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书全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1.gif)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书全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2.gif)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书全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3.gif)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书全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4.gif)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书全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448e71e70de0f0c9c27367dca921a49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实训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1\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二极管、三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3\o"CurrentDocument"实训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6\o"CurrentDocument"实训四场效应管放大器 8\o"CurrentDocument"实训五负反馈放大器 10\o"CurrentDocument"实训六差动放大器 13\o"CurrentDocument"实训七射极跟随器 16\o"CurrentDocument"实训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调零保护电路 19\o"CurrentDocument"实训九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 21\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比较器 25\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一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波形发生器 27\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二 RC正弦波振荡器 29\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三OTL功率放大器 31\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四 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管稳压电路 33\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五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电路 35\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六 集成稳压电源 37\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七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39\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八晶体管开关特性、限幅器与箝位器 42\o"CurrentDocument"实训十九TTL集成逻辑门 45\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CMOS集成逻辑门 47实训二^一集成逻辑电路的连接和驱动 50\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二组合逻辑电路 52\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三译码器 56\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四译码与数码显示 58\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五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61\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六触发器 64\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七计数器 67\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八移位寄存器 70\o"CurrentDocument"实训二十九脉冲分配器及其应用 72\o"CurrentDocument"实训三十555定时器的应用 74\o"CurrentDocument"附录1 75\o"CurrentDocument"附录2 76\o"CurrentDocument"附录3 77实训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 实训目的学习电子电路实训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二、 实训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训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实训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训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图1-1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M)、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l”、“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两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4) 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 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 屏幕上。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停 地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 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 形。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 的声音。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 关的声音。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p_p。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 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自备)交流毫伏表(自备)四、实训内容与步骤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1) 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 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H)旋钮,使扫描线 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2) 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 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校准“校正信号”频率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轴方向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清楚的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五、实训总结总结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仪器正确使用方法。总结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实训二二极管、三极管的判别与检测、实训目的::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学会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管脚。学会用万用表检测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质量的好坏。