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中语文】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中语文】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中语文】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中语文】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化肇端于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观点认为这些小说作为经典的内涵是强化了作家的独创性、小说的情感寄寓性和文学性,并认为从它们到《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经典化过程。这个观点是富有启发性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时期的产物,从小说史角度说,《红楼梦》是对当时各种小说资源创造性吸纳、熔于一炉后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章回体制方面,《红楼梦》体现了章回体制的圆熟及变化。在回目设计、结构脉络、分回转折与衔接等方面,《红楼梦》遵循了章回体制的一般原则,但也表现出破体求变的特点。如第一回结尾是:“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第二回接以:“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这里去掉了分回的标志套话,而从封肃的感受来写是比较自然的。虽然《红楼梦》仍有少量的分回套话残留,如第七十二回末尾叙:“赵姨娘方欲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但根本上,《红楼梦》已改变以故事为中心的分回模式,开始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这是章回体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先声。《红楼梦》使用的文体涉及古代的诗词曲赋等主要文体。作者把这些文体融入情节之中,使之情境化,在主题寓意、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结构脉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小说叙述呈现出诗化特点。如大观园诗会就是如此。在意象生成和意境营造方面,《红楼梦》使用了大量意象,如石头、花、草、水等,这些成为小说诗化的重要元素。如石头对叙述角度、主题寓意、宝玉形象塑造、宝黛钗爱情关系揭示、结构脉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红楼梦》的情感寓意性、文学性,已经达到古代小说的新高度,是其经典化的内在品质。如作者“一把辛酸泪”之叹、女性风流云散之悲、爱情的新境界、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描写的运用等等。(摘编自张岳林、杨莹莹《<红楼梦>的经典化与中西两种小说标准》)材料二:从诸多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看,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多种力量参与的复杂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读者群体的价值等级虽然不高,却不容忽视。这里的“一般读者群体”不是某个或某些一般读者,而是他们的集合体。一般读者群体在不同类型的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依据是否出于消遣娱乐的目的进行阅读,一般读者群体视野中的文学可大致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娱乐文学。严肃文学诸如莎士比亚戏剧、唐诗宋词、海子的诗、莫言的小说等,这类文学在思想、审美、艺术技巧等方面占据文学的高地,往往内蕴着对人性、社会、历史、生存等的深刻思考,一般读者无法也不会将其作为纯粹消遣娱乐品。通俗娱乐文学诸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和新兴的网络文学等,这类文学一般读者可以完全为了消遣娱乐去阅读。在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一般读者群体是权威力量的接受者、维系巩固者和传承者。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和现代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般读者群体减少了对严肃文学经典的关心,降低了严肃文学经典的购买和阅读量,这使得他们接受、维系巩固、传承严肃文学经典地位的作用有所减弱。另外,一般读者群体以消遣的方式去阅读严肃文学经典,如工作或生活中断续收听严肃文学经典的音频——这些音频往往与流行音乐、流行剧集的音频混杂在一起,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在通俗娱乐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中,一般读者群体的作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威压”。威压可分为“现象威压”“话语威压”和“期待威压”。现象威压的表现是一般读者大量购买和狂热阅读某些作品,虽然畅销但不意味着经典。经典未必畅销,但是被广泛购买和阅读依旧为经典的表征之一。“话语威压”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询问,钱理群就曾记述学生向他询问金庸的文学史地位。“期待威压”主要来自粉丝群体之于网络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期待威压有时会引起关于粉丝喜爱的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这种辩论与话语威压的不同之处,在于话语威压中的个体发声者对于作家作品的经典地位仅仅是有此疑问,期待威压中的个体则是已经做出了肯定评价并且以绝不动摇的姿态坚持其肯定评价。总之,大众文化的流行、网络文学的兴起、技术带来的文学接受方式的变化,使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严肃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他们对严肃文学接受方式的改变蕴藏着重新定义严肃文学经典地位的潜势。在通俗娱乐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建构威压,引发了是否应该进行经典地位建构的问题。(摘编自田淑晶《现代社会文学经典化的参与力量及其价值分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的独创性,与创造性地吸纳当时的各种小说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B.由《红楼梦》第一回的结尾和第七十二回的结尾,可以看出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C.因为严肃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深刻内蕴,所以一般读者不能将其视为纯粹消遣娱乐品。D.一般读者大量购买和狂热阅读某些作品,对这些作品经典地位的建构会起一定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够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说明《红楼梦》已经开始出现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趋向。B.《红楼梦》把古代诗词曲赋融入情节,使之情境化,同时使用了大量意象,营造意境,使之呈现出了诗化特点。C.一般读者群体用消遣的方式阅读严肃文学经典,会导致严肃文学经典与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D.一部小说能否成为经典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作者的独创性、作品隐含的情感和文学性,以及读者对作品的建构作用。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的一项是(3分)A.新世纪伊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辟的《世纪回眸•百姓点播》栏目播出《平凡的世界》,再一次引发了听众的热情关注。B.《盗墓笔记》系列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神作,长期占据国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的首位,获得百万读者的追捧。C.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日趋混淆,写作成为网络大众“不过瘾就自己来”的行动,他们被称为“读——作者”。D.《我与地坛》被选入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学校教育使其成为史铁生众多作品中最具经典性、影响力最大的一部。4.你认为在通俗娱乐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过程中,“话语威压”和“期待威压”哪一种作用更大?(4分)5.《蒋勋细说红楼梦》是知名学者、作家蒋勋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被誉为以主讲者原音呈现的“文学经典”。自上线后,该节目凭借作者的独特音质与对《红楼梦》的深入理解,吸引了亿万观众,播放量达3.3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4分)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梁晓声写完长篇小说《人世间》之后,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给梁晓声寄了一部厚重的《哈尔滨市大事记》,书中记载了当年哈尔滨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所做贡献和牺牲的故事。梁晓声被这段历史传奇打动,遂动笔创作了《父父子子》,并发出感叹:“名下有此书,身为中国作家,又去一憾也!”