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安全法律和法规(第五讲)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刘凯
liukai@Development+课程安排总课时:32课时第一章信息安全法概述4学时第二章纯正的计算机犯罪4学时第三章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4学时第四章电子证据及计算机取证4学时第五章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热点问题12学时第六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规范2学时第七章计算机犯罪对策2学时biti_statute@口令:12345678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信息安全法教程》
麦永浩袁翔珠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参考书:《信息法研究》娄耀雄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8《信息安全法研究》
马民虎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11《网络法学》张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3.5《法律基础》教育部社科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第三章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
所谓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亦称非典型性计算机犯罪或准计算机犯罪,指既可以用信息科学技术实施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实施的犯罪,即《刑法》第287条举例并概括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这类犯罪不下于百种罪名。但是,首先应排除《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规定的6种具体犯罪,其次应排除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必须以信息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特定犯罪方法实施的犯罪,最后还应排除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根本不能实施的犯罪,如强奸罪、非法搜查罪等,就不可能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施。上节课的回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概念、构成、界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罪概念、构成、界限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概念、构成、界限本节课主要内容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1
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的概念3.2
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3.2.1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罪
3.2.2
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3.2.3
利用计算机实施间谍罪
3.2.4
利用计算机实施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3.1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罪
3.3.2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交通设施罪
3.3.3利用计算机实施劫持航空器罪
●课时安排
3.3.4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3.4
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
3.4.1利用计算机实施走私淫秽物品罪
3.4.2利用计算机实施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3.4.3利用计算机实施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3.4.4利用计算机实施信用卡诈骗罪
3.4.5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著作权罪
3.4.6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罪
3.4.7利用计算机实施合同诈骗罪3.1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的概念
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亦称非典型性计算机犯罪或准计算机犯罪,指既可以用信息科学技术实施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实施的犯罪,即《刑法》第287条举例并概括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
应排除的犯罪情况
这类犯罪首先应排除《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规定的6种具体犯罪。其次应排除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必须以信息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特定犯罪方法实施的犯罪。最后还应排除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根本不能实施的犯罪,如强奸罪、非法搜查罪等。3.1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的概念
刑法修正案九287条增加: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
犯罪3.2.1
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03条第2款的规定,煽动分裂国家罪是故意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本罪的基本罪是行为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特定犯罪目的、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对象、被害法益六个要件构成。本罪重罪的既遂形态是主体加重犯或者行为加重犯,其构成要件是在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具备“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这两个要件之一;只要具备其中一个选项,便可成立本罪的重罪。行为成立本罪,必须齐备一个构成类型的既定构成要件;如果缺少该构成类型的任何一个要件,该种犯罪便不能成立。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1
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分裂国家罪的界限;本罪与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界限;
本罪的法定刑
根据《刑法》第103条第2款的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重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56条、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106条的规定,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本罪的,从重处罚。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1
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罪
相关法律
相关法规《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下列行为属于《国家安全法》第四条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二)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或者制作、传播音像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的;(四)制造民族纠纷,煽动民族分裂,危害国家安全的;《国家安全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五项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二、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2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05条第2款规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是指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行为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特定犯罪目的、单一危害行为、被害法益五个要件构成。重罪的既遂形态是主体加重犯或行为加重犯,其构成要件是在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具备“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这两个要件之一;只要具备其中一个选项,便可成立本罪的重罪。行为成立本罪,必须齐备一个构成类型的既定构成要件;如果缺少该构成类型的任何一个要件,该种犯罪便不能成立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2利用计算机实施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教唆犯的界限;本罪基本罪和重罪都不存在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05条第2款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重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56条、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第106条的规定,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本罪的,从重处罚。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3
