古法的“偷工版”,到底水煮要蒸制要省事得多,药材古典炮制法多讲究蒸制,而后世多煮制;还有可能是药商为了迎合医家芍药崇白的心理,在清后期特意进展出来炮制方法,目的是使之看起来白白的,尝起来粉粉的〔今水煮时间约15分钟左右。白芍假设没煮熟透,则药材晒出来发红,品相差。水煮淀粉粒糊化,比不煮的要粉〕,有以此“美化”品相以求高价的做伪嫌疑。〔注:今药农芍药去皮有两种方法:人工刮皮或将修好后的芍根放在木制床中,拌上砂,用人力或机械来回推动,把芍药紫黑色的外皮擦净,使表皮色泽洁白。〕由于大约在清代药用芍药才取单瓣红花与赏识芍药分开种植。而在宋元明时期赏识芍药和药用芍药并不严格区分,为混淆栽培。另一方面,野生芍药又以白花为主,红花少见。所以有理由疑心清代单瓣红花的药用芍药大规模种源并不是直接来自野外,而是来自原本的观赏芍药栽培品〔栽培白芍一般是无性生殖,浙白芍承受分根生殖,安徽白芍承受芍芽生殖〕。宋代王观的《扬州芍药谱》中就指出“排单叶,白单叶,红单叶,不六名品之内,其花皆六出,维扬之人甚贱之“。可见单叶红花芍药人工早有栽培。尽管现代植物争论认为野生芍药〔 Paeonia1actifloraPall.〕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原始种源,但现在有学者进一步化验分析各类芍药的遗传物质,觉察野生芍药与栽培药用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栽培药用芍药与赏识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似乎也佐证了今栽培药用芍药可能是从赏识芍药引种,而不是直接引种自野生芍药。小结:《伤寒论》时代,仲景所用芍药,一是野生品〔花多白〕,其来源应当有肯定的品种混杂性;明清以前,我国野生芍药的分布很广,资源特别丰富。二是不经过“去皮水煮”的加工,药力强;三是四是从遗传物质角度分析,今“白芍”与野生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反而与赏识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所以我认为相对而言,仲景所用芍药更近似于今日野生的、加工简洁的“赤芍”。而离今之人工栽培、过度炮制的“白芍”较远。固然,用白芍也无不行,不过生怕等同剂量的白芍,药力大减,药物的重量上宜做些调整。尽管中国的芍药栽培很早,但早期以赏识、美化为主要目的,并没有大规模的商业种植。真正大规模的商业种植或许开头于唐代之后的江南地区。唐代一些久居扬州的诗人如张祜、杜牧、卢仝、崔涯、章孝标等在诗文里一字没有提扬州芍药,说明唐代时杨州芍药或许还未兴盛。江南芍药种植的兴盛或许与唐代尚栽花赏花的风潮有关,唐亡后,中原混战,中原牡丹等花卉栽培衰落,但江南地区牡丹、芍药等花卉栽培却承唐代遗风兴盛起来,而江南的水土气候应更适宜芍药的生长,以致后世常将“洛阳牡丹,杨州芍药”并称。公元908-923《日华子本草》芍药条有云:“海〔连云港市?〕、盐〔江苏盐城〕、杭〔今杭州〕、越〔绍兴〕俱好”。说明五代时江浙一带芍药已经兴盛。北宋初年,芍药被人工大规模栽培,估量相当局部用于药用,这跟当时朝廷重视医药或有关系。“芍药之盛环广陵四五十里之间“,花开的时候,“自广陵南至姑苏,北人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刘攽《芍药谱》,1037年〕。这种规模明显不是野生花卉,而是人工大规模的栽培。当时的“真州“,“扬州“〔现江苏仪征,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涉及江淮宽阔地区。宋代时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说明当时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涉及江淮宽阔地区。扬州是最早栽培芍药并以此著名的地方,在宋至明代也是药用芍药的产地,但没有成为现代药用白芍的主产区,芍药栽培也在清末衰落。宋朝的芍药是各种花色的芍药混种,药用赤、白芍同源,但根皮以赤色居多。见《本草图经》〔1061年〕:“今处处有之,淮南者最盛。……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根亦有赤白二色”。《本草衍义》〔1116年〕:“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元代王好古公元1298年《汤夜本草》:“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或许是“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始作俑者。在此之前,虽然本草书有说芍药“其花亦有红、白二色。”但其实并没有说“白芍花白,赤芍花赤”。所以宋代时期的药用赤、白芍药应当不是象后世认为的那样以花色区分。宋代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47年前后在世〕《寓简》卷十:“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由于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缘由,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消灭赤白色的真实缘由之一。宋代老花农所说应当属实,由于今日的药农也很留意这点,假设晒白芍的天气不好,会影响药材品相和价格的.那么这种最可能实际造成芍药赤、白区分的加工状况会持续很长的历史时段。小结:从沈作喆所记也可以看出,宋代医家实际所使用的芍药,其实赤白同源,其差异不过是加工过程中的日照差异所致。其简洁的“洗濯而后暴之”的加工方法近乎今日的赤芍加工法,不过药材来源多为栽培品。