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1.2走进心理学

所有的科学研究与结论只是开启人类步向真实的大门,巨大的未知正等待着我们。

由于人性、心理、情感、思想的个体复杂性所以心理学也是巨大的未知,因此,心理学家正是在

一种高度不确定下做着“确定性”工作,所以你将要看到的,听到的,将要思考的,体验的,将要付之行

动的心理学只是一些被我们描述的,解释的,定义的知识,不是全部的真实。学习心理学最简明的方式

是追求有效,不追求正确。

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基于以上观点所得结论:

(1)能够用在自己学习、生活、交友上的内容就记住它。

(2)其余的忘掉是聪明的。

(3)有些心理学理论在自我膨胀,如只过于肥胖的鸡,营养太少,脂肪太多,对你们的健康并

无多大的益处。

1.3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感觉、行为、情绪、意识与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所谓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是基于个体或者群体行为,情绪,语言的观察,通过数据分析,归纳,推

理出人的基本心理与意识活动类型,并形成一种通约理论。

观察一:

先说定义里提到的观察,这样的科学方法可能存在以卜的问题:

第一,观察者的观察是否会受到研究前提与先占假设的影响。

若基于假设的基础上,则在静态的背景上推论,但是世界却不是静态的

也就是说你看到什么?你的观察工具是否可靠?

当信息量过于丰富与复杂时,一切归纳与推理是对的么?

观察二

观察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

人类的观察具有很大的主体性,把主体感转译为客观实在,会冒巨大的失真风险。

举个例子你就很好地理解这句话了:

例子一:转译过程中,你看到的,得到结论时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处理了信息,所以得到一定不

是全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很大

例子二:当两条线段足够短,目测时人眼无法识别。

所以人都是有局限的,受局限影响,得出的观察结果并不客观

因此,任何孤立的心理实验,或有限的人类行为观察,正如这两条线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再说定义里的通约,我举例子你就明白了:

中国人学狗叫“汪汪”,美国人学狗叫“嗷嗷汪汪与嗷嗷正是不同观察下的通约认知模式。

人类的知识需要语言去表达,语言必须建立在通约模式下,不然彼此就难以理解。

通约达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果没有通约,正如拔错了电话,根本就没有沟通的基础,

更谈不上理解了,遗憾的是通约需要省略巨大的差异信息。举个例子,当我们说一片叶子是绿色时,真

实世界的绿色有几千种,我们只能用一个粗略的绿色概括所有绿色,所以这里面为了达成交流,而省略

了差异,省略了巨大的差异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在古代,现代,未来,无论是心理实验或者测量,群体调查还是个体访谈都旨在理解人类的

意识与无意识,行为与动机,感觉与知觉,正如前面所述,理解的事实不等于事实本身。(转移通约)

从个体或群体行为分析中引申出普遍的意义是心理通常做法,其实,这非常不可靠,因为,任何现象都

内含巨大的多样性解释,普遍性意义很大可能受制于观察者的动机。

1.4心理学讨论什么

心理学讨论:什么是客观现实,什么是内心现实,或主观现实。

一个男孩看到一片草地。(客观现实)

出现一位美少女,草地上鲜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男孩神色飞扬(内心现实)

女孩身边出现一位俊男,互相依偎,草原上草枯萎,天色暗淡。(内心现实),男孩落寞的离开。

在人际关系中:

1、不能以你自己对他的感受去评判对方;

2、当然,也不能根据别人的感受去评判他;

3、那么,只能好奇为什么自己对他的感受与别人不同。

宗教哲学家,犹太人,马丁•布伯认为人只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发现“永恒的自己”。

马丁•布伯说:“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不是“我思”,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

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两个原初词“我一它''与“我一你”来表达。

首先,我与你的关系是被人的本体感决定的,主观的,直接的,这种本体感取决于两人同在。当

他们彼此分开后,这样的感觉就消失。

同在,关系与感受存在,不同在,感受不那么真切或是消失。

其次,我与它的关系受社会通约标准影响,客观的,间接的,分开后可以回忆。

刚才提到的语方的通约,关系也一样有通约,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过多受制于社会通约标准束缚,本体感被淹没;

如果我们过多受制于本体感,我们失去了社会标准。

所以本质上,我们不知道自己,更不真的知道别人。

马丁♦布伯的观点被后人称为:相遇哲学或者关系哲学。我更喜欢用同在哲学去理解它:我与宇宙

同在,我与我的民族同在,我与我的祖国同在,我与社会现实同在我与我们的文化同在,我与我的故乡

同在,我与我的学校同在,我与我的同学老师同在,我与我同在,我与你同在。

关系同在决定着我,也被我决定,我是它的部分,它也内化为我的部分。

有良好同在感的人,一定是较好地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你们同在时她给你带来美好的感觉;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也是你与他

同在时感觉不舒服。错不在别人,错在你受制于你的本体感觉。所以你可以尝试观察体会一下自己的

本体感,逐渐认识你自己。

1.5古典心理学

因为过去的25个世纪中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基本上都是基于那些伟大的希腊先哲们对世界本原的

理解与探索。那时的先哲有,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先哲

们突然间开始研究并应用心理学.

希腊产生如此令人惊叹的智慧成就也许跟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有关:

公元前6-3世纪时,古希腊的社会相对的稳定与富足,古希腊以城邦生活为主,推行贵族文化与

民主体制。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自由的选择居住与生活方式。在自由的生活中,人类思想的鲜花就

会盛放。尤其是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们,他们无所事事,除了吃就是扎推争论交谈,很多思想的火花被

点燃,哲学与心理学思辨由此而生。另一方面,当时的物质非常匮乏,对精神与文化的渴望部分替代或

隔离了口腹的饥渴。

总结来说,古代人类的这两个思考至关重要

1、“我是谁”这样的自我意识催生了古典哲学的发展。

2、“感觉到的是真实吗?”催生古典心理学的发展。

公元前六世纪,泰勒斯提出这样的问题: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的思维如何而来?

世界本源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希腊七贤之首,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无论在天文学,数学,哲学等方面都有着巨

大的建树。他所提出的理论,定理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的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人誉为“科学

之祖”.

泰勒斯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通过观察事实来解释存在,而不从希腊神话中去引申存在。他著名

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源“,比起相同时代的东方哲学认为的宇宙是“混沌初开''来,要局限一些。

人类思维如何而来

正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么是什么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呢?