书写哈尔滨的历史传奇高佳馨:《父父子子》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您为什么想写这样一个故事?梁晓声:在我们这一代哈尔滨人心中有一种“英雄崇拜”或者是“英雄敬意”情结,哈尔滨市有“一曼大街”“靖宇大街”,还有“靖宇电影院”“兆麟公园”“兆麟大街”。走在哈尔滨市里,往往会有人告诉你当时赵一曼就在这里执行过任务,或在哪一个医院治疗过,这些实物就在我们面前。最初,我们经过兆麟大街的时候,会看到李兆麟将军遇害的楼的外窗台下还有一块黑匾——李兆麟将军遇害处,也曾唱过李兆麟写词的抗日联军军歌(《露营之歌》):“铁岭绝岩,林木丛生……”这些都让我们心底慢慢形成了对抗日英雄的敬意。高佳馨:《父父子子》全书45万字,将高家、孙家、赵家四代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囊括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您是怎么找到小说结构的?梁晓声:我写长篇时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通过写作证明自己是有技巧的,是一个技巧大师。写作时总是老老实实地想,要表达的人物有多少,最主要的是哪几位,要把人物凸显出来,用最好的也是最传统的那种方式。在《父父子子》中,前边一部分是以作家客观的视角,后面再换一种妻子的视角、儿子的视角,这样结构了整部小说。我觉得换一下视角有利于这些人物本身的呈现。比如说写妻子,只写丈夫眼中的妻子或者作者眼中的妻子,还不如让妻子自己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形象,或者让儿子出来表达。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我对自己用这样一种写作技巧也比较满意。高佳馨:书中的高坤父子以及纽约赵氏家族,他们在现实当中是否有人物原型?梁晓声:在哈尔滨市有各种各样的参加抗日的人,但哈尔滨市的商界在当年究竟有没有一个像高鹏举这样具体的原型人物,资料中和老人的回忆中,都没有得到印证。还有一点就是纽约唐人街。唐人街是具象的,实际上它代表了所有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离我们比较近的,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力量,他们是比较直接地来援助中国抗日的。当年在唐人街的华人,他们虽然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但对中国抗战所遭遇的这种苦难和危亡不会没有感觉。苦难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佳馨:在小说中,您为什么会安排这么多的苦难在主人公高坤这一个人身上?梁晓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死在自己面前,亲人被侵略者杀害……实际上高坤所经历的苦难不是个案,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这种苦难是全国性的。所以,我是想要通过这样一个人物呈现那样的一种历史状态。我认为,只有像这本书里所写的高坤这样的孩子们,他们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才能称为苦难。我一直强调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苦难,但不能忘记苦难,因为它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佳馨:《人世间》里面描写的是小人物的温情和烟火气,《父父子子》描写的是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主人公们在精神层面有哪些共通之处?梁晓声:我在谈《人世间》的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周秉昆和他的哥们儿,有什么必要写这些人物?如果有战乱,中国会有很多像周家孩子和他的那些哥们儿一样的年轻人,甘愿为我们的民族抛头颅洒鲜血。史料上记载的大多是有名有姓的烈士,但是在这些名字背后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这些人物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家国情怀的传承。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它实际上是史外之史的补充,在小说中会被记录下来,记录有虚构的成分,但它源于生活。全世界的文学和文化都格外强调家国情怀。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浓彩重墨地描写了那些贵族子弟在俄法战争中保家卫国的精神,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也写到英法战争时,法国的一位中尉在阵地失守时,用自己的最后一口气举着法国国旗。高佳馨:您的很多作品都被称为是“好人文学”,您自己也提出过这一概念。《父父子子》算是一部好人文学吗?梁晓声:《父父子子》不能仅仅算“好人文学”。和平时期,我们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但国难当头、国将不国、家将不家的情况下,仅仅做一般好人是不够的。托尔斯泰为什么写《战争与和平》?他在《战争与和平》中安排了很多有头衔的贵族,比如安德烈公爵、比埃尔男爵等上前线作战。每个人要对自己有要求,要有筋骨,这个筋骨就是做好人的前提,不是软塌塌的无事生非的。当家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有筋骨、有温度的好人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保家卫国的人。因为年代背景的不同,他们“好”的表现也不同,《人世间》的“好”更多地表现在情义,《父父子子》里的“好”更多的是家国情怀。(摘编自高佳馨《梁晓声:用〈父父子子〉展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材料二以地方性来展现独特性,以民俗文化的描写彰显文化色彩,以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体现艺术个性,这种地方叙事的写作风格,成为作家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王跃文的《家山》把方言直接带入叙述语言中,而不只运用在人物对话里。无论读者是否直接理解语言的含义,作家都从不做任何“旁白式”的注解,而是通过反复使用让读者去领悟和感知,这样的句式布满全篇,俯拾皆是。人物对话甚至叙述语言上的“土得掉渣”,不仅突出民俗和地城风情,而且还体现出某种现代性转化的艺术自觉。葛亮的《燕食记》夹杂着不少粤语方言,半懂不懂间自有妙处,它们造成一种陌生而奇异的效果,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岭南色彩。付秀莹《野望》的荷花淀风味,林白《北流》的南国味道,蔡崇达《命运》的闽南腔调,霍香结《日冕》的梅山气质,各具特色,都具有标识度很高的地域风格。这几年,小说家们有意识强化地方性,这种地方性至少具有两种功能:在突出地方性的同时强调故乡感。所谓“地方性”,其实是作家本人的某种故乡情结。很多这样的以地理名称作为小说名的作品集中推出,这些地理所指,有大也有小,有古也有今,有虚构也有实指。比如,《北流》《苏州河》《白洋淀上》《仪风之门》等。(捕编自阁晶明《地方叙事、精神故乡与时代变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访谈开头引用梁晓声的感叹,既表现了梁晓声对《父父子子》的青睐及自豪之情,又折射出作家的历史责任感,彰显了一位作家的创作情怀。B.材料一中“兆麟公园”“兆麟大街”“兆麟遇害处”“兆麟的《露营之歌》”等词语反复提到“兆麟”,是为了突出李兆麟对哈尔滨的巨大影响。C.《父父子子》将高家、孙家、赵家几代人的命运串联起来,以高坤等人的形象塑造来反映哈尔滨的传奇历史,再现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D.王跃文的《家山》和葛亮的《燕食记》将“土得掉渣”的方言直接用于叙述和人物的对话之中,使得作品极具地方色彩和民俗色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文体各异,表述重心不同,但都有以“地方叙事”再现民族苦难的特点。B.《人世间》与《父父子子》主人公形象不同,但所承载的作者的情感趋向有共通之处。C.高坤的苦难与周秉昆们的遭际不同、故事各异,场景不一,但都传承了家国情怀。D.材料中例举《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用来说明家国情怀在文学文化上具有普遍性。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贾平凹的《秦腔》使用“披红”“马勺”等地域色彩很强的词语,陕西以外的读者初读到这些词语会有陌生感。B.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硬核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小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纷繁多变的意象呈现出多重的迷人色彩。C.沈从文在《边城》中,写天保和催送通过赛歌的形式在爱情上公平地一决胜负,展现了湘西世界独特的婚恋习俗。D.孙谦评论赵树理的语言:“他的作品保持了极浓厚的地方色彩……描绘得维妙维肖,刻画得入骨三分。”4.梁晓声说:“中国太多的作品强调他人皆地狱,中国太需要好人文学了。”对“好人文学”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以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为例简要说明。(4分)5.联系文本,简要回答文学创作怎样才能做好“地方叙事”。(4分)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风清骨峻”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基于文学作品两大构成要素“情”与“辞”的内质美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看,此观点为刘勰首创。其《征圣》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一句指出,构造文章的金科玉律是志足情信、言文辞巧;其《风骨》篇则告诉我们,“情”与“辞”要具有内质美,就要做到“风清骨峻”。“风清”是对“情”的内质美的要求。