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债券与资本市场展望“共识”背后的“预期差”_第1页
2022年债券与资本市场展望“共识”背后的“预期差”_第2页
2022年债券与资本市场展望“共识”背后的“预期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债券与资本市场展望-“共识”背后的“预期差”1、

从“信用坍缩”到“信用宽松”1.1、

共识板块,难见预期差针对

2022

年的中国经济,偏共识层面的认识,应该是“出口下、基建平、消费

上”。

(1)

出口趋势向下,难以扭转:

短期内,出口数据的韧性,既有东南亚国家复工复产不及预期的因素,也有美

国供应链危机对国内出口形成的支撑。而在今年全球冷冬来临之际,全球疫情形

势的潜在反弹或许仍将支撑这两项因素的持续演绎。中期来看,美国补库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尽管,美国制造商库存目前整体

水平偏高,然而受复工复产需求拉动,以及全球“缺芯”影响,美国制造商在机

械、计算机电子产品上的库存水平依旧不高。作为我国出口的“大头”,机械和电子产品在美国的结构性补库机会,对我国出口或有一定支撑作用。然而,长期来看,分项产品强劲与总量数据见顶,只能减缓出口回落速度,“外

需退潮”格局下,出口回落趋势不改。从目前出口的量价指标来看,支撑出口向

上的因素更多来自于“涨价”,出口物量上已经开始松动,这印证了以美国为代

表的海外需求正在逐渐消退。一旦“量价”开始齐下,出口回落将成定局。(2)

消费修复,但非经济的主要变量:

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处于持续修复期。疫情以来,消费受疫情散发因素扰动,修复

进展缓慢。2022

年,在抗疫药品不断升级,疫情扰动边际衰退等因素下,消费

增速有望进一步向疫情前靠拢。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数据很难成为影响利

率走势的关键因素。(3)

制造业投资将受“补库”和“出口”两大因素钳制:

基于明年出口回落的判断,在当前制造商库存临近高位的背景下,制造业也将难

有太亮眼的表现。1.2、

地产的隐忧与风险展望

2022

年,出口与制造业投资持续回落,而消费与基建投资将形成托底。整

体来看,经济看不到失速下行的压力,但需警惕一个关键变量:房地产。本轮房

地产行业的“严管周期+房地产税”,带来了地产“信用坍缩”、城投平台“信用

坍缩”以及负反馈机制的形成等三个层次的问题。(1)

房地产的“信用坍缩”:

短期来看,地产债违约所带来的金融机构“惜贷潮”并未结束,这一点从当前地

产债的接连违约中不难看到。因此,大量民营房企纷纷“开源节流”,一方面加

紧去库存,另一方面又极少拿地开工。面对惨淡的“金九银十”,明年上半年地

产投资将受到很大影响。

长期来看,在“房产税”、“严监管”的背景下,民营地产商逐步退出市场,存量

房企降低库存水平,以及地产全行业资产负债表坍缩,都将成为大概率事件。(2)

城投平台的“信用坍缩”:

地产商大幅减少拿地,所导致的城投企业现金流持续恶化,不仅会带来金融机构在

2022

年对城投公司的“惜贷潮”,还将倒逼更多的城投企业因债务压力,

而进一步削减资本开支的计划,从而加剧城投的“信用坍缩”。(3)

“负反馈机制”的形成:

金融体系内部一旦出现连环违约,就极难通过自我调节来重回稳态。遥想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最初希望华尔街金融机构自己解决次贷危机,但最后,

金融机构的接连倒闭最终倒逼美国政府出手。“违约-惜贷-再违约”的预期一旦形成,地产行业的信用分层将会进一步加剧。

金融机构在规避地产企业的同时,泥沙俱下之中,甚至不排除某些地产商选择主

动躺平,进而加剧这个负向循环的演绎。那么,地产的底究竟在哪儿?从历史上看,房地产行业的收缩与放松,具有非常

典型的周期特征。当信用坍缩的负向循环加剧,倒逼政策稳地产,很可能只是时

间问题,而这种政策上的“稳”,将很可能在

2022

年发生。但关键问题在于,即便地产政策在明年前半段出现转向,其对于经济的实际托底

效应也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以上一轮地产的宽松周期为例,从地产转向到

数据探底,期间经历了约

13

个月,期间先后经历了“政策底”、“销售底”、“拿

地底”以及“投资底”。当前政策边际转稳,是否能很快促使楼市销售数据改善,仍值得商榷。即使销售

数据回暖,从销售改善到地产投资增速上行,仍需要至少

3

个季度的时间。本轮

“房产税+严监管”导致市场对地产行业预期发生改变,前所未见。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