科学家认为思维是人类大脑皮层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说是“劳动”,生物学家认为是“生存需要

古代人思维起源于问题解决。比如如何捕猎、如何躲避危险。可以说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最直接,最朴素

的人类思维。现代人的思维更多处在对原因的思考,对逻辑的思考,对本质的思考,着眼于对存在的理

解,从而忘掉了思维的终极目的是达成问题解决。

把这一点引申到我们的学习中可能会好理解一点:

为学习或者为考试去学习,效率很低,带着疑问去发现问题,为解决自己的疑问去学习,效率会陡增。用问题解决方式

去学习,你获得的每一点知识就具有意义。大学的学习与中学学习有本质的不同,知识犹如海洋,中学的学习是从海里

舀水,生命承载着知识,所以你们觉得读书很累,很苦。大学的学习是海中游泳,知识承载着生命,所以只有你们选定

了方向,知识才会承载着你们奔向理想的彼岸。如果我们能像古希腊人那样每天拿出一个课时,跟老师一起胡思乱想,

彼此争论,阐述自我,那么中国未来的崛起就在你们身上。

因为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知识,很多东西在课党之外。那些看似“没用”的知识往往可以丰富人生,给自己无穷的后劲,

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走上社会后那些“有用”的东西往往一学就会;在这里,重点是,

保持差异,各自求证,不要结论,不求同一,因为,在自由的生活中,你的思想的鲜花也会盛放?

与泰勒斯同在的还有自然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提出“数是万物之母”,开创了用数的关

系去解释存在。毕达哥拉斯在心理学方面的经典理论:

人类幸福是和谐共进的产物;

幸福是信念追求与实现中得到的

人格满足;

人人要信仰真理;

民主是人类高智慧的体现。

|PITAGORA

不过毕达哥拉斯更著名的是他的数学理论,比如著名的直角三角形两边平方之利等于斜边平方,

在古代中国被称为勾股定理。

感觉到的是真实吗?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阿尔克迈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如何感知外部世界?

感知外部世界并非人类的专利,在单细胞时代,所有的细胞膜都能感觉到外部,并与外部交换信

息、物质、营养。人类骄傲的不仅仅是感觉,这是生命共有的,骄傲的是我们对感觉知道,所以才叫“感

-知”。要知道自己的感觉,首先需要语言,可以用来描述它;同时还需要对感觉的分类,因为言语是有

限的,没有分类词汇,人们难以理解自己的感受。但问题就来了,能够理解的感觉只是感受中的部分,

大量的感觉因为没有相关词汇被心智忽略掉了。

公元前五世纪,希胳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任何事情的尺度!自古以来,人类知觉到的存

在是存在本身,还是被人类感觉与思维建构的存在,这是困扰人类最大的问题。我们描述的世界是

HUMANBING,还是BING,决定着人类是持续的保持敬畏与谦卑好,还是可以继续狂妄自大好。其

实人类知觉之外有巨大的未知存在,不少科学家认为,人类能知觉的存在只是存在的百分之一,但我们

总是用这1%去诠释100%的存在。人类的心智要不要给未知存在留下必要的空间,决定着人类在地球

上是否真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们知道上帝为什么会发笑了!

普罗泰戈拉还说:“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因

此,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句话就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起源。如果相信普罗泰戈拉,我们争论的时候没

有必要坚持谁代表正确,代表真,因为争论谁理解的更真更正确是个毫无意义的事情。不同的意见,代

表着人对真实的不同感受。正如II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

好争论是青少年一个美好的品质,尤其是16-25岁,正是人社会认同、适应阶段,建立自己的社

会意识与价值观。对问题的看法容易陷入极端或者片面,爱憎分明,黑白亦分明,不轻易与人苟同。这

里和同学们分享有效争论的一些技术:

1.善于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2.表达观念在于分享感受,真诚与坦诚是重要的;

3.愿意表达自己是人际关系的需要,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

4.有人否定你的时候,不是针对你,只是针对那个观点,不要把自己等同于你的观点;

5.不要轻易放弃,温柔的坚持自己,同时乐于欣赏别人的看法。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里。

要注意,不要因为争论谁对谁错就大打出手哦,这样既不能增长知识,还会破坏了同学友情

公元前五-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感觉是知识的原子图像引发的……。人们并不

能确定感觉到的东西是什么,只知道感觉引起身体的变化是什么。取决人类是否可以看到的先决条件,

是必须从祖辈那里传承了那些知识图形。如果先天没有,后天就需要艰苦卓绝的学习。可不可以说你先

辈会的,你会起来很容易,你先辈不会的,你会起来就很难。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话:“老师家的孩子考

大学不难

如果德谟克利特所说得成立,那么被教科书认定的眼睛视觉理论就不能成立。如德谟克利特所说

世界是一大堆复杂的信息粒子,人们看到它在,它就在,不想看见它,它就不在。这样一不小心人类掉

进了唯心主义的深潭。唯心主义说:“世界是人内心的影像

不过,当今的量子科学重新解释了德谟克利特,如果完全不把人类知觉当成物质存在的标准,这

种说法是成立的。

公元前五-四世纪,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人的气质是体液决定的,粘液质、胆液质、血液

质、抑郁质。关于希波克拉底人们熟知的是他的医德宣言。

他建立的体液学说把人分成几类,不知道是对上帝造人的补充,还是背叛,反正宗教人士并不喜

欢他。希波克拉底开创了人的分类理论,使得以后人格测量学有了发展,这一点心理学家还是乐不可支,

并不时对他顶礼膜拜。

希波克拉底之后,对人的气质与人格分类成为古典心理学家热衷的事情,但真正形成气候还得等

待近2000年。19世纪,英国的高尔顿在伦敦健康展上摆出来一个仪器,花三便士可以测出人的反应时

间,视力与听力的灵敏度,色彩分辨力,判断长度的能力以及力量与肺合量等。当时,没有人相信人会

花3便士去获得这些数据,结果有近1万人花了这笔钱,让高尔顿一夜暴富。高尔顿相信人的大多数智

力与能力是遗传而来的。

公元前五-四世纪,著名的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回想。知识存于自身,不是从感觉经验中获得,

而是从推理中显现。苏格拉底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但这不是他的重点贡献。他最大的贡献是对真

理不懈追求从而促进了西方理性与哲学的发展。

传说苏格拉底有许多哲理故事,比如麦田与爱情,人并不知道哪个麦穗是最大最好的,也不知道

如何遇见最美的爱情,往往与最美的她擦肩而过。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人有三个层面:智慧(头部)、情感(胸部)欲望(腹

部)。他说抽象概念或形式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与表象是虚幻的,由此开创了形而上的心理学。

一千多年后的弗洛伊德,从中获得超我,自我,本我的概念。

一千多年后的马克思,从柏拉图《理想国》获得共产主义的理想。

这里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对你与她来说你们彼此是唯一的最浪漫的爱情是纯精神

的,肉体需要是兽性而非人性。恋爱中必须男女平等。

公元四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知识是通过对知觉的归纳与演绎获的。即:感觉-记忆-存储-再现-

联想-思考-原理。

亚里士多德发明的逻辑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还在初中学习数学与几何推理中,我们

就开始接触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1、因为A等于B;2,又因为B等于C,所以:A等于C。

其实这样的三段论还是略显粗糙了一些,来看下面的例子:1、凡人都会死(大前提);2,苏格

拉底是人(小前提);3,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更甚者如果滥用三段论,会出现什么结论呢?