利用计算机实施间谍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10条规定,间谍罪是指参加境外间谍组织,或者虽未参加境外间谍组织,但接受境外间谍组织或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犯罪构成,分为基本罪、重罪和轻罪三个构成类型,具有三个相应的法定刑档次。基本罪是即成犯,本罪基本罪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单一危害行为、被害法益四个要件构成。重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或“情节特别恶劣”的行为;只要具备其中一个选项,便可成立本罪的重罪。轻罪的既遂形态是情节减轻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情节较轻的行为;所谓情节较轻,可从情报密级较低,犯罪手段、动机、实际危害结果等方面综合考虑。行为成立本罪。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3
利用计算机实施间谍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背叛国家罪的界限;一罪与数罪的界限;本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10条、第56条第1款、第113条第2款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犯本罪重罪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罪轻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56条、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4
利用计算机实施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
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违反国家保密法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或并合适用。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重罪、更重罪、轻罪四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四个法定刑档次。基本罪是行为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对象、被害法益五个要件构成。重罪的既遂形态是情节加重犯,其构成要件是在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增加“情节特别严重的”这一构成要件。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是指下列三项情形之一:①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绝密级国家秘密的;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三项以上机密级国家秘密的;③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其他特别严重损害的。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4
利用计算机实施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
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本罪的构成(续前页)本罪的更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其构成要件是在基本罪构成要件基础上,增加“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这一构成要件,所谓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是指下列情形之一:①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导致我国政治声誉、外交斗争、军事利益、经济建设等方面遭受特别重大损害的;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多项绝密级国家秘密、重大情报,迫使国家调整决策而进入非常时期的;③具体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其他情节。轻罪的既遂形态是情节减轻犯,指行为符合本罪基本罪构成要件但情节较轻的行为,所谓情节较轻,是指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秘密级国家机密或者情节的情形。3.2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3.2.4
利用计算机实施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
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及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罪的界限;本罪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本罪的基本罪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而本罪的重罪、更重罪和轻罪只有构成与否的问题,不存在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11条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重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犯本罪更重罪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罪轻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56条、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1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16条和第119条第1款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交通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型档次。其中,基本罪是危险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单一危害行为、特定危害结果、特定犯罪对象、被害法益六个要件构成。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严重后果”,是指下列情形之一:①导致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②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③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④致使交通中断时间较长的;⑤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成立本罪,必须齐备一个构成类型的既定构成要件;如果缺少该构成类型的任何一个要件,该种犯罪便不能成立。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1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的界限;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本罪的基本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但重罪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16条和第119条的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重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2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交通设施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17条和第119条第1款的规定,破坏交通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危险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单一危害行为、特定危害结果、特定犯罪对象、被害法益六个要件构成。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严重后果”,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①导致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②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③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④致使交通中断时间较长的;⑤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2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交通设施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的界限;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本罪的基本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但重罪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17条和第119条的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重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3
利用计算机实施劫持航空器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21条的规定,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行为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方法、特定犯罪地点、特定犯罪对象和被害法益七个构成要件构成。本罪的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具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危害结果的行为。其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结果”是构成本罪重罪的三个选择要件,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选项,便可成立重罪。行为成立本罪,必须齐备一个构成类型的既定构成要件;如果缺少该构成类型的任何一个要件,该种犯罪便不能成立。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3
