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九章_第1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九章_第2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九章_第3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九章_第4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九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Tulving把记忆研究划分为:第一阶段为艾宾浩斯的研究,大约在1960年结束。第二阶段是在1960年前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对记忆的研究采用了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方法,信息加工的范式取代了对偶词语学习的实验框架。Short-termmemory,levelofprocessing,encodingspecificityprinciple,metamemory,autobiographicalmemory,prospectivememory,everydaymemory。第三阶段是在1980年前后,记忆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阶段。Primingorimplicitmemory,memorysystem。当前第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第一节艾宾浩斯和巴特莱特的研究一、艾宾浩斯的研究:以自己作被试,,以无意义音节(nonsensesyllable)及诗歌为材料,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测量了:联想和复习次数的关系;学习材料的长短变化对学习的影响;保持和重学次数的关系;遗忘与时间的关系;同一材料的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前行联想和倒行联想的强度。主要贡献:1.他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像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2.首次揭示了记忆的一些重要特征。当前第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二、巴特莱特的研究记忆不只是“痕迹(traces)”的重新兴奋,而是反复推敲的构念(construction),强调记忆过程的主动作用,突出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一)描述的方法(themethodofdescription):记忆结构表现在:系列顺序的保持凝视方面情感态度的影响材料的相对清晰度细节的迁移与引进意象化回忆和言语化回忆当前第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二)重复再现的方法(themethodofrepeatedreproduction)用一个故事或一篇散文或一幅简单的图画,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阅读或观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进行第一次再现。用此法揭示记忆结构表现在下述几方面:最常见的省略(omissions)和换位(transpositions)合理化过程(rationalization)凸显细节的决定作用创新(invention)当前第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幽灵的战争一天晚上,两个来自Egulac的年轻人去河里捉水豹,当他们到达河边时,周围雾气蒙蒙,一片沉静。突然,他们听到格斗声,心里想:“可能是远征队”。他们跑到岸上,藏在一棵大树后。这时候来了一些独木舟,他们听到船浆划水的声音,一只独木舟向他们这边驶来。舟上坐着五个人,他们问这两个年轻人:“你们意下如何?我们想带你俩到河上游同一个部落打仗。”一个年轻人说:“我们没有箭。”“舟上有。”他们说。这个年轻人扭头跟他的同伴说:“我不想去,我可能会被杀死,我家人不知道我去了哪里,或许你愿意跟他们一块去。”一个年轻人去了,另一个返回家。战士们逆流而上,来到了Kalama另一侧的一个小镇。他们下船在水中跟敌人打起来,许多人战死了。年轻人突然听到一个壮士说:“快,我们回家吧,印第安人受伤了。”这时他想起来:“他们一定是魔鬼。”因为当时他并没有感到不适,而他们却认为他中箭了。独木舟返回了Egulac,年轻人上岸后回到他的房子里,生了一堆火。他告诉别人:“我见到魔鬼了,我们一起战斗。许多同伴战死了,敌人也死了许多,他们说我受伤了,我并没有感到不适。”他讲完后安静下来。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倒下了,—团黑色的东西从嘴里流出来,脸也变得扭曲不堪,人们吓得惊叫起来,他死了。

(资料来源:Bartlett,1932)当前第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幽灵的战争(第一次回忆)第一次回忆:听完故事15分钟后进行

“Egulac的两个年轻人出去捉水豹。他们认为听到了格斗声。过了一会儿又听到独木舟船浆的划水声。其中一个独木舟载着五个人朝他们驶来。一个土著人喊道:“跟我们一块去吧,我们要到河上游与一些土著人打仗。”两个年轻人回答:“我们没有箭。”“船上有。”一个年轻人说:“我的家人不知道我去了哪里。”但他转向另一个年轻人说:“你可以去。”因此一个年轻人回了家,另一个加入了土著人的队伍。他们来到Kalam对面的一个小镇,在那里登陆。另一些土著人来到河边迎击他们。战斗异常激烈,双方均有伤亡。这时候一个土著人大声疾呼“回去吧,印第安人倒下了。”然后他们试着说服年轻人回去,告诉他他已经受伤了,但他感觉不到。然后他认为他看见周围有很多魔鬼。他们返回家后,年轻人告诉他的朋友所发生的事情,他描述双方曾战死了多少人。天快亮时年轻人病得更厉害,太阳升起时一团黑色的东西从他嘴里流出,土著人相互说道:“他死了。”(资料来源:Bartlett,1932)当前第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幽灵的战争(第二次回忆)第二次回忆:约四个月后进行

“小船上有两个人,正向一个小岛驶去。快接近小岛时,一些土著人向他们跑来,告诉他们说小岛上正在打仗并邀请他们加入。小船上的—个人对另一个说:“你去吧,我不能去,因为我的亲属在期盼着我,他们不知道我去了哪里,但你无人牵挂。”因此这两个人分手,一个与土著人一块去打仗,另一个返回家中。这里有一个地方我记不起来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打起来的。但是那个人在战斗中受了伤,土著人让他回去,而他则安慰他们说自己并没受伤。我认为此人的表现受到土著人的钦佩。那个受伤的人最后不醒人事。土著人带他离开战场。接下来我想是这样,土著人描述所发生的事,他们似乎想像看到了一个魔鬼从他嘴里出来。其实这是他的灵魂显形。我知道这个词在故事中没出现过,但这是我的观点。最后这个人在第二天黎明时死去。”(资料来源:Bartlett,1932)当前第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幽灵的战争(第三次回忆)第三次回忆:约6年半后进行1.两兄弟。2.独木舟。3.嘴里冒出黑色物质。4.图腾。5.两兄弟中一个死亡。6.记不起是其中一个是杀了另一个还是帮助了另一个。7.去远行,至于为什么去我想不起来了。8.作战独木舟中的一方。9.是为了朝圣还是一些宗教方面的原因去远行的呢?10.我肯定是朝圣。11.他们的目的与图腾有关。12.