1、凡人都思维;2,聪明的狗也有思维;3,聪明的狗是人。

所以逻辑有时是不能反推的:

比如:白马是马,灰马也是马,但白马不是灰马。

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贡献是揭示人类学习的思维过程:感觉-记忆-存储-再现-联想-归纳-思考-原

理,尤其是联想与归纳,是人类最伟大的学习方式。

这里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公式

学习好=投入的时间+投入的激情。单有时间缺乏对学习的热诚是不行的;热情很高,时间投入不

够,也是不行。

1.6从古典到现代

前面介绍了心理学和哲学的先贤以及他们的理论。在他们之后,也就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15世纪,

心理学与哲学一起沉睡了近两千年。

这段历史时期的整体状况是这样的:

1、欧洲,西亚战乱,人们为生存焦虑,希腊城邦体制逐渐瓦解

2、罗马帝国的兴起,崇尚武力征服与统治,法律的颁布,集权体制形成

3、日耳曼战士文化,罗马衰败,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纷至沓来,人类形成了秩序与规则意识。

4、基督文化兴起,成为欧洲主导宗教,漫长的教会管理,信仰与科学互相掣肘也互相促进。十字

军远征。

5、在中国,儒家文化在孟子推动下日夜发展壮大,形成中国文化核心

6、在欧、亚、中东,伊斯兰军、政、教一体的信仰强势崛起。

7、在印度,佛陀开始的佛教思想影响着众多的人们。

8,中国经历了东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最终是明朝时期。

这段时间里重点介绍两位哲人:

圣奥古斯丁:

他提出“认识自己的天性,人就超越了自己

他创造了许多三位一体的叙事方法:

心灵,意识,身体三位一体;记忆,认识,心智三位一体;思想,信息,爱三位一体。

现在人们也喜欢说:真、善、美。

圣奥古斯丁被称为史上第一心理学家,他开创了人与心灵对话,认为心灵的成长是学习的最大动

机。圣奥古斯丁说:“你认识自己吗?你知道你是谁吗?我不知道。你知道你未来的发展吗?我不知道。

你知道你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不知道。只有当你思考的时候,你才存在。“我思故我在”•千年后被笛卡

尔再次论及.

自我确信不是显示“我在“,而是表达“我是什么圣奥古斯丁揭示了自我认知的确定性中有巨大

的不确定性。至今心理学在这个问题上依然裹脚不前。

圣奥古斯丁有很多伟大的论述,在这里我例举他的时间理论:他说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当下思

考的产物。他说:“时间存在吗?没有什么失去,就没有过去,没有什么出现,就没有未来,没有什么

存在,就没有现在。“?每一个现在的存在瞬间就成为非存在,所以现在也难以存在。圣奥古斯丁说:“精

神才是时间的维度注意:这是时间的诡辩:正如中国古代数学:一尺杆头,日取其半,无可穷尽。

我们都说“活在当下,”这个当下不是圣奥古斯丁所说的某一个点,而是一段时间。在大学,学习知识是

当下唯一重要的。不要沉溺于过去,也不能寄托于将来,只有在当下竭尽全力去学习与发展自己,你才

是珍惜了你的时间。

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

学家,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

阿奎那提出“自由意识,提倡引导理智去对待人的欲望与奢求。他主张“最简单的善恶判断:一件

事不管本质如何,引发人们互爱、快乐、满足的情绪就是善;引发人们仇恨、厌恶、悲伤、失落的情绪

就非善。”用阿奎那的善与非善标准,可能产生歧义,比如安徒生童话“灰姑娘”。

举个例子:有一个同学,对自己的后妈和表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后妈与表姐的心思。用阿

奎那的理论来说这就是非善。

心理分析学有一门技术:寻找隐含信息

用心理分析的技术一,寻找隐含信息''来分析,大家熟知的海的女儿有三大非善的隐含信息。

1、轻视自己的天赋(生命与歌喉),成为别人是重要的。

2、在可以帮助自己的时候选择放弃。

3、没有得到爱,生命没有了价值。

所以由“海的女儿”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启示:成为自己是重要的。天助自助者,学会帮助自

己。生命比爱情更珍贵。

,,天使博士,,阿奎那热衷于善恶的讨论,而善恶涉及伦理,但是东方伦理和西方伦理有不同的地方:

东方社会伦理学:仁爱(君王),气节(士大夫),孝廉(个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西方社会伦理学:权利、责任、义务,没有等级。

东方个人伦理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方个人伦理学:“做事要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

东方追求至善,毛主席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西方不追求至善,能做一点好事就是善,耶稣说:当灵魂之杯盛满了对自己的爱,溢出来的去爱

别人。所以:东方会出现舍生取义,舍弃自己去拯救他人。西方注重自身安全,爱自己的人才会去爱别

人。另外用阿奎那的善恶逻辑,会出现这样的悖论,西方人崇尚个性自由,平等,伦理以自我为中心,

只要为别人做一点好事,就得到一种自我超越感,快乐感,高尚感,所以西方人乐于助人。起源于“性

本恶”为善即美。

东方是家文化,崇尚集体主义精神,无私,伦理以社会福祉、他人幸福为中心。人为别人做好事

是应该,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做好事得不到自我的正面感受,不做好事又产生内疚感,所以东方人不那

么乐于助人。起源于“性本善”,为恶即坏。但人不自私又怎么能活下来,所以东方人内心会觉得自己坏

坏的。

所以通过对阿奎那善恶理论的了解,我们应该记住这句话:追求过高的道德,会让自己深陷不道

德的烦恼,人最好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目标。

1.7现代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有着一定规模、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学科。首先我们还是

