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古文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1、第21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部编版八上第22课《愚公移ft》精品检测题及答案3、部编版八上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检测题21班级: 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三里之城】②【环】③【池】④【兵革】 【兵, 【革,⑤【委而去之】 【委, 【去,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国不以ft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⑩【至】⑪【亲戚】⑫【畔】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ft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歧路亡羊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习题】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亡:丢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同“返返C.既反,问“获羊?” 既:既然D.杨子戚然变容 戚然:忧伤的样子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D.久之,目似瞑(《狼》)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之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②【环】围。③【池】护城河。④。⑤离开。⑥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能靠疆域的边界。⑦【固国不以ft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ft河的险要。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⑨【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⑩【至】极点。⑪【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翻译: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译: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ft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ft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下人都归顺他。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歧路亡羊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列子·1.2.(通假字)通3.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不5.6.7仆(童仆)8.9.(疑问代词)10.(11121314151617.1819.奚:20212223.命:教24.获:找到,得到。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杨朱说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习题】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亡:丢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同“返返C.既反,问“获羊?” 既:既然D.杨子戚然变容 戚然:忧伤的样子【解析】C已经。(C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D.久之,目似瞑(《狼》)ABCD足音节。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A.之AB以……为乐。CD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解析】D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翻译: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翻译: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两个小时,没有笑容一整天。21班级: 姓名: 成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2345、【丈夫之冠】6【父命之】 【命,

9、【夫子】1011行天下之太道】1213147【戒】 15【移】8【女家】 【女, 16【屈】二、重点句子翻译:1翻译:2翻译:3翻译:4翻译:5翻译:6翻译:7翻译:8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从容就义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②无愧!”过市,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ft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独道 B.真无马邪?C.河伯始面目 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A.贫贱不移) B.见闻者无不眼泪C.此大丈夫(称作) D.有使使止(不久)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参考答案:1真正,确实。2节的男子。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4怎么,哪里。5行冠礼。6父亲给以训导导、训诲。7意思。8这里指夫家

你。9、【夫子】这里指丈夫。10准则,标准。11(大丈夫)应该住进天路——义。12遵循。13独自走自己的道路。14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15二、重点句子翻译:

法。16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翻译: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译: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翻译: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甲)富贵不能淫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ft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 A.独道 B.真无马邪?C.河伯始面目 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解析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A )贫贱不移) B.见闻者无不眼泪C.此大丈夫(称作) D.有使使止(不久)【解析】A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解析】D【解析】D祥从容就义的气节。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21班级: 姓名: 成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版筑,

【空乏】,7、【行拂乱其所为】【拂, 【乱8【动心忍性】9【曾益〕 【曾,3【管夷吾举于士【士, 10【恒过】【举于士, 11【衡于虑】 【衡,4【百里奚举于市【市, 12【作】5【饿其体肤】 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6、【空乏其身】1617【敌国】 【敌,1415、【法家拂士】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二、重点句子翻译:1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2翻译:3翻译:4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③以听,方术④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舆迎叔敖 衾拥覆期鄙人有孙叔敖者 辍垄上色 所恶有死者吾子游士 士卒用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于畎亩之中 发:(2)荆王欲令尹 为:(1)所以动心忍性此沈沈尹茎之力也【甲】文中孟子认为避免国家灭亡的条件是什么?【乙】文中强调国君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舜在历ft田地。2任用为相捣土用的杵。3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4集市。5、【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6使他身处贫困之中财资缺乏。

9、【曾益〕增加。【曾】,同“增”。10、【恒过】常常犯错误。11思虑堵塞梗塞、不顺。12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3表现了解显露、了解、明白。14指在国内。15辅佐。16指在国外。17、【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7使他做事不顺匹敌、相当。扰乱。8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二、重点句子翻译:

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③以听,方术④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不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王舆迎叔敖 衾拥覆期鄙人有孙叔敖者 辍垄上色 所恶有死者吾子游士 士卒用者【解析】A两个“以”都是“用”“拿”的意思。B助词,的;动词,到、往。C在;表示比较。D替;被。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2)荆王欲令尹 为担任。(1)所以动心忍性翻译:借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2)此沈沈尹茎之力也翻译:这是(凭借)沈尹茎的力量。答: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答:举荐贤能,任用贤能。22ft》精品检测题及答案班级: 姓名: 成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7、【毕力平险】238、【指通豫南】45、【聚室而谋】9、【汉阴】6【汝】 10【杂然相许】 【杂然, 【许,11、【献疑】