他们是在一次朝圣时与敌方遭遇而死了一个弟兄吗?13.我认为这里提及了黑暗的森林。14.两兄弟去朝圣,与独木舟中的一个图腾有关,沿一条穿过森林的河流向上走。正在朝圣时遇到了一个敌对的印第安人部落。在战斗中一兄弟被伤,—一些黑色物质从他嘴里流出来。15.我不敢肯定那人是怎么死的,可能与祭祀有关。16.远行的原因与图腾及孝道有关。17.图腾是家庭的保护神,因此与孝道有联系。(资料来源:Bartlett,1932)当前第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三)象形文字的方法(themethodofpicturewriting)由主试设计三组符号或图画,每一符号或图画配上相应的文字,置于一张普通的卡片上。一系列卡片朝下放在被试前面的桌子上。告诉被试这些卡片是符号加单词,要求被试把单词与符号联系起来,以便后面呈现单词时能再现相应的符号。按规定时间学习这些符号—单词后,,间隔15分钟,其间充满交谈或其他任务。15分钟后,告诉被试:“我将向你口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在它里面可能用到一些具有符号的单词。每当一个符号—单词出现时,请你写下该单词的符号。能写多快就写多块,不过要留意确切的程度。”两周后,让被试重新再现一次,下一个两周后,再重现一次,只要有可能,就如进行此下去。当前第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实验材料当前第1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实验材料当前第1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结果归类记忆符号的省略符号的改变意象型和言语型态度当前第1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四)系列再现的方法(themethodofserialreproduction)是重复再现方法的变式,区别在于这种方法是被试A的再现由B来再现,而B的再现又被后来的C所再现,依此类推,组成再现链。当前第1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试图智胜父亲的儿子(原版故事)一天,儿子对他父亲说:“我藏起来,你找不到我。”父亲回答说:“随便你藏到什么地方。”说完,他走进房间休息了。儿子看见一颗三核花生,他把自己变成三核之一。一只鸡走过来,啄起这颗花生,将它吞了下去;一只野猫抓住这只小鸡,并把它吃了;一条狗遇到了这只野猫抓住并吃掉了它。过了一会儿,这条狗被一条大蟒吞掉。美餐之后,大蟒爬进河里被一张渔网捕获。父亲寻找他的儿子,但未见着,随去看渔网。他将渔网拉到河边,发现里面有一条大蟒。他把大蟒剖开,,看见内有一条狗,从狗体内发现一只猫,剖开野猫他发现了一只鸡,从鸡体内他取出那颗花生,。剥开花生壳,他将儿子释放了出来。儿子非常惊讶,以至于他再也不想智胜他的父亲了。当前第1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再现一

一天,儿子对父亲说:“我藏起来,你找不到我。”父亲回答:“随便你藏到你想藏的什么地方。”然后便走进房间休息去了。儿子看见一颗三核花生,将自己变成其中之一。一只鸡看见这颗花生,把它吃了下去。一会儿,一只野猫咬死并吃掉了这只鸡。后来一条狗追踪并最后吃掉了这只野猫。过了会儿,一条大蟒捉到这条狗并吞掉了它。美餐后一会儿,大蟒爬下河被一张鱼网捕获。父亲寻找儿子。当找不到儿子时,他走到河边去看自己是否捉到什么鱼。在鱼网中他发现了一条大蟒,并将其剖开。从蟒内他发现一条狗,狗内有一只野猫。剖开野猫,他现一只鸡,从鸡内他发现一颗花生。他打开花生,展现出他的儿子。儿子因其被发现而感到非常惊讶,以至于再也不想智胜他的父亲了。当前第1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再现10

从前,有一个想智胜父亲的小男孩。他对父亲说:“我要把自己藏起来,你永远找不到我。”路上,他遇见一个农民,拿着三颗果仁,他把自己藏到一颗果仁内。可是,一只鸟扑下来吃掉了这颗果仁。猫吃掉了鸟,狗吞了猫,大蟒吞了狗。小男孩的父亲到河边,看他是否网住了鱼。他看到的是一条大蟒。他剖开大蟒,发现了里面的狗,狗里面发现了猫,猫里面发现了鸟,鸟里面发现了核,核里面发现了自己的儿子。小男孩说:“我再也不试图智胜你了,那是毫无意义的。”当前第1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再现20一个小男孩因调皮犯了错,想藏起来躲开他的父亲。他站在一棵树下,这时一个橡栗落到了地上,他立刻决定将自己藏在里面。就这样,他将自己藏在了橡栗中。这时,一只猫碰巧路过,看到了这个橡栗,走上前去吞食了它。后来不久,一条狗杀死并吃掉了猫。最后,狗自己也被条大蟒吞食了。一天,男孩的父亲外出狩猎,遇到了这条大蟒并杀死了它。将其剖开后,他发现了里面的狗,在狗内发现了猫,在猫内发现了栗,栗内是他失踪长久的儿子。再次看到父亲的儿子欣喜若狂,他许诺今后再也不向父亲隐瞒什么了。他说,不管犯什么样的错误,他都将甘愿受罚。当前第1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研究结果名称和标题的变化对具体材料的偏爱缩略个性特征的消失合理化当前第1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图式(schema)这个过程实际上很简单。首先你把东西分为几组。当然也许一组就够了,这取决于有多少事情要做。如果你由于缺乏便利的工具,你不得不到其他地方去,那就是下一步了。否则,你就安排就绪了。重要的是不要做得过分。那就是说一次少干些比多干些要好。从短期来看,这好像并不重要,但可能引起复杂的问题。一次差错的代价就很高。这整个过程开始看起来是复杂的。然而,它很快就会成为日常生活的另一个方面。要预见这个过程在最近将来的必要性是困难的,是谁也不能断定的。整个过程完毕后,再把东西回归各组,这时你就可以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地方了。这些东西最终还会被利用,整个过程就又重现出现了。无论如何,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前第1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第二节记忆的研究方法一、全部呈现法二、提示法(anticipationmethod)系列位置刺激词正确反应0×××hig1HIGwug2WUGkyr3KYRciz4CIZpeh5PEHluj6LUJnaj7NAJbep8BEPral9RALvif10VIFfup11FUPdaq12DAQ当前第2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三、对偶联合法

(methodpaired

