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作业设计课时练(一课一练)_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作业设计课时练(一课一练)_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作业设计课时练(一课一练)_第3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作业设计课时练(一课一练)_第4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作业设计课时练(一课一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物质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的变化,叫

做变化;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叫做变化;两者的根本区别

是0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变化是O两者的联

系是,变化一定伴随变化的发生。

2.探究物质变化的甚本方法:通过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物质变

化的证据主要有O

3.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往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溶液,会生成色物质,因

此,可以用硫氯化钾溶液检验的存在。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色,因此,

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剂。

二、选择题

4.浙江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6.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

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B.铁棒磨成针C.食品腐烂D.花香四溢

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9.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

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

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11.下面如图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气体中密度

般小的“我是常

“我是常r见金属中

'"我是常见'见金属中।

,熔点最低

金属中展活.存电性最

.泼的"Y好的“r

12.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④能溶解碘、酚肽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

能源。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

⑴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代号,下同),化学性质有O

(2)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填文字,下同),发

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⑴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聂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

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外焰

内焰

焰心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

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一定生成了

和0

参考答案

1.新物质物理新物质化学变化中是否产生新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

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化学物理

2.观察实验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

化、状态变化等

3.硫冢化钾血红三价铁离子蓝色水分干燥剂

4.B5.D6.D7.C8.A9.C10.A11.A

1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1)硬度小、密度比水小(2)外焰(3)水二氧化碳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

基础训练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

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

A.AgNO3B.H2SO4C.HNOJD.H3PO4

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4_______,写出氢氧化钙的阳离子o

4.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到稀硫酸中,石蕊试液会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无色酚酿试液变红的是()

A.食醋B.柠檬汁C.食盐水D.肥皂水

6.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献试液,溶液仍然是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碱性溶液B.一定是酸性溶液

C.一定是中性溶液D.可能是中性溶液也可能是酸性溶液

7.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牛奶6.3〜6.6,葡萄3.5〜4.5,玉米粥6.8〜8.0,苹果2.9〜3.3。其

中酸性最强的是()

A.葡萄B.牛奶C.玉米粥D.苹果

8.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使试纸一端浸入待测液中

B.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D.以上方法都不对

9.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

pH5.0〜5.56.0〜6.86.0〜7.07.2〜8.5

作物茶树棉花水稻甘草

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B.棉花C.茶树D.甘草

10.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溶质全部是碱的是()

2-2++-

A.Na+、OH-、SO4B.Ca^K,OH

2-2-

c.so4'H+、crD.NHJ、co3>cr

11.图Bl—2—1是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YY

X7Z

01234561891011121314

111111fliIIIIII

图B1-2-1

A.X显酸性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石灰水D.Z可使无色酚酿试液变红

12.将下列pH不同的各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

A.pH=9、pH=4B.pH=O、pH=5

C.pH=12、pH=7D.pH=5、pH=6

13.将NaOH溶液用足量水稀释,如图Bl—2—2所示的p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14.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min,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

逐渐减弱,至40min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01040时间/min。1040时间/min

图B1-2-3

15.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溶解在打印墨水(pH为7.5〜9.0)中的染料喷到打印纸(pH为

4.5〜6.5)上,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D.打印纸偏碱性

16.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用作指示剂的是()

在酸性在中性在碱性

植物的汁液

溶液中溶液中溶液中

A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

B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

C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

D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

17.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储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3mL蒸愧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

荡O

请回答:

⑴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说明

—O

⑶实验①的作用是°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

拓展培优

L某化验员用pH试纸测定两种溶液的pH,若A溶液的pH为1,B溶液的pH为7,则A、

B两溶液使pH试纸呈现的相应颜色为()

A.红、黄B.黄、红

C黄、蓝D.红、蓝

2.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酸碱度时,先用水湿润一下pH试纸再测定,这样造成的后果()

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以上都有可能

3.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碳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

越强。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种类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B2.A

3QH-Ca2+

4.A5.D6.D7.D8.C9.D10.Bll.B12.A13.C14.B15.C

16.B

17。)浅紫(或淡紫)H2co3==&=m。+(2。21

⑵溶液均变为红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空白对照实跄,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⑷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变化的差异,控制变量的单一性

