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古代诗歌阅读中考复习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古代诗歌阅读中考复习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古代诗歌阅读中考复习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古代诗歌阅读中考复习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古代诗歌阅读中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中考复习授课人:富顺县互助中学陈小鹰

回顾古代诗歌中考题型课外9分第一小题:五个判断题,各1分两个小题第二小题:一个简答题,4分诗歌赏析步骤方法指导知识备查二悟:联系生平、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一读:结合注释,翻译诗句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第一步:读译

一读: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注释(1)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2)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3)长恨:《庄子·知北游》云:舜问乎丞曰:"道何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4)营营: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5)夜阑:夜深。(6)縠(hú)纹:比喻水波微细。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第一步:读译晚上在东坡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涛声。夜深了,风静悄悄的,水波微细,是那样的平静。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时常遗憾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

第二步:悟情

二悟:联系生平、背景,把握情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作者介绍知识备查苏轼

苏轼出生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具有远大的志向和过人的才识,由于为人刚正,敢于直言,加之才华横溢,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旧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作者曾三次遭贬,他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充满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到了后期,尽管他还以儒家思想自励,但已参入大量的佛、道思想。使他在磨难中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如《水调歌头》《定风波》)苦闷、抑郁、孤寂乐观旷达、超然物外豪放旷达的风格背景资料知识备查

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元丰五年九月的一天,苏轼与朋友在东坡饮酒,归来的时候已经将近三更了,敲了半天的门,没有敲开,于是走到江边,望看滔滔江水,一时有一种飘然出尘的顿悟之感,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夜归临皋》。

第二步:悟情上片:旷达、无奈、苦闷下片:孤寂、旷达苦闷宁静超然的心境①句:②句:③句:④句:⑤句:不满世俗、向住自由、旷达的胸襟

第三步:赏析写法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第三步:赏析写法提示:手法入手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②句:③句:夸张、比喻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衬托用典双关清旷飘逸④句: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多角度赏析诗句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夜阑风静縠纹平。”的妙处。角度一:从手法的角度(1)点方法(2)对象+特征(主要内容)(3)点感情答:(1)此句一语双关。(2)既写出了风平浪静的江景,又写出了作者宁静超然的心境。(3)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角度二:从画面的角度(1)翻译(2)小结:答:1“夜阑风静縠纹平”夜深了,风静悄悄的,水波微细,是那样的平静。2描绘了一幅风平浪静的深夜江景图。(具体生动)特点+XX图(概括)(特定时间、地点、景物、事件)角度三:从用词的角度(1)解词:(2)对象+特征(主要内容)(3)点感情答:(1)“静”是“安静”的意思,“平”是平静之意,意思是:夜深了,风静悄悄的,水波微细,是那样的平静。(2)写出了风平浪静的江景及作者宁静超然的心境。(3)表现出作者达观的人生态度。基本义+语境义

学习小结你学到了什么?诗歌赏析步骤方法指导知识备查二悟:联系生平、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一读:结合注释,翻译诗句角度一:从手法的角度(1)点方法(2)对象+特征(主要内容)(3)点感情(1)解词:基本义+语境义(2)对象+特征(主要内容)(3)点感情角度三:从用词的角度角度二:从画面的角度(1)翻译(具体生动)(2)小结:特点+XX图

(概括)(特定时间、地点、景物)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独特的个性,苏词的清旷飘逸,其实苏轼的词不止这一种风格,还有写的清新婉约的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