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综述答题模板(一)形成原因分析类(二)综合分析评价类(三)作用意义影响类(四)过程特征描述类(五)评价观点探究类(一)形成原因分析类【题型简介】1.近些高考地理大题中原因分析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分析某地发展××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等。2.在备考复习时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掌握原因分析类答题模式,强化分析能力,在分析该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两点:①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②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解题技巧】1.答题思路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①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②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2.答题规范(1)气候原因分析地理要素影响因素原因分析气温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④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⑤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增大⑥城市人为热源较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降水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植被和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①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干旱少雨②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⑤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对较多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热岛效应、人工降雨等方面(2)河流特征原因分析地理要素影响因素原因分析流量变化降水量的变化或气温变化;流域面积的大小;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较大;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下游的流量变化减小;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河流的流量变化减小凌汛纬度、流向、流域气候①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②有结冰期(气温在0℃以下)水能流量、落差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水位落差大的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自然因素(河流的通航里程、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流域内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数量)①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常年可通航②地形:平原地形,河宽水深,水流平缓,则航运价值大③流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则航运价值大(3)人口变化原因分析人口变化原因分析人口迁移自然原因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具体结合地区特点分析)经济原因迁往经济发达和工资水平高的地区社会原因政策、战争、就业机会和婚姻家庭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等(4)环境问题原因分析环境问题原因分析水土流失自然原因①地势起伏大,坡度大;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如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等土壤盐碱化自然原因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土地沙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植被少,大风日数多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即时训练】(2023·辽宁阜新·统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蒙古高原某地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1263m,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0.5℃和240mm,曾经为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原。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2016年,某团队在该地通过施肥的方式修复土壤,施肥后原本的草类并未恢复,但杂草覆盖率大幅提高。该团队认为提高杂草覆盖率也具备较高的生态意义,待表层土壤性状稳定后,将进一步开展其他生态修复工程。下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1)简述该地区小麦和大麦的种植导致农田土壤退化的原因。(2)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试说明原因。(3)分析该地区土壤施肥后杂草覆盖率提高的生态意义。【答案】(1)频繁翻耕造成土壤水分流失;连续耕种,土壤肥力消耗大;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底部土壤板结;耕作形成犁底层,导致底部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变差。(2)土壤养分不足,难以支撑植被恢复的需求;该地区气候较干旱,生态系统恢复力弱。(3)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弱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下垫面粗糙度,减轻风蚀;为高等级植被的恢复提供条件。【分析】(1)由材料可知,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频繁翻耕造成土壤水分流失;连续耕种,土壤肥力消耗大,土壤肥力下降;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底部土壤板结;长时期的耕作过程中形成犁底层,导致底部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退化严重。(2)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是因为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故而土壤养分不足,难以支撑植被恢复的需求;气候较干旱,生态系统恢复力弱。(3)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风力强;土壤施肥后杂草覆盖率提高,提高了当地植被覆盖率,可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杂草覆盖增加下垫面粗糙度,减轻风蚀;恢复土地肥力,为高等级植被的恢复提供条件。2.(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武昌自古为军事重镇,先人择址蛇山等高地筑城。明代以前,汉水下游为网状水系,并以汉水南支为入江主水道。鹦鹉洲曾是长江武汉段的沙洲,其在干支流汇合处形成,历经数次变迁,对古商业中心——武昌南市的兴衰有重要影响。南宋诗人范成大对此地曾描述“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廛闬(市肆商店)其盛,列肆如栉…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下图示意198年—1732年长江武汉段水系及沙洲状况。(1)推测武昌古城选址高地修筑的原因。(2)分析武昌南市商业一度兴盛的原因。