“清”,清新真切之意,“风清”就是要求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深刻,清新爽朗,真切动人。《风骨》篇中说“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刘勰认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就是有“风”的作品。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这说明我们把“风清”解释为“情感表达清新爽朗、真切动人”是正确的。“骨峻”是对“辞”的内质美的要求。“峻”,峻拔遒劲之意,“骨峻”就是要求文章的语言简洁精炼,气势刚健有力,具有感染力。文辞的运用,一味卖弄辞藻是不好的,或者仅停留在流畅层面也是不够的,要靠力量、劲健、精约和峻拔取胜,这样才能达到文辞运用的美学要求。另外,刘勰谈风骨总是离不开文采,他认为风骨与文采应和谐统一。文采是对文章外形美的要求,风骨是运用文采的基础,有风骨而缺乏文采的文章也是一种缺陷。刘勰还说,风骨需要文采的润饰,这种润饰要不露痕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内质美和外形美才得以统一。(改编自童庆炳《<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材料二: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无论是“兴观群怨”的《诗经》,“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的《离骚》,还是“慷慨刚健”的建安诗,抑或是“忧患深广”的唐宋词,“观照现实”的明清小说,之所以能够得到当时及后世读者、批评家的高度赞赏,均在于作家能够以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挚明朗的思想情感贯穿于作品之中,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而言,推崇文学作品“风清”的审美旨趣,就是要在日常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切实关注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问题,褒扬那些能够以饱满的思想情感,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心怀天下、仁民爱物、慎独修身等向美、向善的优良品质自然融入其中的优秀作品。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使读者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真挚明朗、崇尚美善的思想情感和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实现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之效。《文心雕龙·风骨》中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在刘勰看来,唯有语言简洁精炼,“结言端直”,才能使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做到指向明确、鲜明爽朗,充分展现作者“意气骏爽”、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细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无论是高唱“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橘颂》,还是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是“大声鞺鞳,小声铿鍧”的辛弃疾词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而言,推崇文学作品的“骨峻”之美,就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古籍中的优秀成果,既要努力创作并积极褒扬那些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又要敢于反对、批判那些以炫技逞博、哗众取宠为能事的语言低俗、媚俗之作,真正做到“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向世界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简称《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避免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因此,探寻“风清骨峻”的当代意义,就是要在深入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将其“激活”,使其真正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来,能够创作出充分展现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构建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综上所述,“风清骨峻”的审美观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批评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放眼当下,面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努力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改编自董晨《“风清骨峻”的当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情”与“辞”是文学作品的两大构成要素,而“风清骨峻”则是对“情”与“辞”内质美的具体要求。B.风骨是运用文采的基础,文采又对风骨起润饰作用,好的作品中二者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C.在当代中国,推崇具有“骨峻”的审美旨趣的文学作品,就是推崇具有饱满的思想感情的作品。D.传承并创新“风清骨峻”的审美观,有助于我们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认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清新爽朗、真切动人”,具有内质美,真正达到了“风清骨峻”的美学要求。B.文学作品要达到文辞运用的美学要求,除了注重辞藻、语言流畅,还要做到精约峻拔,气势刚健有力。C.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之效,需要创作者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自然融入到其文学作品中。D.“风清骨峻”的审美观,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批评史的发展走向,也影响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风骨”特点的一项是(3分)A.南朝钟嵘《诗品》评曹植诗云:“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B.唐代戴叔伦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C.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评苏、辛词:“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荦。”D.清代陈廷焯评岳飞《满江红》:“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5.两则材料都谈到“风清骨峻”,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山东省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世界文学”,其实是关于你我究竟应该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在刚接触世界文学时不要把自己束缚在某个书单上,强迫自己“非要看完”某些作品,而应尽可能地让自己沉浸在感兴趣的作品中。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能够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下一部作品已了然于心。这样一来,你的阅读视野开始真正面向世界。第一,多读古典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考验,不仅流传至今,而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很多作品具有突出的现代性,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第二,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应该用多种方法阅读。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年轻人杀害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故事,如果读者把重点放在犯罪和刑侦的情节中,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犯罪小说来阅读;如果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其他方面,这个作品就既可以是“都市小说”,又可以是“社会风俗小说”,还可以看作是“心理小说”或“宗教小说”,甚至是一部“思想小说”。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第三,不同的年龄要读不同的书,但必须从小读书,古典文学作品更要反复研读。年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同,因此读书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的书籍。古典作品需要反复研读。