拓展培优

l.A2.D

3.升高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或升高溶液温度并加入该碱溶质)

第3节常见的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又能产生无色气体的是()

A.Ba(OH)2B.K2cO3C.Mg(OH)2D.BaCl2

2.分别将下列各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B.NaClC.BaSO*D.FeClj

3.下列物质中能与其他三种物质都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B.Na2cCh溶液C.Cu。粉末D.Ca(OH)2溶液

4.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物,已知乙与丙的溶液混合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甲的溶液,乙与丁

的溶液混合生成的沉淀可溶于甲的溶液,则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此现象的是()

甲乙丙T

AHC1Na2c。3CaCl2MgSO4

5.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

BHNO3CuCl2AgNO.,NaOH

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

CHC1BaClNaSO4AgNO,

应但看不到22明显变化的

DNaSO

是()HNO3Ba(OH)224K2CO3

A.Ca(OH)2、HC1B.CuSO」、NaOHC.AgNO;、HC1D.NaCkCuCl2

6.如图表示的是A,B,C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符合该实验现象的A,B,

C三种溶液依次是()

A.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D.氢氧化钙溶液、盐酸、硫酸钠溶液

7.下列各物质中,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是()

A.KNO,B.BaSO4C.NaClD.CaCO.,

8.取两份质量分别为ag和b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放出的

氢气质量相等,则a与b的关系为()

A.a=bB.a>bC.a<bD.无法判断

9.酸具有通性的本质是()

A.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酸溶液可以导电

C,酸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D.酸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10.将10克20%的稀硫酸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入指示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色汨蕊变红B.紫色石蕊不变色C.无色酚酿变红D.无法判断

1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盐酸能和锌反应B.碳酸容易分解C.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盐酸能清洗铁锈

12.一块质量铁片,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种杂质,当他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18g

氢气,并且该铁片全部溶解,则该铁片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CuB.ZnC.MgD.A1

13.苯甲酸(GE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碳酸强。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它能电离出大量OHB.C6H3COOH溶液的PH小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不能使无色酚配变色

1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H2so,浓)=FeSO4+H2TB.A12O5+6HC1—2A1C13+3H2O

C.NaOH+H2SO4==NaSO4+H2fD.BaSO4+2,HNO3—Ba(NO3)2—Ba(NO3)^+H2SO4

15.将适量下列物质,分别与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

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是()

A.Mg和MgOB.Mg(OH)2和MgOC.MgO和MgCO5D.MgCO3和Mg(OH)2

二、非选择题

1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铝锅不能装稀硫酸的原因0

(2)氧化铜中加入稀硝酸,黑色粉末消失□

(3)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0

(4)误服碳酸领和胃酸(稀盐酸)反应引起中毒(B#有毒)0

(5)用适量稀盐酸除去铝制电茶壶中常结有的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j和Mg(OH)2)

17,将一枚表面生锈的铁钉,浸泡在盛有足量的稀盐酸的小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O

18.人体中若,会造成贫血,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麦片中有微量颗粒极小的还原铁粉,能被人

体溶解吸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9.写出以铜、空气、盐酸为原料制取氯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20.程明将纯碱(Na2co3)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

泡产生,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此外,他们通过

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①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②醋酸是一种有机酸,

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③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

Na2CO,+HCl===NaHCO,+NaCl;NaHCO3+HCl===NaCl+H2O+CO2T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⑵根据信息①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保存;

⑶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他们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了少量白色

固体。王刚认为这就是纯净的NaAc,而程明则认为里面含有HAc。你认为的观

点正确,理由是:O

21.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过多引起一系列胃病。某胃药的标签中部分内容下,试计算,患

药品胃酸抑制剂

主要成分每片内含碳酸钙SOOmg和氢氧化铝156mg

作用用途用于胃酸过多型消化不良

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次一片,每日一次

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以中和HC1多少毫克?