(3)描述图示阶段汉水入江河道及鹦鹉洲的变化,并说明两者的关联性。【答案】(1)利于军事防御;避免水患。(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口众多,市场广阔。(3)汉水来水量减少,汉水南支退化,仅剩北支注入长江;鹦鹉洲逐渐减少,最终消失;关联性:汉水来水量减少使得来沙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长江沙洲(鹦鹉洲)消失。【分析】(1)武昌自古为军事重镇,先人择址蛇山等高地筑城,利于军事防御,抵御外敌;武昌古城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水系发达,水患总多,选址高地修筑有利于减少水患。(2)根据材料显示,武昌南市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和汉水沟通南北东西,交通条件便利;武昌南市人口总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根据材料显示,随着时间的发展,汉水的南北分支发生明显的变化,南支逐渐消退,北支水系减少,汉水水量下降,使得汉水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在长江的流水冲击下,长江的沙洲(鹦鹉洲)最终消失。3.(2023·辽宁大连·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乌伦湖形成于第四纪晚期,由乌伦古湖和吉力湖两部分组成,为北疆最大的内陆湖泊(下图)。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为该湖主要水源,湖水平均深度为8米,距额尔齐斯河2.1公里。湖区鱼类种类丰富,产量占新疆鱼产总量的1/3以上,但原生鱼种类仅7种且总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面水位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乌伦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1)推测乌伦湖原生鱼群种类较少,如今鱼类种类较多的原因。(2)分析乌伦湖原生鱼总量下降的原因。(3)说明从额尔齐斯河引水的生态安全意义。【答案】(1)原生鱼群种类较少的原因:地区经纬跨度小,水温条件差异小,生存环境相似;水深较浅,垂直方向上温度和光照差异不显著;环境相对封闭,外来鱼种(非人工方式)难以进入。如今鱼类种类较多的原因:人工放养外来大量鱼种,增加了鱼群种类。(2)外来物种侵占原生鱼类的生存环境,阻碍原生鱼类繁衍;(外来鱼类争夺食物,食用原生鱼类鱼卵,阻碍原生鱼类繁衍)湖泊水量减少,生存空间缩小;人工捕捞,种群数量下降;湖水矿化度提高,水质下降,不适宜原生鱼类生存;水利设施修建,阻碍鱼类洄游繁殖。(3)增加补给量,提高湖水水位;稀释污染物,降低盐度,改善水质;增加入湖营养物质来源,改善生物多样性。【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北疆最大的内陆湖泊,环境相对封闭,外来鱼种难以进入,鱼群种类增加较少;本地区所处纬度较高,经纬跨度小,水温条件差异小,生存环境相似,生长相似鱼类品种;该湖泊水深较浅,垂直方向上温度和光照差异不显著,自然环境变化较小。如今鱼类种类较多的原因:人类活动干扰,人工放养外来大量鱼种,增加了鱼群种类。(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原生鱼类总量下降,可能与鱼类生存环境改变有关。该地区地处北疆,气候干旱,湖泊面积减少,生存空间减小,原生鱼类数量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抢占生存环境,原生鱼类数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大量捕捞,数量下降;湖泊生态环境变差,水质较差,不利于鱼类生长;人工修建水闸等水利设施,阻碍鱼类洄游繁殖。(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湖泊水位下降,从额尔齐斯河引水增加湖泊补给量,提高湖水水位;水量增加,稀释污染物,降低盐度,改善水质,有利于鱼类生长;同时该河流入湖增加入湖营养物质来源,改善生物多样性。4.(2023·辽宁阜新·统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六甲山脉地处本州岛南部,呈东西走向,最高峰海拔931m。每年特定季节,六甲山脉南坡的神户等城市经常盛行越过六甲山脊而来的“六甲风”。“六甲风”主要出现在夜间,冷锋过境后出现的频次大幅上升。通常情况下,受焚风效应影响,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而“六甲风”却保持寒冷凛冽。左图示意六甲山脉的位置,右图示意“六甲风”发生时的剖面气流状态。(1)判断“六甲风”最常出现的季节,并简述理由。(2)说明“六甲风”未出现焚风效应的原因。(3)分析“六甲风”常出现在冷锋过境后的原因。【答案】(1)冬季。理由: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多冷锋。(2)越过山地的气流初始温度低;六甲山脉海拔有限,气流下沉增温不明显;下沉过程中持续接纳山坡近地面冷空气降温。(3)冷锋过境后盛行偏北风,越过六甲山脉;冷锋过境后气温低,加剧气流寒冷程度;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多晴天,山脊附近夜晚(受地面影响明显,)快速降温,底层空气密度大,易顺坡下沉。【分析】(1)结合图示可知,六甲风为偏北风,日本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符合;结合材料“冷锋过境后出现的频次大幅上升”可知,六甲风和冷锋关系紧密,而冬季冷锋活动频繁,因此冬季出现六甲风的频率最高。(2)结合材料,六甲风来自北部地区,气流的初始气温较低;六甲山最高峰为931米,海拔较低,气流沿坡下沉过程中增温不明显;山坡上近地面气温较低,六甲风下沉过程中易受此影响,保持较低温度。(3)冷锋一般来自偏北风,过境时越过六甲山形成六甲风;冷锋过境后气温较低,加剧气流寒冷程度,利于六甲风形成;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且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山坡夜晚降温快,空气密度大,容易顺坡下沉,利于六甲风形成。5.(2023·海南海口·海南华侨中学校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附近,距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约60km。友谊峰区主要由浅海—滨海相变质碎屑岩和侵入的花岗岩等组成。阿尔泰山喀纳斯流域冰川广布,冰蚀作用强烈,冰川地貌随处可见。喀纳斯湖两侧崖岩林立,断层痕迹清晰,是第四纪冰川和构造断陷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喀纳斯湖形成过程(a—b—c三个阶段)示意图。(1)简析喀纳斯流域冰蚀作用强的原因。(2)简述喀纳斯湖的形成过程。(3)说出喀纳斯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纬度较高,降雪量大,冰川多;山地地形,坡度较大冰川作用力强。(2)该地区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裂带;断裂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在多次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湖盆;冰川堆积物累积,堵塞河道,冰川融水汇入而形成湖泊。(3)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原因:喀纳斯湖的湖水来自冰雪融水和当地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多,且降水丰富;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少。【分析】(1)冰蚀作用强要从冰蚀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当地纬度较高,降雪量大,冰川多;地形上,山地地形居多,坡度较大,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冰川侵蚀作用力强。(2)结合喀纳斯湖形成过程(a—b—c三个阶段)示意图可知,第一阶段,该地区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裂带,断裂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第二阶段,在多次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湖盆,并开始沉积;第三阶段,冰川堆积物不断累积,堵塞河道,冰川融水汇入而最终形成湖泊。(3)喀纳斯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特点要从湖泊补给水源的特征入手分析。