因为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特征——常读常新,当你尝试再次阅读时,就会发现它不同的一面和别样的精彩。所以,对于这些作品不要以为读一遍就看懂了,就束之高阁。(摘编自沼野充义《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材料二:中国古代文人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被后人视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用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诸葛亮“观其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勿耻不知”。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朱熹对此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又说“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他强调读书方法在“熟读精思”。“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通,这便是“精读”。宋以前,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大多散存于文人的各类著述当中。宋人张洪把朱熹有关读书的言论整理成集,即《朱子读书法》。元、明、清时这类著述屡见不鲜,如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代胡承诺的《读书说》,清代魏际瑞的《读书法》等。当时对“治学”“读书”“阅读”并没有区分,很多论“读书法”的著述,实则是论“治学法”,多是在论“治学之法”时兼及“阅读之法”。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法“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著紧用力,曰居敬持志”。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读书方法有的应归于阅读态度或习惯,如“著紧用力”“居敬持志”。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主要是《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内容大大扩展。近现代有不少专门论及读书法的著作,虽然大多是谈论如何治学或如何阅读整本书,但也有不少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陈莘《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粗读、熟读。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该书中的“读书”是指狭义的阅读书籍,不再是泛指“治学”。作者也认为读书方法有“精读”“阅读”(即泛读)两种,但他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在我国近现代阅读史上,阅读材料的最大变化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刊杂志的出现。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报刊杂志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导致人们阅读方法的改变。近代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材料发生变化的必然。今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各种电子阅读媒介花样迭出,且不断更新,阅读方法也需跟进。(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世界文学”,是需要讲究一下阅读方法的,例如有时阅读兴趣比阅读“任务”显得更有意义。B.陶渊明、扬雄、诸葛亮关于读书方法的表述看似不同,实则一样,都不过分深究字句之意,采用泛读法。C.朱熹否定陆九渊等人的读书方法,认为泛读不如“熟读精思”,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方法整理为六条。D.元、明、清时没有区分“治学”“读书”“阅读”,他们关于“读书法”的著述,实际上多是谈论“治学”之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阅读方法,不过二者阐述的重心与写作目的并不相同。B.《诗》、诸子及史籍等内容深湛,当用精读法;集部著作浩如烟海,适于泛读。C.马雪瑞认为,短篇文章应该“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这值得我们借鉴。D.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会催生“浏览”、“速读”法。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B.鲁迅先生曾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C.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D.歌德说:“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4.经典名著《红楼梦》被指定为高中整本书阅读用书。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应该如何阅读这部经典著作。(4分)5.请简要梳理并概括材料二中所涉及的阅读方法。(6分)山东省济南市名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讲境界的确比讲气质、讲神韵更能揭示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但是,讲诗歌艺术仅仅讲到境界这个范畴,仍然显得笼统。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找出一种更基本的艺术范畴,通过对这个范畴的分析揭示中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艺术规律呢?我摸索的结果,是找到了“意象”。我们先来看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摘编自袁行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材料二: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达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达;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思音,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达,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易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钟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子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简,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刘勰在谈到意象的隐的特点时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辞生互体,有似变爻”,就是就象的无限可延展性来谈的。(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境界”“气质”“神韵”相比,意象是古典诗歌更基本的艺术范畴,能够揭示诗歌的某些艺术规律。B.物象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意象是融入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孤雁、哀猿、清荷、菊花等都是意象。C.物象是客观的,只有进入诗人的构思,经过审美经验和思想感情两方面的加工并写人诗中才能成为意象。D.诗人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的特点,也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诗人的反复运用,使不少意象如“梅”“月”“鸿雁”等,承载的意趣具有相对的固定性。B.象具有很强的暗示性,“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C.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媒介,否则象就无法实现“立象以尽意”这一美学目标。D.刘勰在谈意象的特点时提到的“秘响”和“伏采”,是就象的无限可延展性而言的,是作品中的未申之意。3.下列诗句中意象的构成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D.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请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简析下面这首宋诗的“意、象、言”结构。(4分)寒菊郑思肖①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画家。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化肇端于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观点认为这些小说作为经典的内涵是强化了作家的独创性、小说的情感寄寓性和文学性,并认为从它们到《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经典化过程。这个观点是富有启发性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时期的产物,从小说史角度说,《红楼梦》是对当时各种小说资源创造性吸纳、熔于一炉后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章回体制方面,《红楼梦》体现了章回体制的圆熟及变化。