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石钟山记》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苏轼目录壹破题入文贰文言梳理叁文本探究肆作业布置

活动一

破题入文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老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千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石钟山

苏轼爱此江湖幽,维舟坐终日。本从玩化理,不是荒逸游。

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文体知识-游记

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的游记重在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但宋朝的游记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增加大量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记叙只是引子。

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作为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政治等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人格的伟大。九百多年来,苏轼在政界、学界和民间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林语堂先生在其享誉海内外的《苏东坡传》中将其称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者介绍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人生经历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现湖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活动二

文言梳理彭蠡郦元钟磬铿然桴止响腾硿硿焉磔磔栖鹘

鹳鹤噌吰石穴罅镗鞳涵澹澎湃如乐作焉汝识之乎窾坎无射臆断lǐlì

fúkēnɡqīhúzhézhéchēnɡhónɡxiàkuǎnkǎntānɡtà

shíwúyìkōngkōngyuèqìngguànhándànyì反复诵读,读准字音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彭蠡:鄱阳湖

焉: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无义。以为:认为

临:靠近

鼓:名→动,激荡,掀动搏:搏击,撞击

洪:大。

是说:这个说法。

之:代词,这个说法。

以:把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音。而:连词,表递进。

况:何况第一段

访:访求。

得:找到,发现

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在潭边找到两块山石。

函胡:通“含糊”,重浊模糊。

清越:清脆悠扬。桴:鼓槌。

腾:传播。

歇:停止。得:找到。石之铿然有声者:定于后置句。(被敲打时)发出声音的山石。所在:所字结构,所在的地方,到处。名:名→动,命名,取名。何:为什么第一段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2、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持何种态度?人物得名由来人们的态度作者质疑的依据郦道元李渤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人常疑之余尤疑之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舟:乘船。适:到。赴:就职。因:因此。得:能够。使:派

。于:在。其:其中的。扣:击打。硿硿焉:硿硿地响。固:本来。绝:陡峭的。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侧:在旁边。

森然:阴森的样子。

搏:抓。

而:表并列。磔【zhé】磔:鸟鸣声。

或:有的人。

心动:内心惊恐。发:发出。

噌吰【chēnghóng】:敲击钟鼓。

绝:停止。舟人:船夫。第二段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zhé】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ghó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慢慢地。而:表修饰。则:原来是。罅【xià】:裂缝。其:它们的。涵澹:水波动荡。为:形成。回:返回。当:挡在。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向:先前。相应:相互应和。作:演奏。因:于是。识:记得,知道。无射【yì】:钟名。不余欺:不欺骗我。宾语前置。第二段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kuǎnkǎn】镗鞳【tāng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chēnghóng】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3.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尝试找出一个字概括。阶段态度内涵白天:寺僧演示余固笑而不信也不信,不屑暮夜:夜泊绝壁因笑谓迈曰自信,自得4.经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预设: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手法:比喻摹状—如猛兽奇鬼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直接摹声—磔磔、噌吰、窾坎镗鞳

视听结合--大石侧立千尺、磔磔、噌吰、窾坎镗鞳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侧面烘托—心动、大恐作用:①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形有声,有动有静,有高有低,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5.作者是如何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景象的?有何作用?

目,耳:名作状

亲眼亲耳。而:表转折。臆断:主观猜测。殆:大概。言:记载。终:终究。以:乘。夜:名作状,在夜晚。水师:船夫。所以:....的原因。陋者:知识浅薄的人。乃:竟然。以:用。考击:敲击。以为:认为。其实:它的真相。是以:因此。简:简略。陋:浅陋。第三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6.作者认为前人不能准确解释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前人原因作者态度郦道元言之不详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陋者(李渤)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叹讥惜笑7.面对所有人对石钟山命名的考察,作者有何论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资料补充: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活动三

文本探究1.《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预设:《石钟山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2.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