从了解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们开始。第一位是维也纳医生梅斯梅尔。他提出了著名的“人体磁场学说“:假

定人的磁场与宇宙磁场是相通的,这有些类似道家“天人合一”学说。作为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他像魔

术师一样拿一根磁棒在病人身上晃来晃去,把病人弄得恍恍惚惚,结果症状减轻。后来的心理研究者认

为这并不是磁的调节作用,而是催眠病人的效果。

催眠:

能不能说梅斯梅尔创造了催眠学,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催眠学说山此而来却是学界公认的。第

一次使用催眠这个词(hypnosis)的是苏格兰的一位医生:詹姆斯•布雷德。布雷德是催眠术史上极其重

要的人物,所以催眠术又叫做“布雷德术

催眠的确揭示了人体的一些奇妙之处,科学难以解释。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催眠并不神秘,因

为人的知觉与自我感受制于所处的关系与情景,正如观看不同的图片,你的感觉就会随之变化。

实用性催眠分以下几种

1.表演性催眠:这是骗子们最喜欢的事情。

2.医学催眠:通过暗示,放松,想象,让人进入非现实情景。

3.生活中的催眠。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爱情也是一种催眠,而且是双方互相催眠的过程。不然为什么不少婚姻中的

人会后悔选择了对方。因为谈恋爱的时候花前月下,利用环境效应,把愉快心境看成是对方给予的。这

其实就是环境对人起到了催眠的作用。

-另外广告也是运用了心理学的催眠作用,比如以下例子:

庆丰包子:利用了习主席的名人效应,更用“主席套餐”这样包装对消费者进行催眠。还有三星手

机:轻薄手机在一位三点式美女身体上滑动:让广告具有了欲望效应,以此来宣传产品。这些都是从心

理学的角度对用户进行了催眠,让顾客在“眩晕”状态下心甘情愿的买单。

实验心理学:

下面介绍一下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汉姆.冯特,冯特的工作大多数不值一提,但他把生理实

验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还是第一人,从此心理学跻身进入自然科学的行列。小时候胆怯,愚笨,精神恍

惚的冯特成年后傲慢,独断专横,他武断的说:任何心理学理论必须有生理实验的验证为基础。因此,

那个时代,心理学家纷纷跟实验动物扯上关系,他们要不是养一群鸡,或者就是捕获一些青蛙,希望从

中发现心理学原理。

冯特有两个值得分享的观念:

1,有意识的心理过程由经验与情感决定。

2,不管主动与被动行为,最终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从这其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当我们做错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归因或责怪别人,因为最终选择做与不做是自己决定的。

所谓学以致用,我们学习心理学就是要从中汲取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为自己所用。

美国心理学:

接下来介绍的是第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

这是一位心理学的闯入者,喜欢画画,专业学习化学,他是神经症病患者,因此他开始学习医学。

他终身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却写了一本《心理学原理》的书,并第一个被聘请到美国大学讲授心理

学。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讨论了所有的涉及心理学的命题,不过在我看来,它只是那个时代

心理理论的编撰者,他既肯定心理学是实证科学,又强调心理学是现象科学,所以书中充斥着相互矛盾

理论。

他讨论了内省与心理分析对研究心理过程的作用,涉及意识流与无意识。由于内省是一种复杂、

耗时的工作,以后的心理学家喜欢用对话的方式来替代。他对自我设立了两个简单原则:我的身体,我

的身份。

你是谁?对于这个问题他有一个经典的回答:

我的身体代表着我的边界,我有很多思想,情感,意识与心理,但我不能一一表达,如果你非要

问,那我只能告诉你我现在感觉到的自己是怎样。

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习惯用内省的方式去分析心理过程,在他之后,人们学习一种称为精神分

析的交谈方式。这种交谈方式有几个部分:自由联想,移情分析,阻抗分析,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让人最钦佩的有两点:

1.他创立了应用心理学的一套词汇与言语系统。这对后世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他养活了世界上最大批心理专业人士,让他们活得富足与有尊严。

这可以说是他对心理学领域最伟大的两点贡献。

弗洛伊德征服世界曾经有一个艰辛的过程,他的生命的快乐原则与性驱力,以及他的俄狄浦斯情

结曾遭受全世界的唾弃,但最终结果是他赢了。反对他的人因为要反对他,不得不去研究他的理论,当

这些理论成为反对者的认知概念时、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现象就被观察到了,结果反对者成为弗洛伊德

理论的捍卫者。

我们反对个观点往往是我们拒绝理解它,中国人说:“无知者无畏•旦我们真的理解这个观

点,我们可能无法坚持自我的立场。正如:我们反对西方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从不在这样的情景中生

活过。美国人经常对中国指指点点,也在于他们并不真了解中国。

结论,我们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的时候,也许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对方。

不管反对也好,支持也罢,心理学家把20世纪看成是弗洛伊德的世纪,因为他与他的理论改变了

人类对自我的看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养育孩子的方式。

在20世纪,精神分析技术渗入到每一个学科与研究领域,渗入到艺术,创造,文艺评论,社会学,

如果你不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你几乎找不到工作。

弗洛伊德最著名的理论:冰川理论

弗洛伊德悖论1:

正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他也有饱受诟病的理论。

其中第一个是简单的决定论:它提出人的心理问题是早年父母养育方式决定的。

其实,早年经验可能影响人对事、对物、对人的感受,却不能决定人在社会环境中的选择与行为。

人是在环境、社会互动中生成自己,这个自己是流动的,随时变化与适应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

不臣服于内心感受,接纳不同关系中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就不那么重要了。相反,如果人把生命发展中

的诸多问题:挫败,孤独,抑郁……,归结为早年创伤或父母所致,其实是不想为自己负责任,为放任

自己合理化。

弗洛伊德悖论2::

弗洛伊德另外一个保守诟病的理论是男权色彩:他提出严厉的母亲是造成儿童心理发展障碍的首

要原因。

中国是母性教育为核心的生命发展文化,西方是严父慈母,东方是严母慈父。读读中国的神话你

一定知道,中国是母神崇拜,女婚是生命的创造者,男神大多是添乱的。民间流传的多是孟母三迁,岳

母赐字,余太君掌帅,贾母执家政等等,家庭教育没男人多大的事。东方重感性,养育子女是爱,不是

金钱与权力;西方重理性,养育子女是责任与福利。所以东方伦理是孝母敬父,对母亲要孝顺,对父亲

尊敬就可以了。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心理学家荣格论及东方教育与文化核心是大母神,解释了东西方心

