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赛勃研究报告国内膜材料龙头提锂业务蓄势而发_第1页
唯赛勃研究报告国内膜材料龙头提锂业务蓄势而发_第2页
唯赛勃研究报告国内膜材料龙头提锂业务蓄势而发_第3页
唯赛勃研究报告国内膜材料龙头提锂业务蓄势而发_第4页
唯赛勃研究报告国内膜材料龙头提锂业务蓄势而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唯赛勃研究报告:国内膜材料龙头,提锂业务蓄势而发国内膜材料龙头,积极开拓提锂业务国内膜材料龙头,深耕膜产业链逾20载。唯赛勃成立于2001年,20年来专注于膜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纳滤膜及反渗透膜系列产品、复合材料压力罐等,是国内唯一同时开展膜元件及配套装备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公司的成长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起家(2001-2010年),研发量产复合材料压力罐及膜元件压力容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陆续成为GE、Clack、Culligan等国际知名企业供应商;2)发力膜材料(2011-2018年),公司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逐渐掌握了“基础配方及工艺—改性配方及工艺—先进配方及工艺”的自主化研发路径,完成了反渗透膜、纳滤膜的研发及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3)积极开拓新能源提锂业务(2019年至今),布局盐湖提锂、锂黏土提锂等新兴膜物料分离领域,2019年4月与启迪清源达成合作,为“青海盐湖2万吨/年碳酸锂膜法分离浓缩精制BOT项目”提供膜元件压力容器,并于2020年开始陆续在青海的部分盐湖项目中实现了膜元件的进口替代。根据公司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在原卤提锂方面,针对西藏盐湖定向开发的低温预处理纳滤膜等膜系统正在进行中试;在矿石提锂方面,自研膜法矿石提锂工艺,相关中试已完成。产品以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纳滤膜及反渗透膜元件为主,聚焦膜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环节。1)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主要分为复合材料压力罐和膜元件压力容器,作为水处理的反应容器和膜元件的装载容器;2)反渗透膜系列产品,膜孔径小于1nm,主要用于水分子的分离;3)纳滤膜系列产品,膜孔径在1nm-10nm之间,主要用于截留二价或多价盐。公司聚焦膜产业链上游,三大类产品相互搭配,应用在盐湖提锂、生命科学等物料分离领域,自来水提标、零排放等水处理领域,以及净水机、软水机等人居消费升级领域。股权结构稳定,高管团队技术经验丰富。截至2022年3季度,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谢建新先生,合计持股51.92%。董事长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拥有化工、材料及机械复合背景以及研发管理经验,曾带领团队突破膜材料及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研发及生产领域的技术难题。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程海涛具有三十年以上高分子材料研究经验、二十年以上技术研发经验以及膜分离技术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通过香港唯赛勃间接持有7.05%的股权。此外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均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1.23%,人才梯队稳定。受疫情和原材料上涨影响,公司2022年营收、净利润有所下滑。公司2017-2021年营收和净利的复合增速分别为6.0%和1.6%,2021年营收已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水平,但由于汇率、海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净利润仅相对2020年增长8%。2022年受疫情影响,上海生产基地进行了两个月的停产封闭,叠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公司2022年营收、净利润均有所下滑,2022Q1-3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分别为2.34亿元和0.2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99%和45.71%。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发力膜产品在新能源提锂领域的应用。从各业务发展来看,公司各业务发展较为平衡,膜元件、配套装备占比45%、55%。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积累客户和项目资源,2017-2021年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复合增速为11%,占营收比重从46%提升至55%。