comparison)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椅子?父亲?椅子上部父亲茶杯父亲?泉水?父亲茶杯泉水鸡蛋数目?咳嗽?数目动作咳嗽海湾音乐?铅笔?音乐腿部铅笔冰块火车?音乐?火车毛皮音乐腿部围裙?椅子?围裙战争椅子上部鲜花?围裙?鲜花太阳围裙战争铅笔?火车?铅笔冰块火车皮毛泉水?数目?泉水鸡蛋数目动作咳嗽?鲜花?咳嗽海湾鲜花太阳预期法当前第2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学习—测验法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火车毛皮围裙战争泉水鸡蛋火车毛皮音乐腿部椅子上部椅子上部泉水鸡蛋鲜花太阳泉水鸡蛋数目动作咳嗽海湾铅笔冰块音乐腿部围裙战争铅笔冰块父亲茶杯鲜花太阳咳嗽海湾数目动作父亲?泉水?鲜花?鲜花?铅笔?父亲?椅子?咳嗽?火车?围裙?咳嗽?数目?围裙?椅子?数目?铅笔?音乐?音乐?泉水?火车?学习阶段测验阶段当前第2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四、回忆法(recallmethod)自由回忆线索回忆五、节省法(methodofsaving)六、重建法(reconstructionmethod)当前第2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七、再认法(recognitionmethod)刺激反应是否旧HM新FACR再认判断矩阵当前第2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第三节作为信息加工观点的记忆长时贮存(LTS)AVL视觉的等……暂时的感觉登记器(SR)视觉的短时贮存(SAS)听觉的言语的语言的(AVL)外部输入从SR中丢失从STS中丢失LTS中的衰退、干扰和强度减弱记忆系统的结构(Atkinson&Shiffrin,1968)当前第2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一、感觉记忆感觉记忆(Sensorymemory)、感觉登记(sensoryregisters)、分类前贮存(precategoricalstorage)视象记忆(Iconicmemory)、声象记忆(echoicmemory)GeorgeSperling(1960)使用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procedure)来研究感觉记忆当前第2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部分报告法研究示意图及其结果ADJEXPSBNLBH1.Anarraywithavaryingnumberoflettersisdisplayed50millisecondsHightone(toprow)Mediumtone(middlerow)Lowtone(bottomrow)?2.Immediatelyafterthedisplayisturnedoff,atoneissoundedthattellthesubjectwhichrowtoreport3.Thesubjecttriestoreportthelettersintheappropriate(signaled)row当前第2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部分报告法结果当前第2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Darwin(1972)的“三耳人”实验左耳双耳右耳B8F26RLU10通道效应(modalityeffect)当前第2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二、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storage)或workingmemory或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记忆。当前第3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一)短时记忆的研究方法1.记忆广度法(memoryspanmethod)immediatememoryspan当前第3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分散注意作业法(distractormethod,distractiontask)Brown-Petersonprocedure当前第3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探测作业法(probetechnique,theprobetask)与系列学习中的预期进程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出示一系列刺激物,被试的任务是对测验项目(最后一个项目——出现时伴随一个纯音表明它是一个探测项目,且在它前面的刺激系列中只出现过一次,)以及系列中的下一个项目进行反应,这个测验项目通常被称为“记忆探测”。实验可以探测这一系列中任何位置上的项目(除第一个外)。由于被试事先不知道下一个将是哪一个,所以他必须注意探测项目之前的所有刺激和出现顺序。当前第3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右图上部是一个实验例子,向被试出示一个包含12个数字的系列,要他对位置4做出探测,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进行许多连续的测试之后,即对一个个单个项目的再现进行探测就形成了一个平均再现曲线图。这一结果与彼得森-彼得森结果相似。当前第3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二)短时记忆的容量1.组块(chunks)呈现材料种类短时记忆容量认定的组块单位单个字为单位两个字为单位中文单字词773.5双字词6126四字词52010英文音节英文字一音节词77—双音节词7147双字词组4229八字词组32622汉字词和英文词及短语短时记忆容量比较张武田(1986)当前第3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二进制数字(bit)序列再编码方式二进制数字1010001001110011102:1组块再编码1021020001020111130001131023:1组块再编码1015000010041117001111064:1组块再编码101010001020111700113105:1组块再编码10100200100191100125(Miller,1956)当前第3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组块及其相关因素(1)组块与刺激材料的内部特征材料平均广度SDP笔画简单字7.751.71<.01笔画复杂字6.81.39两类不同笔画数的汉字记忆广度的比较陈辉(1988)当前第3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组块与刺激材料的时空特征呈现方式单音词双音词四字成语系列6.705.804.50系列-同时6.855.503.65同时5.683.732.65不同呈现方式下汉语语词的短时记忆广度喻柏林,荆其诚(1985)当前第3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组块与知识经验当前第3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容量有限理论的解释Waugh和Norman(1965)及Atkinson和Shiffrin(1968)认为,STM的信息储存在槽道里,当槽道被信息全部占据后,新输入的信息就会挤掉先前进入槽道的信息。信息不断输入,就不断发生这种替换,而短时贮存空间始终保持着有限性。Miller认为,每个槽道只能放进一个组块。组块数必须与槽道数吻合,否则,多余的组块就进不了STM的有限贮存空间,或者新的组快将替换先前进入槽道的组块。Klatzky(1975)把STM看作是一个工作台,包括工作空间和贮存空间。由于工作台空间有限,所以贮存空间和工作空间此消彼长。据此观点,STM容量是可变的。当前第4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Baddeley等也认为STM容量不固定,认为STM痕迹只能维持2秒,如此时不加以复述,痕迹就迅速衰退。因此,STM有一个附送回路专司复述,STM容量实际上反映了在2秒内能加以复述的项目数。STM容量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的时间长短。所以,短时记忆容量受固定时间内发出的音节数的限制。当前第4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视觉空间模板(visual-spatialsketchpad):处理视觉空间信息;语音环(phonogicalorarticularyloop):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储存和控制;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excutivesystem):是核心。