明朝时期,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明末清初周筼《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属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倚担市者日万余茎,惜无好事者图而谱之。”可见当时种植之盛。明末《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掩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实际是否真的如此加工很值得疑心。而且他说“白根固白,赤根亦白”,似乎也不合常识,芍药的根自古以来假设不刮皮应当是赤红或赤褐色的,不行能为白色。因此有理由疑心此书所说是否属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根本在同时代,方以智(1611—1671)《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在清代,安徽毫州已经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专供药用,与赏识芍药分别种植。见《毫州志.食货志.物产》〔1895年〕。按方以智所论推想,当时毫州所种植的药芍似乎也不是专制白芍,而是以加工差异出产赤芍和白芍。小结:从以上资料分析可知,明清时期,栽培芍药应当是药用芍药的主流,而且同样的栽培芍药被以不同的加工方法分别生产赤芍和白芍。“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说明明末已经有近似今日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赤芍不必是野生品,白芍的加工还是承受传统的刮皮蒸晒法,没有承受后来的去皮水煮法。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最早或许是源于张锡纯1909年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赤白芍药的地域区分。2023版国家药典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枯燥根〔赤芍还包含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一般认为,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肉红皮赤。白芍主要指药用芍药栽培品,刮皮〔或擦皮〕水煮加工者,肉白皮红。〔留意:以上所说并非确定,赤芍也有刮皮的,也有栽培品制作的,浙江不刮皮的瘦小栽培白芍常代赤芍用;白芍也有野生品,如宝鸡白芍为野生品。另外,白芍色泽实际为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粉色,太白者多为硫磺熏过的〕。前些年有调查说明,来源于野生芍药的赤芍占商品药材的 80%以上〔20%为栽培芍药制做〕,并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关于白芍的主产区和道地药材的记载见于《药物出产辨》1930年记载,“白芍产四川中江,渠河为川芍,产安徽毫州为毫芍,产浙江杭州为杭芍“.在上世纪30年月大致形成了的白芍三大生产格局,并连续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23版国家药典并没有明确规定赤芍为野生品,白芍为栽培品。突出的只是炮制方法的不同。也就是说野生品制作白芍,栽培品制作赤芍都合法,不过一般认为不太“道地”而已,药材收购商卖不卖帐就是另一会事了。随着野生芍药资源的日益枯竭,栽培品加工的赤芍应当会渐渐增加。今芍药“去皮水煮”加工成“白芍”的方法据有关考证约在清代后期形成。但1937年赵橘黄先生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看》在考察芍药时说是去皮蒸制。到了20世纪五十年月叶橘泉主编的《现代有用中药》就说白芍药“有系汤浸水泡造作者”,即已经承受水煮法了。自古以来,采集野生芍药入药应当从来没有停顿过,就算是在栽培芍药盛行的时代。它在栽培芍药盛行的时代应主要是作为赤芍药使用的。疮疡外科用芍药多用赤芍药。芍药在本草药学上具体应用简史:五代以前医家所用的芍药根本都是野生品。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肯定的品种混杂性。当时的自然环境野生芍药资源是特别丰富的。当时芍药根的加工方法是清洁、晒干。此期使用的药用芍药相当于今日的野生赤芍。宋代至清代早期,芍药大规模栽培鼎盛,医家实际所用的芍药是野生品和栽培品都用,栽培品应为主流,但医家更推崇野生品。当时的野生芍药资源也还很丰富。当时的栽培芍药赤、白芍同源,芍药花色多种混杂〔与今栽培芍药根本都是红花不同〕。当时芍药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洗濯而后暴之”〔清洁、晒干〕,并无“去皮水煮”加工法。此期使用的药用芍药相当于今日的栽培品制作的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的白芍在明末才见记载〕清朝后期安徽毫州已经消灭单独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专供药用,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白芍主要指安徽、江浙一带栽培的单瓣红花芍药,加工方法已经由传统的刮皮蒸晒法转变为“去皮水煮枯燥”法。〔二〕赤芍药、白芍药品名消灭的历史时代查《五十二病方》、《马王堆养生方、杂疗方》、《武威汉简医方》、《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小品方》残卷、《雷公炮炙论》未见有“赤芍药”、“赤芍”或“白芍药”、“白芍”的药品名。陶弘景《本经集注》始言芍药赤、白,但并未分名。