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_第1页
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_第2页
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_第3页
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_第4页
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

二、财产条件及其它

财产是组成团体的另一要件,团体结成的最初动力就是财产上的利益,财产与意思结合就有了“活”的动的特征。我国公司法对设立公司制定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公司法》第23条第2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三十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十万元……”。第78条规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根据目的意思不同把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划分不同的等级。其它大陆法系国家诸如德国、法国、意大利也都规定公司的设立需要最低的资本额,然而“英美国家一般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甚至不要求公司成立时就具备最低资本额,使得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比较容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一样,“实行授权资本制,法律上一般不规定公司资本的最低限额”[23].

那么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有什么意义呢?一般认为是为了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滥设公司,保障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社会交易安全。因为公司设立成为法人,股东享有有限责任的特权,所以必须保证投入到公司的财产的独立性,才能达到权利上的相对平衡。有限责任意味着股东投资之外的其他财产和人身与公司的剥离,这种剥离在某种程度上个体和团体区分的必要,但有限责任是不是必须要法定资本制?是不是个体财产与团体财产的分离必须通过有限责任这个手段?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对有限责任作简单的研究。

可以确定的是,股东在立法上普遍获得有限责任保护最多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即从法国1807年商法典算起。而英国从1855年《有限责任法》算起,则有不到150的历史。美国直到1931年加利福尼亚州采纳有限责任为止才最终全面采纳有限责任,距今不过六七十年的历史[24].在立法普遍采纳有限责任制度之前,往往通过特许状赋予公司以有限责任的特权。这种限定股东责任的特许状往往授予具有部分政府职能的贸易公司等事关公共利益的特殊公司。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基于国王所授予的特许状设立的,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公司中的股东享有有限责任,随着东印度公司的成功,有限责任制度逐渐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可见,最初立法者采纳有限责任制度相当谨慎,并不盲目相信这一为后世普遍称道的制度。

至大陆法系确立法人制度时,有限责任早就风靡全球了,而法人理论产生于13世纪至14世纪[25],又比有限责任早了几百年,有限责任制度在19世纪初才陆续在各国法律中落脚。在广泛采纳有限责任制度之前,各种团体的成员如无特别授权,自然应当承担无限责任。甚至于到现在,对于什么是法人以及法人包含哪些类型,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创性见解,从而将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相当个性化的问题。比如,德国的法人类型中包含股份两合公司,而股份两合公司由于包含负担无限责任的股东,所以这种公司所承担的并非独立责任。法国和日本的法人类型包含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显然这两种法人根本不可能承担独立责任。意大利、俄罗斯将无限公司、两合公司甚至普通合伙都视为法人[26].面对如此纷繁的法人概念,如何能将承担独立责任为法人资格的“最终标准”?然而这些法人概念的共同特征,都是具备团体性的。可见法人不一定与有限责任密不可分,没有有限责任仍然能组成团体,团体性不一定必以有限责任作为划分个体与团体财产界限的坐标。

有限责任在区分个体财产和公司财产方面,历史上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公司财产的独立,使公司人格独立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然而毕竟有限责任只是部分公司成立后,股东享受的特权,不是团体的固有特征,有限责任是公司成立后,股东权利法律上的效果。公司财产独立,不一定依靠有限责任形式,有限责任只是让人理解的一种便捷方式,也是资产阶级青睐的一种方式,有限责任的特权迎合了资本家组织团体的初衷,符合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因此获得广泛的采用和发展,它和资本主义革命产生的个人主义昌兴密不可分。一方面要人人平等、个人自由,一方面又要划分个体与团体的权利边界。