在回目设计、结构脉络、分回转折与衔接等方面,《红楼梦》遵循了章回体制的一般原则,但也表现出破体求变的特点。如第一回结尾是:“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第二回接以:“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这里去掉了分回的标志套话,而从封肃的感受来写是比较自然的。虽然《红楼梦》仍有少量的分回套话残留,如第七十二回末尾叙:“赵姨娘方欲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但根本上,《红楼梦》已改变以故事为中心的分回模式,开始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这是章回体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先声。《红楼梦》使用的文体涉及古代的诗词曲赋等主要文体。作者把这些文体融入情节之中,使之情境化,在主题寓意、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结构脉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小说叙述呈现出诗化特点。如大观园诗会就是如此。在意象生成和意境营造方面,《红楼梦》使用了大量意象,如石头、花、草、水等,这些成为小说诗化的重要元素。如石头对叙述角度、主题寓意、宝玉形象塑造、宝黛钗爱情关系揭示、结构脉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红楼梦》的情感寓意性、文学性,已经达到古代小说的新高度,是其经典化的内在品质。如作者“一把辛酸泪”之叹、女性风流云散之悲、爱情的新境界、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描写的运用等等。(摘编自张岳林、杨莹莹《<红楼梦>的经典化与中西两种小说标准》)材料二:从诸多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看,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多种力量参与的复杂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读者群体的价值等级虽然不高,却不容忽视。这里的“一般读者群体”不是某个或某些一般读者,而是他们的集合体。一般读者群体在不同类型的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依据是否出于消遣娱乐的目的进行阅读,一般读者群体视野中的文学可大致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娱乐文学。严肃文学诸如莎士比亚戏剧、唐诗宋词、海子的诗、莫言的小说等,这类文学在思想、审美、艺术技巧等方面占据文学的高地,往往内蕴着对人性、社会、历史、生存等的深刻思考,一般读者无法也不会将其作为纯粹消遣娱乐品。通俗娱乐文学诸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和新兴的网络文学等,这类文学一般读者可以完全为了消遣娱乐去阅读。在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一般读者群体是权威力量的接受者、维系巩固者和传承者。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和现代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般读者群体减少了对严肃文学经典的关心,降低了严肃文学经典的购买和阅读量,这使得他们接受、维系巩固、传承严肃文学经典地位的作用有所减弱。另外,一般读者群体以消遣的方式去阅读严肃文学经典,如工作或生活中断续收听严肃文学经典的音频——这些音频往往与流行音乐、流行剧集的音频混杂在一起,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在通俗娱乐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中,一般读者群体的作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威压”。威压可分为“现象威压”“话语威压”和“期待威压”。现象威压的表现是一般读者大量购买和狂热阅读某些作品,虽然畅销但不意味着经典。经典未必畅销,但是被广泛购买和阅读依旧为经典的表征之一。“话语威压”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询问,钱理群就曾记述学生向他询问金庸的文学史地位。“期待威压”主要来自粉丝群体之于网络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期待威压有时会引起关于粉丝喜爱的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这种辩论与话语威压的不同之处,在于话语威压中的个体发声者对于作家作品的经典地位仅仅是有此疑问,期待威压中的个体则是已经做出了肯定评价并且以绝不动摇的姿态坚持其肯定评价。总之,大众文化的流行、网络文学的兴起、技术带来的文学接受方式的变化,使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严肃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他们对严肃文学接受方式的改变蕴藏着重新定义严肃文学经典地位的潜势。在通俗娱乐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建构威压,引发了是否应该进行经典地位建构的问题。(摘编自田淑晶《现代社会文学经典化的参与力量及其价值分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的独创性,与创造性地吸纳当时的各种小说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B.由《红楼梦》第一回的结尾和第七十二回的结尾,可以看出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C.因为严肃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深刻内蕴,所以一般读者不能将其视为纯粹消遣娱乐品。D.一般读者大量购买和狂热阅读某些作品,对这些作品经典地位的建构会起一定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够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说明《红楼梦》已经开始出现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趋向。B.《红楼梦》把古代诗词曲赋融入情节,使之情境化,同时使用了大量意象,营造意境,使之呈现出了诗化特点。C.一般读者群体用消遣的方式阅读严肃文学经典,会导致严肃文学经典与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D.一部小说能否成为经典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作者的独创性、作品隐含的情感和文学性,以及读者对作品的建构作用。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的一项是(3分)A.新世纪伊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辟的《世纪回眸•百姓点播》栏目播出《平凡的世界》,再一次引发了听众的热情关注。B.《盗墓笔记》系列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神作,长期占据国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的首位,获得百万读者的追捧。C.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日趋混淆,写作成为网络大众“不过瘾就自己来”的行动,他们被称为“读——作者”。D.《我与地坛》被选入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学校教育使其成为史铁生众多作品中最具经典性、影响力最大的一部。4.你认为在通俗娱乐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过程中,“话语威压”和“期待威压”哪一种作用更大?(4分)5.《蒋勋细说红楼梦》是知名学者、作家蒋勋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被誉为以主讲者原音呈现的“文学经典”。自上线后,该节目凭借作者的独特音质与对《红楼梦》的深入理解,吸引了亿万观众,播放量达3.3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B(“可以看出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错误)2.C(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可知“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不是模糊严肃文学经典和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3.C(C项强调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的交互性、界限的模糊性,与读者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无关)4.①“期待威压”作用更大。②因为“话语威压”只是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质疑,而“期待威压”可以引起不同读者对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读者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4分。答出第一点得1分,答出第二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5.①作为知名学者、作家,蒋勋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发挥了权威力量在《红楼梦》经典地位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②作者的独特音质和新的文学传播方式,顺应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读者的接受变化,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阅读”。