随着公司在提锂业务形成突破,预计未来膜产品和国内业务营收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提锂业务预计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近年来原材料及海运费价格上涨明显,公司毛利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盈利能力承压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提锂业务,随着公司在提锂业务端形成突破以及自动化水平更高的新产线投产,公司单价更高的纳滤膜产品有望逐渐放量,带动膜材料业务的单价提高,叠加原材料以及海运费下行,预计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将显著提升。费用率方面,公司近年来费用率维持稳定,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上海工厂停产以及订单延迟交付,我们预计管理费用率将显著提高,随着疫情后业务恢复以及膜材料在新领域的拓展,未来费用率料将逐渐下降。膜分离技术实现提锂技术突破,助力锂资源自主可控膜法助力原卤水直接提锂,唤醒沉睡的宝藏中国主导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除采矿外每个阶段的生产,盐湖锂资源开发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在锂盐冶炼、正极材料制备、电池生产、整车制造环节均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根据IEA报告,2021年中国生产了全球约75%的锂离子电池,在正极环节产能占比70%,并且拥有超过50%的锂冶炼能力;但是在采矿环节,中国对锂资源的控制力较弱,严重依赖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国的锂精矿、碳酸锂进口,中国生产的锂占全球比重不到20%。我国80%以上的锂矿资源以盐湖卤水的形式存在,与南美国家盐湖相比,我国盐湖:1)镁锂比高,因为镁和锂的物理化学性质接近,提锂难度大;2)气候条件恶劣,且交通不便,缺乏电力资源。随着业界和学界对提锂工艺的探索,以及持续的资本投入,资源禀赋的劣势反倒使我国成为全球盐湖提锂的技术高地。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国际环境下,叠加海外对中国锂矿投资限制日益严峻,以及未来如果锂行业“OPEC”成立有望对中国企业带来一定调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被锂资源“卡脖子”的风险正日益增加,盐湖锂资源开发刻不容缓。当前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提锂工艺,未来我国盐湖资源有望得到充分利用。当前我国盐湖开发主要集中在青海地区,西藏、新疆盐湖亟待开发。截至2022年底,我国盐湖提锂的产能合计达10.9万吨,其中青海达10.2万吨,占其中的93.5%。西藏藏北盐湖资源丰富,主要为硫酸钠亚型和碳酸盐型。扎布耶、当雄错、班戈错、结则茶卡等碳酸盐型盐湖中卤水镁锂比低,且还富含硼、钾、铷、溴等组分,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新疆盐湖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昆仑地区,为硫酸钠亚型。该区主要发育苦水湖、黄草湖、阿克萨依湖等大中型盐湖型锂矿床,具有较好潜在经济效益,因发现晚尚未实现开发利用。原卤提锂技术优势明显,可以对西藏、新疆盐湖进行有效开发。相比于浓缩后的老卤提锂,原卤提锂避免了修建盐田,使得提锂端前置,可以有效保护西藏、新疆的生态环境。此外原卤提锂具备提高锂采收率、降低运营成本等优势,具体而言由于避免了锂在盐田中的夹带损失,根据麦肯锡《锂矿开采:新型生产技术如何驱动全球电动汽车革命》(2022年7月),原卤提锂可以将锂的综合回收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产线建设时间。我们看好在吸附剂材料及膜端做技术突破的企业,让原卤提锂技术变为可能。吸附+膜法已成为我国盐湖开发的主流工艺,铝系吸附剂适合开发青海氯化物型为主的高镁锂比的盐湖,2022年已经建成的盐湖提锂项目中采用吸附+膜法的产能合计占比已经超过70%。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探索,我国企业目前已在吸附端和膜端形成技术突破,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提锂技术。吸附端目前正在产业化的包括锰系吸附剂和钛系吸附剂,可以开发铝系吸附剂无法开发的硫酸钠亚型、碳酸盐型盐湖,代表的企业为万里石和久吾高科。膜端目前正在产业化的包括适应于西藏低温的膜分离系统,以及解决淡水供应、降低传统MVR投资和能耗的膜分离系统,代表的企业为唯赛勃。唯赛勃开发低温预处理纳滤膜系统,打通西藏碳酸型盐湖原卤提锂技术工艺。西藏的盐湖以碳酸盐型为主,传统的铝系吸附剂无法适用,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使用纳滤膜过滤大部分碳酸根离子。但由于西藏气温低,盐湖平均温度在5℃以下,而传统纳滤膜的适宜工作温度区间为10℃-45℃,理想温度是25℃,现有的纳滤膜不能直接用于西藏的盐湖中。唯赛勃凭借在纳滤膜材料领域的技术积淀,使用特殊的聚酰胺涂层,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和测试,成功开发低温预处理纳滤膜系统,使纳滤膜在温度低于10℃的环境下保证锂离子通量且硫酸根、碳酸根截留率提升至90%以上,同时解决了高盐卤水结垢污堵的问题,使得西藏盐湖原卤提锂成为现实。