喀纳斯湖的湖水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方面,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多,补给量大;大气降水方面,夏季降水丰富,因此夏季水位较高;而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少,大陆性气候为主,大气降水也少,故冬季水位较低。综上,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真题战场】1.(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我国某区域(上图),森林、村寨、鱼塘和梯田等构成了动人的美景,其中鱼塘兼具为梯田储水的功能。该区域甲地的传统村寨食物自给自足;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甲地森林茂密,保护较好;乙地植被矮小稀疏。2019年发生极端干旱事件时,甲地的干旱程度低于乙地,然而地表温度上升幅度大于乙地。下图示意该极端干旱事件对地表环境要素的影响。(1)甲地的村寨中,海拔最低的村寨鱼塘总面积最小,合理解释此现象。(2)与甲地相比,分析2019年乙地地表温度上升幅度较小的原因。(3)从甲地植被覆盖率的角度提出措施,并选择右图中任一与之关联的要素,说明该措施对缓解旱情的作用。【答案】(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汇水面积最大,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得补给水源,无需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2)乙地地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温干燥(干热河谷),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植被所受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较小。(3)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不乱砍滥伐)。“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增加,补给河湖水量增加,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增加。“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蒸发减弱,土壤水分增加(或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分析】(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由于汇水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取充足的补给水源,水资源的补给较为便利,无需修建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由于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由此可知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作物水稻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居民的食物来源充足。(2)乙地位于山地北坡,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干燥,焚风效应导致的干热河谷明显,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植被减少的较少,温度上升的程度小;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乙地植被稀疏,降水减少对乙地植被的减少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植被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也较小。(3)由图表可知该地区地表温度增幅程度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率的高低。对于“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可以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利于地表水分下渗,地下水水量增加,地下水补给河湖的水量增加,使得地表水体面积增加,有利于缓解旱情。“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分下渗,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缓解旱情。“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的荫蔽率提高,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且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含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随之增加,能够有效缓解旱情。2.(2022·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济(GDP)密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气自净能力和地形等是影响大气PM2.5浓度高低的主要直接和间接因素。依据近年来大气PM2.5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山区坝上(Ⅰ)、北京平原(Ⅱ)、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四个区域(图)。(1)分析该地区大气自净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2)推断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大小,并概述主要原因。(3)从人地协调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化对策。【答案】(1)大气自净能力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山区盆地和太行山前平原受到山地阻挡,导致大气自净能力弱;其他区域没有明显地形阻挡,大气自净能力强。(2)山区坝上(Ⅰ)排放强度小,北京平原(Ⅱ)排放强度中等,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排放强度大;山区坝上(Ⅰ)经济密度低,北京平原(Ⅱ)经济结构优,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重化工业比重大、煤炭消费占比高。(3)山区坝上(Ⅰ)可适度扩大现有经济规模;平原各区应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各区推进力度为Ⅲ>Ⅳ>Ⅱ。【分析】(1)题中材料信息可知大气自净能力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华北地区冬季因采暖大气污染严重,地形的阻挡使得风速有明显差异。不同区域风速因受到阻挡地形山区盆地和太行山前平原受到山地阻挡,导致大气自净能力弱;其他平原地区没有明显地形阻挡,风速大,大气自净能力强。(2)根据PM2.5浓度年均图可知山区坝上(Ⅰ)排放强度小,北京平原(Ⅱ)排放强度中等,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排放强度大;根据GDP密度图可知山区坝上(Ⅰ)经济密度低;北京平原(Ⅱ)经济密度高但是经济结构优因而排放强度小;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经济密度较高,其中重化工业比重大、煤炭消费占比高导致排放强度大。(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山区坝上(Ⅰ)GDP密度低,大气环境较好,可适度扩大现有经济规模;平原各区GDP密度高环境污染严重,应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各区推进力度为Ⅲ>Ⅳ>Ⅱ。3.(2022·上海·统考高考真题)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由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形成“多雨少湖”的地域特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判读贵州气候类型与自然植被类型。