与有限责任相呼应,法定最低资本制从公司债权人出发,认为注册资本客观上分离股东和公司的财产,可以保证公司的偿债能力,从公司设立之初提出财产要求,把财产独立形式化了。设立一个公司或是一个团体,是需要必要的一定数量的财产,但财产的数量要求和独立性,最根本的初衷是为了符合团体自身的要求,团体之成为团体不同于个体之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个体分离的财产,这种分离是基于意思的实质的分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法定最低资本是其中之一,但法定资本最低额的限制存在许多弊端,而且“更要害的可能是对资本功能定位和认识的不同,毫无疑问,任何国家的公司立法都不可能对公司的责任能力不予关注和要求,不可能放任公司对债权人形成的风险,但这种关注和要求显然主要不是通过资本额的限定来实现的。看来,中国公司法上的资本的确负载太重,我们对资本的要求和期望的确过多,由此导致的结果则是超越现时许多中国公民的投资能力,阻碍或剥夺了许多投资者开办公司的机会”[27].这种法定资本的功能定位错误,根源就在于混淆了个体财产与团体财产区分的本质要求和法律上体现这种区分的形式要求。固化法定资本的职能,进而夸大。这又引起了公司法上出资的另一重要问题——出资形式问题。我国现行公司法排除了股权、债权、劳务等形式的财产作为出资,根本原因就是未能从公司设立所需要的财产条件的本质上思考,依我的认识,团体性所需要的财产要素,只要是在意思的支配之下,不同于个体财产,形式上能有让人区分的途径,即为已足。至于出资的数量和形式,不必作呆板的规制,因为真正起到运转顺畅、清偿债务作用的是团体的资产[28],资产信用需要我们具有比资本信用更抽象的理解,资产是和团体中的组织关系、意思相结合的,是组织关系在财产上的体现。资产是运动变化的,符合组织体是动态组合的法人本质。

综合看来,公司设立所需要的主体条件、财产条件、组织条件、经营条件和设立行为条件等,无非都是为了满足团体性的要求,都是团体性在法律制度上的表现。团体性的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是其本质上的依据。姑且不论这些条件设立的科学性与否,本质上,主体条件和设立行为条件是为了满足团体的意思要素,财产条件是为了符合财产要素,而组织条件和经营条件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财产要素,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组织关系的物质要求。

当团体成立时,其中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是互相融合,形成动态的统一体。意思是确定作用于财产和组织关系之上,指引团体的目的和方向;财产是受意思支配的财产;而组织关系是围绕着意思和财产产生的一系列关系。要素之间互相渗透、影响,而不是刻板地各自为政。形成动态的流转关系,这才是团体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就像资本家的资本一样,只有运动才会增值。“动”的关系在生活中本没有任何问题,在我们思维观念中的抽象也是轻而易举,但当法律欲

以成文的形式加以规制就产生了问题,这是法律作为工具的局限。尤其是设立时状态的认定,更为艰难。但我们没必要死守这种对公司设立之初就进行规制的思维定式,公司运行时的实质状态才是最真实和重要的。虽然设立时加以规制,从经济方面考虑,对管理者来说是最便捷的方式,但往往会失之偏颇,无法体现公司的实质状态。作为立法者更应该从公司运行方面考量公司整体的状况,进行调整,以其他制度的周密来引导公司财产的独立并受个体设立公司意思的支配,以机构设置或程序设计保证公司团体的组织关系围绕意思和财产进行,以及具备相对的规模和稳定性。

以一人公司制度为例,对一人公司持承认态度的不少国家都对一人公司的一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而加以规范,规范的角度是全方位的,规范的重点却在财产的独立上。因为财产独立在客观上容易被人们所认知,标准容易被确定,更重要的是财产独立符合资本主义团体与个体分离的价值观。

“自1925年列支敦土登首开以公司立法的形式承认一人公司设立和存续之先河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修改公司法,对一人公司予以承认,至1995年,至少已有23个国家的公司法赋予一人公司之合法地位。同时,这些国家又都无一例外地在公司法中加强对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29].如相继导入最低资本金制度,强化资本充实义务,严格资本维持制度,坚持登记、公示及必要的书面记载制度,以及明文规定一人公司股东无限责任等。然而即便如此,一人公司之被滥用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故而使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此领域中大显身手。在一人公司的特定场合下,因缺乏有效约束,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一人股东滥用的可能性,远远超过非一人公司的场合。一人公司是否存在法人格滥用或法人格形骸化现象,应以客观标准加以判断。通常有以下因素必须考虑:“⑴一人股东全部或大部分控制公司的经营权、决策权、人事权等;⑵一人股东与公司之业务、财产、场所、会计记录等相互混同;⑶公司资本显着不足,即一人公司之股东无充足资本就从事营业,根本无法负担公司经营风险和公司债务,若允许该股东以如此薄弱之财产而摆脱其个人责任或母公司责任,实属不公平;⑷诈欺”[30].

