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演示文稿_第1页
中草药演示文稿_第2页
中草药演示文稿_第3页
中草药演示文稿_第4页
中草药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草药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中草药当前第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一点红当前第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当前第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一点红

学名:Emiliasonchifolia(Linn.)DC.

英文名:SowthistleleafTasselflower,RedTasselflower

科名:菊科Compositae

别名: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七十二枝花、假芥兰、山羊草、天毛草、野芥兰、牛尾膝、喇叭红草、羊蹄角、散血丹。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DC.的全草。当前第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一点红

【源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茎直立,无毛或被疏毛,时有分枝。茎下部的叶片长5-10厘米,通常卵形,琴状分裂或具钝齿,上部的叶小,通常全缘,基部耳状,多少抱茎,无柄,叶背常为紫红色,故别名红背叶。花期长,春末至冬初开放,头状花序,长12-14毫米,具长柄,花枝通常二歧分枝。总苞绿色,圆柱状,基部稍膨大,苞片1列,约与花冠同长;花紫色,全为两性管状花,花冠先端5齿裂。瘦果圆柱形,长约4毫米,有棱,冠毛白色,柔软。

生于山野、路旁、村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

采制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当前第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一点红化学成分含微量氢氰酸、生物碱、酚类。

性味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当前第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一点红【制法】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肺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睾丸炎,乳腺炎,疖肿疮疡,皮肤湿疹,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缚患处。

当前第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买菜当前第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买菜[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为菊科野苦荬属植物抱茎苦荬菜。以全草入药。夏季(5~6月)间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化学成分]

含黄酮苷约0.5%。当前第1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买菜【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疖亲毒;乳痈;咽喉肿痛;黄疸;痢疾;淋证;带下;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用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搽;煎水洗或漱。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的山坡、田野、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当前第1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买菜[药理作用]1.苦碟子对于小鼠有镇静作用。2.镇痛:苦碟子经过去鞣质后,对动物的镇痛作用较未去鞣质者增强。3.苦碟子对于动物的平滑肌有解痉作用。4.本品水煎醇提物能明显抑制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脱氢酶的活性,但是对白细胞的呼吸无影响。体外试验,能破坏艾氏腹水癌细胞。5.本品注射液可明显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和麻醉开胸狗的冠脉流量,降低狗心肌耗氧量。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小鼠减压缺氧造成的死亡有保护作用。6.本品注射液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7.本品对细菌毒素引起蟾蜍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使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使已接近停滞的血流重新恢复流动。当前第1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火炭母当前第1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火炭母当前第1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当前第1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火炭母【别名】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蓼科植物火炭母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均可入药。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地,日本、菲律宾、印度也有分布;生于山谷、灌丛、水沟边或湿地上。用途: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腺炎、咽喉炎、赤白带下、风湿骨痛、肠炎、痢疾、皮炎、湿疹、跌打损伤、乳痈疮疖当前第1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火炭母【性味】微酸、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贮藏】置干燥处。当前第1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当前第1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当前第1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别称:裂叶秋海棠、三荚草(《岭南采药录》),金钮子(《广州植物志》),金钮草(《福建民间草药》),夜摩草(《广西药植图志》),寒气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十字草(《江西民间草药》),姜虫草、露水草、水牛草、三步跳(《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草、姜芽草、寒筋草(《四川中药志》),水香附、燕含珠(《重庆草药》),发汗草(《中国药植图鉴》),山蜈蚣、水乌梅、无头香附、龙吐珠(《泉州本草》),金牛草、水香草(《湖南药物志》),一粒雪、土柴胡、三角草、落地杨梅、三箭草(《闽东本草》),球头草、顶棍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雷公草、地杨梅、三人扛珠(《江西草药》),寒热头草、三角棱草、一粒珠、九头香、细竹草、杨梅草、苦香子、水竹钵(《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三棱环、一粒子草、黄古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水金钗(《陕西中草药》),水土香(《福建中草药》),钢拳头(江西《草药手册》),库鞠恣托(藏名)。【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牡荆素等黄酮类当前第2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分布】:生长于水边、略旁、水田及旷野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东北等省区。

【性味】辛,平。【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功用主治】治感冒风寒,寒热头痛,筋骨疼痛,咳嗽,疟疾,黄疸,痢疾,疮疡肿毒,跌打刀伤。当前第2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附方】

①治时疫发热:水蜈蚣、威灵仙,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赤白痢疾:鲜水蜈蚣全草一两至一两五钱,酌加开水和冰糖五钱,炖一小时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疮疡肿毒:水蜈蚣全草、芭蕉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跌打伤痛:水蜈蚣一斤。捣烂,酒四两冲。滤取酒二两内服,渣炒热外敷痛处。(《广西药植图志》)