(2)兴义与都匀降水量大,而毕节降水量少,分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3)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贵州缺水的原因。(4)根据贵州缺水问题,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3)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和暗河,水分流失快;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社会相协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取消高耗水产业,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注重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分析】(1)由图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贵州位于25°N~35°N的亚欧大陆东岸,夏季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典型自然植被是四季常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兴义、都匀、毕节的海陆位置差异较小,且不在海岸附近,受洋流影响小,故本小题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量大;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3)缺水的原因可从水量收支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水量收入主要指大气降水;水量支出有蒸发、下渗、径流排出等。贵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导致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出现缺水现象;由材料“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结合所学喀斯特地貌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溶洞和暗河,水分流失快;由于喀斯特地貌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导致当地水资源短缺;且当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4)由于贵州缺水,且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故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合理化建议可从有利于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保持水土等角度进行分析。贵州可根据本省优势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社会相协调;农业方面,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耐旱耐贫瘠品种,发展节水农业;工业方面,可调整产业结构,取消高耗水产业,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可利用当地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景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4.(2022·上海·统考高考真题)上海昔日很多苏州河和黄埔江沿岸工业遗迹被改造,由生产区域改为生活区域,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后,滨江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在修缮保护业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材料二:上海市工业遗产分布图和上海部分工业遗产的现在功能及用途表。表上海部分工业遗产的现在功能及用途表名称建设时间所在区域现在功能及用途永兴仓库旧址1935年虹口北外滩创意园市南发电厂旧址1879年黄埔世博园区观光塔黄埔码头仓库旧址1900年杨浦申江北外滩公司上海第十钢铁厂旧址1956年长宁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1)据图描述昔日工业遗产分布特征。(2)分析上海昔日工业遗迹沿江沿河分布原因。(3)分析改造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并分析原因。(4)上海一江一河两岸规划建设,暴雨灾害也在城市规划中,分析暴雨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浦江沿岸和苏州河沿岸;其中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分布最集中。(2)沿江沿河分布有充足的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生产;水运便利,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3)前:工业用地;后:风景绿化用地、文化艺术用地、仓储用地。原因:工业生产和污染物排放对城市大气和水环境污染严重,改造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工业向上海周边进行转移;上海土地价格上涨;工业产品运输,加剧城区交通拥堵;工业用地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增加酸雨概率,改造有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和酸雨的影响;改造适应上海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促进上海高质量发展等。(4)危害:淹没两岸低地,加剧城市内涝;扩大水体污染范围,易引发危房倒塌,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示对暴雨监测预警水平;加大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提升调洪蓄洪能力等。【分析】(1)读图可知,上海的工业遗迹多沿黄浦江和苏州河分布;集中在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空间分布不均。(2)河流可以为工业提供水源和水运。昔日工业遗迹沿江沿河分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可以保障有充足的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生产;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水运便利,水运价格较低,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3)读表可知,改造前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永兴仓库旧址、市南发电厂旧址等工业用地;改造后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北外滩创意园、世博园区观光塔等风景绿化用地、文化艺术用地、仓储用地。起源于可从减轻环境污染、政策要求、产业调整、工业运输、地价、城市定位等方面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造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随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政策调整,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造成工业生产成本上升;上海城市定位,要求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工业向上海周边进行转移;随经济的发展,上海土地价格上涨,工业成本增加;工业产品运输过程中交通工具的使用,会加剧城区交通拥堵和城市大气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废热的排放,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废气的排放,可能增加酸雨的概率,改造有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和酸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改造更能适应上海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促进上海高质量发展等。