当一人公司与其股东或者全资子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发生全部的连续的财产、业务混同,这不仅严重地背离了分离原则,而且也导致公司与股东人格差别客观上不明了,财产的独立化与权利义务归属点的法技术不对称,法人独立存在的外部性根据丧失。由于法律技术的局限,从客观的角度,一般认为,公司的经营场所与股东的居所混合使用,或者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经营场所为同一场所,是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混同主要表现。根据这些客观的外在表现,就可以对股东施以一定的处罚或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是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应用,事实上任何公司都可能存在人格混同的问题,都有法人格否认适用的余地。法律在关注公司的时候,不停的寻找个体和团体区分的最佳工具和标志。然而总是不尽人意,只好用其它的手段作为补丁了。所有防止一人公司弊端的措施都是制度防止实践中对公司法人团体设立意思的背离,这正与法人的本质相吻合而不是对法人团体性的抛弃。一人公司财产条件的要求和其他公司一样,都需要客观上达到与个体财产分离的效果。

经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回到《公司法》第19条,关于公司设立条件的规定,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这些条件的设立都是制度对个体与团体区分的防范,都不具备终极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推进,经济形式的复杂化,知识的增强,人们观念上普遍认知能力的提高,制度的设计必将更加周密和合理。现有的设立条件不是不可变更的真理,不变的是立法者制定公司制度的初衷——对团体进行规制和调整,对个体与团体进行区分。因为立法者看到了团体的强大作用,但同时对设立团体的意思发出者充满不信任。我国《公司法》于1993年12月制定通过,已逾十多年之久,1999年12月修改的时候,也只涉及国有独资公司增设监事会和高新技术股份公司两个条款。[31]规定的这些设立条件,部分已经跟不上公司团体发展步伐。股东法定人数的规定、股东出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以及对应的第20条、第23条第2款、第75条、第78条,都已经到了推敲更新的时候了,而更新的依据无疑需要从与个体区分的团体性出发,以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的标志要素作指导。

第三章权利能力在公司法中的应用——公司的权利能力范围

第一节权利能力与法人本质的关系

一、法人的权利能力

团体成为法人后即具有“权利能力”,享有人格。大多数学者给权利能力的定义为:“人作为权利和义务承受者的特性”[32],或“能够作为民事权利义务担当者的法律资格”。根据前面第二章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法律赋予团体以权利能力是通过种种的设立条件加以要求,而这些条件表现的都是“团体性”。但是法律确认团体具备权利能力时一般只规定最低的标准,通过这个标准的都具有人格。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只要通过一定标准的团体,享有的权利能力就没有差别了吗?也就是权利能力有没有大小范围的问题,根据什么样的标准确定范围的问题?

民事能力可以枝分为权利能力、意思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等四种类型,惟“权利能力”属描述主体地位的概念[33].民法主体制度的设计,“以‘类’的限定和抽象整体设计是民法的设计特点。民法适用中的具体主体问题,其实是民法主体特定化问题。作为类的民法主体,是抽象的概称,在适用民法的时候,只有特定化才能获得具体指称,从而为完成民法作为应然世界获得现实实现所需要的具体主体条件。民法主体的特定化同时。民法权利和义务也必须进行特定化,否则民法实现不能获得具体内容条件”[34].权利能力就是从“类”主体到具体主体的桥梁,把抽象主体特定化的第一步,就是赋予主体权利能力,具备享有法律设定的权利义务的基础。从权利能力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团体性在法律规制团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二、权利能力的法技术设计

我们可以把主体制度形成看作是以“区分”为特征的法律技术设计过程。可以设想,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以法人观念和个体观念的同时存在为基础,人们有了认识把个体与团体相区分,于是得出自然人个体和团体,自然人个体相互区分,于是有的自然人是主体,有的自然人成了奴隶;团体与团体相互区分,于是有的团体成了法人,有的成为非法人团体。在这当中,权利能力出现在个体与个体区分、团体与团体区分的时候,作为一个标准、作为一个界线。

权利能力总是与一种可见的标志相联系的,使其与具体的制度衔接,比如个体与个体的区分,在古罗马是以身份为标志。“只有家长才有法律上的人格,才能作为权利主体,对于家属和奴隶,家长可以任意出卖或杀戮”[35].“家长”身份就是权利能力标志。以权利能力区分了主体与非主体之后,就要进一步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主体的当然权利,巩固区分的实质意义,于是古罗马人赋予了主体自由权、市民权和