二、实训原理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以下简称二极管)是内部具有一个PN结,外部具有两个电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对二极管进行检测,主要是鉴别它的正、负极性及其单向导电性能。通常其正向电阻小为几百欧,反向电阻大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二极管极性的判别根据二极管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可判别二极管的极性。指针式万用表:将万用表拨到RxlOO或Rxlk的欧姆档,表棒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相连,测出两个阻值,在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与黑表棒相接的一端就是二极管的正极。同理在测得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与黑表棒相接的一端就是二极管的负极。数字式万用表:红表笔插在插孔,黑表笔插在“COM”插孔。将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档测量,用两支表笔分别接触二极管两个电极,若显示值为几百欧,说明管子处于正向导通状态,红表笔接的是正极,黑表笔接的是负极;若显示溢出符号“1”,表明管子处于反向截止状态,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二极管质量的检测一个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差别越大,其性能就越好。用上述方法测量二极管时,如果双向电阻值都较小,说明二极管质量差,不能使用;如果双向阻值都为无穷大,说明该二极管已经断路;如果双向阻值均为零,则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在这三种情况下二极管就不能使用了。晶体三极管(1)三极管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两个背靠背的PN结,如图2-1所示。对NPN管来说,基极是两个PN结的公共阳极,对PNP管来说,基极是两个PN结的公共阴极。三极管基极与管型的判别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到RxlOO或Rxlk欧姆档,用黑表棒接触某一管脚,用红表棒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如表头读数都很小,则与黑表棒接触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同时可知此三极管为NPN型。若用红表棒接触某一管脚,而用黑表棒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表头读数同样都很小时,则与红表棒接触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同时可知此三极管为PNP型。用上述方法既判定了晶体三极管的基极,又判别了三极管的类型。用数字万用表判别时,极性刚好相反。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的判别
方法一:以NPN型三极管为例,确定基极后,假定其余的两只脚中的一只是集电极,将黑表棒接到此脚上,红表棒则接到假定的发射极上。用手指把假设的集电极和已测出的基极捏起来(但不要相碰),看表针指示,并记下此阻值的读数。然后再作相反假设,即把原来假设为集电极的脚假设为发射极。作同样的测试并记下此阻值的读数。比较两次读数的大小,若前者阻值较小,说明前者的假设是对的,那么黑表棒接的一只脚是集电极,剩下的一只脚就是发射极了。若需判别是PNP型晶体三极管,仍用上述方法,但必须把表棒极性对调一下。图2-2晶体三极管集电极C、发射极E的判别方法二:如图2-2所示,在判别出三极管的基极后,再将三极管基极与100k电阻串接,电阻另一端与三极管的一极相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三极管与电阻相连的一极,万用表的红表笔接三极管剩下的一极,读取电阻值,再将三极管的两极(C、E极)对调,再读取一组电阻值,阻值小的那一次与指针式万用表黑表笔相连的极为集电极(NPN)或发射极(PNP)。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万用表1只自备2二极管1N4007、1N4148、2DW231各1个DDZ-213三极管3DG12、3CG12各1个DDZ-214电阻100k1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二极管1N4007、1N4148和2DW231的正反向电阻,并记录于表格中。二极管型号 1N4007 1N4148 2DW231正向电阻反向电阻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根据判别三极管极性的方法,按下表的要求测量3DG12与3CG12。三极管型号3DG123CG12一脚对另两脚电阻都大时阻值一脚对另两脚电阻都小时阻值基极连100k电阻时C-E间阻值====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基极连100k电阻时E-C间阻值五、 实训注意事项实训前根据实训要求,选择所需实训挂箱。放置挂箱时,要按照要求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器件。实训结束后,要按照要求整理实训台,实训导线和实训挂箱要放到指定位置。六、 实训总结老师提供给学生1-2个未知E、B、C极的三极管,由学生来确定它的E、B、C极。总结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极性的判别方法。实训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训目的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训设备的使用。
、实训电路+UccRB2ARsB5,Ik濫kRcJ24kn120k、实训电路+UccRB2ARsB5,Ik濫kRcJ24kn120k11+12VUsU.Ci10卩Rbi20k3DG610卩IPUo图3-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训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万用表1只自备6交流量伏表1只自备7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8直流毫安表1只实训台9电解电容10uF2个DDZ-2110电解电容47uF1个DDZ-2111电位器470k1个DDZ-2112三极管3DG61个DDZ-2113电阻各1个DDZ-2114电阻2.4k、20k各2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按图3-1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训电路。调试静态工作点先将R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将实训台上+12V直流稳压电源和地连接到实训电路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RW,使IC=2.0mA(即U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B、UE、UC及用万用表测量Rbe值。记入表3-1。表3-1测量值计算值UR(V)Ue(V)UC(V)Rr2(kQ)UBE(V)UCE(V)IC(mA)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打开实训台上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开关,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叫,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户10mV,同时调整电路上电位器RW,使放大器的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状态。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并把测量值、计算值填入表3-2中,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和出的相位关系,绘出u和u.的波形。o1表3_2RC(kQ) RL(kQ) Uo(V)U.AV计算值8五、实训注意事项实训前根据实训要求,选择所需实训挂箱。放置挂箱时,要按照要求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器件。实训结束后,要按照要求整理实训台,实训导线和实训挂箱要放到指定位置。实训四场效应管放大器、实训目的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性能和特点。进一步熟悉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实训电路