针对吸附法需要西藏地区大量淡水而西藏盐湖提锂无现成淡水可用的情形,公司开发了高盐浓缩膜系统,可以在提锂过程中自循环制备淡水、供吸附段使用,可降低吸附段约三分之一的建设及运营成本。根据公司微信公众号,2022年9月公司顺利抵达结则茶卡进行中试项目施工,未来产业化项目落地可期。万里石开发锰钛系吸附浓缩提锂技术,已开始在新疆硫酸钠亚型盐湖开启中试。万里石的合作伙伴泰利信自主研发生产锰钛系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高(达到6~30mg/g)、吸附解吸时间短(1小时内)、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远高于主流吸附法使用的铝系吸附剂。结合2022年5月在新疆阿克萨依盐湖进行的小试,万里石、泰利信等公司联合申报《低浓度盐湖原卤水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重点研发项目,根据新疆科技厅的公示,该项目已于2022年12月20日通过新疆科技厅评审。目前新疆项目中试示范线正在建设中,项目预计在矿权获取和办理前期手续完成后8~16个月完成一期项目投产。在盐湖提锂领域无论应用何种类型的吸附剂,后端都需搭配膜系统,西藏、新疆盐湖的有效开发将给我国膜材料厂商带来机遇。未来我国盐湖有望得到充分开发,膜材料市场规模广阔青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基地,西藏、新疆盐湖产业化加速。2023年1月青海省推出《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强化盐湖资源保障、提高创新驱动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梯度培育市场主体、加速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增强要素保障能力等六大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措施中提出推进锂盐扩规提质,完善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生产工艺,突破原始卤水提锂颠覆性技术,提升盐湖卤水提锂综合回收率,释放现有碳酸锂装置产能。在原卤提锂技术加持下,西藏、新疆盐湖业主方也加大了资源开发以及试验力度,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2025年年度盐湖提锂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5亿元。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原卤提锂技术驱动下,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盐湖提锂产能将达35万吨,是现有产能的三倍以上,其中青海、西藏、新疆的盐湖提锂产能分别为20.5万、10万、4.5万吨。膜方面,根据产业链调研结果,1)增量市场:1万吨碳酸锂对应膜系统的投资建设规模在2亿元左右,对应纳滤膜及反渗透膜材料的投资建设规模为6000-8000万;2)存量市场:盐湖提锂膜材料每2-3年需要全部进行更换。假设1万吨碳酸锂产线对应膜材料的价值量为7000万元,存量盐湖膜材料每三年进行一轮更换,我们预计2025年盐湖提锂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5亿元,约为2022年的4倍。唯赛勃、沃顿科技在国内盐湖膜市场应用中已经走在前列,未来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唯赛勃2011年起开始研发膜材料,2019年在国内率先布局盐湖提锂、锂黏土提锂等新兴膜物料分离领域,公司董事长在上证云路演公开交流时提到,藏格锂业、锦泰锂业等客户反馈意见显示,与进口产品相比,唯赛勃产品总体上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有所领先。沃顿科技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生产的企业,技术积淀丰富,沃顿科技2021年12月7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沃顿科技产品正逐步在盐湖提锂领域实现应用。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膜材料企业在盐湖领域应用项目增加,唯赛勃未来有望凭借成本和本土化优势,以及专门为具体盐湖应用研制的新品,加速实现对外国龙头的替代。膜法助力锂黏土矿生产工艺,优化矿石提锂流程黏土型锂矿作为锂矿资源的新类型,未来将成为锂资源供给的“第三极”。锂矿可以分为硬岩型、沉积型和卤水型矿床三类,硬岩型锂矿床包括花岗伟晶岩型、云英岩型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津巴布韦、中国、刚果(金)等国;沉积型锂矿床包括火山岩黏土型和碳酸盐黏土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塞尔维亚、墨西哥等国;卤水型锂矿床包括盐湖、油气田水等,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国。根据USGS,全球已探明锂资源中,硬岩型、沉积型、卤水型矿床分别占比为29%、7%、64%。目前锂黏土开发还处于实验阶段,未来全球具有代表性的锂黏土项目预计包括2023年2月被通用汽车锁定2026年产能的ThackerPass项目,以及墨西哥北部Sonora项目等。黏土型锂矿品位介于云母与锂辉石之间,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沉积型锂矿的主要组成为黏土矿物、铝质矿物和硅质矿物。