是一个能量有限系统,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关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Baddeley等的工作记忆模型视觉空间模板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当前第4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三)短时记忆的编码刺激字母反应字母BCPTVFMNSXB—17175841682111022C32—35422044525P162350—5059111312355T143232281—5014141185V122613422—181110F64243—138336238M101423422—334219N1321692032512—3814S2182734882311—391X1622124521184—1.听觉编码刺激字母反应字母BCPTVFMNSXB—1862583129320C13—27185515312357P10218—2440158877T304679—38181414810V56323014—211511115F6814531—121313116M126852016—146155N117511928167—245S721112937412—16X37221130101159—Conrad(1963、1964)听觉呈现字母的回忆混淆矩阵视觉呈现字母的回忆混淆矩阵当前第4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视觉编码Posner(1969)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证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至少在部分时间内是以视觉形式编码的。莫雷(1986)证明汉字在短时记忆中主要是以形状(视觉)形式编码的。实验包括三种材料:①汉字字形比较复杂,字义较常用;②汉字字形较简单,字义不常用;③汉字字形较复杂,字义不常用。当前第4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语义编码GroupTrial1Trial2Trial3Trial4Fruit(control)FruitsFruitsFruitsFruitsVegetableVegetableVegetableVegetableFruitsFlowerFlowerFlowerFlowerFruitsProfessionProfessionProfessionProfessionFruits当前第4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Wickens(1973)前摄抑制释放[releasefromproactiveinhibition(interference)]当前第4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四)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Sternberg(1966,1969)实验范式当前第4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五)短时记忆的遗忘1.遗忘进程及其制约因素:主要受复述(rehearsing)的影响。沈德立、林镜秋(1984)当前第4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两种记忆过程理论的证据两种过程理论:系列位置曲线反映了两种记忆。结尾部分反映了短时记忆,开始和中间部分反映了长时记忆。预测:①如果增加每个刺激项目的呈现时间,则项目复述的时间就会增加,从而使更多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对短时记忆没有影响;②如果进行延迟回忆并防止复述,将影响短时记忆而不长时记忆。Murdock(1962)的实验证实了第一个预测。Glanzer和Cunitz(1966)的实验证实了第二个预测。当前第4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系列位置效应或曲线(theserialpositioneffectorcurve):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渐近线(asymptote)。隔离效应(isolationeffect)或冯·雷斯托弗效应(VonRestorffeffect)前摄抑制(proactiveinterference)、倒摄抑制(retroactiveinterference)当前第5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负近因效应(negativerecencyeffect)Craik(1970)发现了负近因效应:在每次的立即的自由回忆结束后,由于被试不知道要进行最后的自由回忆测验,故没有复述这些单词,结果这些单词因没有得到复述而难以进入长时记忆,其回忆成绩就很差。当前第5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顺序(ordinal)或情境(contextual)理论Bjork和Whitten(1974),Hitch,Rejman和Turner(1980)考察了三种情形的系列位置效应:立即自由回忆、延迟自由回忆(系列项目中最后一项呈现完毕进行干扰活动20秒,然后才开始回忆)和连续分心(continuousdistraction)(系列项目中每个项目间有12秒的干扰活动,系列最后一个项目呈现完毕后进行20秒的分心活动)。当前第5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Bjork和Whitten(1974)提出顺序或情境理论来解释近因效应和负近因效应,认为产生负近因效应的原因有二:①被试对于最后几个项目复述和注意较少,很难提取;②被试对于最后几个项目在分测验和最后总测验时所使用的策略有所改变。即时回忆时,最后几个项目是通过使用顺序或情境线索来提取的,即此时的近因效应是由于系列项目之间记忆痕迹的差异造成的,最后几个项目和前面几个项目比中间项目易于分辨。最后总测验时,顺序或情境线索不再有效,前面几个项目可利用联系线索回忆,后面几个项目既无联系线索也无情境线索,因而出现首因效应和负近因效应。当前第5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辨别理论(theprincipleofdistinctiveness)Neath和Crowder研究发现,在非常短暂项目呈现过程中以及项目间隔按不同中数比率变化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他们以Bjork和Whitten的比率原则为基础,提出了辨别理论来解释广泛的系列呈现时间范式和不同记忆形式实验中出现的近因效应。比率原则是指近因效应的幅度与IPI和RI的比率成正比。IPI—interpresentationinterval—表示系列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RI—retentioninterval—表示某项目呈现后到回忆该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前第5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分辨理论可通俗地成为电线杆理论:当你从一系列等距排列的电线杆(类似等距排列的记忆项目)的最后一点向前看时,最后一个电线杆与倒数第二个电线杆之间的分辨率最高,越往前,电线杆之间的分辨率越小。