2324、【甚矣,汝之不惠】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甚, 【惠,【曾, 25【残年余力】13【如太行、王屋何】 26【毛】【如……何】,14、【且需置土石】【且, 【焉,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728、【长息】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0、【不若】31163233、【穷匮】173435、【亡以应】18、【箕奋】36、【惧其不已】19、【霜妻】37、【感其诚】20、【遗男】38、【一厝朔东】21、【始龀】【厝, 【朔东,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节,【反, 【焉,

39、【陇断】【陇, 【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ft,翻译:2、北ft愚公者,年且九十,面ft翻译:3、惩ft翻译:4翻译:5翻译:6翻译:7翻译: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ft翻译:9翻译:10翻译: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仆御》《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习题: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门间而窥 宽:偷看,这里是观察策驰马 策:用鞭赶马,作动词用景公使使者至 使:派,遣终再拜而辞 再:再一次,又一次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终再拜而辞面ftft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水落而石出者D.中峨冠而多髯者下列语句,句式与“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B.C.马之千里者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车夫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晏子,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C.使臣到晏子家,没能吃上饭,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D.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2)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参考答案1将近。2苦于。3阻塞。4曲折,绕远。5集合全家来商量家。6辈。7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ft。

尽、全。8一直通向豫州南部直。9指ft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10纷纷表示赞同赞同。11、【献疑】提出疑问。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ft丘都不能削减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13能把太行ft王屋ft怎么样?怎么样。14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放置、安放。15把它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肩负、扛。17敲、打。18具。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19、【霜妻】寡妇。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21换牙。22才往返更替季节语气词。23老人。

24明。25气力。26指草木。27问语气。28、【长息】长叹。29你思想顽通达,这里指改变。30、【不若】不如、比不上。31幼儿,小孩。32即使。33、【穷匮】穷尽。34愁苦。这里指担心。35没有话来回答。36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停止。37、【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38、【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东部。部,今ft西北部一带。39ft高地。隔绝。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ft,方七百里,高万仞。翻译:太行、王屋两座ft,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2、北ft愚公者,年且九十,面ft而居。翻译:北ft90ft3、惩ft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翻译:苦于ft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ft(使道路)南岸,好吗?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ft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畚运到渤海边上。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ft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ft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翻译: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翻译: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ft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习题: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门间而窥 宽:偷看,这里是观察策驰马 策:用鞭赶马,作动词用景公使使者至 使:派,遣终再拜而辞 再:再一次,又一次【解析】D两次。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终再拜而辞面ftft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水落而石出者D.中峨冠而多髯者【解析】例句是顺承。A表修饰。B表转折。C表顺承。D表并列。下列语句,句式与“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相同的一项是(B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C.马之千里者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ABCD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B.车夫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晏子,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C.使臣到晏子家,没能吃上饭,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D.【解析】C没吃饱。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翻译:可是看你的样子,自己认为很满足,我因此想要离开你。(2)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翻译:晏子的家真的像这样穷!我却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23班级: 姓名: 成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5、【军霸上】

8、【河内守】9、【上自劳军】22、【持节】1011、【已而】231224、【按辔】1325、【持兵揖】14、【锐兵刃】15、【彀弓弩】26、【介胃之士不拜】16、【持满】【介胃】,17、【先驱】1827、【为动】19、【军门都尉】28、【改容式车】2021、【居无何】29、【称谢】30【无何】,31二、重点句子翻译:1翻译:2翻译:3翻译: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翻译:5翻译:6翻译:7翻译:8翻译:9翻译:10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而盛卧佯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以故得脱。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①络:用绳子编的网兜。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行十余里,佯死(佯:假装)B.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D.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地)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见/士卒不尽/广不近/士卒不尽/广不尝B.见水士/不尽饮广不近/士卒不尽/广不尝食C.见/士卒不尽饮/不近水士卒不尽食/不尝食D.见水士/不尽饮/不近水士/不尽食/不尝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鞭马南驰数十里。(2)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2)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5、【军霸上】驻军霸上。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慰问。1011不久。12到,往。13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15张开。16把弓拉满。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18将要。19位低于将军。20皇帝发布的命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