家族权[36].到了近代,权利能力的制度标志以“出生”取代了身份,个体只要出生即具有权利能力,以至人人具有权利能力,自然人主体不作资格上的、只作行为法律效果上的区分,于是法学家们发展出了“意思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等概念作为权利能力的补充,罗马的家父制度下是不需要这三个概念的。权利能力本来具备区分主体权利内涵的功能,到近代由于“出生”的标志而丢失,每个自然人因出生均享有了权利能力,在自然人的领域,权利能力失去了区分的功效。于是出现了意思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等等,作为生物体主体之间因智力、行为等的不同在法律上调整结果的区分,这是主体内部的区分而不是区分主体与非主体了。意思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都是权利能力的派生物,是权利能力失去原有的法技术功效后,对权利能力涵义变化的弥补[37].

与自然人相对应的是团体与团体的区分,权利能力再一次充当界碑的角色,却有了更多的困扰。一方面,有权利能力的成为法人,没有的成为非法人团体。权利能力作为法人的标志要比自然人更复杂,用什么标准区分法人与非法人团体是件煞费苦心的事,和自然人一样,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德国是以“登记”或邦的“许可”作为权利能力的标志[38].标志不甚恰当会引起许多问题,实践中相当数量的非法人团体也是需要登记或许可,因此法人与非法人团体在实践中的区别成了大难题。另一方面,法人仍然沿用了自然人“意思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概念,但是不同的是,各种法人之间不再区分这三种能力的差别了,它们甚至被误用作了法人与非法人的区分,事实上它们本用来是区分主体与主体的。当这三个概念失去原来的区分功能后,其存在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更严重的后果是,却没有相应的区分概念来替代它们,来区分法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权利能力也仍然只有形式上的标记,不能具体化法人的主体权利内涵,致使法人与非法人的区分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在法人领域内成为了简单的符号,法人与法人、法人与非法人的区别徒具形式,不具有区分团体与团体的实质内容,徒有虚名。所有的重担都由权利能力独自承受,权利能力自身却没有很好的调整,充实丰满的内容。权利能力在自然人和法人之间运用转换的错位使法人与非法人团体实质上的界限模糊,成了立法者当前无法治愈的痼疾。

权利能力本身应该是个周延的概念,法律逻辑上,其重要的理论内涵理应确定而丰满,权利能力是法律制度赋予的,其价值在于制度上具体权利义务范围的充实。连接主体和权利义务,使主体成为权利义务的归属点。制度对主体赋予权利能力即意味着对非主体权利能力的剥夺,权利能力的内涵越丰富,主体与非主体法律上的差异越明显。然而制度是有其自身的惰性,总是容易形式化,这就使得主体制度的许多纠缠成为可能。总之,在整个主体制度设计的过程中,权利能力是从抽象的法人观念到具体的法人制度的技术桥梁。

三、权利能力和法人本质的关系

可见权利能力和法人本质密切相关。法人本质是法律对团体的态度和确认。就法人而言,权利能力是联系法人观念和法人制度的一个技术问题,法律对团体的态度和调整通过权利能力这个工具得以体现,团体具备了权利能力就成为法人,团体的权利能力有无问题就是法人的本质问题。“人之成为人以及与此相应而生的权利能力是由实在法规定的”[39],主体资格决定权利能力的有无,权利能力是赋予主体资格法律上的效果。在法律调整团体过程中,权利能力作为法技术而言,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主体的人格标志,一是主体之间的能力差距。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是通过团体性要素的规制而达成的。

法律赋予主体权利能力时,必须要依赖主体的本质特征,从主体的基础要素出发区分权利能力的大小等级。法人的本质是团体性在法律上的体现[40],法人主体的基础要素就是法律确认的团体性要素。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法律根据团体性对团体作出评价的结果,也是根据团体性要素而来。我们可以认为团体性基本要素是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基本要素具有质与量的要求,质与量的具体不同,引申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外在表现正是法律设计技术的出发点,法律通过设计体现这种差异。