当前第5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关于干扰说和消退说当前第5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六)关于记忆的提取过程和有意遗忘的探讨1.关于编码特异性原则(theencodingspecificityprinciple)Tulving(1991):“记忆的关键过程是提取”。其一是指研究者们过去只充实研究记忆的贮存以及记忆的编码加工过程;其二涉及Tulving的一种观点,即记忆时记忆时记忆痕迹或所编码加工的信息以及提取线索或提取信息的综合物。编码特异性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贮存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贮存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简言之,编码操作决定贮存什么东西,而贮存的东西决定提取线索的有效性。当前第5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Watkins(1974)给被试一些无意义的配对联想词表,每对词表由两部分A、B组成,分别包括5个和2个字母。两个词表本身无意义,但合并成7个字母是有意义的。例如SPANI-SH、INVOL-VE。结果:再认正确率为9%,而又线索提示的正确率为67%。违背了生成—再认理论(thegeneration-recognitiontheory):在回忆中存在两个瓶颈—①当回忆的线索呈现时,要从记忆中生成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反应;②确定这些后选择哪一个是正确的—在再认中,只有后一个瓶颈是有意义的。Watkins和Tulving进一步研究了这种现象。给被试提供如HEAD-LIGHT这种形式的配对联想单词表,但告诉被试只需注意词对中的第二个单词,称为“须记住”(to-be-remembered,TBR)的单词。实验结果再一次严证了可回忆的词的再认失败这一现象。可用编码特异性原则来解释。当前第5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编码—提取范式(theencoding-retrievalparadigm)A-A′A-B′B-A′B-B′Roediger(1989)根据Tulving思想把研究提取与编码加工交互作用的实验程序抽象为“编码—提取范式”,这一范式也是对编码特异性原则的形式表达。编码条件提取条件A′B′AB提取线索学习过的线索无线索—微弱的线索如火车强有力的线索如白的无0.490.430.68微弱的(火车)0.300.820.23注:线索词对应目标词“黑的”Thomson&Tulving(1970)当前第5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关于有意遗忘(intentionalforgetting)Bjork认为有意遗忘实验的关键在于向被试呈现学习材料后,要求记住其中一些材料和遗忘其余材料,如果存在有意遗忘就会表现出当要求被试只回忆指示记忆的项目时只有非常少量的指示遗忘项目掺杂进来;而当要求回忆所有项目时,遗忘项目的回忆成绩就会低于记忆项目。研究有意遗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字方式(thewordmethod),即在每个学习项目之后随机呈现要求记忆和遗忘的指示符;二是字表方式(thelistmethod),即在一组学习项目之后呈现指示符。理论解释有二:①编码理论;②提取抑制理论。当前第6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指示类型补笔测验组平均词干回忆组词干补笔组记忆项目2.571.902.23无关项目1.180.901.40遗忘项目1.110.720.91陈曦(1998)当前第6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第四节内隐记忆简介一、内隐记忆的含义:是指不需要有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二、启动与启动效应:启动(priming)一般认为是一种测验情境对测验成绩影响的技术。即测量首次呈现的刺激(启动刺激,pirime)对测验刺激(目标刺激,target)操作任务影响的技术。根据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一致程度可以把启动分为直接启动(directpriming)、重复启动(repetitionpriming)、间接启动(indirectpriming)和交叉启动(cross-frompriming)。启动效应一般认为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启动效应是现象,内隐记忆是本质。当前第6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三、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一)重学中的节省(二)阈下刺激作用(三)启动效应词汇判断单词或图形确认词汇补全当前第6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四)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1.概念:是有A·S·Reber(1976)首次提出。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过程。2.特征:内隐认知学习系统不受精神病或神经损伤的影响和干扰。内隐系统具有更密集的总体分配。内隐功能不受标准的认知能力测验的影响。3.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关系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的范式不同。研究者所关心的信息本质不同。当前第6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4.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grammarslearning)人工语法学习是Reber提出的后广泛应用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一种方法。实验时,首先让被试记忆一些表面上任意排列得而实际上是由一些状态限定语法生成的字母串。同时给予控制组被试一些随机项目串,在这个阶段,不给予被试有关人工语法的任何提示。当前第6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五)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遗忘症条件反射的研究遗忘症技能学习研究动作技能学习知觉技能学习认知技能学习不同通道内隐记忆研究内隐学习研究遗忘症重复启动效应一般刺激重复启动效应伪词刺激重复启动效应研究(pseudowords,pseudohomonyms)新异刺激重复启动效应研究当前第6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遗忘症患者内隐记忆的8种任务(Shimamura,1986)任务典型研究1.残缺图画辨认Warrington,Weiskrantz,19862.词汇补全Warrington,Weiskrantz,19703.词汇判断Moscovitch,19824.知觉辨认Nelson,Cohen,Corkin,19815.同音异义词拼写Jacoby等人,19826.喜爱程度判断Johnson等人,19857.对高关联信息的自由联想Gardner等人,19738.