(4)暴雨灾害从淹没土地、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危房倒塌等方面分析。暴雨灾害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淹没两岸低地;河流水流速度减慢,加剧城市内涝;扩大了水体污染范围,可能引发河流沿岸的危房倒塌,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措施从科技投入、基础建设、海绵城市减少等方面说明。加大科技投入,利于气象卫星提升对暴雨监测和预警的水平;加大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排水基础设施,提升排涝能力;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蓄水面积,提升调洪蓄洪能力等。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2)两地所在区域均位于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答案】(1)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年降水量大。(2)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地处板块交界附近,有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有大量松散的冲积物;山地降水集中。(3)那波利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那波利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析】(1)特点:比较两幅气候资料图中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比较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较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明显,气温低,降水少;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都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因此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时间更长,因而降水时间更长,导致年降水量更多。(2)从地质作用看,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豆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跃,地质条件不稳定;两区域都位于山地附近,都地处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位于河谷地形,有大量来自于上游松散的冲积物,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由气候资料图可知两个区域降水比较集中。(3)结合所学知识,那波利为地中海式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二)综合分析评价类【题型简介】1.分析评价类设问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劣,工农业生产、城市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大型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2.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某地发展××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从××角度评价××区位条件”“结合××因素评价××的发展条件”“简要评价××对××的影响”“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分析”等例1.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我国对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黄土高原地表径流产沙量减少。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下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2000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主要措施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植树种草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1)从位置和水循环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地表径流产沙量高的原因。(2)分析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黄土高原治理中强调梯田修建的必要性。(3)评价与人工植树种草相比,植被自然修复治理模式的特点。【答案】(1)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强度大,对土壤侵蚀严重;位于二级阶梯东部,东临第三级阶梯,径流流速大,侵蚀能力强,沟壑纵横;地表沟壑,地形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大,搬运能力强,产沙量高。(2)黄土高原人口较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民众环保意识淡薄,大量开发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修建梯田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保持水土,改善环境。(3)不足:植被恢复期长。有利:自然植被种类多,结构稳定;环境变化后易于自行恢复,生态稳定性更高;减少治理费用。【答题技巧】1.答题思路在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等,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1)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2)要从多角度分析,如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3)注意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除此之外,解答分析评价类设问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材料信息,合理迁移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突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2.答题规范分析、评价内容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水热组合条件好(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不利条件水热组合条件差(雨热不同期);地形崎岖;土壤贫瘠;降水稀少,水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资料缺乏;农业劳动人口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涝灾害频发工业生产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消费市场广阔;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支持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等港口建设水域条件航行、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河宽、流缓;海港——沿海、水深、易停靠、避风的海湾等陆域(筑港)条件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便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交通条件(影响客货的集散);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客货流量,进而影响港口的兴衰);依托城市(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