Rd+Udd°+12VUi。丄」』卜3DJ6F1Mr&irRd+Udd°+12VUi。丄」』卜3DJ6F1Mr&iri6kRs2,7k〔加图4-1结型场效应管共源级放大器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万用表1只自备6交流量伏表1只自备7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8结型场效应管3DJ6F1个DDZ-219CBB电容1个DDZ-2110电解电容10uF、47uF各1个DDZ-2111电位器100k1个DDZ-1212电阻2.7k、4.3k、10k、16k、1M各1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按实训线路4-1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实训电路。将实训台上+12V直流稳压电源和地连接到实训电路中,打开电源开关。令u.=0,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G、Us和Ud。检查静态工作点是否在特性曲线放大区的中间部分。如合适则把结果记入表4-1。若不合适,则适当调整Rg2和RS,调好后,再测量UG、US和UD记入表4-1。表4-1测量值 计算值::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Ug(V)Us(V)%(V)Uds(V)UGS(V)ID(mA)UDS(V)UGS(V)ID(mA)电压放大倍数AV测量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f=1kHz的正弦信号Uj(~50-100mV),并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u。的波形。在输出电压u°没有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Rl=8和RL=10k时的输出电压U。(注意:保持Uj幅值不变),记入表4-2。表4-2测量值计算值4和U。波形Uj(V)U(V)AVAVUoiRL=8Un■tRL=10kr用示波器同时观察叫和u。的波形,描绘出来并分析它们的相位关系。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将测得的AV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把场效应管放大器与晶体管放大器进行比较,总结场效应管放大器的特点。分析测试中的问题,总结实训收获。实训五负反馈放大器、实训目的了解负反馈的实际电路。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实训电路
图5-1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万用表1只自备6交流量伏表1只自备7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8三极管3DG62只DDZ-219电解电容10uF3个DDZ-2110电解电容100uF2个DDZ-2111电解电容22uF1个12电阻100、5.1k、8.2k、10k、20k各1个13电阻1k2个14电阻3个15电位器470k1个DDZ-21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按图5-1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实训电路。将+12V直流稳压电源接入实训电路。令Ui=0,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5-1。表5-1%(V)UE(V)UC(V)IC(mA)第一级::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第二级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给放大器输入f=1kHz,U.约10mV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U。,调节信号幅度,使放大器达到最大不失真状态,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S、U「UL,AVf、Rif和ROf记入表5-2o表5-2US(mv)U.(mv)UL(V)Uo(V)AVfRif(kQ)R°f(kQ)断开负反馈电路,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各项参数,自拟表格记录测量数据。五、实训总结将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动态参数的实测值和理论估算值进行比较。总结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根据实训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实训六差动放大器、实训目的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实训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2V各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交流量伏表1只自备6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7三极管3DG63只DDZ-218电阻5.1k、36k、68k各19电阻5102只10电阻10k5只11电位器4701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典型差动放大器性能测试按图6-1连接好差动放大器实训电路,将电路中1和2相连构成典型差动放大器。(1)测量静态工作点调节放大器零点将放大器输入端A、B与地短接,接通±12V直流稳压电源,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UO,调节调零电位器RP,使UO=0o测量静态工作点零点调好以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Tl、T2管各电极电位及射极电阻Re两端电压U^,记入表6-1o表6-1测量值UC1(V)UB1(V)UE1(V)UC2(V)UB2(V)UE2(V)Ure(V)计算值IC(mA)IB(mA)Uce(V)(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断开±12V直流电源,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器输入A端,地端接放大器输入B端构成单端输入方式,调节输入信号为频率f=1kHz的正弦信号,并使输出旋钮旋至零,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集电极C1或C2与地之间)。接通±12V直流电源,逐渐增大输入电压Ui(约100mV),在输出波形无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Ui,UC1,UC2,记入表6-2中,并观察叫,uC1,uC2之间的相位关系及URE随Ui改变而变化的情况。(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放大器A、B短接,信号源接A端与地之间,构成共模输入方式,调节输入信号f=1kHz,Ui=1V,在输出电压无失真的情况下,测量UC1,UC2之值记入表6-2,并观察Ui,uC1,uC2之间的相位关系及uRe随Ui改变而变化的情况。表6-2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具有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单端输入共模输入单端输入共模输入U.100mV1V100mV1VUC1(V)UC2(V)Ad1=UC1/Ui//Ad=Uo/Ui//AC1=UC1/Ui//Ac=Uo/Ui//CMRR=Ad1/AC1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将图6-1实训电路中1和3相连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重复内容1-(2)、1-(3)的要求,记入表6-2。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比较实训结果和理论估算值,分析误差原因。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时CMRR的实测值与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CMRR实测值比较。图7-1射极跟随器实训电路图7-1射极跟随器实训电路实训七射极跟随器、实训目的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电路特点。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射极输出器的应用。、实训电路+12V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万用表1只自备6交流量伏表1只自备7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8直流毫安表1只实训台9电解电容10uF2个DDZ-2110电位器470k1个DDZ-2111三极管3DG61个DDZ-2112电阻1k、2k、5.1k、10k各1个DDZ-2113电阻1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按图7-1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实训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将+12V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在B点加入f=1kHz正弦信号ui,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输出
波形,反复调整RW及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使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然