22.6克部分被氧化的镁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克氢气。

1)镁带中氧化镁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5:BBADA6-10:CDADC11-15:BBABC

20.(1)红⑶Na2co3+HAc==NaHCC)3+NaAc

(4)王刚由于HAc具有挥发性,在蒸发过程中已经挥发掉

21.解:设碳酸钙消耗盐酸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500mgx

100_73

500rogx

解得:x=365mg

设156mg消耗盐酸的质量为yo

3HC1+A1(OH)3==AlCb+3H2。

109.578

y156mg

109.5__y

78,156mg

解得:y=219mg

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为:365mg+219mg=584mg;

答:理论上可以中和HQ584mg。

第4节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氢氧化钝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与氢氧化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叙述

不中确的是()

A.CsOH溶液能与C()2反应

B.CsOH溶液能使酚缺试液变红

C.Cs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CsOH在水中能电离出Cs+、OH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反映碱的共性的是()

A.2NaOH+CuS()4===Cu(OH)21+Na2SO4

B.3NaOH+FeCh===Fe(OH)31+3NaCl

C.Ca(OH)2+Na2CO3===CaCO3J+2NaOH

D.2NaOH+H2SO4===Na2SO4+2H2O

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那行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酿试液,溶液呈红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5.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AB

NaOH

溶液

软塑

o料瓶

co.

6.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

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

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后获

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

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至此,

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⑴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2)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7.【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屹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

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

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

(第7题)

【实验现象】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气球.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乙装置中的液体仍为无色,但气球鼓得比甲装置更大。

【实验结论】

⑴检验CO?时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因为石灰水与CO?反应时能产生色沉淀,现象更

明显。

(2)吸收CO2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能吸收更多的CO2„

8.如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

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蜡烛继续燃烧,杯内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更旺,杯内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上升

9.烧杯中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过量10%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

图像不平确的是()

W质

.

0NaOH溶液质氧:°NaOH溶液质量

AB

W质

°NaOH溶液质量°NaOH溶液质量

CD

10.把盛有5克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10克16%的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

图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NaOH溶液

CuSC)4溶液

(第10题)

A.产生蓝色沉淀0.98克

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所得溶液的Na2sO*质量分数大于9.5%

D.所得的NazSOa溶液质量与原CuSO,溶液质量相等

11.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t为气体的装置。

止水夹

⑴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与NaQH是否

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C)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QH溶液,盖

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你认为导

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⑶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溶液,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参考答案

l.B2.C3.C4.B5,A

6.能否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现象(1)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

液中(2)CO24-2NaOH===Na2CO3+H2O

7.浑浊膨胀CO24-Ca(OH)2===CaCO3!+H2O白

8.D【解析】蜡烛燃烧生成的CO?被NaOH溶液吸收,使杯内气压降低,液面上升,且因

量逐渐减少,最终火焰将逐渐熄灭。

9.D【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一开始不产生沉淀,但溶

液质量增加,pH变大;待盐酸消耗完后,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白色沉淀,溶液质量增加速度变慢。由于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一直为7,

直至氢氧化钠过量,pH变大。整个过程中烧杯总质量一直增加。

10.D【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10A选项,根

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是0.98克;B选项,反应后没有气体生成,所以锥

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C选项,反应后的溶液质量是10克+5克-0.98克=14.02克,硫

1.42克

酸钠为1.42克,所得溶液的NazSO”质量分数为777TTX1OO%=1O.1%;D选项,硫酸钠溶

14.02x

液的质量为14.02克,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10克,不相等。

11.(1)试管底部有气泡逸出(2)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氯化钙(氯化领、硝酸钙、硝酸领等,合理即可)

【解析】⑴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⑵二氧化

碳易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也可使软塑料瓶内气压减小,软塑料瓶变瘪。⑶CO2与NaOH

的反应有碳酸钠生成,所以若加入氯化钙(或硝酸钙、氯化领、硝酸领)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即可证明CO?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1.物质X可发生“X+盐一盐+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

A.FeB.CO2

C.H2SC)4D.NaOH

2.某些山地土壤浸出液的pH约为4,这种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现要改良这种土壤,可

以施用的物质是()

A.石灰石B.熟石灰

C.氯化钙D.硝酸钾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酸碱反应的是()