利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等政策条件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有利于港口的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有利条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较早等不利条件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都不适宜人类生存河流航运自然条件地势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径流量大,水深,通航能力强;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人文条件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通过影响客货流量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的航运价值区域发展优势优越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条件;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占有优势;发达的教育和科技;优美的环境;政策支持等劣势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矿产和能源短缺;交通不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等资源开发有利条件资源条件(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条件(市场广阔);距市场近;交通条件(交通比较便利)等【即时训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江苏沿海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江苏沿海地区将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盐城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示范和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支持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材料二下图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总体布局图。(1)与河海联动区、陆海联动区相比,简析江海联动区的优势。(2)评价江苏省建设海上“能源岛”的区位条件。(3)简述江苏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地理意义。【答案】(1)江海联动全程采用水运,降低运输成本;采用水运,运量大;连续性好,运输效率高,减少转运环节,降低货损。(2)能源种类丰富,能源充足;区域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海上“能源岛”储量大,转运便捷。(3)打造绿色生态,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1)与河海联动区、陆海联动区相比,江海联运货物不经中转,由同一艘船完成江河与海洋运输,所以其全程采用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陆海和河海中需要经货物进行转运,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周期长,并且会造成一定的货物损耗。而江海联运直接由江达海,减少运输环节、转船次数和操作手续,缩短运输周期,连续性好,运输效率高。(2)由材料可知,江苏沿海地区将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并且有便捷的海运,能源种类丰富,能源供应充足;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在海上建设“能源岛”,受空间约束小,储量大,结合海运,转运便捷。(3)江苏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可以改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地区环境质量,促进环境绿色发展;江苏沿海地区将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盐城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022·山东泰安·统考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总面积31659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余人,民俗文化多样,民情特殊,属全区深度贫困县之一。为脱贫致富,当地政府为农牧民引种有机红心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右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黑色沙壤土广布。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国家农产品保护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下左图为察隅县区位示意图。(1)分析察隅县引种有机红心猕猴桃的有利气候条件。(2)评价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将会带来的影响。(3)与我国其他产区相比,察隅县猕猴桃种植减少了套袋操作,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原产地气候类似,气候适宜;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品质好。(2)有利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好;第二,可错峰上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利影响:挂果期长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3)①该地海拔高,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少,工农业活动较少,空气洁净,不需要用套袋减轻对果面的污染;②当地气温低,病虫害较少,可以减少套袋操作。【分析】(1)察隅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原产地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似,气候适宜;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光照强,白天升温快,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质多;海拔较高,大气稀薄,保温作用也弱,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晚上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质少,利于养分积累,猕猴桃品质好。(2)有利影响:一方面:挂果期长,相当于猕猴桃的生长时间长,有机质的积累多,果实的品质好;第二,挂果期长,可以选择相对价格较高的时期进行销售,可以和其他产区的猕猴桃错峰上市,等其他产区的销售季节进入尾声,而此时察隅县猕猴桃却正值成熟旺期,可以有选择的相继上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利影响:挂果期长,果园管理的时间也长,投入的人力和物资增加,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3)农作物套袋多用于果树,可促进果实着色,大量减轻了风,雨,农药,有害光线等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直接刺激,保证了果皮发育稳定;也可以杜绝污染果面的污斑、药斑、枝叶磨斑等;还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如食心虫类、卷叶虫类、螨类等,同时可以提高果实贮藏性以及商品价值。察隅县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病虫害较少,可以减少套袋操作;人类活动少,工业生产活动少,形成的大气污染少,农业生产中很少的使用化肥、农药,空气洁净,不需要用套袋减轻对果面的污染。2.