利用计算机实施劫持航空器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区别;本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本罪与危害飞行安全罪的区别;本罪的基本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本罪的重罪存在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21条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犯本罪重罪的,处死刑。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4
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24条的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或并合适用。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危险犯,由一般主体、犯罪故意、单一危害行为、特定危害结果、特定犯罪对象、被害法益六个要件构成。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严重后果,是指下列几种情形之一: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万元以上的;②造成广播电视、公用电信中断次数多、范围大、时间长的;③造成重大政治影响或国际影响的;④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3.3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4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本罪的基本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本罪的重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24条的规定,犯本罪基本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犯重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1
利用计算机实施走私淫秽物品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52条、第155条、第156条的规定,走私淫秽物品罪是指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淫秽的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书刊或者其他淫秽物品进出国(边)境,或间接走私上述物品,或与犯本罪的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帮助,以及实施上述行为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重罪和轻罪三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三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行为犯,由选择主体、犯罪故意、特定犯罪目的、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前提、特定犯罪对象和被害法益共七个要件构成。重罪是情节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1990年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淫秽物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走私淫秽录像带5一10盒以上,淫秽录音带10一20盒以上,淫秽扑克、书刊、画册10一20副(册)以上,或者淫秽照片50一100张以上的,可以认为是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追究刑事责任。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1
利用计算机实施走私淫秽物品罪
区分的界限认定本罪应当区分的界限和注意的问题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制作、复制、出版、传播淫秽物品的界限。
本罪的法定刑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52条第1款规定,个人犯基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个人犯重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个人犯轻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2利用计算机实施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80条的规定,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以至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复合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情节犯,由选择主体、犯罪故意、特定犯罪时间、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对象、被害法益和情节严重七个要件构成;本罪的重罪是情节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之一:①多次进行内幕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的;②泄露内幕信息动机卑鄙的;③非法获利或者非法避免损失数额巨大的;④给其他投资人造成严重损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⑤引起股市动荡,导致证券、期货交易紊乱的,等等。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2
利用计算机实施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本罪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本罪的基本罪是情节犯,重罪是情节加重犯,均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80条规定,个人犯基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个人犯重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3
利用计算机实施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81条第1,3款规定,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或并合适用。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独立的构成类型,属结果犯,只有一个犯罪构成和一个法定刑档次,由选择主体、犯罪故意、复合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对象、特定危害结果和被害法益六个要件构成。行为成立本罪,必须齐备既定的构成要件;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本罪便不能成立。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3
利用计算机实施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区分本罪与预测错误的界限;本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区别;本罪一般不存在预备犯,但可能存在未遂犯和中止犯。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81条第1,3款规定,个人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4
利用计算机实施信用卡诈骗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所谓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有其他严重情节)或者数额特别巨大(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重罪和更重罪三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三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结果犯,由一般主体、特定犯罪目的、直接故意、特定犯罪方法、单一危害行为、特定危害结果和复合被害法益共七个要件构成。本罪的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基础上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数额巨大,一般指诈骗或恶意透支数在5万元以上。所谓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是指如下情形之一:①多次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多次冒用他人信用卡且数额较大的;②与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进行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③多次恶意透支,数额较大且屡教不改的等。更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数额巨大,一般指诈骗或恶意透支数在20万元以上。所谓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主要是指如下情形之一:①多次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多次冒用他人信用卡且数额巨大的;②与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进行信用卡诈骗,数额巨大且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的;③多次恶意透支,数额巨大且屡教不改的等。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4
利用计算机实施信用卡诈骗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基本罪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本罪重罪、更重罪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本罪的数罪问题;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问题;发卡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实施的与信用卡有关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个人犯基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个人犯重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个人犯更重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5