新联想词的单词补全Graf,Schacter,1985当前第6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四、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学习和加工的类型和水平对两种记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学习和测验阶段感觉通道的改变对二者的影响不同注意状态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学习材料知觉特点的改变对两种记忆影响不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刺激呈现时间的长短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干扰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表现出不同的系列位置效应当前第6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9种自变量及其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自变量类型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加工水平无大感觉通道大小注意状态无大材料知觉特点大无保持时间长短刺激呈现时间无大干扰小大记忆负荷量无大系列位置特点不明显首因、近因效应当前第6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五、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一、多重记忆系统理论(multiplememorysystemstheory)是指把记忆看作有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由若干个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同一个操作系统内,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在不同操作系统中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同时,在理论上允许一个记忆系统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当前第7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Tulving的观点:首先,Tulving(1985)就为什么要采取多重记忆系统的理论框架提出了5点看法:①就整体记忆而言,做出规律性的结论是比较困难的;而就某些特殊种类的记忆来说,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就比较容易些。②记忆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是平滑连续的,在这期间肯定发生了许多跳跃和突变,而这些变化势必体现在记忆的结构之中。③来自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表明,大脑的神经通路与皮质是高度系统化的,甚至就连视觉这样简单的功能也分别是由不同的皮质与通路来实现,因此,复杂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就更不可能是由单一的系统来实现。④现在作出的关于记忆系统的假设,可能很快会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但这并不是阻止作出假设的理由。相反,现有的假设越快地被证伪,说明我们的认识也越快地接近真实。⑤人的记忆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很难想象如此众多的异质信息是贮存在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中的。当前第7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Tulving的观点Tulving(1972)把长时记忆区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补笔的启动效应独立于再认”(1982)。正常被试学习96个低频英语单词,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与补笔测验,天后重复这两种测验。结果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情节记忆7天后遗忘很多(再认结果),但由启动效应所显示的不自觉记忆7天前后没有差别。启动效应属于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之外的另一种记忆系统。当前第7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随机独立性(stochastic

independence)随机独立性是指就独立的测试项目而言,在记忆的两个测验之间不存在相关。启动效应代表着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representationsystem,PRS当前第7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补笔的可能性补笔再认10总计10.5120.2710.78300.1360.0810.217总计0.6480.352当前第7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Squire的观点记忆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事实事件技能与习惯启动效应简单经典条件反射非联系学习内侧颞叶/间脑纹状体新皮层情绪反应骨骼肌反应杏仁体小脑反射回路Squire关于记忆系统及其相应脑结构划分示意图DeclarativememoryNondeclarativememory当前第7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对系统说的批评如果存在多重记忆系统,划分记忆系统的标准是什么?实验性分离范式是证明多重记忆系统存在的主要手段,但这一手段是否具有证实的充分性?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多重记忆系统提出批评。当前第7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二)迁移适当加工理论(transfer