从目前所见材料来看,“赤芍药”与“白芍药”的药物名称或许在唐代之前已经零星消灭。未经宋改本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中〔约成书于652年〕。已经零星有“赤芍药”和“白芍药”的药名消灭,如《孙真人千金方.十三卷.心虚实其次》中的“安心煮散方”就有用“白芍药”,此外尚有几处;《孙真人千金方.十三卷.心腹痛方第六》中的“凡客气卒于五脏六腑中则难过方”后附有一方:“赤芍药六两、桔梗、杏人各五两”。由于《孙真人千金方》主要是对唐前方剂的整理总结,因此“赤芍药”与“白芍药”的药物名称或许在唐代之前已经零星消灭。唐代杜佑801年的《通典.卷第六》:“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徐长卿十斤,赤芍药十斤,今胜州”〔今内蒙准格尔旗一带〕。所以以前学者多认为“赤芍药”、“白芍药”品名始见于宋初的《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是不对的。《肘后备急方卷六》治面发秃身臭心鄙丑方第五十二:“荜豆一升,白附,芎?,白芍药,水栝蒌,当陆,桃仁,冬菰人各二两,捣,筛,和合。”南齐龚庆宣公元479-502年《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六物灭瘢膏方:“衣中白鱼、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蔹、白蜂,上药研如粉,以乳汁和涂瘢上,日三,良。”以上两处所用“白芍药”,无法确定是原书就有,还是后世抄写〔或重印〕“污染”所致。唐代中期796年的《贞元集要广利方》可能大量使用了“赤芍药”“白芍药”的品名。《贞元集要广利方》又称《广利方》或《正元广利方》,唐德宗自撰,原书五卷。《旧唐书·德宗本纪》曰:“贞元十二年〔796年〕春正月乙丑,上制《贞元广利药方》,五百八十六首,颁降天下。”丹波康赖公元984年的《医心方》收集整理了中国北宋以前的很多医方,其中卷第九和卷第十有引用《广利方》多处,其中“理癖气腹痛两肋胁胀满食少方”和“理症瘕腹胀满坚硬如石,肚皮上青脉浮起方”有“赤芍药”。1061年苏颂《本草图经》引《正元广利方》∶“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取白芍药三大两,并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佳。又金创血不止而痛者,亦单捣白芍药,末敷上,即止,良验。”所引内容中的“白芍药”或许也是原词。《敦煌古医籍校正》122页《P3287 不知名氏辩脉法》中有两处“白芍药”〔桂枝汤、葛根汤 用切〕本卷成书年月不详,其内容在《千金》中有类似者。 478页《疗风方残卷》有一个“赤芍药”〔镇心丸〕,本卷一般认为是唐人抄本。宋初的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中大量使用“赤芍药”和“白芍药”品名,其中以“赤芍药”为主,白芍少用,电子版简洁搜寻,到达赤873比白173。本草书中最早将“赤芍药”和“白芍药”分条论述的应当是明代1440年前后的《滇南本草》。〔三〕历史上芍药赤白的区分方法药用芍药历史上的区分标准有几种,或以赤、白花色分;或以火酒浸根过夜而分;或以日晒遇晴天、阴天而分;或以是否经过去皮蒸煮而分;以产地〔野生或栽培〕区分。以赤、白花色分赤白芍,或许萌芽于公元973-974年马志《开宝本草》∶“今按别本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但其实并没有说“白芍花白,赤芍花赤”。不过从语气推想,马志实际应当就是“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意思。1061年苏颂《本草图经》∶“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其实也没有说“白芍花白,赤芍花赤”。元代王好古公元1298年《汤夜本草》:“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或许是“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始作俑者。“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区分标准是清代以前本草书的主流观点,但我个人感觉,这很可能只是文人不经实地考察的臆想,并不是区分药物的真实标准,古代实际区分赤白芍药的标准可能很简洁,就是药物干品的外观和色泽。大约从五代开头大规模种植芍药以来,至20世纪之前,栽培芍药根本是药用芍药的主要来源,而栽培芍药不管什么花色,其实它们的根在没有加工之前表皮都是赤色的,而去皮后里面都偏白〔见下〕。所以实际当时不行能依据花色和未加工的芍药根来区分赤白芍药。以赤、白花色分赤白芍,个人感觉实际是最不靠谱的方法,假设按这种观点,今日的药用栽培芍药的花色根本就是红色或粉红色,岂不是要叫“赤芍”?!相反的是,今日野生芍药以白色为主,岂不是要叫“白芍”?!其实比王好古早150年前的宋代,芍药赤白就以晒干时遇晴天、阴天而分。见宋代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47年前后在世〕《寓简》卷十:“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由于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缘由,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是确实存在的,今日的药农也证明了这一点,今药农在采挖季节假设赶不上好天气,晒出来的白芍品相不好,则售价会被压低一些,影响收入的。晒制天气差异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消灭赤白色的真实缘由之一。