火山岩锂黏土主要为硅镁质黏土矿,锂替代部分镁存在于锂氧八面体中;碳酸盐型锂黏土含有硅铝质黏土矿,锂主要存在于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层间。从品味来看,黏土型锂矿介于澳洲锂辉石和云母之间,Li2O品味在0.5%-1.5%之间。唯赛勃研发出膜法矿石提锂工艺,锂浸出率在99%以上,并降低生产成本。矿石提锂工艺的具体流程是将锂黏土、锂辉石、锂云母等磨粉后浸出,浸出液经由耐酸膜系统除杂浓缩,富锂溶液直接沉锂。相比于传统的硫酸和硫酸盐法,生产工艺简单,减少了原材料投入以及提锂尾渣产出,降低了系统运维成本,显著降低能耗,安全系数高。根据公司2022年11月11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正依托自身技术积极与锂矿业主接洽,目前相关锂矿石提锂的中试已完成。云南、青海相继发现大规模锂黏土矿,后续开发值得期待。根据科技日报2020年7月13日《玉溪小石桥乡这一“钻”,将改变世界锂资源格局》报道,2020年7月,云南昆明观音山、玉溪小石桥块段发现碳酸盐型锂黏土矿床,总计7.2平方公里范围内获得约34.5万吨氧化锂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根据中新网报道,2022年9月,青海第四地质勘查院首次在柴达木盆地发现黏土型锂矿,科研人员在面积198平方千米、开采下界+2711米的工作区范围,估算碳酸锂潜在资源超百万吨。随着以膜法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步推广,锂黏土在未来将成为我国锂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膜材生产技术先进,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膜材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膜材生产技术国内领先,配方与生产工艺壁垒高企。在配方方面,唯赛勃走出了“基础配方及工艺-改性配方及工艺-先进配方及工艺”的自主化研发路径,完成了膜片生产中铸膜液、水相与油相溶液、后处理溶液的配制开发,逐步实现了苦咸水膜、低压大产水通量家用膜、高性能海水淡化膜及高透过性纳滤膜的产业化;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自主设计了铸膜涂膜一体化生产线,实现铸膜、涂膜及后续处理环节连续进行,相较传统的铸膜涂膜“两步法”,生产工艺损耗大幅降低。装备自动化水平高,保障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唯赛勃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各环节的工艺参数和加工装备,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唯赛勃在业内率先采用全自动化、智能化卷膜设备,实现了膜片检测、导流布焊接、膜片折叠、格网插入、涂胶、卷绕等工序全自动生产,具备智能化、高效率等特点,每台设备每11分钟可以生产一支8040膜元件,每5分钟可以生产一支4040膜元件。在涂膜镀膜方面,唯赛勃拥有两条美国进口的全自动涂膜镀膜生产线,并与国内一家自动化装备供应商进行联合开发推出了第三条生产线。第三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更高、膜烘干技术效果更好,目前第三条生产线已经在调试阶段,预计投产后生产的效率和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会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及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产水通量和脱盐率是作为衡量反渗透和纳滤膜产品性能的核心指标,一般而言脱盐率提高会导致产水通量大幅下降,在保持高产水通量的同时,维持高脱盐率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将公司的海水淡化膜、苦咸水膜、抗污染膜和纳滤膜与全球反渗透膜和纳滤膜龙头杜邦、东丽,以及国内较早从事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生产的沃顿科技相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产品在产水通量或脱盐率指标上与竞争对手整体处于同等水平,特定型号产品部分性能指标更具相对优势。盐湖提锂契合公司技术基因,反渗透及纳滤膜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盐湖提锂契合公司技术基因,独创低温预处理纳滤膜、高盐浓缩膜等膜系统。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程海涛博士曾在美国科氏公司从事纳滤膜技术研发,2016年起担任公司技术带头人。在盐湖提锂领域,用于分离一二价离子的纳滤膜相比反渗透膜对锂离子的分离意义更大,在纳滤膜方面公司是业内最早从事膜材料研发的企业。近年来公司持续增加咋盐湖提锂领域的研发投入,针对不同盐湖设计开发定制化产品,改进优化产品和工艺技术,在纳滤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低温预处理膜系统适用于西藏等碳酸盐型盐湖,助力西藏原卤提锂;高盐浓缩膜系统适用于盐湖提锂的浓缩成锂阶段,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的信息,相比传统的MVR蒸发,高盐浓缩纳滤膜系统在显著降低能耗的同时可节约40%以上的运行和投资成本。