理学的文化差异性问题。

所以,弗洛伊德男权色彩的理论是带有片面性的。显然他在提出这个理论时并没有考虑到文化差

异的因素。

行为主义学派:

说到行为学派自然要联想到美国的桑代克与俄国的巴甫洛夫,他们的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理论曾

-时超过了精神分析理论,由于他们确立的人类行为原则建立在实证的科学实验上,很快得到科学至上

主义者的认可。同时行为学派把研究根基在人类可观察的行为序列上,建立在可理解的行为动机上,对

美国这样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社会来说,求之不得,立即张开双臂拥抱了它。

行为主义学派的解释:行为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环境的刺激与学习者的行为

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行为反

应。

由于美国心理学界认为行为学派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所以,在上世纪20-60年的美国,精

神分析失去了它的魅力,行为学派一枝独秀。欧洲人更喜欢捍卫纯正的精神分析,对行为学派的理论不

屑一视。

行为学派大量的理论基于动物实验,随着美国动物保护组织强大,他们冲击心理实验室,阻扰科

学家伤害动物,把心理学家称为份子手,残忍者,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动物实验法:要求不

得滥杀,虐待动物,确保它们有舒适的生存环境,愉快的接受实验,包括轻松的去死。这也就直接导致

了行为学派理论的发展受到影响。

提到行为学派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沃森、赫尔、斯金纳这几位杰出人物,他们把行为理论变成一

种治疗体系。沃森研究老鼠可迷宫获得大量的动物心理资料,提出了所谓的“行为主义者宣言”,它的内

容有以下三点。

1、心理学的内容是行为,不是意识。

2、它的方法是客观的,不是内省的。

3、它的目标是分析与控制行为,不是寻找心理现象的基础解释。

沃森最得意的实验是把一只不怕小白鼠的9个月大的婴儿训练成看到它就哭泣,方法是每当婴儿

去摸小白鼠,他就猛的敲响钢轨吓他,甚至造成惊吓过度,婴儿成为另一只实验小白鼠。沃森得意的宣

布:“给他十个健康婴儿,我可以随意选一个把他培养成任何类型的专家。”沃森执掌美国心理协会四十

年,但真正喜欢他的人不多。在我看来,这是美国心理学蛮荒时代,所有的动物研究对心理学发展效用

是零,那时的行为学派如管中窥豹,愚蠢并且傲慢。

为什么说那时候的行为学派是管中窥豹,我们可以将实验的视角再扩大一下看看效果。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训练让小白鼠压杆取食,却不能训练一只猫这样做,更何况复杂的人。人踢一

块石头,可以预测它会停在哪里人踢一个球,预测就困难一些,因为它会反弹,不太确定会停在哪里。

人踢•个只疯狗,你很难预测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结论:所以,那时候的行为学派将在十分有限的样本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认为是真理,这是很可

笑的。

好在后来的赫尔与斯金纳发展了新行为主义学派,引进了行为中的认知过程,这就是著名的A、B、

C理论,提出行为与结果之间,信念起着重要作用,这让行为学派摆脱动物实验有一点心理学的味道了。

/B-----C.

-一

、Bz....—C2

前因信念后果

结枪: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及时事物看法的影响.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

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

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

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接下来是格式塔开创者:德国人韦德海姆

格式塔的灵感来源于韦德海姆坐火车时观察到人类的视觉存在一种错觉现象,中国有首歌曲,其

中“月亮走,我也走,我和阿哥到村头''有点类似。人走的时候,感觉月亮也跟着在走。今天的胶片电影

也正是利用人类视觉的延迟效应,让一帧一帧的画面看起来是连续的。它的起源也是韦德海姆玩“万花

筒”的心得,类似中国古代的走马灯。

韦德海姆认为:错觉不是发生在感觉层面,而是人的知觉层面,由此推论出人的感知具有某种结

构。

格式塔主要的贡献是解释知觉的规律,从而建立人类知觉、学习、记忆的基本规律。比如:就近

律,人们喜欢把临近的词看成一组;相似律,把相似的看成一组;求简律,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判断图形。

还有,记忆是有选择的。正如“慷慨的人总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吝啬的人只记得自己对别人的好

与韦德海姆同时的还有科夫卡和克勒,这三个德国人在二战时先后移居到美国,并把格式塔学说

带到美国。给当时的美国心理学带来轩然大波,争论的焦点是,人类学习行为到底是先天就有,还是后

天习得。

格式塔理论最终发展成心理学的完型治疗学派,要归功于德国的培尔斯。在治疗神经症时,培尔

斯强调心理学会谈时会出现一种遭遇情景,来访者会产生对自己的觉察,通过模仿与跟随来促进变化。

治疗师正面支持会唤起来访者潜能,获得自我支持的能量。前提是治疗师的人格要比来访者更成熟,更

强大。

今天的完型治疗更着眼于人的潜能开发,在这样的培训中,每个人都在发展一种自我夸大,以获

得对自己的一种正面体验。至于这样的效果是否真的可以延伸到人的生活与工作中不得而知。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埃里克松

瑞士出生的皮亚杰,从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没有获得任何心理学学位,他的特长是喜欢与孩子们

玩,从与孩子的互动中去思考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后来,他研究儿童是如何行为去创立的生命发展理

论成为心理学家喜欢的研究方式。

皮亚杰最著名的实验:“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objectpennanence,objectconstancy),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乳儿做“藏

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皮亚杰完整的描述了儿童心理、智力、行为发展的规律,这在当时轰动一时。其实在中国这些工

作是母亲总结出来的:“二月转头,四月抬头,五月翻身,七坐,八爬,十月叫爹妈

皮亚杰把人的知识获取分为四个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感觉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2-7岁:前运算阶段:开始使用符号及概念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可以利用操作协助思考

11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具有类推与抽象思维

皮亚杰不仅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提出儿童成熟,性格发展,社

会发育等重要概念。

成熟这个概念其实是解释了生命自在的那一面,正如一颗橡树仔,在合适的土壤和气候下,会自

在的发展为一颗参天的橡树。这个观念被人本主义心理学,自体理论反复应用。所以我们可以从里面引

申一些教育的道理:儿童生命的成长需要的是合适的环境与条件,不是教化与指导。

此外皮亚杰关于性格发展的理论也是独特的:虽然他也认为儿童的性格是在与母亲的依恋中自然

成长的,但与弗洛伊德学派不同,他们认为是母亲的乳房使儿童得到本能欲望与快乐的满足.也不同行

为学派,他们认为母亲与孩子的亲密是在满足孩子诸多需求这样的行为被强化而成。皮亚杰学派认为依

恋重要的原因是温暧。这里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做的“母爱剥夺’'实验是心理学界的经典实验:

