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_第1页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_第2页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_第3页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_第4页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感动中国教师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老师人物事迹1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魏玲说:“德与学是老师最重要的两项素养。无学无德,同学厌恶你;有学无德,同学敬畏你;有德无学,同学怜悯你;德学兼备,同学才会拥护你。”

关爱同学,教书育人

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她认为爱与责任应当是师德的灵魂,对同学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她始终抱着对同学的爱心,坚持做同学的伙伴。她所教的专业每年都有二表B的同学,这些同学思想活跃但学习缺乏自信,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舞,有一次她在班级鼓舞同学报名参与全国的ERP竞赛,一表班的同学报名特别踊跃,二表B班有一个平常上课很仔细的同学迟迟没报名,课间时魏玲特意问他,你为什么不报名参赛,他说:“老师,我不行,参与也得不上奖。”她说:“你都没参与,怎么知道你不行,我觉得你行,至少应当去试一下。”在她的鼓舞下,这名同学报名参与了,而且经过培训、选拔,代表学校参与了全国赛并获奖,并因此保送了讨论生,今年毕业找到了抱负的工作。毕业前他找到魏玲说:“老师,感谢您,没有您的鼓舞我不会去参与竞赛,更不会保送讨论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却您当时鼓舞她报名时那期盼的眼神。”她深深感觉到,老师的一个鼓舞真可以转变一个同学的成长轨迹。

前年冬天,一名同学生病住院,她得知消息立刻去了医院病房探望,去医生那里了解病情,医生还以为她是家长。她每天都抽空去医院探望同学,还给同学带去可口的饭菜,当她把削好的苹果递到同学手里时,同学落泪了。由于病情需要等同学稍缓解就去上海就医,一月的哈尔滨天寒地冻,为了不加重同学的病情,魏玲亲自开车把他送到了机场,又和他的家长联系在上海接机。经过在上海的治疗,同学身体慢慢复原,后来在给她发的短信里一贯称呼她魏姨,这名同学说:“我感觉您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亲人。”

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很多的人为这个世界悄悄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充满,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楚,有泪可流,却觉得美满。”魏玲说,她或许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她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同学们孤独默寞或是踌躇满志时,间或还会想起:在他们的夜空中,曾有这样一抹光亮陪伴同学们走过人生的一段历程。

加强才学,精深业务

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身为人师无学即是无德。要做受同学欢迎的老师,就需要德才兼备。只有做到学识广博,专业精深,才能吸引同学,才能受到同学的敬佩。她觉得,上好每一节课,是老师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责任。提高教学水平,不仅仅要课讲得生动,更要着重讲课内容的实效性,理论当然重要,怎样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重要,能用最简约的方法,最精练的语言教会同学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这条路上,她一贯在探究,一贯在努力。

她特别重视同学的创新、实践技能的培育,指导同学完成3项国家级高校生创新性试验项目。连续8年指导同学参与全国高校生ERP软件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同时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因成果优异,她带的队伍被同行称为“梦之队”。

近年来她一贯坚持教学讨论,将教学阅历和体会总结、凝练和提升。作为课程负责任人的“ERP原理及应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这也是黑龙江省内唯一的1门同名精品课,主编出版了科学出版社教材《ERP原理与应用》。主持了2项省教学讨论项目,主持获得了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发表教学讨论论文1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4篇。

魏玲说:“我是一名一般老师,只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工作。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与她共事的老师予以我的援助,更要感谢我的同学给了我做好教学的动力。”德学兼备的她始终心怀感恩。为了自己最为喜爱的教育事业,她,从未停止。

感动中国老师人物事迹2

方宣平,男,现年56岁,上犹县社溪乡人,现在杰坝乡中洞教学点任教,自1981年来到杰坝乡中洞学校任教以来,三十年如一日,一贯用朴实的心灵和执着的追求谱写着一曲曲扎根山区、乐于奉献的山乡赞歌,让青春和生命在大山深处闪光。

“我自己的事小,同学的事可是大事,同学的学习怎能耽搁?”