宋代老花农所说应当属实,那么这种实际造成芍药赤、白区分的加工状况会持续很长的历史时段。芍药赤白以火酒浸根过夜而分,见明末《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掩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实际是否真的如此加工很值得疑心。而且他说“白根固白,赤根亦白”,似乎不合常识,芍药的根自古以来假设不刮皮外表应当是赤红或赤褐色的,偏白色者少见。因此有理由疑心此书所说是否属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1848年赵其光《本草求原》就试验过:“吾尝依法润之,同一根,有变者有不变者,以口尝之,味俱苦,而后带微涩,故刘潜江曰:赤白虽分,究不甚异。张隐庵、高世拭曰:赤芍白芍,花异根同”。赵其光实证认为这种方法并不行行。根本在《本草乘雅半偈》的同时代,就有史料说明芍药赤白以是否经过去皮蒸煮而分。见明末清初方以智(1611—1671)《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这种加工方法或许才是那个时代赤芍、白芍最普遍的加工方法。也说明明朝末年已经有近似今日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白芍加工还是承受传统的刮皮蒸晒法。后来白芍去外皮水煮的加工方法应当是明代白芍加工方法的“偷工版”,水煮固然比传统的蒸制要省事,但药力应当消逝不少。之所以白芍进展出去皮蒸煮的加工方法,我疑心是药商为了迎合医家芍药崇白的心理,在明清才特意进展起来的,目的是使芍药成品看起来白白的,尝起来粉粉的〔白芍假设没煮熟,药材晒出来发红,品相差。水煮淀粉粒糊化,比不煮的要粉〕。从叶橘泉主编的《现代有用中药》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月之前,本草学界有人对这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是颇有微词的,认为是“造作”,破坏了药效,“故次之”。其实说得难听点,就是此法原本有“美化”品相以求高价的做伪嫌疑。芍药赤、白以产地〔野生或栽培〕区分。此法在20世纪以来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一般认为,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者。白芍为栽培品,去外皮水煮加工。但并非确定。〔四〕宋代芍药尚赤、尚白之变的历史缘由芍药品名分赤、白之后,从有关资料来看,芍药入药,宋初尚赤,宋初之后转变为尚白。宋初的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中大量使用“赤芍药”和“白芍药”品名,其中以赤芍药为主,白芍少用,电子版简洁搜寻,到达赤873比白173。《太平圣惠方》〔养安院藏书版〕中的《淳化本伤寒论》,除建中汤和当归四逆汤用白芍药外,其他用芍药的,都用赤芍药。刊于1047年的王兖《博济方》〔三卷〕,有芍药23处〔不含赤芍药〕,赤芍药〔含红芍药1处〕22处,白芍或白芍药不见。今本《太平惠民局方》就倒过来,白芍最多用,赤芍药最少用,比例白35比赤3,此书卷一《治诸风》、卷之九《治妇人诸疾》都强调芍药用白者。《局方》初刊于1078年,后屡次改版,传世本的方剂用药可能是南宋特点。这种尚赤、尚白的转变是何缘由?期间发生了什么?据我的考察,应当是以下一些医书的出版以及名医用药影响所致。1060年,掌禹锡、嘉宗古、朱有章等人以《开宝本草》为蓝本编修的《嘉祐补注神农本草》20卷成书。此书的《上合药分剂料理法则》首句就交代“臣禹锡等谨按徐之才《药对》、孙思邈《千金方》、陈藏器《本草拾遗》序例如后。”在后面的内容中有一句“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此句原出《千金要方·论和合第七》。”孙真人这一句也是有来历的,陶弘景《本经集注》始言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世用甚多。《仙经》服食,亦为至要。”关于芍药,陶氏也说“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孙真人所说“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应当是综合了陶氏以上所说而来的。但是值得留意的是,孙真人的原话其实不是上面那样说的,《医心方·卷第一·合药料理法第六》引《千金》云:“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这段话与未经宋改本的20卷残卷本《真本千金方·卷第一·用药第六》一样,可见这应当是孙真人的原话,这句话的意思和“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是有肯定差异,原话更强调了多数状况下茯苓、芍药应使用白者,是主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原书引用的很可能就是“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这一句。今日所见“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可能是后来修改的。1061年刊印的苏颂《本草图经》引安期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假设取,审看勿令过失。”这里实际也强调了救病用金芍药〔白芍〕。这段原本是出自《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四神仙服芍药法》。以上两本官修本草相当于政府药典,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它们两次所强调的东西医家一般都会留意遵循。