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阳泉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阳泉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阳泉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阳泉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阳泉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特征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厚的肉质茎C.叶片的角质层厚D.叶片面积增大

2.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3.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

A.相对密度等于40%B.频度等于40%C.盖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4.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缺营养B.他感作用C.缺水分D.缺光照

5.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物群落中首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食肉动物和分解者D.草食动物和分解者

6.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7.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8.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

A.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B.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C.研究环境问题发生规律及环境保护的科学

D.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9.骆驼的血液里含有一种特别的蛋白可以保持血液的水分,这是动物对环境湿度的一种()。

A.体型构造的适应B.行为的适应C.生理的适应D.遗传的适应

10.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

11.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12.同种植物的不同群体长期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产生()

A.相同的生态型B.相同的生活型C.不同的生态型D.不同的生活型

1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14.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B.北方针叶林C.红树林D.夏绿阔叶林()

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荒地B.玉米田C.湖泊D.河流

16.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17.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18.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9.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0.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21.野生向日葵的根分泌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这种现象是由()。

A.种间竞争引起的B.种内斗争引起的C.他感作用引起的D.进化原则引起的

22.下列有关次级生产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级、三级消费者不能同是次级生产

B.生态学中没有三级、四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是异养生物有机体再利用的过程

D.动物性生产都称为次级生产

23.“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A.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B.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C.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D.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24.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叫做

A.他感作用B.他毒作用C.毒作用D.抑制作用

25.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A.单元顶极理论B.多元顶极理论C.顶极格局假说D.以上都是

26.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他个体交流情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

27.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阔叶林C.温带草原D.暖温带混交林

28.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29.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30.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二、填空题(20题)31.形成生物群落的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2.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通过取食与______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33.某一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称为______。

34.节律变温包括昼夜变温和一年内的______两方面。

35.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进入夏季扬花后期,常刮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叫______。

36.马世骏在探讨了大约1000年的有关东亚飞蝗危害和气候关系后,指出是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37.待分解资源的______性质影响着分解的速率。

38.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处于不同的营养层次,这些环节称为______。

39.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______。

40.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_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41.摄食效率又称______。

42.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______和最高温度。

43.通过一系列演替过程达到平衡状态的群落称为______群落。

44.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叫________。

45.昆虫、细菌、藻类属于______对策者。

46.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______。

47.利用化学能的细菌在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不是______,而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48.层片是指在群落中属同______的生物不同种个体的总和。

49.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_______的三个层次。

50.系统输出的一部分(物质、能量、信息)又反过来作为输入对原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叫______现象。

三、判断题(10题)51.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A.正确B.错误

52.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大剂量紫夕卜光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53.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层,可以减少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54.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引起的。()

5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56.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A.正确B.错误

57.群落内种间竞争的结果会使某种特定生物种的生态位扩大或缩小。()

A.正确B.错误

58.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A.否B.是

59.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A.正确B.错误

60.高粱、玉米、小麦等植物都是抗旱性强的植物。()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62.典型旱生群落演替系列分哪几个阶段?

63.简述捕食的生态意义。

64.从不同的角度,环境可分为哪几类?

65.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6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67.简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68.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69.简述生态位的含义。

70.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五、论述题(5题)71.试述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

72.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3.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74.试述土壤质地对生物的影响。

75.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六、单选题(0题)76.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参考答案

1.D

2.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3.B

4.B

5.B

6.B

7.B

8.A

9.C

10.A

11.C

12.C

13.A

14.D

15.B

16.A在裸岩上最先登陆的先锋群落为地衣和苔藓,以后又渐渐长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内因演替的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它的生境发生改变。

17.C

18.A

19.B

20.D

21.C

22.A

23.B“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年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24.A

25.C

26.A

27.A

28.D

29.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30.D

31.降水

32.被取食

33.种群密度种群密度

34.季节变温季节变温

35.干热风干热风

36.密度效应密度效应

37.物理和化学

38.生态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39.爆发(大发生)

40.巩固时期

41.林德曼效率

42.最适温度

43.顶极顶极

44.活动温度

45.r

46.食物网食物网

47.太阳能太阳能

48.生活型生活型

49.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50.反馈

51.B

52.Y

53.Y

54.Y

55.N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分解者(小型消费者)。

56.A

57.A

58.N

59.A

60.B

61.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62.旱生群落演替系列的顺序发展阶段可简单表示为:地衣植被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旱生群落演替系列的顺序发展阶段可简单表示为:地衣植被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

63.(1)对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捕食是一个选择压力生物的很多适应性都是在捕食和被捕食的长期生存斗争中协同进化而成的;(3)捕食作用是造成生态系统中复杂的生物群落结构和能流、物流、信息流等网络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1)对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捕食是一个选择压力,生物的很多适应性,都是在捕食和被捕食的长期生存斗争中,协同进化而成的;(3)捕食作用是造成生态系统中,复杂的生物群落结构和能流、物流、信息流等网络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

64.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②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②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65.共同点:

(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

(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

(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66.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67.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明显,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煤、石油、天然气、铀等石化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生物能源的多层次、多级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8.(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69.某物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空间还包括它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在环境梯度变化中的位置因此生态位的含义又可分为:(1)空间生态位:指一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2)营养生态位:指在群落中的功能;(3)多维生态位:指在环境梯度中的位置。某物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空间,还包括它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在环境梯度变化中的位置,因此生态位的含义又可分为:(1)空间生态位:指一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2)营养生态位:指在群落中的功能;(3)多维生态位:指在环境梯度中的位置。

70.答案见解析(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7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

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

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C02、H20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

第三条路径:无论哪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

72.(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7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再生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能长久利用。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

74.(1)砂土类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土壤黏性小、孔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