第二节权利能力在公司法中的应用——公司的权利能力范围

公司的能力问题,学术上颇有争议,论争的焦点存在于用法人制度中权利能力问题对公司的解读。公司的权利能力是平等还是有差异,论述不一。实践中往往也涉及公司的某一行为是属于其权利能力还是行为能力范畴的困惑。权利能力在公司主体之间没有有无的区别,但是却有范围和大小的区分等等。这些问题也和法人本质一样,关系到公司法人团体性的认识。

一、关于公权利能力平等

对于法人的权利能力是否平等问题,学者观点迥异。有认为:自然人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法人的权利能力则具有差异性,不同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不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具有广泛性,而法人不能享有自然人能够享有的某些民事权利,故法人的权利能力要受各种限制。[41]着名法学家江平教授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因其自身地位和社会职能的不同而各自相异。市民社会中自然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因而权利能力范围也是平等的。团体人格的出现就是以其人格不平等为前提。所以,其权利能力范围也是不平等的”,“公民的权利能力平等,而法人的权利能力不平等”[42].有的学者却认为法人权利能力不平等的观点是错误的,“私法上的法律人格为民事主体资格,即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民法上的平等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人,也适用于法人,此为无需论证之理”。认为持法人权利能力不平等观点的人犯了混淆“权利能力”概念运用的错误:“当谈及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时,其指的是作为人格的‘抽象意义上’的权利能力;而当谈及法人的权利能力时,却指的是其享受权利的‘具体意义上’的权利能力。将自然人的主体资格与法人享有具体权利的资格相比较,当然会得出种种‘不同’结论”[43].

综合法人权利能力平等与否的不同观点,归纳其各自的合理性因素,并结合权利能力法技术设计特征。笔者认为,所谓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是从民法主体的总体特性出发,把权利能力抽象化,并上升到人格高度。赋予其人格背后的价值内涵,不但自然人权利能力平等、法人权利能力平等,而且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也是平等。然而“平等”是价值概念,是观念上的抽象概念。分为参与机会人人平等和权利能力人人完全,即使是自然人,“这里的平等,实际上只是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平等,而不是实质上的平等。”对于权利能力人人完全,也应“从其法律伦理价值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机械地理解。事实上,人的权利能力,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彼此同一,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丧失继承权的人,与其他正常人的权利能力的人实际上毕竟有其差异”[44].

法律制度上的

调整需要与具体的权利义务相联系,对主体之间的状况差异有所体现。因此,权利能力的涵义具有了价值上和逻辑技术上的双重性。一种是抽象意义上的,表达主体的资格状况;一种是具体意义上的,就是主体享有具体权利的能力。抽象的平等只具有口号意义,制度的意义在于落实权利被主体享有。看制度上具体的权利能力是否平等,应从各类主体之间的比较评判。每个自然人主体因出生取得权利能力,但现实中因成年、幼年或其他种种身份、资格问题,享有法律为自然人设计的所有权利的能力,必然存在许多差别,因此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也是抽象意义上的,具体的权利能力必定不等,只是为了屈从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把权利能力平等作为一个里程碑,重新创造出行为能力、意思能力等等进行弥补。法人也是如此,法人因登记或其他途径获得主体资格时,各类法人成立的同时就具有种种差别,能力各异,所以法人具体意义上的权利能力是有差异的。苏联学者为迎合计划经济的需要,曾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是“特殊的权利能力”,正是从具体意义上看权利能力[45],而不顾及抽象意义上的人格价值。权利能力人人平等一说,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赋予的价值内涵,抽象了权利能力的概念,然而具体意义上的权利能力区分是制度设计不可避免的。权利能力抽象意义上平等的追求和具体意义上事实权利能力不平等之间的断裂,实质上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权利能力具备抽象和具体双重的涵义。

二、权利能力范围

主体的本质要素跟权利能力范围密切相关,权利依据主体的特质而设,划分相互间的边界,权利能力范围当然受主体性要素的影响。比如自然人的本质包含生物体的人和身份两个基本要素,那么具体的权利能力范围就会根据这两个要素而享有特定的内容。“人身权是以自然人的主体性要素为客体的权利”[46],正是由于自然人的独特主体性要素,人格权中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肖像权、身体自由权、生活秘密权、贞操权、精神纯正权等,身份权中的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都为自然人所特有。财产权中因自然人身份发生的如扶养赡养请求权、继承权等也属自然人独有。