1066年《千金要方》校正发行.孙真人“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一说或再次被强调。但无法确定孙真人的原话是否已被修改为“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从有关争论来看,宋臣对这本书格外重视的,其校正修改的地方远较《外台秘要》为多,更加认真。这或许与校书者的师传医术有关。1023年至1085年左右还有个名医世家不得不提,就是孙用和、孙兆、孙奇父子。孙用和曾被授以宣德郎尚药奉御、太医令充医师等职。仁宗在位期间(1023~1063),孙用和曾为朝廷医师讲授医经达十数年,算当时的医家泰斗。著有《传家秘宝方》3卷〔《晁氏读书志》作《孙尚秘宝方》〕。另外见于书目载录的《孙尚药方》,疑是《传家秘宝方》的异名或孙用和的其他著作〔也有认为是孙兆所作〕。孙用和之子孙兆、孙奇也是一代名医,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位皇帝病危时都是诏孙奇、孙兆兄弟入宫挽救的。陈振孙说他们“父子皆以医名。自昭陵时〔宋仁宗赵祯1023年〕迄於熙、丰〔1068_1085〕,无能出其右者。”也就是说孙氏父子位居朝廷官医高位,在医界名动天下半个世纪还多,影响可想而知。南宋许叔微说《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就是说此书都用白芍,可见孙家家传医方是尚用白芍的。其实这并不惊异,由于孙兆自言为孙思邈之后〔有可能是真的〕,而孙真人强调“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孙氏一族做为当时的医界泰斗,其尚用白芍的风气确定对当时医家有不小的影响。资料显示国内现存有日本影抄本《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残本3卷。近有好学医者认为此书代表当时的医学临床水平,因而四处寻求,惋惜难得一见。此时代还有一本医书值得留意,就是大约1080年左右文彦博的《药准》〔一卷〕,陈振孙说:“潞公文彦博〔宽夫〕撰。所集方才四十首。以为依《本草》而用药则有准,故以此四十方为处方用药之准也。”文彦博〔1006年——1097年〕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为北宋名臣,世称贤相,与包拯是亲家〔文、包两家几代联姻〕。《药准》已经佚失,文彦博不以医名,此书又短小,可能属于官修性质,或许是他为相时所作。从“依《本草》而用药则有准”以及孙用和父子当时的医界名望来推想,此书处方中的芍药或很多被标准为“白芍”。这里交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北宋医书校书局的主要人物其实大多出自当时的卫州仲景伤寒学派〔我姑且这么称呼,卫州为今日河南卫辉一带〕,这个医派宗师是大学问家高假设讷〔997—1055年〕,《宋史·高假设讷传》说他“假设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子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高保衡是其次子;林亿是其次女婿;孙用和就是他最精彩的弟子之一.孙氏“善以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全国”,那么孙兆、孙奇算是高氏徒孙。这帮人就是校正医书局的骨干。而写《药准》的文彦博还是高假设讷的同学密友。这就不难理解高保衡、林亿、孙兆等人为什么对仲景医书、《千金》的校正那么上心了,由于是与师传所学相关。仲景《伤寒论》在唐宋之前始终是众多的伤寒学说之一,并不显赫。公元682年孙思邈《千金翼方》出版,才由诸说并存到独宗仲景。但仲景医书能够上升为医学经典,卫州伤寒学派居功甚伟。高假设讷在经方医学史上的地位被无视了。〔注:参见张哲嘉《官方医学分科与医学进展:以北宋疾病分类与伤寒争论为线索》文。高假设讷与林亿、高保衡的亲属关系见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9〕,册中,卷6530。所收的宋祁<高文庄公假设讷墓志铭>。〕经过以上这些医书和医家的影响,估量大约在1080年之后,宋代医家处方用芍药尚白的风气应当就已经渐渐形成。后世医家讲究的用芍药也分赤白,但总体上还是偏于尚白。不清楚宋初的第一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是否被后人修改正,假设没有修改正,则《淳化本伤寒论》中方剂用药就是符合“白补、赤利”的。《淳化本伤寒论》中方剂,除建中汤和当归四逆汤用白芍药外〔白补〕,其他用芍药的,都用赤芍药〔赤泻——发汗〕。《淳化本伤寒论》中的方剂,茯苓都用赤茯苓〔茯苓本利水,赤泻〕,术都用白术。在宋改本1066年《千金方》的校方例中林亿等人说:“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过去不明白林亿为什么要改用白术,或许北宋官修方书改用白术从《太平圣惠方》就开头了,电子版简洁搜寻《太平圣惠方》,白术1002处比苍术25处,使用频率相差巨大。未经宋改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中,除术外,也已经倾向于使用“白术”。林亿等看到的主流方书多,其改用“白术”不过是遵从《太平圣惠方》、《千金方》而已。在陈增岳编著的《敦煌古医籍校证》中,假设刨除《辅行诀》,其中白术和苍术之比约为18:2,同样反映了唐代是多用白术的,林亿所说“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或许是当时民间俗医的风气,与林亿等认为的“正统”医学有异。韩祗和约撰于1086年《伤寒微旨论》〔原书已佚,后世刊印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编成〕其中〈可汗篇〉中术都用苍术,〈温中篇〉中术都用白术。