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时_第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时_第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时_第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时_第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时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概述宫底韧带子宫下部后壁子宫直肠陷凹乙状结肠腹膜层阴道直肠隔肚脐腹壁手术斑痕外阴、阴道卵巢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部位★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多见★激素依赖性疾病一、概述二、发病机制(一)

种植学说

1、经血倒流

2、静脉及淋巴播散二、发病机制(一)

种植学说二、发病机制(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卵巢生发上皮盆腔腹膜

同源于胚胎期体腔上皮

经血、炎症卵巢激素刺激

衍化为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异位症二、发病机制(三)诱导学说

未分化的腹膜组织

内源性生物化学因素诱导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三、病理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粘连,这种异位的内膜没有一个自然引流的通路,因此在局部形成一个内容为经血的大小不等紫褐色斑点和囊性肿物。病理(大体观)◆卵巢(最多见)病理(大体观)◆卵巢巧克力囊肿“没有不破的巧囊”病理(大体观)病理(大体观)◆宫骶韧带、直肠子宫凹、子宫后壁下段病理(大体观)病理(大体观)◆宫骶韧带、直肠子宫凹、子宫后壁下段病理(大体观)◆宫颈宫颈外口6点处的蓝黑色病变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大体观)病理(大体观)◆输卵管◆腹膜病理(大体观)病理(镜下)★病灶中可见到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及出血。★极少恶变四、临床表现1.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痛经是典型症状,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

(一)症状痛的特点:从经前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逐渐减轻至经后消失。痛的部位:多在下腹正中及腰骶部,或放射至会阴、肛门及大腿。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而与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2.性交不适:深部性交痛3.不孕:40%4.月经异常:15-30%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5.其他特殊症状:

(一)症状附:不孕机理个体差异大腹部检查盆腔检查四、临床表现(二)体征五、诊断1、初步诊断: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盆腔内扪及触痛性结节

或宫旁不活动的囊性包块2、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五、诊断五、诊断2、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2、辅助检查2)CA125测定五、诊断2、辅助检查3)腹腔镜检查(目前最佳方法)五、诊断六、鉴别诊断★恶性卵巢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腺肌病七、治疗1.随访观察:2.药物疗法:1)口服避孕药:轻度内异症(假孕疗法)2)孕激素:首选药3)孕激素受体调节剂:(RU486)

长期疗效有待证实(一)非手术疗法治疗2.药物疗法:4)孕三烯酮:孕妇忌用5)达那唑:轻度及中度痛经明显者6)GnRH-a:

(一)非手术疗法治疗腹腔镜是主要手段★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复发率40%★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复发率5%(45岁以下)★根治性手术:几乎不复发(45岁以上,重症)

(二)手术疗法治疗(三)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四)疼痛的治疗(五)不孕的治疗(六)青春期内异症治疗七、治疗八、预防1.防止经血逆流2.避免手术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A.剖宫取胎时保护好子宫切口周围术野;B.缝子宫防止缝针穿透子宫内膜层;C.关腹腔前:洗净腹壁切口;八、预防2.避免手术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D.月经来潮前禁做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