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现代中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第13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考题定位知识重点复习思路1.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2.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1.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和意义。2.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性。复习世界政治格局应理清一条基本线索: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把握三个关键的时间:二战结束后,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的“冷战”,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已成为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2.过程: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朝鲜);导致国际局势紧张(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3)影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2.日本崛起(1)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2)结果: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中国振兴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4.不结盟运动兴起(1)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合作。(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3)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2.过程:1944年7月,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3.基本特征:黄金↔美元↔各国货币。4.作用:使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3,建立:1994年4月决定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4.意义: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名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时间1989年1993年1994年成员性质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领域经济经济、政治经济特点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由最初的经济合作到政治、经济一体化;规模由小到大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3.评价(1)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2)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3)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是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了。(4)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经济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4)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5)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6)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3)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4)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5)坚持引进和独立自主相结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自主权。解析:①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易错选为C。其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但尚未达到动摇美苏霸权地位的局面。②此类错误的防范是对有关知识点进行“瞻前顾后”,从其前因后果上进行推断。答案:B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1)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且为不定项,故需要逐条判断。本题错因主要由于对题干信息顾此失彼,或只注意时间限制;或者只注意知识表述正误信息,不能综合多个信息整体把握。(2)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无关,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是1949年。70年代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从越南撤军,访华并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3)防范此类错误一要从题干整体上捕捉全部关键信息,二要将选项对照信息点逐个过滤。答案:B解析:①本题易错选为B。主要由于对“互相竞争”与“互相对峙”的差别区别不清。②它们主要是指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中的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内容,重点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关系实质。③防范此类错误一要注重近义词的区分,一要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尝试解读,通过具体史实品味其区别。答案:D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解析:①本题错选主要在于不能从整体上归纳题干材料的主旨。②A、B选项与题中“经济力量是多极的”观点不相符,C选项与题中“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不相符。从军事、经济、政治不同的角度(维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③此类错误的防范特别要注意不可仅从其中局部的语句就下结论,要在通读材料的情况下从深层次和一定的高度上提炼信息。答案:D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图主要反映了世界各地资本往来的信息,说明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D项正确。图中的信息只是说明了资本的流动,并没有反映资本流动对单一商品出口国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B项不符合史实,贸易往来会对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而非决定性影响,而且在图中也没有相关信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在1973年,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选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采取提高石油价格等措施,引发了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并不是导致“滞胀”的原因;A、B两项明显错误。故选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司徒雷登强调美国的强大使其居于资本主义国家抵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地位,能够反映这一信息的是1949年成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工具。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能反映其是资本主义国家领袖的信息。答案:C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依据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规定,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缓慢,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黄金价格迅速上涨;C项错误,迄今为止美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居于世界首位;D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欧元、美元及黄金关系的信息。故选B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七十七国联合宣言》的发表表明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说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A;七十七国集团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故B错误;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不能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故C错误;1964年正处于“冷战”时期,故D错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二战后初期”的时间信息可以排除B项,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C项是军事组织,不符合“经济手段”的要求;D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为“经济手段”,但并不是为了对付苏联。A项符合题意,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扶植西欧来控制西欧,以达到制衡苏联的目的。答案:A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B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当时是赫鲁晓夫当政,A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终结,C错误;D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答案:B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可知A正确;由“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可知B正确;由“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可知C正确。由此可知A、B、C不符合题意,均可以排除。答案:DA.①④
B.①②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局势,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可知①④正确;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是贸易保护主义,②错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说法错误,③错误。答案:A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这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后说明其对外扩张客观上有利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出口上升、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的刺激。第(3)问,从图片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危险性,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应该是趋利避害等。(3)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从“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等信息可以看出,题干材料指的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A、B、D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答案:C2.1949年,“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答案:B3.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实力的衰弱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之所以会有三极论、五极论、六极论这样的分歧和争论,说明世界政治格局仍然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新的政治格局依然没有形成,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案:A4.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材料表明,中国、德国、印度等国家正在日益崛起,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A、B、C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答案:D5.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问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观点的能力。材料表明一些全球化重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日本树立大国形象与材料无关;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实力虽有增强,但在全球化中仍处于被动地位。答案:A6.中国汶川大地震和海地大地震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重大人员伤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理应相互帮扶②世界大国在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③两国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救灾贷款④两国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救灾贷款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以时政热点切入,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结论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世界格局尚未形成。③结论不正确,若遇金融危机,则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若遇战乱或自然灾害需恢复重建,则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答案:A7.“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③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A.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题中信息可知,不发达国家增加较快,绝对贫困人口逐渐增加,由此可排除②,题中信息只能反映出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越发不公平。答案:B8.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曾说,“如果我想给欧洲打电话,该打给谁呢?”欧盟首位“总统”和“外长”的诞生,解决了基辛格的“世界性”难题。这意味着(
)A.欧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B.欧盟能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C.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D.欧盟实现了一个声音说话,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欧盟国”答案:C9.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梦想……理想状态是,这个共同体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讨论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安全问题也可以在共同体框架内讨论。”目前,与理想中的东亚共同体性质相似的区域性集团是(
)A.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行业前台咨询工作总结
- 营销行业创新实践总结
- 无人驾驶技术的前景展望
- IT行业销售员工作总结
- 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发展顾问工作总结
- 书店美容院保安工作经验
- 金融行业中理财咨询顾问的工作要求
- 旅游行业导游培训总结
-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专项04 时政地理
- 2024年税务师题库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2
- 瓣周漏护理查房
- 历代反腐完整
- 《现代控制理论》(刘豹-唐万生)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 重视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
-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英文作文范文
- 学术英语(理工类)
- 浅谈“五育并举”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论文
- 大树的故事 单元作业设计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