⑤治一般蛇伤:水蜈蚣二两。捣烂,酒二两冲,内服一两,一两搽抹伤口四周。(《广西药植图志》)

⑥治皮肤瘙痒:水蜈蚣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百日咳,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水蜈蚣干品一两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疟疾:水蜈蚣一两。水煎,于疟发前8~4小时服。(《江西草药》)

⑨治小儿口腔炎:水蜈蚣根茎一两。水煎,冲蜂蜜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风湿骨痛:水蜈蚣一至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刀伤骨折:鲜水蜈蚣捣绒,包患处,一天换药两次。(《贵州草药》)

⑿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水蜈蚣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⒀治气滞腹痛:水蜈蚣鲜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当前第2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临床应用】①治疗疟疾取水蜈蚣全草连根(晒至半干)2~3两,水煎3~4小时。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或前1天顿服,连服3天。共治48例,其中21例用2两,服药前血检找到疟原虫,服药后症状消失,厚血片未查得疟原虫者15例;用3两的27例,有效24例。认为剂量不宜少于3两,煎药时间不少于3小时,服药不少于3天。但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用小白鼠所作的实验结果证明:水蜈蚣对鼠疟原虫作用不佳,可以初步肯定抗鼠疟原虫无效;同时观察到水蜈蚣根部的浓缩煎剂与乙醇回流浓缩液均具毒性,因此,用大剂量的水蜈蚣进行临床试验前,极有必要先做测毒试验。②治疗乳糜尿取干水蜈蚣根茎、桂圆各2两,水煎服,每天1剂,或代茶,连服15天。治疗100余例,均有一定效果。当前第2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水蜈蚣【临床应用】③治疗菌痢取水蜈蚣、白粉藤(即独角乌桕)各1两,水煎分2次服(重症可每日2剂)。治疗70例,平均服药7天左右,痊愈54例,显效14例,无效2例。退热时间平均2.3天,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平均日数约5天,大便培养转阴平均4.08天。其疗效与磺胺胍对照组相比,似无逊色。④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地杨梅(水蜈蚣)1斤,香叶树(别名山苍树)根、叶各半斤,加水1000毫升蒸馏,取中段蒸馏液500毫升,日服3次,每次2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92例,近期控制11例,显效12例,好转41例,有效率69.4%。本药具有一定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疗效多在服药后2~4天出现,副作用轻微。但远期疗效欠佳,停药后易复发。有将剂量增至每次30毫升,以20天为一疗程,治疗400例,有效率显著提高。

当前第2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香附当前第2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香附当前第2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香附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产地:生于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分布于辽宁、河北、

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佳。当前第2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

归经:入肝、三焦经。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当前第2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香附的传说

从前有个姑娘叫索索,天生丽质,心地善良。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无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计嫁到故黄河边的一个茅庄,不料这里正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自从索索嫁来以后,丈夫安然无恙,问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约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气,断定这是驱疫的奥秘,于是便让索索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脸。庄户人家闲着没事,又扯起索索看病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索索丈夫耳朵里,竟成这样的话:“……索索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丈夫虽有拯救乡亲之心,但决不容这种方式,于是两人常闹别扭。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夹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声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秸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就在索索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窄的叶,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索索风流,死后也招小虫子。丈夫听后,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心口痛,说不定这草能治病……直到今天,尽管药名改叫香附子,可当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当前第2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地稔当前第3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地稔别名:铺地锦、地红花为野牡丹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地稔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越南也有分布。【性味功能】:甘、涩、平【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肾、脾、肺四经。"【临床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当前第3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地稔【功用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叶,煎水,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蛇伤。"

②《陆川本草》:"止血,解毒,消炎。治子宫出血,痢疾,疮痈溃烂红肿。"

③《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疝。治赤白痢,产后腹痛。"

④《闽东本草》:"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瘘,风疹,疝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黄、雄黄。"当前第3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旱墨莲当前第3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旱墨莲当前第3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旱墨莲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是一种药材,凉血止血,镇痛镇静。【异名】金陵草(《千金月令》),莲子草(《唐本草》),旱莲草、旱莲子(《本草图经》),白旱莲(《履巉岩本草》),猢孙头(《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莲草(《滇南本草》),墨斗草(《医学正传》),墨烟草、墨菜、猪牙草(《纲目》),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岭南采药录》),墨记菜(《现代实用中药》),野水凤仙(《药材资料汇编》),摘头乌、滴落乌(《浙江中药手册》),水风仙草(《江苏植药志》),黑墨草(《广西药植图志》),黑头草、古城墨(《广西中药志》),水旱蓬、冰冻草(《湖南药物志》),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绕莲花、火炭草(《闽东本草》),金丝麻(《贵州植药调查》),墨汁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当前第3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旱墨莲【性味】甘酸,凉