与《淳化本伤寒论》和《宋本伤寒论》方中都用白术有异,可能正反映了当时民间医生还有发表尚用苍术的习惯。但《伤寒微旨论》方剂用芍药并不分赤芍、白芍。从以上推想,或许唐至宋初医家实际处方用药,赤芍药、苍术多用于表证发汗方剂,而白芍、白术多用于温里方剂,这或许才是当时赤利〔泻〕、白补的实际含义。公元908-923的《日华子本草》“芍药”的第一句就是“治风补劳”,意思或许就是赤治风,白补劳。1100年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修治药法》说明:茯苓〔赤利,白补。〕芍药〔赤白利,补。〕推想原文应当也是“赤利,白补。”此书简洁搜寻,白术24处 苍术3处。也说明此时社会上对茯苓、芍药、术等分赤、白的药物,“赤利,白补。”的观念已经形成。对于宋初及之前医家用芍药尚赤后世早有医家留意到了,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辨桂枝汤用芍药证第一》:“马亨道,庚戌〔公元1130年〕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仿佛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今仪征市〕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用也?予曰:此正值用。再啜而微汗解。论曰: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注:许叔微所说“时贼马破仪真〔今仪征市〕三日矣”,应当是1130年〔庚戌年〕的春天三月十五日左右,当时兀朮南攻后带着劫掠的物资船运北退,到达镇江,受到韩世忠的阻击,为接应兀朮的北退,金将孛菫太一大约是这个时候率军进抵长江北岸,攻占了仪真。韩世忠与兀朮在镇江四周的交战史实尚有争议。参见杨倩描《宋金镇江“金山大战”考实》〕1064年林亿等校定的《金匮玉函经》刊行,在卷第七有《方药炮制》,这局部不知是从哪里抄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代补入的,因为其中论及的很多药物都与《金匮玉函经》的方剂无关。《方药炮制》其中有“用木芍药刮去皮”一句,令人困惑,“木芍药”消灭在方书药物中这或许是仅见的。后见有医书引《范汪方》云:“术、芍药刮去皮”。才明白《金匮玉函经.方药炮制》的“用木芍药刮去皮”一句,应当为“用术、芍药刮去皮”的误写。宋初芍药的尚赤、尚白之变已经根本能搞清楚了。但《圣惠方》用芍药为何尚赤还是一个疑问。目前不清楚宋前的五代时期是否有芍药尚赤之风气。未经宋改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中,“赤芍药”极少见,多用“芍药”。〔五〕芍、药、芍药〔勺药〕古词义芍,《《尔雅·释草》解释为凫茈。郭璞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似指头,黑色,可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人谓之葧脐。卽凫茈之转语。”实际就是荸荠。江南蔬果,浅水性宿根草本,俗称马蹄,味甜多汁。药,《说文解字》:“治病草”。《山海经·西山经》说:“号山,其木多漆、棕,其草多药”。郭璞的注是“药,白芷别名”。白芷算是一种香草,芳香如兰,又名芳香。朱熹注“赠之以芍药”的芍药,即说“亦香草也”〔今日的芍药花没什么香味,但“木芍药”牡丹花味较香〕。《诗经.郑风》“赠之以芍药”,所说或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芍药花,可能是“芍”和“药”,即“赠之以芍、药”,即送别情人时,赠以香草和荸薺〔俗称马蹄,味甜多汁〕,情人的心思真是周到。固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解释。古代勺药〔芍药〕一词未必是芍药花的意思,还有“调和众味”或“调味品”的意思。东汉王充《论衡·谴告》:“酿酒于瓮,烹肉于鼎,皆欲其气味调得也。时或咸、苦、酸、淡不应口者,由人勺药失其和也。”最终一句指调味没调好。勺药即调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勺药之和具,而后御〔食用〕之。”食物调好味后才食用。《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西汉枚乘在《七发》中列举了他认为天下至味的食单,其中有“熊蹯之臑,芍〔原本应当为“勺”字〕药之酱。”此“芍药之酱”或指味道调得“得其和”的美酱,并非用植物芍药做的酱。在汉代,芍药入药是确定无疑的,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武威旱滩坡汉代医简》中,已经见“勺藥”、“勺樂”、“芍樂”、“芍藥”等药名。〔六〕芍药变酸考早期中医药没有统一时期,各流派所说的某药可能名同实异,所以说的药味也有差异。后人著本草者多不敢改“圣人”之言,综合照抄而已,一路传承,明显如《吴普本草》。《本经》〔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原文∶芍药,味苦,平。《吴普本草》208-239年〔《御览》卷九百九十〕:神农∶苦。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综合各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公元490年左右〕: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陶只取了苦、酸两味,为后世本草定了标准,后世凡政府修的本草根本都从陶此说〕陶弘景《名医别录》:味酸,微寒,有小毒。这是芍药味酸说的源头。这个味酸的芍药跟后世味苦涩的芍药不知具体所指是否为同种东西。