从这些具体权利上,我们更容易理解权利能力和权利能力范围的概念和关系。对具体权利享有的能力和限制就产生了权利能力的范围问题,权利能力范围是具体权利能力的外延。就具体意义而言,权利能力平等,必然意味着权利能力范围的相同。每个自然人主体权利能力平等,那么所有自然人可以享有的权利应该是相同的,做到这一点,必须自然人的主体性要素是平等的,生物体的人没有差异:老弱病残、聋哑智障,均一视同仁;身份也没有等级贵贱,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高官显贵、家父家子都没有任何差别。事实中,这不可能做到。如今的就业招聘,就连身高稍矮,也会受到歧视,不用说智力低下或有残疾的弱势群体了。法人也是一样,如果法人的权利能力平等,每个法人可享有的权利范围应该是重合的。事实上,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差别极大,法人的本质是具有团体性,团体性要素包含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三个要素的不同就会形成团体与团体之间本质上的差异。确定的意思必然分明、财产的多寡必然悬殊、组织关系的复杂程度必然差距,造成法人在人力、财力或是目的上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截然不同。因此,从具体的意义上,法人权利能力是不等的,有些观点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自然人权利能力相比只是特别的权利能力,正是对法人只从具体的角度看待,而没有抽象适用。

我们不愿意抛弃自然人权利能力平等的美好愿望,因为它负载了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果:人人平等,所以我们忽略自然人本体和身份的差异,让权利能力蕴涵了人文的气息,对事实的不等视而不见,这是一种价值追求。当然,我们也可以忽略法人的本质要素的差异,让每个法人都能去做保险、开银行,让每个法人都能上市、发债券,立法者不作这样的选择,也是一种价值选择。是让法人之间有差别,还是让每个法人平等进军各个行业?我以为,我们以法人的本质要素去划分法人的能力时,就接近了事实的真面目。

第三节公司权利能力范围设计的法理基础——团体性要素

对于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各国法律一般都有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法人的权利能力。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受到以下限制:其一,性质上的限制。即凡以自然人的天然性质为前提而为自然人专属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法人均无从享有和负担。如人身权、财产权中基于自然人的身份发生的赡养请求权、继承权等等;其二,法律上的限制。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到法律和行政命令的限制。如国外立法例普遍禁止有限责任法人充任其他法人的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人,同时,除依法律或者章程规定以保证为目的的事业者外,法人不得担任保证人等;其三,目的上的限制。即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以其事业目的所必要为限。在登记设立法人,该范围须经过登记官署的核准。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47]

法人的这些权利能力限制,不独大陆法系,就是英美也有相关规定。这些规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规定?笔者认为,传统理论并不能从本质上说明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些限制是从法人本质的团体性出发,根据团体性的要素,分别限制法人的能力,总体可以分为:意思限制、财产限制和组织关系限制。这三种根据法人本质团体性要素,划分的对公司、法人的权利能力限制,可以包含传统民法理论对法人权利能力性质、法律和目的的限制,并可以总体上概括传统理论没有涉及的其他的限制。从我国公司法制度,结合其他相关规定和民法理论,可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意思限制

所谓意思限制,是根据设立公司时,投资主体设立公司法人的确定意思,从而对公司法人成立后的权利能力产生的限制。目的上的限制归于意思限制的范畴,意思可以分为表示行为、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行为意思及表示意识,每一层都可能对公司自身形成限制。前文已经做过论述,公司中的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三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意思作为“人”的因素,支配着财产和组织关系。团体的形成必须有鲜明的目的性,否则团体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目的意思于是就凸现出限制公司法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示行为、行为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意识在理论上也可以对公司、法人形成限制,但由于各自的内涵不同,限制体现的形式和强度也可以不同。法律认知“意思”,是从形式上获得的,投资者设立公司的意思按照法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之后,意思表示的很多要素便已经体现完毕。如按照法定的程序申请、登记等等,就是对表示行为、行为意思及表示意识的限制。投资者选择独资企业或是有限责任公司或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有个法律上的预期,这是效果意思的体现。目的意思比较突出,呈现在公司的章程中,附着于公司的整个存活期间,并通过法律肯认的形式使其成为法人自己的“意思”,约束法人的行为,因而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目标。

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公司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并经公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可以变更其经营范围”。公司的章程是公司意思的集中体现,经营范围负载着公司设立的目的意思,“在我国,对于法人经营范围的限制,即为法人目的的限制”[48].也有学者认为,“公司法人原则上与自然人一样得享有同等之权利,承担同等之义务,实无因目的而受限制可言”[49],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权利能力抽象意义上的概念和具体意义上权利能力的概念,也没有实践基础,就是英美法系也对公司的目的进行限制。美国的州公司法发展历史中,目的条款是典型的基本传统[50].