1981年,正直壮年的方宣平放弃了家乡舒适环境,告辞了妻子儿女,从上犹县社溪乡来到崇义县杰坝乡长潭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杰坝乡地处崇义最偏远的山区,距县城近50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起初的学校是曾经的养猪场,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现年56岁的方宣平却将这里的山山水水与同学铸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一口气扎根32年。1998年的一天,方宣平老师得到了妻子病危的消息,当他急匆忙忙赶到上犹家里的时候,心爱的妻子已经永久离开了他,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楚没有打到我们顽强的汉子,略微处理好妻子的后事之后,又赶回了离家一百多公里外的学校。“我自己的事小,同学的事可是大事,同学的学习怎能耽搁?”这是方宣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妻子的过世,让原本完好的家庭变得不再完整,压在方老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家人的生计,尤其是还有上学的儿女,无人照看,只好把他们寄养在亲戚家里。孩子在作文《狠心的爸爸》写道:“爸爸,你是一个狠心的爸爸,别的孩子有爸爸来接送,有爸爸妈妈陪着散步,试卷上有爸爸的签名,我是多么倾慕啊!可是你呢,一个学期在家的时间有几天,我想和你说说话都是那么难啊!爸爸,你能多陪陪我吗?”每当想起这些话,他也曾想过回家,去照看年小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尽到一个做父母和做儿子的责任,泪水也曾模糊了双眼,但是擦干眼泪后,走向讲台的步伐照旧坚决。

“我喜爱中洞的孩子,我情愿在这儿做一辈子的老师”

曾经,在村人的眼里,方宣平或许就是一个“怪人”。1981年,方宣平只有24岁。如花的年龄,却被困在一个离家一百多公里外的.小山村。在那个非常的时代里,他完全有技能有机会走出大山,去外面闯荡,去制造更加绚烂的人生。但看到当时村子里80多名孩子渴求上学的眼睛时,他的心颤抖了。他想都没想,扛着铺盖卷儿回到中洞村做了一名老师。曾有几次,乡里考虑给他换个条件好的学校或者调到乡中心学校任教,但方宣平推辞了,他说:“我走了,谁又能安心在这个地方呆下去呢?苦就苦我一个人吧,我喜爱这里的孩子,我情愿在这儿做一辈子的老师。”

感动中国老师人物事迹3

自1995年踏上教育教学岗位,至今已经14个年头了,记得初为人师,我就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与琐碎,压力与清贫,直至真正站到了神圣的讲台前,我才发觉区区三尺讲台,学问非凡,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表者的种种味道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当老师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教学相长,一辈子促你学在前面;二是为人师表,一生促你严于律已;三是世人仰慕,无论是那个民族,那个时代,尊师是共同的传统;四是奉献的化身,在奉献中永生。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常在劝服同学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劝服自己。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而几年后,那些走出稚嫩成熟起来的同学们如桃李芳香一样的时候,恰恰证明白这一点。

为人师,育人子,这是一副重担,更是一份责任,身为老师,我做到了:

一严而有爱

作为老师,我爱我的同学。我深深地懂得,老师对同学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对全体同学。老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能量,为此,我用我的爱心感召着同学。老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可以这样说,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同学。这就要老师要全面地理解关怀爱惜每一位同学,而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切不可有急躁的心情,对同学,我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遗余力。当然,老师对同学的爱,不是无原那么的,而是始终与对同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同等对待每一个同学,尊敬同学的人格。我对同学既不蔑视,也不放纵溺爱,生活、学习的各方面严要求——小到饮食习惯,大到品德修养、学习方法;我着重言传身教,以“一切向我看”的口号影响着所教同学,不用粗暴式的冷处理对待“问题同学”,能换位思索,与同学进行心灵沟通,用爱心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尊敬。

二为人师表

作为老师,我严于律已,为人师表。我能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留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同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素养径直影响着同学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老师的形象径直关系着同学素养的培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同学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老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同学。

作为老师,我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当老师,绝不能误人子弟”,“当老师就要让家长放心,同学快乐”,我时时告诫自己。几年的老师工作,使我深知“要交给同学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这话的深刻含义,因而,我非常留意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的进修提高,我除了阅读一大批国内外的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外,还自己订阅大量的专业方面的报刊杂志,学习好的阅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参与了学习培训,实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备课时,在吸取别人优点的同时,狠下苦功,力求创新。在教学中,把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使每个同学都能进入角色,轻松地学好每一节。特新颖力于课堂45分效率,面对全体同学,切实减轻同学负担。引导同学大胆探究,大胆质疑,鼓舞同学“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来拿”,努力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有人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老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叫师德!

三倾力教学

作为一名老师需要倾力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我始终这样认为。倾力教学,不仅是为人师的本分,更是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保障;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命力,这也就实现了老师自身的价值。作为一线老师,苟不为,何所为?

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是:备课、上课、辅导和反馈。多年以来,我始终坚持备好每一节课,坚守“不备课不上课”的信条;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力求让同学每节课都有收获,不糜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仔细进行作业批改和自习辅导,保证同学学习知识的落实,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穿;收集同学的反馈看法,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立场决断了同学对其的尊敬程度,多年来,我的物理课始终深受同学欢迎,同学常常说:“跟老师学习物理,简约!”我不仅倾力于自己所任班级的教学,而且也努力为各兄弟学校的教学工作作出贡献,我曾多次承受区教育局组织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公开课和河东片的教研示范课,取得了很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