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发展史_第1页
分析化学发展史_第2页
分析化学发展史_第3页
分析化学发展史_第4页
分析化学发展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化学进展史验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石:实行自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留意和把握的固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如水银又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人们初步对不同物质进展概念上的区分,用感官对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始的分析化学。在古代主要是其上划痕颜色和深度来推断金的成色.l6世纪初,在欧洲又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进展。l6世纪,化学的进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学时期“。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争论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争论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168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1627—1691)编写了一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波义耳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这一时期的湿法分析从过去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为主,进展到广琵应用化产生做了预备。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进展.要求供给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进了分析化学的进展。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争论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种争论从定性检验逐步进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析.其中干法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复原为金属单质.但这种方法能够复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到了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家贝格曼(TorbernBergman,1735—1784〕在《有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别出来,假设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展换算了。“世纪,元素如雨后春笋般消灭,加之矿物组成简洁,湿法检验假设没有丰富的阅历和周密的检验方案,想得到精准的检验结果明显是格外困难的。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fafChristian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一书中指出:为了使湿法定性检验的问题简洁化和削减盲目性,应进展初步试验.1829年,德国化学家罗塞〔HoinrlchRose,1795-1864〕首次明确地提出并制定了系统定性分析法。1841年德国化学家伏累森纽斯〔CarlRemegius后来又得到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A.Noyes〕的进一步精细出了制造性的见解.他还将缓冲溶液、金属置换、络合掩蔽等手段用于解决这些问题。随着过滤技术的改进,有机沉淀剂的应用,加热、净化、重结晶、高精度分析天公正方面争论工作的进展.使重量分析的准确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耗时长,这就使得容量分析快速进展。依据沉淀反响、酸碱反响、氧化一复原反响及络合反响的特点,相应消灭了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氧化一复原滴定及络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法国物理学家兼化学家盖吕萨克(Gay—Ilac,1778-185o)应当算是滴定分析的创始人,他继承前人的分析成果对滴定分析进展深入争论量法至今仍在应用。在各种滴定法中氧化一复原滴定法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碘量1853年赫培尔〔Hempe1〕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这一方法的建立为以后一些重要的间接法和回漓法打下了根底.沉淀滴定法则在盖吕萨克银量法的启发下,连续有了较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是1856年莫尔提出的以铬酸钾为指示荆的银量法,这便是广泛应用于测定氯化物的“莫尔法”。1874年伏尔哈特(TVolhard)提出了间接沉淀滴定的方法,使沉淀滴定法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络合滴定法在该世的指示剂进展不大,直到70年月,酸碱滴定的状况仍没有重大转变。只是当人工合成指示剂问世并开头应用后,由于它们可在一个很宽的pH范围内变色,这才使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显上具备了现有的各种形式。因而,这一时期堪称为滴定分析的极盛时期。世纪末,分析化学根本上照旧是很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物质组成的技术I’q科学,很多分析家认为是以著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oln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学的科学根底》的1894年为纪元的.20世纪初,关于沉淀反响、酸碱反响、氧化一复原反响及络台物形成反响的四个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分析化学家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因此,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分析化学进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2O世纪以来,原有的各种经典方法不断充实、完善。直到目前,分析试样中的2O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和科研的进展.分析的样品越来越简洁,要求对试样中的微量及痕量组分进展测定,对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以化学反响和物理特性为根底的仪器分析方法逐步创立和进展起来。这些的分析方法都是承受了电学、电子学和光学等仪器设备,因而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所牵涉到的学科领域远较19世纪时的经典分析化学宽阔得多。光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层法相继产生并快速进展。这一时期的分析化学的进展要受到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广.7O年月以后.分析化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测定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于降低测定下限、提高分析准确度上.并且打破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利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其它学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待测物质的组成、组分、状态、构造、形态、分布等性质进展全面的分析。由于这些非化学方法的建立和进展.有人认为分析化学已不只是化学的一局部,而是正逐步转化成为一门边缘学科——分析科学,并认为这是分析进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分析化学的要求学快速进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与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