(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梁晓声写完长篇小说《人世间》之后,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给梁晓声寄了一部厚重的《哈尔滨市大事记》,书中记载了当年哈尔滨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所做贡献和牺牲的故事。梁晓声被这段历史传奇打动,遂动笔创作了《父父子子》,并发出感叹:“名下有此书,身为中国作家,又去一憾也!”书写哈尔滨的历史传奇高佳馨:《父父子子》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您为什么想写这样一个故事?梁晓声:在我们这一代哈尔滨人心中有一种“英雄崇拜”或者是“英雄敬意”情结,哈尔滨市有“一曼大街”“靖宇大街”,还有“靖宇电影院”“兆麟公园”“兆麟大街”。走在哈尔滨市里,往往会有人告诉你当时赵一曼就在这里执行过任务,或在哪一个医院治疗过,这些实物就在我们面前。最初,我们经过兆麟大街的时候,会看到李兆麟将军遇害的楼的外窗台下还有一块黑匾——李兆麟将军遇害处,也曾唱过李兆麟写词的抗日联军军歌(《露营之歌》):“铁岭绝岩,林木丛生……”这些都让我们心底慢慢形成了对抗日英雄的敬意。高佳馨:《父父子子》全书45万字,将高家、孙家、赵家四代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囊括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您是怎么找到小说结构的?梁晓声:我写长篇时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通过写作证明自己是有技巧的,是一个技巧大师。写作时总是老老实实地想,要表达的人物有多少,最主要的是哪几位,要把人物凸显出来,用最好的也是最传统的那种方式。在《父父子子》中,前边一部分是以作家客观的视角,后面再换一种妻子的视角、儿子的视角,这样结构了整部小说。我觉得换一下视角有利于这些人物本身的呈现。比如说写妻子,只写丈夫眼中的妻子或者作者眼中的妻子,还不如让妻子自己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形象,或者让儿子出来表达。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我对自己用这样一种写作技巧也比较满意。高佳馨:书中的高坤父子以及纽约赵氏家族,他们在现实当中是否有人物原型?梁晓声:在哈尔滨市有各种各样的参加抗日的人,但哈尔滨市的商界在当年究竟有没有一个像高鹏举这样具体的原型人物,资料中和老人的回忆中,都没有得到印证。还有一点就是纽约唐人街。唐人街是具象的,实际上它代表了所有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离我们比较近的,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力量,他们是比较直接地来援助中国抗日的。当年在唐人街的华人,他们虽然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但对中国抗战所遭遇的这种苦难和危亡不会没有感觉。苦难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佳馨:在小说中,您为什么会安排这么多的苦难在主人公高坤这一个人身上?梁晓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死在自己面前,亲人被侵略者杀害……实际上高坤所经历的苦难不是个案,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这种苦难是全国性的。所以,我是想要通过这样一个人物呈现那样的一种历史状态。我认为,只有像这本书里所写的高坤这样的孩子们,他们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才能称为苦难。我一直强调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苦难,但不能忘记苦难,因为它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佳馨:《人世间》里面描写的是小人物的温情和烟火气,《父父子子》描写的是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主人公们在精神层面有哪些共通之处?梁晓声:我在谈《人世间》的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周秉昆和他的哥们儿,有什么必要写这些人物?如果有战乱,中国会有很多像周家孩子和他的那些哥们儿一样的年轻人,甘愿为我们的民族抛头颅洒鲜血。史料上记载的大多是有名有姓的烈士,但是在这些名字背后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这些人物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家国情怀的传承。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它实际上是史外之史的补充,在小说中会被记录下来,记录有虚构的成分,但它源于生活。全世界的文学和文化都格外强调家国情怀。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浓彩重墨地描写了那些贵族子弟在俄法战争中保家卫国的精神,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也写到英法战争时,法国的一位中尉在阵地失守时,用自己的最后一口气举着法国国旗。高佳馨:您的很多作品都被称为是“好人文学”,您自己也提出过这一概念。《父父子子》算是一部好人文学吗?梁晓声:《父父子子》不能仅仅算“好人文学”。和平时期,我们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但国难当头、国将不国、家将不家的情况下,仅仅做一般好人是不够的。托尔斯泰为什么写《战争与和平》?他在《战争与和平》中安排了很多有头衔的贵族,比如安德烈公爵、比埃尔男爵等上前线作战。每个人要对自己有要求,要有筋骨,这个筋骨就是做好人的前提,不是软塌塌的无事生非的。当家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有筋骨、有温度的好人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保家卫国的人。因为年代背景的不同,他们“好”的表现也不同,《人世间》的“好”更多地表现在情义,《父父子子》里的“好”更多的是家国情怀。(摘编自高佳馨《梁晓声:用〈父父子子〉展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材料二以地方性来展现独特性,以民俗文化的描写彰显文化色彩,以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体现艺术个性,这种地方叙事的写作风格,成为作家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王跃文的《家山》把方言直接带入叙述语言中,而不只运用在人物对话里。无论读者是否直接理解语言的含义,作家都从不做任何“旁白式”的注解,而是通过反复使用让读者去领悟和感知,这样的句式布满全篇,俯拾皆是。人物对话甚至叙述语言上的“土得掉渣”,不仅突出民俗和地城风情,而且还体现出某种现代性转化的艺术自觉。葛亮的《燕食记》夹杂着不少粤语方言,半懂不懂间自有妙处,它们造成一种陌生而奇异的效果,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岭南色彩。付秀莹《野望》的荷花淀风味,林白《北流》的南国味道,蔡崇达《命运》的闽南腔调,霍香结《日冕》的梅山气质,各具特色,都具有标识度很高的地域风格。这几年,小说家们有意识强化地方性,这种地方性至少具有两种功能:在突出地方性的同时强调故乡感。所谓“地方性”,其实是作家本人的某种故乡情结。很多这样的以地理名称作为小说名的作品集中推出,这些地理所指,有大也有小,有古也有今,有虚构也有实指。比如,《北流》《苏州河》《白洋淀上》《仪风之门》等。(捕编自阁晶明《地方叙事、精神故乡与时代变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访谈开头引用梁晓声的感叹,既表现了梁晓声对《父父子子》的青睐及自豪之情,又折射出作家的历史责任感,彰显了一位作家的创作情怀。B.材料一中“兆麟公园”“兆麟大街”“兆麟遇害处”“兆麟的《露营之歌》”等词语反复提到“兆麟”,是为了突出李兆麟对哈尔滨的巨大影响。C.《父父子子》将高家、孙家、赵家几代人的命运串联起来,以高坤等人的形象塑造来反映哈尔滨的传奇历史,再现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D.王跃文的《家山》和葛亮的《燕食记》将“土得掉渣”的方言直接用于叙述和人物的对话之中,使得作品极具地方色彩和民俗色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文体各异,表述重心不同,但都有以“地方叙事”再现民族苦难的特点。B.《人世间》与《父父子子》主人公形象不同,但所承载的作者的情感趋向有共通之处。C.高坤的苦难与周秉昆们的遭际不同、故事各异,场景不一,但都传承了家国情怀。D.材料中例举《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用来说明家国情怀在文学文化上具有普遍性。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贾平凹的《秦腔》使用“披红”“马勺”等地域色彩很强的词语,陕西以外的读者初读到这些词语会有陌生感。B.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硬核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小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纷繁多变的意象呈现出多重的迷人色彩。C.沈从文在《边城》中,写天保和催送通过赛歌的形式在爱情上公平地一决胜负,展现了湘西世界独特的婚恋习俗。D.孙谦评论赵树理的语言:“他的作品保持了极浓厚的地方色彩……描绘得维妙维肖,刻画得入骨三分。”4.梁晓声说:“中国太多的作品强调他人皆地狱,中国太需要好人文学了。”对“好人文学”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以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为例简要说明。(4分)5.联系文本,简要回答文学创作怎样才能做好“地方叙事”。