后置ui=0,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将测得数据记入表7-1。表'IUE(V)UB(V)UC(V)")注意:在下面整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RW值不变(即保持静态工作点IE不变)。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接入负载RL=1k,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ui,调节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uo,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U「UL值。记入表7-2。表7-2U(v)uL(v)av4.测量输出电阻R0接上负载RL=1k,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u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U0,有负载时输出电压UL,记入表7-3。表7-3U0(V)UL(V)RO(kQ)5.测量输入电阻Ri在A点加f=1kHz的正弦信号us,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A、B点对地的电位US、Ui,记入表7-4。6.测试跟随特性接入负载RL=1kQ,在B点加入f=1kHz正弦信号ui,逐渐增大信号ui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直至输出波形达最大不失真,测量对应的UL值,记入表7-5。表7-5hUJV) UL(v) -7,测试频率响应特性保持输入信号ui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UL值,记入表7-6。表7-6f(kHz)UT(V)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总结射极跟随器的电路特点。分析射极跟随器的性能和特点。====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图8-2输出保护电路 —□1N4D07i-12V图图8-2输出保护电路 —□1N4D07i-12V图8-3输入保护电路10KUiCHZzfh-1—r1N40QT貿奉10OK图8-4调零电路实训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调零保护电路、实训目的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调零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种安全保护电路。通过对运算放大器|iiA741实训电路的连接,对集成运算放大器要有初步的认识。、实训电路。+12VVdi\71N4007图8-1电源极性保护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2V各1路实训台2。〜30V可调稳压电源1路实训台3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4二极管1N40072个DDZ-215稳压二极管2DW2311个DDZ-216集成运算放大器卩A7411块7电阻10k2个8电阻20k、100k各1个9电位器100k1个DDZ-1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利用实训挂箱DDZ-22上14P集成芯片插座,按照芯片方向插好芯片741,学校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型号的运放。实训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正负电源的接法:先将实训台上的电源用实训连接线接入实训挂箱,再将实训箱上的+12V接运放的7脚,-12V接运放的4脚。保护电路电源极性的保护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防止由于电源极性接反而造成的损坏。如图8-1所示,当电源极性错接成上负下正时,两二极管将均不导通,等于电源断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根据实训电路,利用实训连接线连接电路,验证实训结果。输出保护如图8-2所示,输出端出现高电压时,集成运放电路输出端电压将受到稳压管稳压值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损坏。根据实训电路,利用实训连接线连接电路,验证实训结果。输入保护利用二极管将输入信号幅度加以限制,如图8-3所示,无论是信号的正向电压或负向电压超过二极管导通电压,则两个1N4007中就会有一个导通,从而限制了输入信号的幅度,起到保护作用。根据实训电路,利用实训连接线连接电路,验证实训结果。调零电路根据图8-4所示,利用实训连接线连接实训电路。输入端对地短接,调节100k电位器,使输出为零。五、实训总结总结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调零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种安全保护电路。实训九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一、实训目的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正确的使用方法。2,熟悉用线性放大器构成运算比例放大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和微分器电路。、实训电路RfIOOKRilOKUnRi100K100K+12VRf100KRfIOOKRilOKUnRi100K100K+12VRf100K--cm +12V9图9-1图9-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图9-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Rf100K-12VIJ.:)匸i100K-12V(a)同相比例运算电路(b)电压跟随器Rf100K-12VIJ.:)匸i100K-12V(a)同相比例运算电路(b)电压跟随器图9-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图9-4减法运算电路图图图9-4减法运算电路图图9-5积分运算电路::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6.6.微分运算电路::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6.6.微分运算电路::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2,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UU-O01Ur2UU-O01Ur2图9-6微分运算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2V各1路实训台2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两路实训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4频率计1个实训台5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6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7电解电容10uF1个DDZ-218CBB电容1uF1个9运算放大器7411块10电阻6.2k、9.1k、200k、1M各1个11电阻10k、100k各2个12电位器100k1个DDZ-1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利用实训挂箱DDZ-22上14P集成芯片插座,按照芯片方向插好芯片741,学校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型号的运放。实训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按照图9-1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反相比例运算实训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输入f=100Hz,U.=0.5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UO,并用示波器观察uO和出的相位关系,记入表9-1。表9-1U;=0.5V,f=100HzU.(V)U0(V)U.波形UO波形AvJL实测值 计算值= At按照图9-3(a)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同相比例运算实训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输入f=100Hz,Ui=0.5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U。,并用示波器观察u°和出的相位关系,记入表9-2。将图9-3(a)中的R1断开,得图9-3(b)电路,重复上面内容。表9-2U§0.5V,f=100Hzu.(V)U0(V)u.波形uO波形AvJLJL实测值计算值tt反相加法运算电路按照图9-2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反相加法运算实训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用两路。〜30V直流稳压电源输入。实训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直流信号幅度以确保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U”U2及输出电压U。,记入表9-3。表9-3Ui1Ui2U0减法运算电路按照图9-4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减法运算实训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用两路。〜30V直流稳压电源输入。