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变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5.2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5.3变质岩5.4地壳中三大类岩石的演变5.1变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一、变质作用(Metamorphism)概念指原岩基本上在固态下,主要由内动力的作用使其变成另一种新岩石的过程。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MetamorphicRock)。新形成的岩石无论是岩石的矿物成分,还是结构、构造,均可与原岩不同。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和风化作用的区别:
岩浆作用是高温、高压,使原岩从固态转变成熔融的液态后。
风化作用是地表岩石在常温、常压下,主要由外动力引起的各种变化。二、引起(控制)变质作用的因素FactorsthatControlMetamorphism(1)内因:原有岩石的性质(2)外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温度(Temperature)温度是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其作用是提供变质作用所需要的能量,促使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结晶作用得以进行;同时温度增高还可使矿物的溶解度加大,增强了流体的渗透性、扩散性及化学活动性,促进了变质作用的过程。HEATMostimportantfactorindrivingmetamorphism.Acceleratesthepaceofmostchemicalreactions.HeatincreaseswithdepthintheEarth
ThermalGradient 20-30C/kilometerdepth 74F/miledepthRocksatdeptharealwaysathighertemperature.Rocksandmineralsthatformtherearestable.变质作用的温度范围一般介于(150)200℃~800(900)℃之间。低于此温度,就属于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一旦温度高到使原岩熔融,那么就进入到岩浆作用的范畴。因此,变质作用基本上在固态下进行。
导致岩石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有:①岩浆的侵入作用使其围岩温度升高;②当地壳浅部的岩石进入更深部时,由于地热增温使原岩的温度升高;③由深部热流上升所带来的热量使岩石的温度升高;④岩石遭受机械挤压或破裂错动时由机械能转化的热量使岩石的温度升高,这种热量一般较小或较局限。压力(Presure)
可分为静压力和定向压力
静压力(StaticPresure):是由上覆岩石的重量引起的压力。它具有均向性,促使矿物内部结构改变,形成密度大、体积小的新矿物。
定向压力(DirectionalPresure):又叫构造应力,为构造运动所产生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是由于压力只作用于一定的方向上,因而使岩石在不同方向上产生了压力差。它可以引起矿物的压溶作用,导致原岩发生矿物的重新分异与聚集,造成矿物定向排列;也可以使原岩破碎或产生变形,从而改造了原岩的结构与构造。PRESSUREMorepressureisexertedon rocksatdepththanat Earth’ssurface.LITHOSTATICorCONFININGPRESSURE pushesonrocksinall directions.Grainsbecomesmallerand denseratdepth.PRESSUREPressuremaybegreaterin somedirections.DIRECTEDPRESSUREFlattensrockinthe directionatwhichthe greatestpressureis applied.Lengthensrockinthe directiontothe greatestpressure.
以H2O、CO2为住,其次是O2、F2、Cl2、B等挥发性物质。化学活动性流体可以促使矿物组分的溶解和迁移,引起原岩物质成分的变化;即流体本身也积极参与了变质作用的各种化学反应。此外,流体的存在还会大大降低岩石的重熔温度,使变质作用的高温界限变低。化学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来源(1)孔隙(液)水:岩石空隙中原存的;(2)结构(液)水:变质过程中从矿物结构中析出的H2O及CO2等挥发性物质;(3)岩浆(液)水:从岩浆中分离出的挥发性组分;(4)深部热液:从地下深处分异上升的深部热液等。TimeThechemicalreactionsinvolvedinmetamorphism,alongwithrecrystallization,andgrowthofnewmineralsareextremelyslowprocesses.Laboratoryexperimentssuggestthatthelongerthetimeavailableformetamorphism,thelargerarethesizesofthemineralgrainsproduced.Thus,coarsegrainedmetamorphicrocksinvolvelongtimesofmetamorphism.Experimentssuggestthatthetimeinvolvedismillionsofyears.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同一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然后又重新结晶成较粗大颗粒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矿物成分不发生变化。例如石灰岩(CaCO3)温度大理岩(CaCO3)变质结晶作用
指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基本不变化的条件下,形成新矿物或新矿物组合的作用。例如高岭石>350℃叶腊石交代作用指化学活动性强的流体与固体岩石之间发生物质置换与交换作用,产生新矿物,岩石总体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例如KAlSi3O8(钾长石)+Na+NaAlSi3O8(钠长石)
+K+三、变质作用的方式四、变质作用的基本规律(1)变质作用的时间演化规律●古老的岩石(前寒武纪、5亿年以前)一般都发生了变质,而且变质较深,常常发生过多次变质,如秦岭地区的岩石普遍发生过3次变质作用。●古生代的变质作用呈条带分布,中新生代变质作用作用发生在板块结合部位,如海沟—岛弧等。●现代变质作用发生在洋脊、海沟地区。(2)变质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在大陆内部常分布有古老的变质岩系,外形呈浑圆状,构成大陆核心,岩石变质程度深,以片岩、片麻岩为主;★在巨大山系中常有呈条带状分布的变质岩,它们构成山脉的核心。如;秦岭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喜玛拉雅山山脉。★环太平洋周围、洋中脊分布有大量变质岩。在环太平洋俯冲带具有双变质带的特征(海沟一侧为高压变质带,向大陆一侧发育低压变质带)
5.2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条件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一般根据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将变质作用划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一、接触变质作用二、动力变质作用三、区域变质作用四、混合岩化作用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发生位置