659年《唐本草》: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唐官修本草〕唐代诗人张九龄《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孤根苦可用,非真爱华滋”。992年《太平圣惠方》:芍药〔平微寒〕。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证类本草》: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宋官修本草的私人合增本〕1100年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卷其次可发汗证:“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汤内去芍药,只用四味也。芍药味酸,脉促胸满,恐成结胸,故去芍药之佐,全用辛甘,发散其毒气也。〕”庞安时号称北宋医王,对后世的影响不容小视。宋朱肱1107年《类证活人书》卷第十二 桂枝去芍药汤。〔芍药味酸。脉促胸满。恐成结胸。故去芍药之佐,则单用辛甘,发散毒气也〕。朱肱所论应当是承自庞安时。《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芍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完全承《本经》。北宋寇宗奭公元1116年《本草衍义》:“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值得留意的是,寇宗奭曾为官府的药材选购官。宋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1144〔先在北方流行〕:成无己论芍药主要就是酸味,有说苦也变为次了:味苦酸,微寒。〔桂枝汤方〕味酸〔医统本有“苦”字〕,微寒。〔芍药甘草汤方〕[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味酸微寒〔小青龙汤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方、小建中汤方、大柴胡汤方〕味酸平 〔黄芩汤方〕味酸苦微寒。成无己之后,根本上就是医家说芍药酸,而本草家说芍药苦酸。金刘完素〔河北河间〕约1110~1200年曰∶性寒,味酸,气浓味薄,升而微降,阳中阴也。河间学派创始人。〔见《本草纲目》引用〕金张元素〔今河北易县〕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公元12世纪:白芍药气微寒,味酸。易水学派创始人。《医学启源》:“肺欲收以酸,白芍药也”“泻以白芍药之酸”“芍药味酸微寒,”“白芍药气微寒,味酸,补中焦之药,”弟子李东垣、王好古。张元素这本教授弟子的教材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金李杲〔河北正定1180——1251年〕《珍宝囊补遗药性赋》∶白芍药,酸,平,有小毒,可升可降,阴也。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张从正1228年《儒门事亲》认为芍药“其酸而微寒者乎”。朱震亨〔1281──1358年〕:芍药性味酸寒。〔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元王好古〔河北赵县〕公元1298年《汤液本草》:气微寒,味酸而苦。〔曾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张、李之学〕。易水一派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张存惠1249〔先流行于北方〕《本草汇品精要》公元1503年白芍:味苦、酸,性平、微寒;赤勺:酸苦。〔明代御制“国家药典”还是法规的尊古〕。明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本草蒙荃》刊于1525年:味苦、酸,气平、微寒。明末李时珍《本草纲目》〔刊于1590年〕:集合各家之说,但主文还是“苦,平,无毒。”从《本经》,同芍药实际气味。明末1624年倪朱漠《本草汇言》:白芍,味酸,性寒,无毒。赤芍:味酸苦,性寒,无毒。……2023白芍气微,味微苦、酸。【性味】 苦、酸,微寒。赤芍气微香,味微苦、酸涩。【性味】苦,微寒。官修本草根本还是回归到1500多年前的陶氏《集注》所定。综合来看,在清代以前的本草书中,芍药之味从来就是以苦为主,酸次之。而从宋代开头,对方剂用芍药的解释开头以“酸”为主。尽管雷公、《名医别录》都有说芍药味酸,但对后世主要本草的影响不大〔注:按尚志钧先生讲究,所谓《名医别录》其实是《本草经集注》的局部内容,《集注》内容朱书本经,墨书别录,陶没有单独写过《别录》这本书,而《本草经集注》在《唐本草》出版后渐渐就在历史上消逝了〕。真正对芍药味酸说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在于庞安时、成无己等人对《伤寒论》方剂的讲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等著作在北方发表后先在北方流行,当时北方的医家首先受到了影响。芍药味酸成为当时金元医家的流行生疏。再通过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的医书,更对后世医者造成深远的影响。成无己之所以要把芍药气味定义主要为酸,可能主要是受《内经》五味学说的影响,为解释方药组成的倾向性选择。到底古典中还是有说芍药酸的,假设不把芍药主气味定义为酸,他不好从五味理论解释《伤寒论》某些方药的组成。这其实是有点牵强的意味。实际上芍药的成效是多样的,假设以“酸收”来规定它,则会使芍药的很多成效被医家无视。如未经宋改的残卷《孙真人千金方.卷第五》就有“芍药解肌汤方”,北宋初年的《伤寒微旨论》中也有“芍药解肌汤方”。芍药既能解肌,又何限于酸收?后世学者对芍药味酸之说存疑的也不乏其人,张隐庵(公元1610~1674年)《本草崇原》〕就说“芍药气味苦平,后人妄改,而曰微酸。