实训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直流信号幅度以确保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叫]、U2及输出电压U。,记入表9-4。表9-4U,(V)5)UO(V)积分运算电路按照图9-5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积分运算实训电路。接通±12V电源,调零。输入f=1kHz,U.=100mV的方波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绘制其输入输出波形。====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按照图9-6利用实训导线连接好微分运算实训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输入f=1kHz,U.=500mV的三角波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绘制其输入输出波形。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总结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的特点。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实训十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比较器一、 实训目的掌握电压比较器的电路构成及特点。学会测试比较器的方法。二、 实训电路RiUiQ 11.0K-4ZZI-5.IK(a)过零比较器DzRiUiQ 11.0K-4ZZI-5.IK(a)过零比较器Dz图10-1过零比较器(a)反相滞回比较器 (b)同相滞回比较器图10-2滞回比较器(a)电路图 (b)传输特性图10-3由两个简单比较器组成的窗口比较器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2V各1路实训台2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1路实训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4频率计1个实训台5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6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7稳压管2DW2311个DDZ-218二极管1N41482个DDZ-219集成运算放大器卩A7412块10电阻5.1k、100k各1个11电阻10k2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利用实训挂箱DDZ-22上14P集成芯片插座,按照芯片方向插好芯片741。过零比较器实训电路如图10-1所示,接通±12V电源。测量u.悬空时的UO值。u.输入500Hz、幅值为2V的正弦信号,观察UjTuO波形并记录。改变u.幅值,测量传输特性曲线。反相滞回比较器实训电路如图10-2(a)所示。(1)按图接线,为接可调直流电源(电压不要太大),测出uO由+Uomcx—-Uomcx时u.的临界值。同上,测出uO由-Uomcx—+Uomcx时u.的临界值。u.接500Hz,峰值为2V的正弦信号,观察并记录Uj—u。波形。同相滞回比较器实训线路如图10-2(b)所示。参照实训步骤2,自拟实训步骤及方法。将结果与实训步骤2进行比较。窗口比较器实训线路如图10-3所示,自拟实训步骤和方法测定其传输特性。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绘制各类比较器的传输特性曲线,总结几种比较器的特点。====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实训十一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波形发生器一、实训目的1.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掌握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的原理。、实训电路N4148X2+12V*10K0.01卩图11-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uRi20LC-t—I 1_1dInI12V9+12V|T图N4148X2+12V*10K0.01卩图11-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uRi20LC-t—I 1_1dInI12V9+12V|T图11-2方波发生器qb0.022卩HI——?+12V-1r^-jl"Kc"!0.D]P7Tq.oiiiT2D123I[>ocr®Rg47K2.7K|>EA2-12VUuA/V2CW231图11-3三角波、方波发生器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2V各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稳压管2DW2311个DDZ-216二极管1N41482个DDZ-217电容uF2个DDZ-218电容uF1个9集成运算放大器卩A7412个10电阻10k3个11电阻2k、2.2k、2.7k、15k、20k各1个12电位器10k、22k、47k各1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 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用实训导线按图11-1连接好实训电路。接通741上的±12V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波形,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失真。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测量正弦波的频率和幅值。断开二极管D1、D2,重复(3)的内容,将测试结果与(3)进行比较,分析D1、D2的稳幅作用。方波发生器用实训导线按图11-2连接好实训电路。接通741上的±12V电源。将电位器RW调至中心位置,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方波的波形,并从示波器上读出方波频率f。调节电位器RW观察频率的范围。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用实训导线按图11-3连接好实训电路。接通两只741上的±12V电源。将电位器RW调至合适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三角波和方波输出的波形。改变RW的位置,观察波形变化,再从示波器上测出其频率。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及绘出所观测得波形。将实训测量值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对实训结果进行分析。实训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实训目的加深理解R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学习用示波器测量振荡频率和幅度的方法。、实训电路图12-1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12V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6三极管3DG62个DDZ-217电解电容10uF3个DDZ-218电解电容47uF1个DDZ-219电容uF2个DDZ-2110电阻82、430、1k、1.2k、5.1k、10k、15k、100k、1M各1个11电阻16k2个12电位器10k1个DDZ-1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用实训导线按图12-1连接好实训电路。将+12V直流稳压电源接入实训电路。断开线路上的A点与10uF电容的连接,即断开RC串并联网络,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接通RC串并联网络,并使电路起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调节电位器(Rf)使输出波形最大不失真。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振荡频率和输出波形幅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绘出振荡波形。由给定电路参数计算振荡频率,并与实测值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实训十三OTL功率放大器、实训目的1.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实训电路令+Ucc+5V1血iiRriT3.3Kk?T3、3DG12A令+Ucc+5V1血iiRriT3.3Kk?T3、3DG12AnCo-J—1000mIQ3CG12图13-1OTL功率放大器实训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5V1路实训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3频率计1个实训台4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5交流量伏表1只自备6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7直流毫安表1只实训台8电解电容10uF、1000uF各1个DDZ-219电解电容100uF2个DDZ-2110三极管3DG6、3DG12、3CG12各1个DDZ-2111二极管1N40071个DDZ-2112电阻10、各1个13电位器1k、100k各1个DDZ-1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按照图13-1连接好OTL功率放大器实训电路。