A.CuO+H2SO4===CUSO4+H,O

B.NaOH+HNO3===NaNO3+H2O

C.Ca(OH)2+CO2===CaCO.?j,+H2O

D.CuSO.1­5H2OCUSO4+5H2O

4.用滴管做盐酸和氢氧化钠酸碱反应实验时,下列实验用品与该实验毛毛的是()

A.酚酉太试液B.烧杯

C.玻璃棒D.量筒

5.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A.浓硫酸B.食醋(pH=3)

C.食盐水(pH=7)D.肥皂水(pH=9〜10)

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干确的是

()

(第6题图)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OFT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FT结合生成H2O分子

7.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8.用稀硫酸和酚取的混合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喷上下列某种溶液,

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的图像。该溶液是()

A.过量盐酸B.适量硝酸钾

C.过量氢氧化钠D.过量氯化钠

9.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小明同学采用了pH试纸进行试验,先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在干燥

的试纸上,结粟DH7(埴"大于"、"小于"或"等于"),然后向氢氧化钠中逐滴加入

稀盐酸,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

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三: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显蓝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

到溶液变成一色.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0.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⑴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一,若A、B

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填"<"、或"=");写出A、B两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A为.C为。写出A物质的溶

液与C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将36.5克10%的稀盐酸和4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

A.一定等于7B.可能等于7

C.一定大于7D.一定小于7

12.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

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无色酚酿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

组对两个小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精徭的是(不考虑酚酉太和水)()

废液来源甲组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观察废液呈无色观察废液呈红色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应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以防止污染

13.某NaQ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Q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克该样品与100克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

C.若zn=l.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QH的一种

D.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3%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

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

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I.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d?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猜想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瞌试液,振荡。

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⑴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脸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物质中单独

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险的是一一1埴序号)

a.pH试纸b.铜

c.紫色石蕊试液d.硝酸银溶液

⑶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

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0

参考答案

1.D2.B3.B4.D5.B6.C7.A8.C

9.大于滴加盐酸过量酚肽紫色石蕊紫(或红)

10.(1)稀盐酸=HCH-NaOH===NaCl-l-H2O

(2)NaOHCU(C)H)2CO2+2NaOH===Na2CO3+H2O

1LA【解】化学反应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理论质量比是36.5:40,实际质量比也是36.5:40,

因此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0

12.A【解】甲组废液呈无色,有两种可能:一是废液呈酸性,即有稀盐酸或稀硫酸;二是

溶液呈中性,即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C因为酚猷试液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是无色6

13.B【解】假_设5.6克全部为氢氧化钠,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尸。

NaOIl+HC1===NaCl+H2O

4036.518

5.6克yx

1836.540

xy5.6克

解得:x=2.52克y=5.11克

假设样品全部为氢氧化钾,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Z。

KOH+HC1===KC1+H2O

5618

5.6克

5618

5.6克z

解得:z=1.8克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生成水的质量为2.52克,故A错误;若

生成水的质量为1.8克,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当然其中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故

B正确;根据B的分析可以知道,若生成水的质量为1.8克,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

但不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钾,因为根据我们的计算可以知道,单独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的质

量大于1.8克,而单独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水的质量等于1.8克,所以如果样品中的杂质只

含有氢氧化钾的话,生成的水的质量必然大于1.8克,故C错误;若样品中不含有杂质,则

5.11克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TX100%=5.11%,故D错误。

1UU兄

14.Ca(OH)2+2HCl===CaCl2+2H2O可能是Cag和HC1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

红色)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1)反应物的用量(2)ac(3)腐蚀铁质下

水管道(或污染水源)石灰石(或CaCOs)

【解】I.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

2HCl===CaCl2+2H2Oo

II.【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

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猜想一);若盐酸过量,则含有

盐酸和氯化钙(猜想三)。

【进行实验】因为酚肽遇碱会变红色,而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故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根据实险现象可知,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

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盐酸和碳酸钠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钙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故碳酸钠先

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反思与拓展】⑴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

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⑵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故用pH试纸测定pH值应该小于7,能够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成红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

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和硝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