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著作权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17条、第220条的规定,所谓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定侵犯著作权四种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有其他严重情节)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本罪基本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犯或者情节犯,其特点表现为选择性,由选择主体、犯罪故意、特定犯罪目的、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对象、特定危害结果(情节严重)和被害法益共七个要件构成。重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所谓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①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②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违法所得数额,是指获利数额。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5
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著作权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的罪数问题;本罪的基本罪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当本罪重罪的既遂形态表现为情节加重犯时,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当本罪重罪的既遂形态表现为结果加重犯时,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217条的规定,个人犯基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个人犯重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220条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6
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19条、第220条的规定,所谓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和重罪两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两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结果犯,由选择主体、选择罪过、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对象、特定危害结果和被害法益共六个要件构成。重罪是结果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后果特别严重,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之一:①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左右的;②造成权利人生产经营亏损特别严重甚至破产的;③导致权利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引发其他严重后果的;④造成特别恶劣的社会影响的;⑤侵犯外商商业秘密,造成特别恶劣的国际影响甚至严重危害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3.4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4.6
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的罪数问题;本罪基本罪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是重罪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219条的规定,个人犯基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个人犯重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220条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7
利用计算机实施合同诈骗罪
本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24条、第231
条的规定,所谓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有其他严重情节),或者数额特别巨大(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本罪是集合的构成类型,分为基本罪、重罪、更重罪三个构成类型,具有相应的三个法定刑档次。其中,基本罪是结果犯,由选择主体、犯罪故意、特定犯罪目的、单一危害行为、特定犯罪时间、特定危害结果和被害法益共七个要件构成。本罪重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的构成条件的基础上,具备骗取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诈骗数额在10万元左右,单位诈骗数额在50万元左右。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续上页)所谓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指合同诈骗在达到“数额较大”的基础上,具有如下之一的情形:①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的主犯;②诈骗他人急需的资金、生产资料或者急用货物、物品,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③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殊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④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其无法返还的;⑤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引发其他严重后果的;⑥曾因诈骗受过行政、刑事处罚,再次诈骗接近数额巨大的;⑦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本罪更重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加重犯或者情节加重犯,指罪行在符合基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所谓数额特别巨大,是指个人诈骗数额在30万元左右,单位诈骗数额在100万元左右。所谓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合同诈骗在达到“数额巨大”的基础上,具有如下之一的情形:①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的主犯;②诈骗他人急需的资金、生产资料或者急用货物、物品,或者造成特别巨大经济损失的;③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殊款物,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④导致多名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引发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⑤曾因诈骗受过行政、刑事处罚,再次诈骗接近数额特别巨大的;⑥诈骗境外单位、个人,造成特别恶劣的国际影响甚至危害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特别严重的;⑦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成立本罪,必须齐备一个构成类型的既定构成要件;如果缺少该构成类型的任何一个要件,该种犯罪便不能成立。3.4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3.4.7
利用计算机实施合同诈骗罪
区分的界限要认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除了严格对照该行为是否符合并齐备本罪的构成要件外,还应当注意分析如下几个问题: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的罪数问题;本罪的基本罪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是重罪、更重罪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本罪的法定刑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个人犯基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个人犯重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个人犯更重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3.5非法获取个人信息3.5.1
利用计算机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009年增补: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小结不纯正的计算机犯罪的定义是什么?对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的认识对利用计算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的认识对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的认识●——重要知识点作业1话题讨论(信安1201方)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信安1202方)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能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附件1《刑法》中有关煽动分裂国家
罪法定刑条款第五十六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第一百零三条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零六条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各该条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一百一十三条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附件2《刑法》中有关煽动颠覆国家