将实训台上的+5V直流稳压电源连接到实训线路上。用直流电压表测中点UA电位,同时调节RW1电位器,使Ua=2.5Vo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信号,输入信号由零逐渐增大(大约10mV),输出端用示波器测试波形,调整RW2电位器,使IC2=Ic3=5〜10mA,此时如有削顶失真,再调RW1电位器和输入信号幅度,使之达到最大不失真状态。测试静态工作点关闭信号源,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记入表13-1o表131IC2=IC3=mAUAT1T2T3UJV)UC(V)Ue(V)注意:在调整RW2时,要注意旋转方向,不要调得过大,更不能开路,以免损坏输出管。输出管静态电流调好,如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旋动rW2的位置。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n的测试(1)测量Pom输入端接f=1kHz的正弦信号叫,输出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0波形。逐渐增大u.,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用交流毫伏表测出负载Rl上的电压Uom,计算Pom。⑵测量n当输出电压为最大不失真输出时,读出直流毫安表中的电流值,此电流即为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IdC(有一定误差),由此可近似求得电源输出功率PE=UCCIdc,再根据上面测得的Pom,即可求出效率n。五、实训总结整理实训数据,计算静态工作点、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效率n等,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绘出所观察到的波形。讨论实训中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实训十四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管稳压电路、实训目的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应用。掌握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掌握稳压管的应用和测试。、实训电路图14-1整流滤波电路图14-2稳压管稳压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2低压交流电源1路DDZ-213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4电解电容470卩F1只DDZ-215稳压二极管1N47351只DDZ-216二极管1N40074只DDZ-217电阻100Q、120Q、240Q各1只DDZ-218电位器1k1只DDZ-1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整流电路按图14-1连接好实训电路,不加滤波电容,取Rl=240Q,将实训台上AC220V交流电源用实训连接线和DDZ-21上变压器的220V输入端相连接,低压交流电源14V连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打开电源开关,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L,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用示波器分别观察U2和UL的波形。整流滤波电路按图14-1连接好实训电路,取Rl=240Q、C=470uF,将实训台上低压交流电源14V连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打开电源开关,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L,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用示波器分别观察U2和UL的波形。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按图14-2连接好实训电路,取Rl=240Q、C=470uF,整流电路同图14-1实训电路,将实训台上低压交流电源10V连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打开电源开关,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稳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将240Q电阻换成120Q电阻+1k电位器时,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再测量稳压管两端电压,看稳压二极管两端电压变化情况,根据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说明上述现象。五、实训总结改接电路时,必须切断交流电源。总结整流、滤波电路的特点。总结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特性。::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实训十五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电路、实训目的掌握直流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调试方法。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实训电路AUi1N4007X4丄6To.33U3DG12vTiRs510Q3DG6、实训目的掌握直流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调试方法。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实训电路AUi1N4007X4丄6To.33U3DG12vTiRs510Q3DG6*0.01淤UocTT470UF/2SU[N4735图15-1直流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2低压交流电源1路DDZ-213电解电容470卩F1只DDZ-214CBB电容F各1只DDZ-215稳压二极管1N47351只DDZ-216二极管1N40074只DDZ-217三极管3DG6、3DG12各1只DDZ-218电阻各1只DDZ-219电阻5102只10电位器470、1k各1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按图15-1连接好串联型稳压电源实训电路,经确认检查无误后,将实训台上AC220V交流电源用实训连接线和DDZ-21上变压器的220V输入端相连接,将DDZ-21上低压交流电源14V连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打开电源开关,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稳压电源的输出,同时调整1k电位器,看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是否线性变化,若无变化或无输出,请自己排除故障,直至电压正常。叙述稳压电源的工作过程(当输出电压下降或上升时,稳压电源是如何控制电压的变化====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的)。五、实训总结改接电路时,必须切断交流电源。总结串联型稳压电源的特点。实训十六 集成稳压电源、实训目的了解集成稳压电源的应用。熟悉常用集成稳压电源引脚的连接。、实训电路78xx系列(输出正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外形和接线图如图16-1所示。图16-1W7800系列外形及接线图它有三个引出端:输入端(不稳定电压输入端)标以输出端(稳定电压输出端)标以“3”公共端 标以“2”79xx系列(输出负电压)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外形和接线图如图16-2所示。图16-2W7900系列外形及接线图它有三个引出端:输入端(不稳定电压输入端)标以“2”输出端(稳定电压输出端)标以“3”公共端 标以T可调输出正三端稳压器W317:卜形及接线图如图16-3所示。「。匚W317123III输输城出出A调节图16-3W317外形及接线图输出电压计算公式最大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范围U0-1.25(1+R2/R1)UT=40VImU0=1.25〜37::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图16-47815集成稳压电路图16-5三端可调集成稳压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2低压交流电源1路DDZ-213集成稳压块7815、7915、317各1只DDZ-214电解电容470卩F、100卩F各1只DDZ-215CBB电容各1只DDZ-216二极管1N40074只DDZ-217电阻2401只DDZ-218电位器1k1只DDZ-1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7815集成稳压电路按图16-4连接好实训电路,将实训台上低压交流电源17V连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打开电源开关,用直流电压表测量7815的输出端电压。改变低压交流电源为10V或14V,再用直流电压表测量7815的输出端的电压。三端可调集成稳压电路按图16-5连接好实训电路,再将实训台上低压交流电源10V连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打开电源开关,将1k电位器调到最小,用直流电压表测量317输出电压。再逐渐调节1k电位器,观察317的输出电压如何变化。自己动手设计正负双电源的实训电路。五、实训总结总结集成稳压电源稳压的条件。总结三端集成稳压器各个管脚的特点及不同点。实训十七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实训目的
