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德的形成共享第一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青海高三学生秦某弑母马家爵杀害同学网络成瘾导致的不良品行和犯罪第二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学习目标1.解释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3.描述并评价品德发展的认知理论;4.描述社会学习的主要观点和观察学习的过程;5.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培养的措施。6.结合实际,解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基本条件;7.运用关于品德形成的各派理论中的合理观点,对德育工作改进提出建议。
第三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内容提要品德及其结构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论及其教育启示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四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一、道德与社会规范二、品德与道德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五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驱使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二)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或准则,是社会对于他的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一种规定。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既有阶级性也有社会共同性。第六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品德与道德
(一)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具有稳定性和个别性。
第七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制约道德和品德发展的规律不同。
所属学科不同。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反映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第八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联系: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第九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品德与价值、态度、人格
(一)品德与价值观
价值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价值观指个人对客体有无意义、意义大小的看法,以及对各种价值的相对重要性的看法。品德与价值观:品德是道德价值观内化的产物。第十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品德与态度
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包含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第十一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
事实评价意向信念情感倾向观点情绪偏好理解
外显行为第十二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态度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态度是价值内化的产物。
品德与态度:态度与品德有联系也有区别。态度和品德都是价值内化的产物。第十三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态度与品德都是价值内化的产物。但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不稳定到受到高度重视、稳定不同程度。而只有价值内化到高级水平时,才可称为品德。2.涉及的范围不同。只有涉及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是品德。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价值内化的5种水平(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性格化第十五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举例水平含义例子接受对环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低水平觉知不经意地听,偶尔的目光接触反应由经验引起的新的行为反应表现出兴趣评价表现出参与或承诺主动参加并帮助他人组织纳入新的价值观使自己的价值系统发生改变参加一个社团或组织“圣兵爱心社”价值个性化表现出与新价值观一致的行为定期参加爱心活动并经常公开与他人谈论这种活动。第十六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品德与人格
价值观的内化形成一个人的人格;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形成人格的一个侧面—品德。故品德是人格的一部分。合作第十七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二分法:知、行三分法:知、情、行四分法:知、情、意、行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品德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第二十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品德的心理结构间的关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教学启示如何处理品德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两种错误的做法:(1)重视道德认知,忽略道德行为训练和道德情感体验。(2)强调道德行为训练,忽略道德认知。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节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对偶故事
A.有个名叫朱利安的男孩子。有一天,父亲出门去了,朱利安偷偷地到父亲的书桌上打开墨水瓶用笔绘画。一不小心墨水滴在桌布上,弄脏了一小块。
B.有一个名叫奥古斯都的男孩子.他发现父亲书桌上的墨水瓶已经空了.于是决定帮父亲做一件事,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地将大墨水瓶的墨水倒进他父亲书桌上的小瓶里,没想到不小心将墨水溢出,弄脏了一大片桌布。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节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对规则的态度)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对责任的道德判断)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公正观念)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对惩罚的公正性的判断)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9-10岁)
4.公正阶段(11岁以后)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皮亚杰理论的修正和完善。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前习俗水平(10岁前的大多数)2.习俗水平(11-15岁的大多数)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的部分人)(1)避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疑问?问题1:究竟什么是道德(不同文化背景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问题2:儿童在不同情境中是否表现出同样水平的道德推理?问题3:表现出高水平道德推理的个体是否也表现出高水平的道德行为?问题4:教师对不同年级和水平的学生应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第三十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我国中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我国中学生得到的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科尔伯格道的发展阶段论的第三、四阶段。在对行为后果和原因的道德判断上,我国儿童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意向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做出判断,而且,半数以上的儿童能把行为原因和后果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判断。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吉里根(CarolGilligan)对科尔伯格的修正
1.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典型的道德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
2.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样的抽象、理性的道德原则,而女性更加关注人类的幸福。