【归经】入肝、肾经

【采集】夏、秋季割取全草,除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功用主治-墨旱莲的功效】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熬膏、捣汁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研末撒或捣绒塞鼻。

【宜忌】脾肾虚寒者忌服。

主产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当前第3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风轮草当前第3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风轮草当前第3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风轮草别名:风轮菜《救荒本草》,蜂窝草、节节草《贵州民间草药》,落地梅花、九塔草、红九塔花、野凉粉草、苦刀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藿香(贵州、云南),野薄荷、田螺菜(福建),节节菜、风轮草(四川),大铺地香、刀口药(湖南),野鱼腥草(广西),九层塔(浙江)。分布生于山野草坡、路旁。分布于贵州各地苗乡。此外,我国东北至西南地区也有。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苷、皂苷、内酯、有机酸、酚性物质、糖类、树脂、蛋白质、无机盐等。当前第3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风轮草

性味归经:性冷,味苦;热经功能主治:除湿解毒,凉血止血。牙龈溃烂,肾炎,血尿,无名肿毒。用法用量:10~30克。应用:1、牙龈溃烂:风轮草鲜草适量,捣烂取汁含漱。

2、肾炎、血尿:风轮草、夏枯草、茅草根各20g,水煎服。

3、无名肿毒:风轮草鲜草适量,捣烂外包患处。当前第4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大丽花当前第4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大丽花当前第4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大丽花当前第4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大丽花别名:大理花、天竺牡丹东洋菊产地:大丽花多年生草木,原产墨西哥高原,我国引种始于400多年前。科属:菊科

Compositae大丽花属(属拼音名)dalihuashu当前第4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大丽花【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大丽花的块根。【功效】:活血散瘀。【主治】:治跌打损伤。【性味归经】:辛、甘,平;肝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亦可外用。【动植物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广为栽培。【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名录、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中药化学成分】:本品(块根)含菊糖。块根为制作果糖的原料。在医药上有与葡萄糖同样的功效。当前第4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白背叶当前第4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白背叶当前第4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白背叶当前第4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白背叶别名: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帽顶、白楸、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白鹤树、白匏仔、、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树、野芙蓉、白林树、橡皮柴、谷皮柴、白桃叶、白面风。【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村边、路旁或灌木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当前第4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白背叶【附方】

①治胃痛呕水:白背叶草头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净晒干。每用二两,雄鸡一只去肠杂头肺,水适量炖服,每星期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鹅口疮:白背叶适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处,一日三次,连抹两天。(《岭南草药志》)

③治外伤出血,溃疡:白背叶晒干,擦成棉绒样收贮,出血时取适量贴上,外加绷带固定。(《岭南草药志》)

④治皮肤湿痒:白背叶煎水洗。(《福建中草药》)

⑤治产后风:白背叶、艾叶,酒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溃疡:白背叶鲜叶捣烂,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药手册》)

⑦治跌打扭伤:鲜白背叶适量,捣敷。(苏医《中草药手册》)【临床应用】治疗慢性中耳炎:取干白背叶1两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盖的瓷盅内,隔水炖2小时以上,去渣,过滤,滤液内加适量防腐剂。用时先将患耳脓水洗净,药棉拭干,再滴入药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疗程3~15天。77例经1~12个月随访,痊愈32例,显效24例,好转21例。当前第5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小构树当前第5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小构树当前第5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小构树当前第5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小构树小构树叶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叶。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海拔200-1700m的山坡灌丛、溪边路旁或次生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各地及陕西。【性味】淡;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敛疮止血。主痢疾;神经性皮炎;疥癣;疖肿;刀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绞汁搽。当前第5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小构树小构树汁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树汁。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割划树皮,使胶汁流出,收集。【性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清热解毒。主皮炎;疥癣;蛇虫犬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取汁涂。当前第5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穗序葱木当前第5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穗序葱木当前第5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穗序葱木当前第5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穗序葱木五加科(木忽)木属(木忽)木。秋、冬采根。【性味】甘、微苦、平。有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血的功用。【主治】肝炎、淋巴结肿大、肾炎水肿、糖尿病、白带、胃痛、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等【生态分布】多生于山坡林边,沟谷灌丛中。分布黄河流域以南至长江流域各省。【药用部分】根皮及根入药,夏秋采集。【用途】根皮性味辛、平,有小毒;根性味甘、淡、平。能祛风除湿,健胃,利尿,散瘀,止痛;治肾炎水肿,淋巴结肿大,跌打损伤,急性肝炎,痛风。孕妇忌服。用量:根皮1~2两,根5钱~1两。当前第5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梵天花当前第6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梵天花当前第6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梵天花【别名】三角枫、三合枫、香港野棉花、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五龙会、粘花衣、假棉花、地棉花、八大锤、干下槌、小桃花、小痴头婆、铁包金、乌云盖雪、野棉花、山棉花、棉花肾、红野棉花、小号山棉皮、野木棉、拦路虎、狗脚迹。