通过对可控硅整流电路的测试,加深对可控硅、单结晶体管特性和工作情况的了解。观察可控整流主回路和移相脉冲发生器的波形。观察可控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以及和控制角、导通角的关系。、实训电路图17-1可控整流电路三、实训设备及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2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3低压交流电源1路DDZ-214单结晶体管BT331只DDZ-215晶闸管2P4M1只DDZ-216稳压二极管1N47351只DDZ-217二极管1N40074只DDZ-218CBB电容1只DDZ-219电阻240、1k、2k各1个DDZ-2110电阻511个DDZ-1111小灯泡12V/1只DDZ-1212电位器100k1只DDZ-12四、 实训内容与步骤按图17-1连接好实训电路,将实训台上14伏低压交流电源加到实训电路的输入端。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位器RW,使电灯由暗到中等亮,再到最亮,用示波器观察指示灯两端电压波形与指示灯的亮暗有什么关系。将可控硅的控制信号与指示灯的电压同时加到双踪示波器上,观察控制信号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理论解释第2、3步观察到的现象。五、 实训总结总结晶闸管导通、关断的基本条件。====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分析实训中出现的异常现象。====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实训十八晶体管开关特性、限幅器与箝位器、实训目的观察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掌握几种类型的限幅器和箝位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实训电路图18-1二极管开关特性实训电路图18-3二极管限幅器图18-2三极管开关特性实训电路Vo图18-4二极管箝位器Vrc图18-1二极管开关特性实训电路图18-3二极管限幅器图18-2三极管开关特性实训电路Vo图18-4二极管箝位器Vrc图18-5三极管限幅器、实训设备与器件====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双踪示波器1台自备2直流稳压电源+5V、+12V各1路实训台3直流可调稳压电源0〜30V1路实训台4信号发生器1个实训台5频率计1个实训台6直流电压表1只实训台7二极管1N4007、1N4148各1只DDZ-218三极管3DG6、3DG12各1只DDZ-219电阻300、1k、1.5k、2k、4.7k、5.1k、10k各1个DDZ-2110电阻1k1个11电容1只DDZ-2112电容30pF、300pF各1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1.二极管开关特性的观察(1)按图18-1连接好二极管开关特性实训电路,E为偏置电压(0〜2V可调),由实训台上0〜30V直流稳压电源提供。输入信号V.为频率f=100kHz、幅值Vm=3V的方波信号,E调至0V,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输入信号V.和输出信号V。的波形。改变偏值电压E(由0变到2V),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规律,记录结果进行分析。三极管开关特性的观察按图18-2连接好三极管开关特性实训电路,将+12V、+5V、-Eb直流稳压电源接入实训电路,打开电源开关。将100kHz方波信号接入V,输入端,调节B点负电源-Eb,使-Eb在0〜-4V内变化。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VO波形的变化规律。将B点换接在接地点,在Rb1上并接一只30pF的加速电容Cb,观察Cb对输出波形的影响,然后将Cb更换成300pF,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⑷去掉Cb,在输出端接入负载电容CL=30pF,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在输出端再并接一负载电阻RL=1kQ,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去掉Rl,接入限幅二极管D,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二极管限幅器(1)按图18-3连接好二极管限幅器实训电路。⑵输入V.为f=10kHz,Vpp=4V的正弦波信号,令E=2V,1V,0V,-1V,观察输出波形。二极管箝位器按图18-4连接好二极管箝位器实训电路。输入V.为f=10kHz,Vpp=4V的方波信号,令E=1V、OV、-1V、-3V、观察输出波形。三极管限幅器按图18-5连接好三极管限幅器实训电路。输入V,为f=10kHz的正弦波,VPP在0〜5V范围连续可调,在不同的输入信号幅度下,观察输出波形VO的变化情况。五、实训总结将实训观测到的波形画在方格坐标纸上,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外电路元件参数对二、三极管开关特性的影响。在二极管箝位器和限幅器中,若将二极管的极性及偏压的极性反接,输出波形会出现什么变化?====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实训十九TTL集成逻辑门、实训目的掌握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及其测试方法。掌握TTL器件的使用规则。熟悉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训电路双蜻入与非门双蜻入与非门图19-1TTL集成逻辑门芯片管脚图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5V1路实训台2逻辑电平输出DDZ-223逻辑电平显示DDZ-22414P芯片插座1个DDZ-225集成芯片74LS041片6集成芯片74LS081片7集成芯片74LS201片8集成芯片74LS321片四、实训内容与步骤用实训连接线将实训台上+5V电源和地连入实训挂箱DDZ-22。实训用集成芯片的管脚图见图19-1。
1.TTL与门74LS08逻辑功能测试在DDZ-22上选取一个14P插座,按定位标记插好74LS08集成块。根据图19-1的管脚图,将实训挂箱上+5V直流电源接74LS08的14脚,地接7脚。用实训连接线将逻辑电平输出口和74LS08两个输入端A、B(1脚和2脚)相连,以提供“°,,与“1”电平信号,开关向上,输出逻辑“1”,向下为逻辑“0”。门的输出端Y(3脚)接由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逻辑电平显示的输入口,LED亮为逻辑“1”,不亮为逻辑“0”。(4)按下表在两输入端输入相应电平,测量并记录相应输出。输入A1010B0110输出Y2.TTL非门74LS04功能测试(1)在DDZ-22上选取一个14P插座,按定位标记插好74LS04集成块。⑵按照74LS04的管脚图,用实训连接线连接好输入和输出,接通+5V直流稳压电源。(3)按下表在输入端输入相应电平,测量并记录相应输出。输入
输出3.TTL或门74LS32逻辑功能测试(1)在DDZ-22上选取一个14P插座,按定位标记插好74LS32集成块。⑵按照74LS32的管脚图,用实训连接线连接好输入和输出,接通+5V直流稳压电源。(3)按下表在输入端输入相应电平,测量并记录相应输出。输入A0011B0101输出Y4.TTL与非门74LS20逻辑功能测试(1)在DDZ-22上选取一个14P插座,按定位标记插好74LS20集成块。⑵按74LS20的管脚图,用实训连接线连接好输入和输出,接通+5V直流稳压电源。(3)按下表在输入端输入相应电平,测量并记录相应输出。输入A10111B11011C11101D11110输出Y五、集成电路芯片简介数字电路实训中所用到的集成芯片都是双列直插式的。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2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在标准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CC一般排在左上端,接地端GND一般排在右下端。如74LS20为14脚芯片,14脚为VCC,7脚为GND。若集成芯片引脚上的功能标号为NC,贝表示该引脚为空脚,与内部电路不连接。六、TTL集成电路使用规则接插集成块时,要认清定位标记,不得插反。电源电压使用范围为+4.5V〜+5.5V之间,实训中要求使用Vcc=+5V。电源极性绝对不允许接错。闲置输入端处理方法悬空,相当于正逻辑“1”,对于一般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实训时允许悬空处理。但易受外界干扰,导致电路的逻辑功能不正常。因此,对于接有长线的输入端,中规模以上的集成电路和使用集成电路较多的复杂电路,所有控制输入端必须按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直接接电源电压VCC(也可以串入一只1〜10kQ的固定电阻)或接至某一固定电压(2.4<V<4.5V)的电源上,或与输入端为接地的多余与非门的输出端相接。若前级驱动能力允许,可以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电路所处的状态。当RM680Q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0”;当R>4.7kQ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1”。