3.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一般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吉里根的女性关怀道德理论最初研究对象:报名参加越南战争的年轻人和打算堕胎的女孩。研究方法:访谈、道德两难问题故事:海因茨偷药、堕胎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的阶段阶段特征自私的道德(自我生存定向)在道德决策时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将会尽力使自己感觉最好。”社会道德(善良)以自我牺牲作为判断原则。“在决定时,考虑丈夫的愿望而不是自己的需要。”后契约式道德(非暴力道德)非暴力的抽象原则使妇女尽量不伤害任何人。“我不会为了使我或孩子得到什么好处而生下这个孩子……”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一)皮亚杰理论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科尔伯格理论的启示道德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三、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节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二、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三、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对德育的启示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节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1、人格发展与道德情感发展本我、自我、超我自我惩罚、内疚——良心2、内疚感:根源:对权威的恐惧、对超我的恐惧良心概念是其道德发展观的核心。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良心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坏良心”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良心为“坏良心”,是一种社会性焦虑,和害怕被发现有关系。第二阶段:超我控制的良心只有当人们形成了超我,并且由超我把那些外界的权威人物内化之后,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由外部规则内化为内部行为准则,他律到自律。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移情(empathy)指设想自己处在他人位置,了解他人想法,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一种心理反应。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移情还对侵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学生移情反应实验第四十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移情的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婴儿(0-1岁)所感到的“全身性”的焦虑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1岁)对另一个人情感的移情阶段对另一个人生活状况的移情阶段潜在的认知能力是移情发展的主要原因。他还认为,采纳他人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道德行为的核心。移情不仅促进了道德行为,还促进了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的发展。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对德育的启示
1.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产生中的作用。
2.注意早期经验中亲子间感情的质量对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
3.对学生移情能力进行训练,是提高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水平的重要途径。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节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论及其教育启示
一、观察学习与亲历学习
观察学习(observationlearning)也叫“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经典实验模仿行为的赏罚控制研究。抗拒诱惑力实验研究。言行一致实验。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模仿行为的赏罚控制研究第一阶段:两组儿童观看一个大孩子打玩具娃娃的录像片,
甲组:成人奖励儿童
乙组:成人惩罚儿童
结果:甲组模仿录像片中大孩子的攻击行为。
乙组儿童很少有人模仿。第二阶段:鼓励表现攻击玩具娃娃。
结果:两组儿童都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抗拒诱惑实验第一阶段:带5岁男孩参观第二阶段:看短片榜样奖励组榜样指责组控制组:不看电影第三阶段:抗拒诱惑测试。榜样奖励组:80秒。榜样指责组:7分钟,最长的15分钟。
控制组:5分钟第四十六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言行一致试验儿童玩滚木球游戏。第一阶段:儿童和成人一起玩。甲组儿童:成人榜样的言行一致。乙组儿童:成人榜样言行不一致。第二阶段
:儿童独自玩滚木游戏。
第三阶段:两组儿童一起玩。第四十七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观察学习的功能情绪唤醒功能刺激指向功能反应促进功能抑制与去抑制功能习得功能观察学习的五种功能第四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观察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第四十九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直接强化(二)替代强化(三)自我强化三、社会行为学习中的强化第五十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为审视现有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榜样教育的成效提供了思考框架。重新认识教师言行一致的教育作用。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警惕体罚带来的负面效应。注意大众传媒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第五十一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十二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课后预习1、收集道德楷模或道德违反的例子。2、小组讨论:如何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品德?(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其他因素从知、情、意、行角度考虑或综合考虑)第五十三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二、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三、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四、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五、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培养第五十四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一)品德形成的实质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这四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第五十五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二)品德形成的过程
国内有学者提出,这一过程就是内化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确立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按内化水平不同,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社会规范的认同和社会规范的信奉。第五十六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一)一般认知能力(二)交往需要与合作经验(三)个人原有的信念(四)社会道德环境(五)强化与惩罚第五十七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一)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随着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加深以及身心的成熟,在舆论、他人评价及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道德信念是在已有的道德概念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它既是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又是激发道德情感、推动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第五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道德信念形成的条件道德认识转化成道德信念除了要有对道德准则及其意义的较深刻的理解外,还赖于多种条件:1.教育者的言行一致2.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与道德规范要求相符合的道德经验3.对照道德准则开展道德评价4.获得社会反馈三、道德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10篇
- 玻璃纤维薄片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 民兵应急分队组织实施应急演练
- 石河子大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建筑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最优控制》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室内设计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酿酒机器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 糖糖尿病足的护理
- 2024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限公司招聘23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大学生安全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南大学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1-9参考答案
- MOOC 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3短视频拍摄的三大技巧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四上第11课《预防流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