政权罪法定刑条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五条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附件3《刑法》中有关间谍罪法定刑条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条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第一百一十三条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附件4有关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法定刑条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一条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一百一十三条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附件5《刑法》中有关破坏交通工具罪法
定刑条款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附件6《刑法》中有关破坏交通设施罪法
定刑条款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附件7《刑法》关于利用计算机实施劫持航空器罪法定刑条款第一百二十一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附件8关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法定刑条款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附件9案例1宝日煽动分裂国家案【案情介绍】被告人:宝日,男,28岁,职员。宝日平时极为仇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体制。宝日先后十余次向某自治区和某市的少数民族领导投寄匿名信和传单,并在某市几处公共场所张贴印刷传单,号召“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摆脱汉人统治”,要少数民族领导和人士“站出来,做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先锋”,还提出了具体方案和计划,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返回附件10案例2黄琦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0年3月至6月,被告人黄琦及其开办的“天网寻人”网站主页设置“走向论坛”、“网海拾遗”、“遥看中华”等栏目。在“走向论坛”栏目登载《中~国民~主~党纲领》、《新疆维吾尔人的独立意识:因为历史上我们一直是个独立的国家》等文章;在“网海拾遗”栏目收集发表《可也不可预测的大陆来》、《六、四不是事件,不是风波,是屠杀》等文章;在“遥看中华”栏目中外国链接“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发布的“两公民要求平反六、四被捕”、“大赦国际:213名六、四政治犯被关押”等信息。公诉机关为证明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当庭举出了如下证据:公安机关通过黄琦的电脑在“天网寻人”网站查获的证据清单;四川省公安厅的电子物证鉴定表;证人曾俐、曾洪、曾全富、刘洪海、李昱的证词;成都天网寻人咨询服务事务所与成都华美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签订的企业上网合同;黄琦在公安机关的供述。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黄琦的行为已经构成煽动分裂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3条、105条、第69条的规定予以处刑。返回附件11案例3宋孝濂间谍案
据法院审理查明,1993年以来,宋孝濂经常到海南进行一些商务活动。2001年5月,宋获知其朋友童某某(另案处理)系台湾情报人员后,向童表示愿意为台湾情报机关工作。童将该情况向台湾军情局间谍范某某报告。2002年4月间,范在台湾台北县新店市约见宋,向宋表明其间谍身份及所在部门系情报部门,并要求宋为其搜集反映海南政治、经济情况的报纸、杂志、刊物、地图等资料。宋予以答应。几天后,范及其上司黄某某再次约见宋,向宋作出同样的要求,还指示宋搜集我驻琼某部队军事情况,宋答应后,范发给宋活动经费2万元台币。2002年4月,宋带着搜集情报信息的任务潜入海南琼海市,搜集了反映海南的政治、经济动态的报刊、地图等资料20多份。同年5月,宋先后两次带其情妇王某某作掩护打探我军情报。同年6月,宋回台湾把以上资料及军事情报提供给了范某某和黄某某,还当场绘制了有关军事示意草图说明。为了便于传递情报,范将台湾军情局的电子邮箱编码提供给了宋,还教授了其暗语、编码及记录我军事情报的方法,并规定宋的间谍化名为张晓圆。同年7月,宋同童某某窜至三亚,以旅游为名,观察、刺探我军地理及建设情况。2002年10月,宋返回台湾,将搜集到的我军的军事情报提供给台湾军情局台北站的罗某某。返回附件11案例4吴天系案吴天系我国新华社编辑。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应香港报社记者梁某(女)的要求,利用其参与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起草工作的便利条件,故意违反国家保密法规和政治工作纪律,将定稿后的十四大政治报告(绝密)复印后全文提供给梁某,梁某又将政治报告在十四大开幕前全文刊载在香港某报上,在国际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吴天借此收受梁某的酬金港币约5000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从重判处吴天无期徒刑。返回附件11案例4沈君伟案
被告人沈君伟、赵毅敏曾先后受上海“洁而佳”包装食品厂经理沈某的聘请任该厂汽车驾驶员,后均因报酬等问题被该厂辞退,为此,两被告人均心存怨恨。
1996年12月6日,被告人沈君伟打电话给被告人赵毅敏,约赵于同月9日携带白砂糖到其处,然后将糖倒入“洁而佳”一辆货车的发动机内进行报复,赵毅敏表示同意。同月9日,赵毅敏按约至沈处。当日夜10时许,两被告人携带白砂糖从沈家前往上海市乔家路197号,由沈君伟打开停放于路旁的上海“洁而佳”包装食品厂平时使用的“香山”牌厢式货车车门,入内后打开发动机盖,赵毅敏即将白砂糖倒入发动机气门弹簧内,两人下车后又各扳断一根雨刷器。接着,赵毅敏弯腰摸寻刹车油管,并向沈君伟索取钢丝钳,沈问干什么?赵答剪刹车油管,沈便将从车中工具箱内取出的钢丝钳递给赵,赵接过钢丝钳将该车前后刹车油管剪断。两被告人作案后,迅即逃离现场。次日,经该车驾驶员邹某出车前检查,发现车辆被破坏而停止使用,幸免遇险。后经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事故防范处机动车辆技术鉴定:该车制动系统的前、后制动管路的损坏,能造成该车(行车)制动系统完全失效。上海市南市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沈君伟、赵毅敏为泄愤报复,故意破坏他人平时使用的汽车,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使该车发生倾覆的危险,公诉机关指控两被告人犯破坏交通工具罪,罪名成立,应依法惩处。其辩护人以机动车辆技术鉴定不严密为由要求重新鉴定。经审查认为,该鉴定在分析意见里已明确指出该车(行车)制动系统完全失效,其鉴定内容客观、翔实,无矛盾不实之处,可以作为定案依据,无需重新鉴定。被告人赵毅敏应邀积极参与作案,主动实施剪断刹车油管,其行为不符合从犯特征。据此,该院依照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于1997年5月20日作出刑事判决如下:被告人沈君伟犯破坏交通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赵毅敏犯破坏交通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附件11案例5匡斌破坏交通设施罪
原判依据被盗单位报案材料、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及现场示意图等证据认定,2004年7月21日、22日,被告人匡斌二次窜至合徐高速公路,用随身携带的扳手、老虎钳等作案工具盗窃公路护栏上的螺丝钉400余个。怀远县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以破坏交通设施罪,判处被告人匡斌有期徒刑四年。宣判后,被告人匡斌上诉提出:原判量刑过重。出庭检察员发表了原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建议法庭维持原判的出庭意见。经审理查明:2004年7月21日,上诉人匡斌窜至合徐高速公路156-157KM处,用随身携带的扳手、老虎钳等作案工具盗窃高速公路护栏上的螺丝钉约200个,后销赃给怀远县包集镇塘沿村农民孙登记,得款40元。同年7月22日夜,上诉人匡斌以同样手段再次在同一地段盗窃高速公路护栏上的螺丝钉约200个,匡斌作案后,尚未逃跑就被高速公路保洁人员当场抓获并扭送至公安机关。附件12淫秽出版物及色情出版物的认定1988年12月新闻出版署发布实施的《关于认定淫秽出版物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对淫秽出版物提出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定标准,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学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应用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媒体写作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月月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健康医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算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树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帆布户外装备的多功能性与智能化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有机原料的化学合成途径考核试卷
- GB/T 4857.2-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
- 医护服务礼仪培训
- GB 1886.23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
- 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治课件
- 2023全球宏观展望(英文)-高盛
- 5w2H分析法培训教材课件
- 七大浪费培训资料课件
- JJF1637-2017 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简约复古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作品简介名著读后感PPT课件
- DGTJ08-2128-2021 轨道交通及隧道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 中水、纯水系统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