对于不同系列的器件,要求的阻值不同。输出端不允许并联使用(集电极开路门(OC)和三态输出门电路(3S)除外)。否则不仅会使电路逻辑功能混乱,并会导致器件损坏。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地或直接接+5V电源,否则将损坏器件,有时为了使后级电路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平,允许输出端通过电阻R接至VCCkQ。实训二十CMOS集成逻辑门、实训目的掌握CMOS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器件的使用规则。熟悉几种基本集成引脚的排列。进一步学习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二、实训原理CMOS集成门电路的芯片管脚图见附录3。CMOS电路的使用规则:VDD接电源正极,VSS接电源负极(通常接地丄),不得接反。CC4000系列的电源允许 电压在+3〜+18V范围内选择,实训中一般要求使用+5〜+15V。所有输入端一律不准悬空。闲置输入端的处理方法: 按照逻辑要求,直接接VDD(与非门)或VSS(或非门)。 在工作频率不高的电路中,允许输入端并联使用。输出端不允许直接与VDD或VSS连接,否则将导致器件损坏。 在连接电路、改变电路连接或插、拔电路时,均应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 焊接、测试和储存时的注意事项: 电路应存放在导电的容器内,有良好的静电屏蔽。 焊接时必须切断电源,电烙铁外壳必须良好接地,或拔下烙铁,靠其余热焊接。所有的测试仪器必须良好接地。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5V1路实训台2逻辑电平输出DDZ-223逻辑电平指示DDZ-22414P芯片插座1个DDZ-225集成芯片CC40011片6集成芯片CC40111片7集成芯片CC40711片8集成芯片CC40811片四、 实训内容与步骤用实训连接线将实训台上+5V电源和地连入实训挂箱DDZ-22。验证与非门CC4011、与门CC4081、或门CC4071及或非门CC4001逻辑功能,其引脚见附录3。其验证方法与TTL电路相同,自拟表格记录测试结果。五、 实训总结掌握实训用各集成门引脚功能。 根据实训结果,写出各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判断被测电路的功能好坏。绘出各实训内容的测试电路与数据记录表格。绘出实训用各门电路的真值表表格。各CMOS门电路闲置输入端如何处理?::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实训二十一集成逻辑电路的连接和驱动、实训目的掌握TTL、CMOS集成电路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的性质。掌握集成逻辑电路相互衔接时应遵守的规则和实际衔接方法。、实训电路(a)高电平输出 (b)低电平输出图21-1与非门电路输出特性测试电路74LSOO74LSOORIJ3Knv-74LSOO74LSOORIJ3Knv-0图21-2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 图21-3CMOS驱动TTL电路三、实训设备与器件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5V1路实训台2直流数字电压表1只实训台3直流毫安表1只实训台4逻辑电平输出DDZ-225逻辑电平显示DDZ-226逻辑笔1只DDZ-22714P芯片插座2个DDZ-228集成芯片74LS002片9集成芯片CC40011片10电阻100Q、470Q、3kQ各1个DDZ-2111电位器10k1个DDZ-1212电位器4.7k、47k各1个四、实训内容与步骤1.测试TTL电路74LS00及CMOS电路CC4001的输出特性(管脚图见附录3)测试电路如图21-1所示,图中以与非门74LS00为例画出了高、低电平两种输出状态下输出特性的测量方法。改变电位器RW的阻值,从而获得输出特性曲线,R为限流电阻。测试TTL电路74LS00的输出特性在实训装置的合适位置选取一个14P插座。插入74LS00,R取为100Q,高电平输出时,RW取47kQ,低电平输出时,RW取10kQ,高电平测试时应测量空载到最小允许高电平(2.7V)之间的一系列点;低电平测试时应测量空载到最大允许低电平(0.4V)之间的一系列点。测试CMOS电路CC4001的输出特性kQ高电平测试时应测量从空载到输出电平降到4.6V为止的一系列点;低电平测试时应测量从空载到输出电平升到0.4V为止的一系列点。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用74LS00的一个门来驱动CC4001的四个门,实训电路如图21-2所示,R取3kQ。测量连接3k与不连接3k电阻时74LS00的输出高低电平及CC4001的逻辑功能,测试逻辑功能时,可用实训装置上的逻辑笔进行测试,将逻辑笔的输入口通过一根导线接至所需的测试点。CMOS电路驱动TTL电路,电路如图21-3所示,被驱动的电路用两片74LS00的八个门并联。电路的输入端接逻辑电平输出插口,八个输出端分别接逻辑电平显示的输入插口。先用CC4001的一个门来驱动,观测CC4001的输出电平和74LS00的逻辑功能。然后将CC4001的其余三个门,一个个并联到第一个门上(输入与输入,输出与输出并联),分别观察CMOS的输出电平及74LS00的逻辑功能。五、实训总结掌握所用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记录实训测量数据。====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行业资料分享一一可编辑版本一一双击可删====实训二十二组合逻辑电路、实训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掌握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原理。、实训电路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步骤如图22-1如图22-1所示。图22-1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流程图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并列出真值表。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最后,用实训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举例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当四个输入端中有三个或四个为T时,输出端才为T'。设计步骤: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表22-1所示,再填入表22-2中。表22-1D0000000011111111A0000111100001111B0011001100110011C0101010101010101Z0000000100010111表22-2
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演化成“与非”的形式 Z=ABC+BCD+ACD+ABD=ABC-BCD-ACD-ABC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用“与非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22-2所示。图22-2图22-2表决电路逻辑图用实训验证逻辑功能,在实训装置适当位置选定三个14P插座,按照集成块定位标记插好集成块CC4012。按图22-2接线,输入端A、B、C、D接至逻辑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Z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按真值表(自拟)要求,逐次改变输入变量,测量相应的输出值,验证逻辑功能,与表22-1进行比较,验证所设计的逻辑电路是否符合要求。半加器与全加器电路40io—$(和)异或门4081与门异或门异或门S(和)与门&与门40614081C(进位)与门40io—$(和)异或门4081与门异或门异或门S(和)与门&与门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主要影响因素
-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特定地理单元生态安全评价法律问题研究
- 入团申请书认识
- 电子商务中的网络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
- 环保材料在大学食堂建设中的应用
- 2025年中国磁感应电疗机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电子商务在传统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 2024-2027年中国房地产基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如笋干菜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化妆品电商平台流量互换销售合作合同
- 2025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 国际贸易地理 全套课件
- 2024年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少儿羽毛球培训课件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期课程纲要
-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反事故措施(试行)》实施细则
- 钢丝网架珍珠岩夹心板安装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