一个光滑的木质母猴和一个铁丝母猴,幼猴依恋木质的母猴。哈罗在铁丝母猴上装上乳房,幼猴

在铁丝母猴哪里吃奶,却依偎在木质母猴身边。研究还发现,幼猴喜欢柔软的布垫,抱在怀里不允许研

究人员拿走。

结论:这个实验证明了皮亚杰的依恋重要的原因是“温暧”这个说法。

现代爱情中也有这样的依恋色彩:一个男孩爱女孩,女孩身上有男性获得本能满足的部位;女孩

也特别像•个姐姐或者母亲,为男孩做很多事情,强化男孩需要她的行为;但如果女孩缺乏温暖,也不

温柔,拥抱她让你的身体的感觉不舒服,结果自然是分开。另外,相比一个勤劳、无私、为孩子全方位

奉献的母亲,孩子更加依恋的是一个喜欢拥抱他的母亲,如果一个母亲从不拥抱儿子,那么第•个去拥

抱他的女子一定会成为他的妻子。

社会发育主要涉及儿童角色认同、人际共情、利他主义、亲社会情绪、权威与规则服从、道德形

成、社会责任感等等的发展规律,由于发展心理学涉及面众多,研究技术繁杂,所以后来有成千上万的

皮亚杰学派在发展,最终让发展心理学成为一个大杂炒。

发展心理学另外一个著名的人物叫艾里克松

艾里克松提出“生命周期'’这个概念,虽然现在的生命周期理论不是他确立的,却因他而起。

他提出生命周期一共分六个阶段

1.脱离原家庭独立生活的人

2.恋爱、结婚、成立家庭

3.家庭新生命的到来

4.孩子到了青春期

5.孩子离家独立生活

6.晚年

发展心理学认为,生命的转型期是爆发“冲突与问题解决”的时机,给予每一周期冲突的类型,以

及解决冲突的方式。

小结:科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安定有重要的相关性,从心理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

安定的城邦生活催生了哲学、艺术、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以后的罗马征战到封建割据,直到16-18世

纪欧洲国家兴起,边界划定,人们处在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文艺复兴开始了,哲学,科学,心理

学,艺术与文化又开始了长足的发展。

从心理视觉看,当人类处在为生存而担忧的时候,我们更多的需求是活着。目前中国也是这样,

中国没有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跟近代史中中国的时局一直不安定有关,大家忙于活着。真正

的文化意识发展还有赖于国家实现全民的小康生活,以及更好的福利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

第二章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2.1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首先在人际环境中存在两个因素:1.寝室里的同学关系;2.学校里的人际氛围。

在生活环境中也存在两大因素:1.学校校园的物理环境;2.校园里的人文环境。

在新生第一年,是否能够和谐寝室里的人际关系,是否融入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决定你的大学第一

年过的快不快乐最重要的因素。

进入大学后•会面临下面的具体问题。

首先亲情远离,所以需要及时建立良好的同学友情,尤其是室友关系,获得情感支持。

另外对于大学环境不熟悉,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会感觉生活困难。

第三,不适应集体生活,感觉没有隐私,没有归属感。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孤独感,身份混乱,现实恍惚感(不真实的感觉),焦虑与失

眠,简单来说: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新生来到大学这个环境中,都会产生一些心理效应。

举例来说:很多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来到大城市会出现一种类似文化休克的现象,突然有一种

陌生感,难以适应的心理反应。

再比如原来高中时期学校的娇子,倍受老师与同学的瞩目,来到大学群龙汇聚的地方,会出现一

种自我失落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缓冲期:

这个时期你需要做的:1.建立新的生活与学习规律;2.与室友建立友情;3.喜欢并认同你的学校与

老师。

由于刚入大学,尤其是进入好的大学,可能存在一种自我晕轮效应,有一种自我夸大的色彩,因

此缓冲期的大学适应问题可能被自己忽视。导致一些现象出现,比如:

1.自我关注增强,比如注重穿着,打扮,女生会打淡妆,显得妩媚可爱;男生会梳理头发,或者把

皮鞋刷亮。男女生之间比高中时代更加彼此关注,接触与交往。

2.社会自我的形成,社会自我发展是自我角色与环境协调的过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是一个

大学生,不再是青涩的中学生,因此有时同学彼此之间故作老成。

3.自我觉知被强烈唤醒,新环境下人更易于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来自农村学生或者依靠社会助学

金的学生会强烈感觉自己身份不同,在自利色彩的心理作用下,他们可能更难以接近。

4.社会比较心,新环境下人希望重新界定自己会产生差别心,比如贫富的区别,高矮的区别,美与

帅的关注,很多同学手持iphone,身穿名牌,炫富,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调节期:

在这一阶段你会在新的生活学习规律中获得自由与控制感找到你真正愿意结交的好朋友融入学习

的文化氛围,并引以自豪。

另外在这一阶段会有更多的现象发生在你身上,首先是自我图式被改变,晕轮效应消失。同学们

不得不根据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活、人际、学习效能,重新审视自己,鉴定自己。这其中有一种风险被

心理学称为自我淹没,就是突然迷失了自己。据调查,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在情绪,行为,心理特征、社

会期待,人际模式出现了巨大改变,很多人再见老同学老朋友的时候,会听到别人评价自己“成熟”了。

这种改变积极的意义在于你的社会同一性发展了,高中时代由于应付高考压力,社会化过程被减

缓,进入大学会出现一种过渡补偿色彩,你特别想接触更多不同的人,做更多自己从没有体验过的事。

而有一部分自我迷失后,陷入苦闷,想找回原来的自己,可能有两个结果:

1.更努力的进取与学习,重回自信,自尊,获得自我优越感。

2.消沉,退缩,孤单,避免与人接触,产生大学生活适应不良。

此外也有的人担心迷失,固化原来的自我,失去被环境同化的机会,结果与大学生活格格不入。

比较有效的应对是坚持自己的同时学习欣赏他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言行上愿意跟大家随同共享;

坚持自己的人际原则同时学习与不同的同学相互依存,相互信任。

稳定期:

这个阶段基本有如下的现象发生。

1.你重建了•种学习与生活的自我习惯,既适合自己,又满足学校与同学的期待

2.你有了稳定的友情与人际生活,有一两个兴趣小组,比如运动、戏剧、艺术、哲学、文学等,开

始与大多数人交往讨论问题,不担心暴露自己的想法。

3.你有了与学校文化氛围相对一致的行为、言语、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倾向、爱憎、衣着品味、

个人格调、志向,趣味等,当你走在街头,别人可以轻易识别你是那个学校的学生。

2.290后的心理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要了解我们自己就必须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

马斯洛的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

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9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黄金时代,经历了十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的社会改革,阶级斗争,大跃进,中国进入政治稳定的时期。又经历了四年自然灾害与四年的经济复苏,

再就是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经济严重衰败,社会倒退,直到1976年伟大的邓主席引导的中国经济改

革,15年强劲的经济发展,到了1990年中国全面进入温饱时代,并继续迈向国家富强,社会富裕,全

民小康,政治更新,你们就诞生在祖国最美丽的时刻。

九十年代出身的人,生理需求(物资饱满),安全需求(社会稳定),被爱需求(独生子女)被

过度满足,你们一睁眼就强烈的需要被尊重,自信满满。社会心理学认为,你们这一代出身就具有明显

的自恋色彩,以自我为中心来建立现实感,从小就体验着一钟自己夸大,为我独尊,自我陶醉。自体心

理学家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

生的自我价值感,一种自己值得珍惜的感觉。我们的社会也在经历从物质贪婪阶段过渡到整体社会自恋

的阶段。

现在中国弥漫着自信爆棚,自我夸大的色彩。社会也开始允许青少年适度自恋与自我夸大,只有

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许的范围才可能是不健康的。心理学认为自恋被压制或者个体无

法获得自我胜任感或自我价值感,会产生自恋失败的愤怒与焦虑,这可能是青少年逆反或者消极抵抗的

原因。

自恋情结:

儿童的自恋情结会在与父母,社会,他人互动中慢慢找到自我边界与自我效能感,发展到成熟的

自恋-自恋满足。这样的人有以下特征。

1.心灵饱满,自尊自信,不夸大也不贬低自己,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错事

时不抱怨他人。

2.因为珍爱自己,也珍爱他人、珍爱社会、学校环境;内心充满善意,不主动关怀他人,当他人

求助时却乐于助人,并不求回报。

3.愿意保持个性,愿意成为自己;喜欢自由决策、承担责任,不喜欢被指派、被规定。

4.有良好的社会共情能力,关心弱势人群与小动植物:爱憎不太分明,不太被社会主流意识影响,

内心有很大的宽容性。

5.喜欢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自我约束力良好,没有过大的物质贪欲。

6.做事追求有效,不在意是否正确;喜欢活在当下,不爱长远规划,不喜欢与人竞争攀比,不在意

学习成绩排名。

生活与学习态度:

90后的生活、学习态度是跟以前的人迥然不同的,具体来说你们有以下特点。

1、边玩边学,喜欢快餐式学习,不喜欢系统的,沉闷的教学。老师讲课必须有个性才能得到学生

的认可。

2、追求酷的感觉,不怕被认为另类,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那么担心对错,在意坦诚的表达自己。

3、学习中欣赏他人,却不随同,坚持自己,却不主张自己,静静的做自己就好。

4、对新奇的知识感兴趣,对差异信息关注,不爱书写,也不那么记忆,喜欢从网络上快速的,浏

览性获取知识,不那么深思熟虑。

2.390后与父母老师的比较

他们大多出身于60年代与70年代,物资匮乏带来的饥渴感、不安全感会持续终身。由于多子女,

同胞竞争让这些人被爱得不到满足,特别在意别人的认可,渴望被喜欢。加之从小被社会主流意识要求

成为他人,不要成为自己,自恋的发展被压制。

90后的父母,老师在青少年期存在一种自我认同焦虑,特别期望被表杨,期待自己比别人好,所

以与人竞争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写过一本书《同一性危机》,正是描述这群人,他

们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得不到社会认同,他们总想成为第一。其实,追求外部认同是自恋、自我认同没

有得到满足的结果,需要从外部获得价值感。但90后不需要,在五岁以前,90后就完成了自我认同。

90后与父母老师的比较:

60-8590后

1.喜欢跟别人比,总是不满足1.喜欢跟自己比,总能感觉幸福

2.压抑个性,追求随同性2.坚持个性,也尊重共性

3.外部表扬是学习动力3.自我选择是学习动力

4.外表利他,内心利己4.外表白私11利,内心乐于助人

5.喜欢系统全面的掌握知识5.喜欢选择知识去解决问题

6.擅长分类记忆,活到老学到老6.擅长到知识的海洋中游泳,浅尝辄止

知道这些差异你们就了解了你们的父母与老师,他们总是在你们耳边喋喋不休的传播那个时代的

价值观念,其实他们并不真的理解你们,他们看你们其实是在看他们自己。但是,请理解他们,因为爱

你们,他们把人生中重要的经验告诉你们是他们的责任,正当而且应当。你们尊重他们的意见,不代表

你们要模仿他们的生活,活在自己的时代也是正当而且应当的。

2.4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大学时期你们正处在16岁-23岁这个年龄段,这是人最美好的青年时期,又被称为成年早期,到

25岁,真正的成年期就开始了。

成年早期是人个性成熟,自我能力,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信仰,科学兴趣,政治抱负,生活

观念,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基本形成的阶段。从生命周期概念,你们已经是脱离原家庭的独立的人。心理

学认为家庭对人的影响主要是12岁以前,12-16岁是家庭与社会双向影响的时期,到了大学,你们的

言行举止,思想抱负主要受环境与社会意识影响与决定。

如果这个时期你还在依赖服从于家庭的安排与影响,那你还远未成熟。

如果这个时期你还在对他人的教导与规定亦步亦趋,那你还远未成熟。

如果这个时期你还不能自我决策,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己,那你还远未成熟。

2.5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心理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亲密与孤独

12-16岁是人友情发展阶段,人的知心朋友大多是这个阶段获得的,这些友谊会维持终身。这段时

期的友情主要是自我认同的产物,往往与自己个性相似,“臭味”相同,彼此从对方看到自己的好,好玩、

有意思、忠诚、互助是其特征。

16-23岁发展的友情是志同道合,跟个性无关,跟精神、道德、品行、宗教信仰、哲学态度、社会

价值观,兴趣爱好有关。相处的特征是互相欣赏,能力互补,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相同。

