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详解)_第1页
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详解)_第2页
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详解)_第3页
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详解)_第4页
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60分钟,赋分60分)注意:答案一律填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相应的英文字母。每小题2分,共30分)1.明朝时,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邓世昌 C.关天培 D.郑成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选项A符合题意;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牺牲,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历史事件指的是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出自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大意是: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它将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又名黄花岗起义。故C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排除A;安庆起义失败后,徐锡麟遇难。排除B;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排除D。故选C。3.“-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首先是在上海望志路,然后因故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今年是2021年,2021—1921=100,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项AB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11月,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国民军军官学校。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在蒋辞职(未准)赴沪后,由廖仲恺代理,继续进行筹备工作和负责招生事宜。3月27日,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正取350人,备取120人,其中许多是共产党从各地选派来的党团员和革命青年。5月5日新生陆续入校编队,进行入伍教育。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发表演说,明确指出军校宗旨是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组成以军校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重新创造革命事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这是A.革命任务的变化 B.革命策略的变化 C.革命中心的变化 D.革命性质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国民党向中国共产党挥舞屠刀之际,中共毅然发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当时,出于争取、团结“国民党左派”的考虑,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仍然使用国民革命军陆军旗帜。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抛弃了国民党的旗帜,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建立了工农革命军。从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到南昌起义,再到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建立自己的军队,这说明革命策略发生了变化,故B符合题意;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革命性质的变化,排除D。故选B。6.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五四运动的爆发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④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选项B符合题意;②《辛丑条约》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③五四运动的爆发于北京,故②③不是发生在南京,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描述的此次战役A.取得了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B.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C.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37年,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可知与淞沪会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选项C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是平型关战役,A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B排除;武汉保卫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排除。故选C。8.下边三幅图共同佐证了哪一历史事件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我国于1953年—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主要形式为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A符合题意;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于1953—195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1984年,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指出:“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A.“一国两制”是仅就香港问题提出的B.“一国两制”吸收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C.“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D.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指的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的伟大构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题干的“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说明“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故C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的伟大构想,排除A;“一国两制”是伟大的构想,具有创新精神,排除B;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C。10.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C.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接受和支持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范畴,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因此具有强大生命力,A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不能据此认为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显然夸大了其作用,B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接受和支持以及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关键取决于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因此CD并非主要原因。故选A。11.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但这场反封建运动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B.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态度不够坚决 D.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答案】A【解析】【详解】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是14世纪中叶,那时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初登舞台,力量比较弱小,未能形成完整和成熟的思想体系,需要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思想力量作为“外衣”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进行斗争。实质上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它所蕴含的是肯定人性,反对神性,反对禁欲,反对宗教束缚,继而要求反封建剥削,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故A符合题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表面的方式,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是主要原因,排除C;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排除D。故选A。12.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B.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C.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D.北美人民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决定组建大陆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对历史事实“法国大革命”进行评价,属于历史结论。故选项C符合题意;“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北美人民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决定组建大陆军”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下图前排三人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某次重要会议的主要代表。下列属于此次会议内容的是

A.成立国际联盟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前排三人从左到右依次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有: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故D符合题意;成立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内容,排除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二战中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内容,排除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雅尔塔会议内容无关,排除C。故选D。14.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这直接导致了A.冷战开始 B.“柏林危机” C.欧洲的联合 D.两极格局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由此导致了“柏林危机”,这是冷战的表现,也是冷战的结果之一,故B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排除A;欧共体的成立意味着欧洲走向联合,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故选B。15.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柱。下列对该组织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B.其成员国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C.倡导降低各成员的关税和解除贸易壁垒 D.在调解成员贸易争端方面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答案】B【解析】【详解】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国。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没有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故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倡导降低各成员的关税和解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世界贸易组织在调解成员贸易争端方面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故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6.自古以来,每个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材料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材料三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美国西部出现了“小麦王国”“棉花王国”,新兴工厂和城市也拔地而起。但是,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血泪之路”。——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你对这项制度有何认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哪一部法律促进了西部的开发?请说出这部法律出台的背景。(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请指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答案】(1)因地制宜,在边疆地区对各民族实行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宅地法》。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败。北方的失利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4)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是扩张领土,维护和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可以概括出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在边疆地区对各民族实行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2)根据材料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3)根据材料三的“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宅地法》促进了西部的开发。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宅地法》加速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市场。《宅地法》出台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败。北方的失利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为了扭转战局,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4)根据材料二“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和材料三的“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可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是扩张领土,维护和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17.一个国家面临巨大压力挑战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改变现状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评价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逃生,再延续了60年。”材料二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为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计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广大老百姓希望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摘编自李忠杰《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材料四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当时中国面临巨大压力分别是什么?(2)材料一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什么?材料二中,严复“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的意图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依据材料四,简要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效。(注意史论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举措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当国家遇到压力挑战的时候,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1)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

(2)洋务运动;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复兴;成效: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举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把个人的前途与党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深深融合在一起;等等。【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不但.一个王朝,而且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逃生,再延续了60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并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二“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为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依据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计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广大老百姓希望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等。(2)依据材料一“不但.一个王朝,而且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逃生,再延续了60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內外交困.为维护和现固清王朝的统,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二“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为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合所学可知:严复“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的意图是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复兴;依据材料四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78-2017年期间,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业总产值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年增长。这都得益于我国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微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尝试,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自身实际,围绕为国家排忧解难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把个人的前途与党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深深融合在一起;等等。18.科学技术与国家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材料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材料三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领域为高技术研究重点,促进高技术研究的发展。——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经济驱动力是什么?并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材料一中“电磁学的新发展”主要和哪一位科学家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方式出现的变化。(3)材料二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根据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没能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科技的原因。(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有“863计划”的出台?【答案】(1)经济驱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对产品的需求增加;雄厚的资本;自由劳动力。影响: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2)法拉第;输出资本。

(3)信息时代;原因:国内缺乏安定的政治局面;国际缺乏宽松的外部环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偏差。

(4)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解析】【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