-appropriate-processingtheory)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这一假设与外显记忆中的“提取与编码一致性原则即编码特异性原则”相似。自觉记忆与不自觉记忆测验要求的提取过程不同,结果,这两类测验从学习时不同的加工过程获益也就不同。Roediger进一步把这个假设分成两项。当前第7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学习时的意义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映象等加工过程导致大多数自觉记忆测验(回忆和再认等)成绩良好。因此,可认为自觉记忆测验是要求概念驱动过程的(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大多数不自觉记忆测验严重地依赖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因此,可认为不自觉记忆测验是要求材料驱动过程的(data-drivenprocessing)。这样,概念加工中的各种变量对不自觉记忆测验就不会有什么影响,而表面特征方面的各种变量对不自觉记忆测验则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表面特征方面变量对自觉记忆测验并没有什么影响。当前第7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Jacoby(1983)的实验结果实验条件无上下关系有上下关系产生式学习××××热的热的举例“冷的”“冷的”???再认0.560.720.78知觉辨认0.820.760.67在3种条件下再认和知觉辨认的概率当前第7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Roediger(1990)提出的设计方案知觉辨认补笔测验自由回忆再认记忆系统陈述性回忆非陈述性回忆加工方式数据驱动概念驱动当前第8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Blaxton(1989)的实验要求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中的一种条件下学习单词。如在无上下文关系中大声读出单词(××××——treason),或者在概念线索以及头一个字母的帮助下写出一个单词来(简称产生作用,如,espionage—,t——,应该写出treason)。然后,使用4种测验。在字母线索回忆中,主试提供treasure给被试,要求以此线索去回忆目标单词treason,这样,线索在形状上和声音上类似目标词,但在意义上无联系。测验时告诉被试要他们回忆在字形和发音上与线索词类似的词,所以测量属于情节记忆,但却依赖目标词与线索词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类似性。在一般知识测验中,要求被试回答一般性的知识问题。如“因为什么罪行,Rosenbergs被处死?”学过treason这个词,被试就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一般知识测验属于启动效应性质的测验,但它要求的认知过程却是概念加工。当前第8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Blaxton(1989)实验一的结果任务类型数据驱动任务概念驱动任务字母线索任务陈述性记忆模糊字补笔非陈述性记忆自由回忆陈述性记忆一般性知识非陈述性记忆组别阅读组0.450.750.190.34产生组0.340.460.310.50当前第8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三)对系统说和加工说的整合记忆系统其他名称子系统构成提取时心理经验程序记忆非陈述性记忆运动技能认知技能简单条件反射简单联想学习内隐知觉表征启动效应结构描述刺激的视觉形式刺激的听觉形式内隐语义记忆类属记忆事实记忆知识记忆空间性关系性内隐初级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视觉听觉外显情节记忆自传体记忆事件记忆外显当前第8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记忆组织的SPI模型S(serial),P(parallel),I(independent)。主要观点:不同记忆系统之间的联系特点在于加工过程的特异性。各系统之间信息以串行方式编码,一个系统中的编码与后继的其它系统信息加工关联,即一个系统的输出提供了其它系统的输入。信息在不同的系统中以并行方式编码。对每一个系统或子系统中的信息的提取,不必涉及到其它系统相关信息的提取。当前第8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SPI模型可进行的预测根据SPI模型,依赖不同系统的记忆任务可能出现双向分离,但这种现象只有在记忆获得后的情况下出现,即出现在对已经贮存的信息的提取中。在SPI模型出现之前,串行编码的依存性和提取的随机独立性是令人不解的。SPI模型编码的串行性允许即使较后面的记忆系统功能出现缺陷,其前面的记忆系统仍然能够获得信息,但反之不行。SPI模型与许多关于大脑信息获得和提取中表现出来的不对称性发现是一致的。当前第8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六、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内隐记忆的操作性定义:内隐记忆是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内隐记忆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实验性分离范式的方法。当前第8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一)实验性分离的含义及类型Experimentaldissociation最早由Teuber于1955年提出并运用到神经心理学的实验中。如损伤定位于A的一组病人比损伤定位于B的一组病人在P测验任务中占优势,而在Q测验任务中占劣势,就可以推论在这两组被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即各组病人损伤部位是明确地各不相同。Tulving:“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任务中的结果而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测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实验性分离的逻辑:如果用来比较的两个测验所包含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或者是两组高度相关的加工过程,则这两个测验之间的比较就不应该出现实质性的分离。如果出现了分离,则测验中所控制的自变量就有可能包含不同形制的加工过程。当前第8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1.单一分离(singledissociation)是指实验中一个自变量影响测验任务A,但不影响测验任务B。即对于一个自变量的两个水平的操作,仅在一个测验任务上产生显著性差异,而在另一个测验任务中没有显著性差异。当前第8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非交叉的双重分离

(uncrosseddoubledissociation)是指实验中变量1只影响A任务而不影响B任务,变量2只影响B任务而不影响任务A。定向任务问题目标词残词补笔听觉(浅层)视觉(浅层)意义(深层)2syllablesContainsE?Foundinchina?pagoda

ag

da当前第8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交叉的双重分离

(crosseddoubledissociation)是指在实验中某一个自变量对测验任务A和B存在相反方向的影响,即一个变量对两个任务有相反的作用。如a,b是某个自变量的两个水平,则TA(a)>TA(b),TB(a)>TB(b)。当前第9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4.双向关联