在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及活动性流体所引起的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的主要变质因素是温度及化学活动性流体,压力居次要地位。接触变质作用的温度较高,一般为300~800℃。
一、接触变质作用(ContactMetamorphism)变质晕:接触变质作用围绕岩体周围发生,且离侵入体越近变质作用越强,远离侵入体则减弱直至完全没有变质现象,因而形成一个以岩体为中心、变质程度向外减弱的环带状接触变质带,称为变质晕。变质晕的宽度一般为几米至1-2km,这种变化主要受侵入体的规模、产状、成分、温度以及围岩的性质等因素控制。
是指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的破碎、变形以及伴随的重结晶等的作用。这种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构造运动使相邻的两个岩石块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接触带上,这种接触带被称为断裂带或断层带,所以,动力变质作用又被称为断裂(或断层)变质作用。二、动力变质作用(DynamicMetamorphism)
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相邻的两个岩石块体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的接触面附近。这种接触面被称为断层或断裂带。动力变质带的宽度可从几厘米到几公里,大型的甚至可达几十公里;动力变质带的长度一般几公里到几百公里,大型的长达1000km以上。
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其范围可达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影响深度可达30km以上,温度在200~800℃之间,静压力随深度不同变化在几十到一千多兆帕斯卡之间。
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等多种,其中尤其以变质结晶作用最为普遍。三、区域变质作用(RegionalMetamorphism)(1)低压区域变质作用
发生的深度较浅,一般小于15km;压力较小,一般为200~400MPa;温度通常较高,可高达600℃以上;局部或暂时性的地温梯度很高,约25~60℃/km,通常属于高热流或地热异常区。
区域变质作用按压力可分为3种类型: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中压区域变质作用、高压区域变质作用(2)中压区域变质作用
发生的深度较大,一般大于10km;压力也较大,一般300~800MPa;区域地温梯度中等,一般16~25℃/km,平均20℃/km;温度随深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300~600℃。(3)高压区域变质作用
发生的深度大,一般大于10km;压力大,一般300~1000MPa,甚至可更高,并且伴有强的构造动压力作用;温度较低,一般只有200~400℃;局部或暂时性的地温梯度很低,一般7~16℃/km,平均只有10℃/km左右。
泥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麻粒岩。
中酸性的岩浆岩片麻岩和麻粒岩。基性的岩浆岩片岩和角闪片岩。
石灰岩大理岩,
石英砂岩石英岩。
介于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是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深变质作用。其主要特征:原岩局部或部分重熔的熔体物质与尚未重熔的固态物质发生互相交插与混合,通常是区域变质作用在地热流增高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称混合岩。混合岩化作用的高级阶段为花岗岩化作用,整个岩石成为一种均质花岗质岩石,这种花岗岩叫混合花岗岩(MigmaticGrantie)。四、混合岩化作用(Migmatization)BURIALMETAMORPHISMSHOCKMETAMORPISMStishoviteCoesite5.3变质岩(MetamorphicRock)
5.3.1一般特征一、化学成分特征主要与原岩有关,包括两种情况:(1)等化学变质:岩石变质前后的化学成分基本不变,如石灰岩-大理岩。(2)异化学变质:岩石变质前后化学成分有显著改变,如矽卡岩。二、变质矿物特征决定于原岩的矿物成分和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强度。(1)变形显著(弯曲、破碎、裂纹、波状消光等);(2)片状、柱状、针状矿物发育(绿泥石、云母、角闪石等);(3)同质多象变质矿物较发育(如兰晶石、红柱石、矽线石化学成分都是Al2O3.SiO2);(4)含有较多包裹体。变质岩的标志性矿物:兰晶石、红柱石、石榴子石、蓝闪石、绿泥石、透闪石、滑石、硅灰石、蛇纹石、石墨等。三、变质岩的结构(1)变晶结构(CrystalloblasticTexture)由原岩重结晶而成的变质岩,具有结晶质结构,统称变晶结构。如粒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状变晶结构、角岩结构(2)碎裂结构又称压碎结构,是动力变质岩常有的一种结构(3)变余结构(PalimpsestTexture)变质岩中残留的原来的岩石的结构。如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砾状结构。(4)交代结构交代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结构的总称。如交代假象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四、变质岩的构造
(1)变余构造(PalimpsestStructure)变质作用后保留下来的的原岩的构造。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波痕构造等。(2)变成构造变质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在变质岩中占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安全课件演示
- 日本旅游策划方案
- 工程实施方案模板
- 满堂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 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大雁归来》公开课课件
- 氧气的制取说课课件
- 气象水文主题班会课件
- 民法知识普及课件
- 城市广告招牌管理办法
- 天津医保医师管理办法
- 新生儿呕吐护理个案
- 业务提成奖励协议书范本
- 中建信息化管理手册
- 银行对公业务基础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人力资源外包(HRO)服务行业需求趋势与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车身智能制造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JJF(京) 129-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 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
- 常见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课件
- 学校军训服合同模板
- 2024不锈钢电缆桥架
- 过氧化物酶在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