【来源】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全草,洗净,除去杂质,切碎,晒干。【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当前第6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梵天花【化学成份】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甘;苦;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消热解毒。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毒流注;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风毒流注:梵天花四两,羊肉八两。酌加酒水各半炖三小时服,日一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毒蛇咬伤:梵天花鲜叶捣烂,浸米泔水洗之,以渣敷伤口。(《福建中草药》)③治痢疾:梵天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当前第6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梵天花梵天花根【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肺;胃;脾;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劳倦乏力;肝炎;疟疾;水肿;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忌用。

当前第6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梵天花梵天花根【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劳力过伤:梵天花根三两,猪胶半斤,黄酒一碗,冲炖服。(《闽东本草》)②治心性水肿:梵天花根一两,水煎服;或同猪瘦肉炖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③治产后足膝无力,不能行走:鲜梵天花根。每次二两,合鸡炖服。(《泉州本草》)④治妇女白带:梵天花根一至二两。水煎去渣,用瘦猪肉汤兑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⑤治疟疾:梵天花根一至二两。同炒,水煎二次,于疟发前二至四小时各服一次。(《江西草药》)⑥治气瘿(甲状腺肿大):梵天花根二两。切,晒干,微炒,水煎去渣,用瘦猪肉汤兑服,一日二剂。(《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⑦治跌打损伤(胃部因跌打损伤,呕吐不能食,或食入即吐):鲜梵天花根二至三两。加红糖五钱,冲开水炖服;渣同红糖捣敷伤处。(《闽东本草》)⑧治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梵天花根一两,南岭荛花根白皮一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⑨治病经:梵天花干根五钱至一两,益母草干全草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⑩治蛇咬伤:梵天花干根二重皮一两,五灵脂三钱,雄黄末一钱,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当前第6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黄槐当前第6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黄槐别名:金凤树、豆槐、金药树。科属:苏木科决明属

原产地:原产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及大洋州适应地区我国东南部及南部栽培。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也有。为庭院栽培植物。当前第6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落地生根当前第6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落地生根当前第6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落地生根【别名】土三七、叶生根、番鬼牡丹、叶爆芽、天灯笼、枪刀草、厚面皮、着生药、伤药、打不死、晒不死、古仔灯、新娘灯、大疔癀、大还魂。【来源】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的根及全草。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多鲜用。【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沟边路旁湿润的草地上,各地温室和庭园常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药理作用】印度产落地生根的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非常显着的兴奋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作用稍弱,但二者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及大鼠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煎剂对离体兔心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作用较弱,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水提取物无明显作用。麻醉狗静脉注射0.1g生药/kg,煎剂及水提取液对血压均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1g生药/kg,动物(每组2只)于24小时内均死亡。当前第7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落地生根【性味】苦;酸;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叶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乳痈;乳痈;乳岩;丹毒;溃疡;烫伤;胃痛;关节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全草30-60g;根3-6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晒粉研粉撒;或捣汁含漱。

【注意】《泉州本草》:脾胃虚寒者忌用。

当前第7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落地生根【附方】①治创伤出血:落地生根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②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落地生根鲜叶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饮服,渣敷患处。③治喉风肿痛:落地生根鲜叶五片至十片。绞汁,含漱。④治乳腺炎:落地生根鲜叶一至二两。捣烂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⑤治溃疡:叶爆芽一斤(生捣汁晒干,取粉用),梅片五分。共末粉,掺患处。(《陆川本草》)⑥治跌打损伤吐血:落地生根鲜叶七片。捣烂绞汁,调酒、赤砂糖,炖温服。⑦治热性胃痛:落地生根鲜叶五片。捣烂绞汁调食欲少许服。⑧治关节肿痛落地生根鲜全草一两。水煎服。⑨治急性中耳炎:落地生根鲜叶,捣烂绞汁滴耳。(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凉血,止吐血。