(reversedassociation)一种心理过程的表现形式总是单向性的,所谓单向性(monotonicity)是指在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任务的结果要么呈正相关,要么呈负相关。如果能设计一项实验,其结果能摆脱单向性的表现,即指如果一个自变量有三个水平,其中两个水平与两种测验是正相关,两个水平为负相关,那么,就可以排除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要么正相关,要么负相关的单调性。因此,就可以间接的测量出两种心理过程的存在了,那么在单一性假设下单一加工过程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进而推断两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就是可能的了,这种设计叫做双向关联。当前第9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5.神经心理学家的观点Weiskrantz对“双重分离”的看法: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测验任务”,即是最简单的任务也要求多种心理过程参与。脑损伤总是影响到多种神经通路。神经心理学的测验结果是复杂的,不止涉及一种缺陷。在上述复杂情景下,脑损伤造成的某种单一的缺陷,原则上是可以测出来的。当前第9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任务分离范式内隐记忆的操作性定义: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Taskdissociation是指内隐和外显测验的实验性分离,即操纵某一变量使其在不同的测验任务中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任务分离法一般是通过改变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即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分离。直接测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提取先前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间接测验不需要对先前经验的直接记忆,其结果表现为被试并未意识到的某些经验对当前任务的自动影响。当前第9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1.与言语信息有关的间接测验词干补笔(word-stemcompletion)模糊字命名或模糊字辨认(wordfragmentidentification)词汇判断(lexicaldecision)当前第9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2.非言语信息的间接测验主要有:图片完成、图片识别、残图命名、物体决定、偏好判断、面孔命名等。当前第9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3.新异联系的间接测验前面两种间接测验主要针对独立的刺激项目。而这类测验则是针对刺激项目之间形成的联系。常用的测验有词干补笔、快速命名、词汇判断和知觉辨认(perceptualidentification)。当前第9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4.间接测验的新归类法: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的间接测验。Blaxton(1989)提出记忆的四分说:直接的数据驱动测验间接的数据驱动测验直接的概念驱动测验间接的概念驱动测验当前第9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Graf,Shimamura和Squire(1985)的实验当前第9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Srinivas和Roediger(1990)的实验当前第9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5.提取的意识性标准——任务分离法的发展提取的意识性标准(retrievalintentionalitycriterion,RIC):认为加工水平效应是意识是否参与测验的标志。基本操作:除了测验时给予被试不同的指导语外,两个测验在学习和测验阶段的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即对可能影响被试成绩的测验外部形式上的其他潜在变量都加以控制。RIC的实验逻辑是:在比较间接与直接测验的操作成绩时,如果两种测验的外部条件除了指导语之外的其他方面都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就可以肯定地说两种测验引发了两种不同记忆的提取,进而证实内隐记忆的存在及其与外显记忆的差异。当前第10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Roediger,Weldon和Stadler(1992)的实验两种学习条件:①词形学习,要求被试计算每个单词中朝上和朝下的字母的个数,朝上的字母如b、d、f、h、k、l和t;朝下的字母如g、j、p、q和y。②词义学习,要求被试给自己对每个单词的偏爱程度打分。测验阶段,分别呈现给参与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的北是相同的材料(残化的单词或单词的词根),要求参与直接测验的被试根据给出的线索回忆学习过的单词,对参加间接测验的被试的要求与词干补笔或残词补全相同。当前第10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实验结果当前第102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6.自变量的选择和操作材料图形/词汇变量字频变量词/非词以及可能/不可能图形操作学习阶段的编码特点加工水平操作分散/集中注意定向遗忘当前第10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自变量的选择和操作(续)学习与测验阶段的匹配因素感觉通道刺激项目的视觉特征情景特点被试变量其他变量学习——测验时间间隔学习项目的数量刺激呈现时间和重复呈现刺激当前第10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加工分离程序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procedure,PDP)是Jacoby等人1991年提出后逐步完善的一种研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离的实验范式,它与任务分离法相对立。PDP能够区分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的过程和意识缺乏时自主影响行为的过程。当前第10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PDP认为无论是内隐记忆还是外显记忆测验都可能同时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PDP寻求对单一记忆任务操作中意识控制和自主过程独立作用的测量,而不是对依赖于意识和自主过程的不同记忆任务的比较。PDP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把任务和过程(加工)等同起来(即使过程是纯净的)。当前第10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PDP的实验逻辑PDP最早是从再认的双加工模型建构框架中发展出来的。Mandler(1980)提出再认可分为基于熟悉性的和基于意识提取的两种加工机制。前者以刺激表征的感觉和知觉整合为基础,这种整合能提高个体对客体的熟悉度进而导致把刺激知觉为“旧”;后者以精细加工为基础。Jacoby结合Mandler的观点,认为基于熟悉性(familiarity)的加工是自动的、无意识的即自动提取(automaticity),而意识性提取(recollection)则是一种控制的意识加工。当前第10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