对意思的限制或目的上的限制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经营范围条款、目的条款具体适用的效力不同认识。就肯认法人享有权利的范围应受其目的的限制而言,对法人目的的限制性质产生的学说主要有四种:[51]其一,权利能力限制说。此说认为,公司法人目的所生的限制,是对法人权利能力的限制。目的范围外的行为,法人无人格,因此是无效的行为;其二,是行为能力限制说。此说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仅受其团体性质和法规的限制。法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其目的的限制仅为对其行为能力的限制。依该说,法人目的外行为,类似于欠缺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超出其行为能力范围所实施的行为,事后得因某种原因补正而有效;其三,代表限制说。此说认为,法人的目的仅为法人机关对外之代表权的限定范围,因此,法人的目的之外实施的行为,应属法人机关超越代表权限范围的行为。该说认为,法人目的外实施的行为构成对其代表权的超越,但其越权行为得因事后经法人追认而为有效,或者因表见代理的适用而有效;其四,内部责任说。此说认为,法人目的的作用,不过在于决定法人机关在法人内部的责任而已。依此观点,法人章程所确定的法人目的,仅为一种内部约束,于法人外部并不发生任何效力。

笔者认为,公司法人成立必须满足本质上的要件。意思要素是其中之一,具备确定的意思是法人权利能力获得的前提,意思的限制当然是对权利能力的限制。不过这里的限制,只是具体意义上享有权利的能力限制,不影响公司的人格问题[52].确定、真实的意思外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但法律也可以允许意思要件的补足。比如,公司通过修改章程中的经营范围,使公司的行为符合目的。这牵涉到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即意思的形式及其被法律认知和许可的程度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美国的“越权原则”争议由来已久。19世纪的美国,法律规定公司的设立必须有具体的目的,往往只允许一个确定的目的,办工厂就办工厂,做买卖就做买卖。但20世纪中叶以来,各国在公司立法中都有放松或废止目的范围限制的趋势,美国1984年《模范公司法》允许公司设立以“一切商业目的”或“从事所有合法的商业活动”,法律认可了这种宽泛的意思限制[53].法律对意思表示的形式及认可的程度,是价值上的选择。有人认为这种限制如此宽泛,就相当于没有限制,何不取消,以免侵害不注意第三人的交易安全。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因为意思要素是法人设立、成立、运转中自身需要的本质要素,对意思的限制有可能客观上会对交易安全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决不是它的本来面目,意思限制标明任何团体的存在都是有目的性的、是有价值的存在。

二、财产限制

公司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受财产的影响也非常突出,我们评判一个公司的实力,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依赖公司财产的多寡。立法者往往认为财力雄厚的公司,更讲信用、更易完成艰难的事务,是有其一定道理的。比如修铁路、建三峡大坝,没有相当规模的财产总量,根本不能达成,无从着手。财产也是团体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财产的数量要求,当以能完成投资者的“意思”为底线。团体成为法人,是经过法律的筛选,法律根据团体的目的,再衡量所投入的财产是否充足、建立的机构是否称职,综合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赋予法人资格。什么样的标准才是适合的?这是个难题,需要社会学的协助,作广泛的、符合实际的调查,才是根本的途径。然后根据这个结果,法律才能切实的规定。

以我国《公司法》第23条规定为例,该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时候,就把要求的资本数额和经营范围相联系:“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三十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十万元。”我们姑且不论以最低法定资本的形式,是否能保证公司的财产能为公司的目的运转,是不是资产信用更能体现公司的财产本质?这种根据公司目的设立最低资本数额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了保证公司有财力完成其事务、能够偿付因其事务产生的债务。一般而言,公司的财产越多,公司的权利能力范围就广泛。粗略查点一下我国相关法律条文,更易体会这一点。《公司法》第161条第1款:“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第152条第2款:“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证券法》第121条第1款:“设立综合类证券公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亿元,……”,122条:“经纪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千万元”,《保险法》第73条:“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