但大学结交朋友不是心理需求的重点,重点在于亲密,亲密关系的获得与维持才是大学阶段必须

要完成的心理任务。

亲密:

1.异性间的亲密关系:交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体验在亲密关系中的自己。16岁人会选择一种自我“面

具”,或称外显人格。在亲密关系中很多没有处理好的,不成熟的自我会暴露出来。不少的人喜欢自己,

却不喜欢恋爱中的自己,人的自我会在亲密关系中快速成长。至少男性是靠女性的爱调教的,经历过几

段爱情成长的男性常常比较可爱。女性是不是一样呢?这留待同学们去发现。

2.重建与父母的亲密:每个人都会在青春后期14-16岁,在情感与亲密上远离父母,甚至带有对父

母的否定情绪。这是人格发展的必由之路,无可厚非。心理学认为人只有通过对父母权威角色的否定来

获得自我的独立与自由,从与父母的关系中体验依恋-依从-对抗-独立这个心路历程。当我们真正成熟独

立以后,内心需要一个回归,回归父母的怀抱。重建的家庭亲密有两个界别:1,从父母的唠叨管束中

感觉浓浓的爱;2,学会关爱体贴父母,报喜不报忧,与父母分享好的情绪,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同

学们,你们做到了吗?

3.发展社会亲密感与信任:爱自己的国家,人民,遵守法纪。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与信仰。爱自己

的学校与同学,愿意与他们共荣辱,共命运。具体到实际是什么呢?

首先是利他与利己的平衡;

你给予社会、他人的贡献与你从社会、他人中获取的利益平衡,通常要做到:自己获得的不要大

于自己给予的。

其次是乐观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

边沁说:做快乐的猪还是做痛苦的苏格拉底?

下面我们跳出来讲讲什么是乐观主义、什么是现实主义。

乐观主义:快乐是自己的事,并不需要别人认可,没有统一的标准。主动快乐的人不会因为买不

起鞋,不得不赤脚行走而痛苦,因为他们庆幸自己还有一双健康的脚。

现实主义:快乐存在通约标准,需要社会认同。如果我学习顺利,受到同学老师的爱戴,家庭经

济富足,人长得英俊漂亮,我是快乐的。

对大学生来说,两者都需要,只要功利主义不大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就可以了。

4.发展社会亲密度的第四点是:能理解社会伦理的悖论情景:

任何社会规定对一部分人好,意味着对另一部分人不那么好。看规定是让多数人还是少数人获益,

但弱势人群总是少数人。

列举一个悖论情景:一个火车司机发现制动刹车失灵,火车无法停靠站台继续驶向前方。前方铁

轨上有五个工人在劳动,意味着这一事故会导致五人伤亡。但到达五人的前面有一个岔道,那条铁路上

只有一个工人在劳动,你可以做一个选择,是任随火车轧死五人,还是改变行进方向,轧死一个人。

悖论情景:如果轧死五个人,是不可控的自然事故,与你关系不大。如果轧死一个局外的人,是

你的决定所致,可能会终身内疚。如果你是哪位司机,你的选择是什么?

孤独:

孤独是生命中重要的体验,乐于享受孤独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害怕孤独,

你可能难以坚持自己,也可能会在与人的关系中剥削别人,或者在人际中对他人存在过大的期待。你选

择自由,代价是必须承受得起孤独。

亲密关系让你回避孤独感,但需要失去相对的自由。

在心理学的角度,人本质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你,当然,你自己也做不到真正了解

自己。你只能在不同的情景、关系、年龄中体会到自己具有哪些色彩,但不是,也可能是你的全部。

存在主义有四大生命命题:自山、孤独、焦虑、存在的价值,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可以与志同道

合的朋友多多讨论。

2.6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生命体验,是生命从破蛹化蝶的转型,这些生活与学习经历会像生命的养料

长久的滋养着你们。

但是今天的大学也与昨日有很大的不同,原来的大学风景美不胜收,像花园一样,充满学术氛围;

现在的大学拥挤不堪,充满商业气氛。

高科技与先进设施重组了大学,巨大的图书馆,电脑网络蕴涵的海量信息,先进的实验室,设备

齐全的体育馆,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让学习变成轻松容易的事情,但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却在减少,

用在体验生活、娱乐、交友、社会活动的时间在增多。

搜索网络上对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调查,有不少的负面的信息,这些批评的,失落的,恨铁不成

钢的,良言规劝的的信息充满着老师与社会对你们的关爱。

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常:“爱之深,恨之切”,你们要平常心,善于从批评中获取正

面激励,从质疑声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你们这代人的智慧。

从生命的智力发展顺序来看:

小学是让人喜欢学习,喜欢学校生活与老师的地方,不是学知识的地方。

中学是建立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思维的方式的地方,不是学知识的地方。

大学时代人的心智发育成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时候真正的开始了。

1.大学有世界•流的讲师,主持着当代科研与科学发展,丰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有丰富的图书馆,

馆藏全部的人类知识,供学生任意采摘;

2.有自由的学习风气,不拘•格,允许同学各持己见。老师们提纲挈领,学习完全靠个人的兴趣与

努力。

3.同学自己已经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学习。

在大学,有效的学习的四个要素:

1.充分利用大学有效资源;

2.合理的分配学习与生活时间;

3.有一个近期的学习规划;

4.有强烈的通过学习丰满自己的欲望。

那么如何判断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否有效呢?

1.你去大学图书馆是为了自习,还是查阅与研究你感兴趣的知识。你会在图书馆借书吗?一学期下

来你借过多少本书?你总是定期的去图书馆翻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杂志吗?

2.你会根据兴趣蹭课大学著名教授在某些学科上的讲课吗?当学校有国际学术交流,你会去旁听

吗?你是否知道你的学校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向,它们在世界科学上的重要性?

3.你是否对某个科学问题有强烈的兴趣,期待自己未来在这上面有所作为,因此你开始了一种属于

自己知识学习与研究过程。这样做往往会带动你对其他科目的全面发展。

4.你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吗?除了室友、班友,你会建立跨系的校友,包括与喜欢的老师建

立师生友情吗?大学是你走向社会生活的预演,如果你在大学如鱼得水,毕业以后在社会上也会适应良

好。

对大一的新生来说,经历了长时期中学的刻板学习与高考压力,人会相对的松懈一阵子,有些学

生短时间找不到好的学习状态,这是可理解的。

大学以前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