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性功可以强辩,气味不行讹传,试将芍药咀嚼,酸味何在?又谓∶产妇《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坚积疝瘕,则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假设里虚下利,反不当用也。又谓∶白芍、赤芍各为一种,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寒赤温,白入气分,赤入血分,不知芍药花开赤白,其类总一。李时珍曰∶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卢子由曰∶根之赤白,从花之赤白也,白根固白,而赤根亦白,切片,以火酒润之,掩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今药肆中一种赤芍药,不如何物草根,儿医、疡医多用之。此习焉而不察,为害殊甚。愚观天下之医,不察《本经》,不辨物性,因讹传讹,固结不解,咸为习俗所误,宁不悲哉。”清周岩公元1644-1911年《本草思辩录》:“芍药《别录》酸微寒,隐庵辈多议其非。今取嚼之,却带微涩,涩者酸辛之变味。况同一物而气质有浓薄,安知古之不异于今。即本经之苦平与酸微寒并体之,皆不外敛之与破。识得芍药之用,而无谓之吹求可已矣。”他这是在为芍药味酸辩护,但似乎并不怎么有说服力。我们今日的野生芍药干品,口尝就是主味苦,涩、有茶甘味。和本经所说的根本一样。今日的芍药花茶冲泡起来,也是味微苦,需要加糖才好饮用。有网友说翻开白芍装药的袋子有扑面而来的酸味,假设不是醋炒白芍,那么就很可能是经过硫熏的,特别是药材色泽呈现非自然的洁白色者嫌疑很大,中药材硫熏后药味会变酸,由于有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残留。〔七〕尚未清楚的芍药、牡丹历史关系现代植物分类学中,芍药和牡丹都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植物学界还有不同意见〕,芍药为草本,又名“没骨花”,牡丹为木本,两者花型相像。从植物进化演化的角度而言,潘开玉等人推断草本芍药是由灌木牡丹演化而来。在国外,芍药被称为牡丹,而牡丹被称为木本牡丹。民间自古就有牡丹、芍药相伴相生的说法,野生品也常同时消灭。花卉种植者都知道牡丹必得芍药相伴才好成活且长得旺盛。花卉史争论者一般认为唐代之前牡丹芍药不分,皆称芍药。但到底唐代之前的牡丹是否真归属于芍药呢?还是历来两者就是各自独立命名的两种花卉?古代牡丹花确实曾有“木芍药”的别名。1061年北宋苏颂《本草图经》说:“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苏颂的意思是说这里木芍药不是牡丹,而是赤芍药,但苏颂在本书的牡丹条下,又说牡丹又名木芍药〕。又云∶牛亨问曰∶将离相别,赠以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何离,故相赠。犹相招召,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免忘忧,使忘忧也;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赠之使忘忿也。”我查今人以《顾氏文房小说》影印本为底本的《古今注》,在《问答释义第八》见有关于“牛亨问曰”之后局部,并没有“芍药”一段。《顾氏文房小说》明朝顾元庆编辑的,比北宋苏颂晚得多,无法确定谁说的正确。崔豹是西晋人,惠帝〔司马衷290年-306年〕时官至太傅。假设苏颂所引确实是出自《古今注》,那么牡丹这一花名在西晋时已经消灭,距张仲景时代不到百年。唐代李浚《松窗杂录》〔877年左右〕的记载中这样写道:“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北宋吴曾〔1162年前后在世〕《能改斋漫录.卷五》记:“由汉以来,以牡丹为木芍药耳,故温庭筠诗云:‘山寺明媚木芍药,野田叫噪官虾蟆’,温犹袭旧名,则知前此非不载”。温庭筠(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可见在唐代中后期,牡丹〔花〕还是习惯被文人称做木芍药。北宋《太平圣惠方》〔刊于992年〕中引用安期生神仙服芍药绝谷方:“安其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假设取审看,勿令差错。”安其生是传奇中秦汉间的修仙之人,其生平事迹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尽管民间流传的故事很多,但大都属于不行考之列。《太平圣惠方》引用的安期生神仙服炼法应当是后世的托名之作。无法考据其书出于何人何时。所以不能用于证明秦汉时期就有牡丹〔花〕这个名称。但北宋初年所引用的东西,很可能出自隋唐五代,在文人习惯称牡丹为木芍药的时代,在赤、白芍药也没强调分别的时代,安其生服炼法和崔豹所说芍药有草芍药〔金芍药〕、木芍药两种,应当不是针对根而言的,其实际所指还是后世所谓芍药和牡丹〔木芍药〕的可能性大。只有在已经强调芍药赤、白之分的时代,才会简洁让人联想到分指赤、白芍药。特别是崔豹所说,草、木相对,应当是对芍药草本、牡丹木本的写照,到底崔豹为文人,不是医家思维。苏颂说崔豹所说的木芍药不是牡丹,而是赤芍药,未必正确,实际苏颂本人在《本草图经.牡丹》中也知道“此花一名木芍药”。安其生服炼法所说应当也是治病用芍药〔金芍药指草芍药——芍药〕,木芍药〔牡丹花〕根不好用,相对而言芍药的根肉是比牡丹花的根要“色白,多脂肉”。芍药和牡丹在隋代之后确实有某种亲热联系,牡丹花王,芍药花相;牡丹木芍药,芍药为草芍药;芍药分赤、白芍药,刮皮为白芍,不刮皮为赤芍,牡丹皮也分赤、白,刮皮为刮丹皮〔粉丹皮〕,不去皮为原丹皮〔连丹皮〕;丹皮赤白之成效也分别与赤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