2023年2月23日公司成立子公司上海鲲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承接膜法提锂系统工程,标志着在膜法提锂领域公司从单一的膜产品供应商延伸至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膜产品是膜法提锂系统中核心部件,通过与矿主直接进行业务合作,能够使公司第一时间获取产品反馈,调整产品参数,进而明确研发方向,加快产品迭代,提升品牌竞争力。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4和18亿元。根据MaximizeMarketResearch的预测,2025年全球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2.5亿和7.85亿美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8.22%和18.3%。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膜市场总产值达2773亿元,2014-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在20%以上。考虑到膜产品下游应用广泛,以及我国盐湖提锂、自来水提标、超纯水制备、水资源开发等行业快速发展,我们保守预计2025年我国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将达到114和18亿元,对应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和23%。外国巨头占据我国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的80%以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外在高性能分离膜领域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在国内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沃顿科技、唯赛勃等少数膜材料生产商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多的项目案例,产品竞争力正不断增强。我们认为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膜材料企业将逐渐积累项目案例,凭借成本和本土化优势以及针对特定领域的新产品逐步挤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实现膜产业的国产替代。中标“十三五”首家纳滤水厂示范工程,直饮水建设方兴未艾上海建设高品质饮用水示范项目,计划到2035年供水水质满足直饮需求。2022年8月30日住建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显示,提出自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将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提升了指标规范,要求各地升级改造水厂工艺。在新标准实施之前,全国已有多省市相继出台了地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推行高品质饮用水建设。上海为首个颁发地方性水质标准的城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提出“提高入户水质,至2035年全市供水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满足直饮需求”的供水目标。此外深圳、南京、苏州等城市也在地方供水法规中鼓励直饮水建设。公司从六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纳滤膜中突围,中标“十三五”首家纳滤水厂示范工程。闵行水厂作为上海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建设项目,采用超滤膜、纳滤膜处理技术,使用单独管线供水。唯赛勃纳滤膜产品从国内外6家纳滤膜产品120天平行对比测试中脱颖而出,对长三角地区自来水用纳滤膜提标改造项目起到了示范作用。盈利预测收入端反渗透膜及纳滤膜业务:反渗透膜及纳滤膜产品下游应用广泛,在盐湖提锂、自来水提标、超纯水制备、水资源开发等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们预测2025年国内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4亿和18亿元,对应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和23%。当前外国巨头占据我国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的80%以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随着募投产能释放以及公司提锂业务形成突破,我们预计公司反渗透膜及纳滤膜业务将在疫情后迎来突破性发展,预计2022-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103%、42%。复合材料压力罐业务:复合材料压力罐作为装载滤料的前置反应容器,下游应用广泛。公司在复合材料压力罐方面积累了逾四百种不同型号产品,可以针对具体应用场景定制化设计,并已通过了NSF、ASME、KTW等机构认证,是克拉克集团、BWTUK等公司的独家供应商。考虑到复合材料压力罐技术壁垒低于膜材料,国内竞争对手较多,海外需求相对稳定,我们预计公司复合材料压力罐业务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实现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