(4分)(一)(17分)1.B(“是为了突出李兆麟对哈尔滨的巨大影响”错,文本中出现关于“兆麟”的词语,意在表明“我”作为哈尔滨人的英雄情结及哈尔滨的英雄传奇历史)2.A(“都有以‘地方叙事’再现民族苦难的特点”错,材料二没有涉及民族苦难)3.B(解答本题首先要提炼出材料二的观点“以地方性来展现独特性,以民俗文化的描写彰显文化色彩,以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体现艺术个性”。其中,A项以地方性来展现独特性;C项,是以民俗文化的描写彰显地域色彩;D项,以“浓厚的地方色彩”展现地方性;B项谈的内容没有体现出地方叙事的特点)4.答案要点:①和平年代,有筋骨,有温度,有人间情义。②战争年代,国家有难敢于挺身而出,表现出家国情怀。(人物形象必须是文学名著中的形象;必须符合“好人”的标准;必须有理有据,有具体分析;呈现形式为“文学形象+观点+具体分析”)(4分。每点2分,观点、事例各1分)5.①全面把握、深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②杂取种种塑造形象,呈现地方历史、文化。③突出故乡情结、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④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叙事。(4分,每点1分)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风清骨峻”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基于文学作品两大构成要素“情”与“辞”的内质美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看,此观点为刘勰首创。其《征圣》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一句指出,构造文章的金科玉律是志足情信、言文辞巧;其《风骨》篇则告诉我们,“情”与“辞”要具有内质美,就要做到“风清骨峻”。“风清”是对“情”的内质美的要求。“清”,清新真切之意,“风清”就是要求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深刻,清新爽朗,真切动人。《风骨》篇中说“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刘勰认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就是有“风”的作品。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这说明我们把“风清”解释为“情感表达清新爽朗、真切动人”是正确的。“骨峻”是对“辞”的内质美的要求。“峻”,峻拔遒劲之意,“骨峻”就是要求文章的语言简洁精炼,气势刚健有力,具有感染力。文辞的运用,一味卖弄辞藻是不好的,或者仅停留在流畅层面也是不够的,要靠力量、劲健、精约和峻拔取胜,这样才能达到文辞运用的美学要求。另外,刘勰谈风骨总是离不开文采,他认为风骨与文采应和谐统一。文采是对文章外形美的要求,风骨是运用文采的基础,有风骨而缺乏文采的文章也是一种缺陷。刘勰还说,风骨需要文采的润饰,这种润饰要不露痕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内质美和外形美才得以统一。(改编自童庆炳《<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材料二: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无论是“兴观群怨”的《诗经》,“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的《离骚》,还是“慷慨刚健”的建安诗,抑或是“忧患深广”的唐宋词,“观照现实”的明清小说,之所以能够得到当时及后世读者、批评家的高度赞赏,均在于作家能够以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挚明朗的思想情感贯穿于作品之中,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而言,推崇文学作品“风清”的审美旨趣,就是要在日常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切实关注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问题,褒扬那些能够以饱满的思想情感,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心怀天下、仁民爱物、慎独修身等向美、向善的优良品质自然融入其中的优秀作品。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使读者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真挚明朗、崇尚美善的思想情感和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实现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之效。《文心雕龙·风骨》中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在刘勰看来,唯有语言简洁精炼,“结言端直”,才能使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做到指向明确、鲜明爽朗,充分展现作者“意气骏爽”、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细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无论是高唱“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橘颂》,还是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是“大声鞺鞳,小声铿鍧”的辛弃疾词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而言,推崇文学作品的“骨峻”之美,就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古籍中的优秀成果,既要努力创作并积极褒扬那些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又要敢于反对、批判那些以炫技逞博、哗众取宠为能事的语言低俗、媚俗之作,真正做到“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向世界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简称《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避免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因此,探寻“风清骨峻”的当代意义,就是要在深入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将其“激活”,使其真正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来,能够创作出充分展现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构建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综上所述,“风清骨峻”的审美观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批评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放眼当下,面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努力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改编自董晨《“风清骨峻”的当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情”与“辞”是文学作品的两大构成要素,而“风清骨峻”则是对“情”与“辞”内质美的具体要求。B.风骨是运用文采的基础,文采又对风骨起润饰作用,好的作品中二者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C.在当代中国,推崇具有“骨峻”的审美旨趣的文学作品,就是推崇具有饱满的思想感情的作品。D.传承并创新“风清骨峻”的审美观,有助于我们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认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清新爽朗、真切动人”,具有内质美,真正达到了“风清骨峻”的美学要求。B.文学作品要达到文辞运用的美学要求,除了注重辞藻、语言流畅,还要做到精约峻拔,气势刚健有力。C.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之效,需要创作者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自然融入到其文学作品中。D.“风清骨峻”的审美观,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批评史的发展走向,也影响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风骨”特点的一项是(3分)A.南朝钟嵘《诗品》评曹植诗云:“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B.唐代戴叔伦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C.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评苏、辛词:“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荦。”D.清代陈廷焯评岳飞《满江红》:“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5.两则材料都谈到“风清骨峻”,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C2.A3.B4.①论证结构上,材料二为分总式,先具体分析“风清骨峻”说在文学作品上的体现并对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的借鉴意义,最后总结传承与创新“风清骨峻”说对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关键作用;②论证方法上,材料二主要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论证有力;③论证语言,准确严密而又鲜明生动。