2.《岭南采药录》:敷疮毒,能拔毒。

3.《陆川本草》:止血,消炎,生肌。治刀伤出血,疮痈溃烂,烫伤,中耳炎。

4.《南宁市药物志》: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刀伤,热疮红肿,热眼过膜(加冰片);根:内服治肺热咳嫩(煲猪肉)。当前第7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当前第7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当前第7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别名】棬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性味】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脾、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根皮1~3钱;叶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注意】副作用为呕吐较剧,溃疡病患者忌服。当前第7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子【别名】乌茶子、桕仔、琼仔、拱仔。【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

采收和储藏:果熟时采摘,取出种子,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化学成份】种皮含脂肪油;成熟的种子含脂类。当前第7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子【性味】甘;凉;有毒

【归经】肾;肺经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湿疹;癣疮;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煎汤,3-6g。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阴下水气。炒子作汤亦可。

2.《纲目》:桕油,涂一切肿毒疮疥。

3.《天宝本草》:通肠利便。治大便秘结,水肿病,寒火结胸。当前第7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木根皮【别名】卷根白皮、卷子根、乌桕木根白皮。【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根皮可树皮。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浆皮剥下,除去栓皮,晒干。【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药理作用】根煎剂有泻下作用;根皮所含花椒油素有杀肠虫作用。【炮制】洗净,切片,晒干。当前第78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木根皮【性味】苦;微温;有毒

【归经】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消肿散结;解蛇虫毒。主水肿;症瘕积聚;膨胀;大、小便不通;疔毒痈肿;湿疹;疥癣;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

体虚者忌服。

1.《纲目》:气虚人不可用之。

2.《本草经疏》: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气泛滥,法当补脾土为急,此药必不可轻用。如果元气壮实者,亦须暂施一、二剂,病已即去之。当前第79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乌桕木根皮【各家论述】1.《纲目》:乌桕根,性沉而降,利水通肠,功胜大戟。一人病肿满气壮,令掘此根,捣烂,水煎服一碗,连行数行而病平。气虚人不可用之。此方出《太平圣惠方》,但不可多服尔。

2.《本草经疏》:乌桕木根皮,与巴豆、牵牛大略相似。入手、足阳明经,其主暴水症结积聚者,皆二经为病,苦能泄,辛能散,温能通行肠胃,则诸症无不除矣。

3.《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4.《生草药性备要》:治烂脚,癞,蛇伤,乳痈,酒顶,酒疯脚;治坐板癞,捣烂用盐少许坐,热又换。

5.《本草备要》:泻热毒,疗疔肿,解砒毒。

6.《医林纂要》:杀鱼虫毒。

7.《植物名实图考》:根:解水莽毒。

8.《分类草药性》:根:专治食积,消虚热,下虚气,消肿。

9.《岭南采药录》:治头风,脚气,横痃,便毒。

10.《南宁市药物志》:根为泻下峻药,并可催吐。

11.《唐本草》:主暴水症结积聚。

12.《日华子本草》:治头风,通大小便。当前第80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树当前第81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花当前第82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子【别名】土楝实、苦心子、楝枣子、楝果子、土楝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的果实。

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或收集落下的果实。晒干、阴干或烘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2.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资源分布: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2.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当前第83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子【药理作用】苦楝子的乙醇浸液、水浸液及煎液的抗真菌实验证明,乙醇浸液抗真菌作用最强,10%楝子乙醇浸液即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呈现较强的抑菌作用,而水浸液和煎液的抑菌作用较差。

【炮制】

1.《瑞竹堂方》:破四片。2.《本草备要》:去皮,取肉,去核用。3.《医宗金鉴》:泡去核。现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用时捣碎。

4.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霉。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行气止痛炒用,杀虫生用。

【注意】脾胃虚寒者禁服。不宜过量及长期服用。内服量过大,可有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

当前第84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叶。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苦楝叶的不完全纯化物能抑制病毒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感染,其抑制高峰出现在作用后的2小时,且能维持15小时以上,随后下降,但如再次加入苦楝叶提取物,又能出现抑制高峰。与苦楝叶提取物一起培养的细胞的上清液中未测到干扰素,细胞提取物中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也未增加。苦楝叶提取物作用后细胞的抗病毒的状态不能通过细胞间的流动物传递也不能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苦楝叶提取物的作用依赖于细胞活跃的新陈代谢,而放线菌素D可部分逆转之。以上说明苦楝叶的该提取物非干扰素样的物质,其抗病毒的活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当前第85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叶【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主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0g。

当前第86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皮【来源】楝科乔木植物楝树和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剥取根皮或干皮,刮去栓皮,洗净。鲜用或切片生用。【性昧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功效】杀虫,疗癣。【用法用量】煎服,6~9g。鲜品用15~30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当前第87页\共有98页\编于星期三\18点苦楝皮

【应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