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石行业研究渗透率低原石龙头成长空间大_第1页
培育钻石行业研究渗透率低原石龙头成长空间大_第2页
培育钻石行业研究渗透率低原石龙头成长空间大_第3页
培育钻石行业研究渗透率低原石龙头成长空间大_第4页
培育钻石行业研究渗透率低原石龙头成长空间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育钻石行业研究-渗透率低原石龙头成长空间大1.培育钻石:钻石消费“新势力”,中印美主导产业链1.1.培育钻石产业链:上游看中国、中游看印度、下游看美国培育钻石产业链可以分为三大环节:(1)上游培育钻石原石制造、(2)中游加工打磨、(3)下游终端零售。上游培育钻石原石制造分为高温高压法(占比40-50%)和CVD法(占比50-60%)两种技术路线,其中全球珠宝级(大颗粒)培育钻石的主流生产方式为高温高压法,中国占据全球高温高压法的90%以上。本文研究重点在于上游高温高压法的培育钻石原石制造。核心上市公司:中兵红箭、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中-印-美”:“生产-加工-消费”。中国等培育钻石原石供应商,生产制造的培育钻石原石95%流向印度进行人工打磨、切割、加工,其中印度苏拉特市

(Surat)被誉为“世界钻石加工厂”;加工完毕后经终端多家零售品牌购入并出售给消费者,其中美国消费了全球80%培育钻石份额(2020年美国培育钻石产值渗透率4%,2021年约8%,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产值渗透率约2.4%);中国培育钻石概念兴起较晚,目前整体市场消费占有率及渗透率较低(2020年中国产值渗透率1.9%),未来提升空间大。培育钻石产业链呈现微笑曲线形态,上游天然及培育钻石生产毛利率约60%-70%,中游加工依赖大量人力毛利率约10%,下游零售品牌溢价加成毛利率约60%-70%。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培育钻石原料供给、设备供应及合成等,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约占全球40%供应);中游从事切割、打磨、抛光等加工及原石贸易等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主要集中在印度;下游多家欧美珠宝商从事培育钻石成品钻零售,涉足品牌主要为天然钻石开采商一体化布局、传统钻石珠宝商丰富产品矩阵、新兴培育钻石品牌商、培育钻石生产商一体化布局等。培育钻石售价约为天然钻石30%:以1克拉I色SI净度钻石为例,其需3克拉培育钻石原石制造而成,培育钻石原石制造商产品售价约4500元,毛利率60%-70%;

产品经打磨加工后,裸钻售价约5000元(打磨环节毛利率10%);经销商通过直销/代销方式出售给终端零售品牌商(经销商毛利率30%-40%),品牌商经过进一步设计、加工、搭配制造成成品首饰,售价约2万元(零售毛利率约70%),同品级天然钻石售价约6-7万元。培育钻石原石产业链,由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六面顶压机供应商及培育钻原石制造商组成。铰链梁等核心设备主要由我国多家重工集团进行供应,其随生产的不断大型化,有效提升了六面顶压机的腔体体积和产能效率。中国几乎集中全球高温高压法培育钻石原石制造,核心设备六面顶压机设备主要供应商包括国机精工子公司三磨所等,其中黄河旋风自行设计后外采零部件组装,中兵红箭外购部分压机,同时外采核心零部件自行组装。上游看中国,中国看河南,市场存量压机3000-4000台:河南省培育钻石企业技术成熟、拥有自主组装合成压机工艺,形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培育钻石产业集群。根据超硬材料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用于培育钻石压机保有量约3000-4000台;