5.①材料一侧重于阐释“风清骨峻”说的内涵特点,并指出好的作品应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或:内质美与外形美的和谐统一);②材料二侧重于分析“风清骨峻”说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强调我们要把“风清骨峻”的审美理想运用到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来,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山东省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世界文学”,其实是关于你我究竟应该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在刚接触世界文学时不要把自己束缚在某个书单上,强迫自己“非要看完”某些作品,而应尽可能地让自己沉浸在感兴趣的作品中。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能够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下一部作品已了然于心。这样一来,你的阅读视野开始真正面向世界。第一,多读古典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考验,不仅流传至今,而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很多作品具有突出的现代性,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第二,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应该用多种方法阅读。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年轻人杀害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故事,如果读者把重点放在犯罪和刑侦的情节中,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犯罪小说来阅读;如果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其他方面,这个作品就既可以是“都市小说”,又可以是“社会风俗小说”,还可以看作是“心理小说”或“宗教小说”,甚至是一部“思想小说”。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第三,不同的年龄要读不同的书,但必须从小读书,古典文学作品更要反复研读。年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同,因此读书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的书籍。古典作品需要反复研读。因为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特征——常读常新,当你尝试再次阅读时,就会发现它不同的一面和别样的精彩。所以,对于这些作品不要以为读一遍就看懂了,就束之高阁。(摘编自沼野充义《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材料二:中国古代文人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被后人视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用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诸葛亮“观其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勿耻不知”。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朱熹对此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又说“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他强调读书方法在“熟读精思”。“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通,这便是“精读”。宋以前,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大多散存于文人的各类著述当中。宋人张洪把朱熹有关读书的言论整理成集,即《朱子读书法》。元、明、清时这类著述屡见不鲜,如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代胡承诺的《读书说》,清代魏际瑞的《读书法》等。当时对“治学”“读书”“阅读”并没有区分,很多论“读书法”的著述,实则是论“治学法”,多是在论“治学之法”时兼及“阅读之法”。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法“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著紧用力,曰居敬持志”。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读书方法有的应归于阅读态度或习惯,如“著紧用力”“居敬持志”。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主要是《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内容大大扩展。近现代有不少专门论及读书法的著作,虽然大多是谈论如何治学或如何阅读整本书,但也有不少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陈莘《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粗读、熟读。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该书中的“读书”是指狭义的阅读书籍,不再是泛指“治学”。作者也认为读书方法有“精读”“阅读”(即泛读)两种,但他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在我国近现代阅读史上,阅读材料的最大变化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刊杂志的出现。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报刊杂志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导致人们阅读方法的改变。近代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材料发生变化的必然。今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各种电子阅读媒介花样迭出,且不断更新,阅读方法也需跟进。(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世界文学”,是需要讲究一下阅读方法的,例如有时阅读兴趣比阅读“任务”显得更有意义。B.陶渊明、扬雄、诸葛亮关于读书方法的表述看似不同,实则一样,都不过分深究字句之意,采用泛读法。C.朱熹否定陆九渊等人的读书方法,认为泛读不如“熟读精思”,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方法整理为六条。D.元、明、清时没有区分“治学”“读书”“阅读”,他们关于“读书法”的著述,实际上多是谈论“治学”之法。【答案】C【解析】“朱熹否定陆九渊等人的读书方法”错。原文说“朱熹对此多有质疑”,“多有质疑”只是表示怀疑,而不是“否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阅读方法,不过二者阐述的重心与写作目的并不相同。B.《诗》、诸子及史籍等内容深湛,当用精读法;集部著作浩如烟海,适于泛读。C.马雪瑞认为,短篇文章应该“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这值得我们借鉴。D.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会催生“浏览”、“速读”法。【答案】C【解析】“这值得我们借鉴”错,原文说“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可知,“值得借鉴”的并不是“短篇文章应‘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B.鲁迅先生曾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C.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D.歌德说:“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答案】D【解析】材料一阐述的是世界文学“读什么”以及“怎么读”的问题。A.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说读书的作用;B.鲁迅先生讲的是泛读的作用;C.培根认为阅读不同类型著作所受到的影响不同;D.歌德的话是强调要阅读经典。4.经典名著《红楼梦》被指定为高中整本书阅读用书。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应该如何阅读这部经典著作。(4分)【答案】①《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著作,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②反复研读,以求能进一步发现它不同的一面和别样的精彩。【解析】材料一主要讲述了阅读经典著作的一些方法,而《红楼梦》也是经典著作,因此,可以直接从文本中去寻找阅读《红楼梦》的方法,加以概括即可。由“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应该用多种方法阅读”可概括为:《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著作,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由“古典作品需要反复研读。因为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特征——常读常新,当你尝试再次阅读时,就会发现它不同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