其中力量钻石主要外采压机设备,黄河旋风及中兵红箭具备自主设计压机能力,通过外采部分设备+外采核心零部件自行组装等方式取得压机。河南产业集群打造我国培育钻石重镇。郑州国机精工下属子公司三磨所作为我国磨料磨具起始研发单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成功自主研发第一台六面顶压机以来,经过多年产业积累及协同发展,通过2001年中南钻石突破人造金刚石生产核心技术----粉末触媒合成技术,使得中国金刚石制造技术与国际同步,河南也成为全球领跑国际超硬材料技术创新的重要创新地。目前全河南已有超过200家超硬材料制造企业,供应全球超80%金刚石需求,形成“压机零部件-压机整机生产-超硬材料制造-打磨加工-终端零售”的全产业链。中游看印度,占全球95%钻石加工市场份额:低毛利加工行业,中游加工产量是上游天然钻石开采量的“晴雨表”,“钻石加工帝国”印度占全球钻石加工份额的90%+。钻石中游加工环节包括毛坯设计、划线、锯石、打边、抛光等,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较难实现自动化生产,且技术同质化较高;印度自上20世纪50年代起,凭借丰富廉价劳动力+先发优势,逐渐成为全球最核心的钻石加工国和成品钻出口国,其中印度苏拉特市(Surat)被誉为“世界钻石加工厂”,占市场份额近95%。2019-2021年印度培育钻石毛坯全年进口额为2.63/4.40/11.30亿美元,CAGR为107%。2022一季度印度培育钻石原石进口额同比增长105%,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下游看欧美:资深品牌开辟新航向,巨头“带队入坑”培育钻石市场,美国培育钻石零售额占全球约80%。施华洛世奇2016年推出旗下培育钻石品牌Diama为起始,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开始布局培育钻石的终端零售环节,国际天然钻石龙头DeBeers于2018年5月推出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2019年10月起,全球最大的钻石珠宝零售商Signet开始在旗下Kay、Zales、Jared三个品牌线下门店销售培育钻石,在美国的门店数量超过2400家。同时随着培育钻石产业的兴起新锐品牌如小白光、凯丽希不断涌现,目前全球培育钻石零售终端主要集中在美国,美国共拥有25家培育钻石品牌,其次是中国和欧洲,分别拥有19家、9家培育钻石品牌。1.2.培育钻石:珠宝行业消费新秀,高品质+真钻石促市场快增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在晶体结构完整性、透明度、折射率、色散等方面完全一致,是真钻石。天然钻石形成于地底深处的碳元素层,超高温高压的环境可以将石墨形态的碳元素挤压成金刚石结构。而培育钻石是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钻石,通过将天然或人工的钻石作为籽晶生长合成钻石层,模拟自然界生成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就像种子一样,“种”在实验室的环境里慢慢发育长大。天然钻石-培育钻石类似河里的冰-冰箱里的冰,构成及外观一样: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都是纯碳构成的晶体,两者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光学性质完全一样。锆石(立方氧化锆)、莫桑石(碳化硅)等与钻石在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上差异较大,是伪钻石。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国际合成钻石协会成立,培育钻石得到进一步推广。1)起步——195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公开宣布采用静压熔媒法(简称GE法)成功的合成了钻石;2)突破——1970年,美国通用电气用GE法合成克拉级(大于5mm)的宝石级钻石;3)规范——2016年,国际合成钻石协会(简称IGDA)成立,总部设立在美国;4)承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简称FTC)在最新出台的珠宝业准则中拓宽了“钻石”一词的所指:除了从钻矿中挖掘出的天然钻石,也将人工合成钻石包括在内;5)推广:2016年之后,国内培育钻石厂商突破3-6克拉成型技术,推动培育钻石进一步发展。国内外权威鉴定机构均认可培育钻石,且鉴定标准与天然钻石一致。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明确合成钻石(syntheticdiamond)与实验室培育钻石(labgrowndiamond)为同义名称;2016年国际合成钻石协会(简称IGDA)成立;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将培育钻石(labgrowndiamond)归入钻石大类;

2019年3月GIA更新实验室培育钻石证书的术语;2020年,美国宝石学院(GIA)推出数字化全新实验室培育钻石分级报告;2021年3月,我国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推出培育钻石专用检测证书。目前,美国宝石学院(GIA)、国际宝石学院(IGI)和比利时钻石高阶议会(HRD)三大国际权威珠宝鉴定机构均提供培育钻石鉴定服务,且均依照国际公认的与天然钻石相同的4C标准。1.3.珠宝级培育钻石:主流为高温高压法,中国基本垄断高温高压法全球40%-50%的培育钻石原石来自中国使用高压高温技术生产,基本集中在河南地区。高温高压技术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过程,在气压超过5GPa、温度1500°C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合成培育钻石。作为第一代的钻石生长技术,高温高压技术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过程,在地上重现碳元素层的反应并将石墨转换成钻石。在HPHT钻石的培育过程中,纯净的碳粉被压缩进一个生长胶囊,随后被放置在个培育仓中。在极高的温度(高达1300—1600°C)和压力下,日复一日碳原子与碳原子链接在一起形成钻石晶体。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为高温低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