(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材料二:武威市民勤县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迄今已有近一半死亡,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民勤。材料三:栗元草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遵义的第一大天然草场。草场草类高大茂盛,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该地年均降水量达1420mm,相对湿度大,雾日多。草场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有丰富而奇特的石林景观,周边有泉、瀑等多个景点。近年来,当地利用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下图为栗元草场景观和地理位置图。(1)从气候角度评价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条件。(2)再造民勤需要采取的措施(3)与内蒙古草原相比,简析栗元发展畜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4)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简述栗元草场宜采取的措施。【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化肥、农药使用少。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水源不足;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可育种时间短。(2)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适当发展节水农业和畜牧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3)栗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水热条件好,产草量大,单位面积载畜量大;纬度低,适宜牧草生长的时期长,草场利用时间长,且受自然灾害影响小等。(4)保护性开发并建设草场资源,防止过度放牧;依托科技,引进良种,提高畜牧业产量和质量;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加强宣传,树立旅游品牌;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分析】(1)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气候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有利条件: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种子品质优良;气候干燥,光照强,利干种子的晾晒和存储;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化肥、农药使用少,产品品质好等。不利条件: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的灌溉水源不足;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气温低,可育种时间短等。(2)读材料可知,民勤县“民勤县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人口增长、耕地扩大、过度用水,从而导致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因此再造民勤首先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通过发展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然后通过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还需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节水农业、畜牧业等,促进经济发展等。(3)据材料“栗元草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遵义的第一大天然草场”,与内蒙古草原相比,栗元草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年均降水量丰富,水热组合好,单位面积载畜量大;纬度低、热量足,牧草生长期长,冬季气温较高,草场使用的时间更长;远离冬季亚洲高压中心,秋冬季节不易受到沙尘暴、寒潮灾害的影响等。(4)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栗元草场应该因地制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对于独特的草场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利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发展科技,引进良种,提高畜牧业的产量和质量;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草场周边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完善物流运输,加强基础建设等。3.(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下图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20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1)指出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2)简述外来人口流入对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影响。(3)与户籍人口相比,分析珠江三角洲外来流入人口城乡结构特点。(4)评价珠三角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当地农业的影响。【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外来人口流入)。(2)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下降。(3)外来流入人口主要在城镇务工,城镇人口比重大。(4)有利:扩大农产品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减轻农村生态压力;不利:农村劳动力流失,占用农业用地。【分析】(1)常住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人口自然增长,即出生人口数量减去死亡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是外来人口流入,即人口机械增长。(2)珠江三角洲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迁入。外来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会使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下降。(3)外来流入人口主要在就业机会多的城镇地区,主要在城镇务工,因此城镇人口比重大。(4)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当地农业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城镇人口增多会扩大农产品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减轻农村生态压力。不利: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城镇化占用农业用地,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等。4.(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东数西算”工程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布局。“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数据中心的能耗很高,对电力和水资源的消耗都很大。2022年,国家规划了张家口、贵安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下左图为张家口与贵安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位置图。河北风能资源丰富,输送的电力使得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100%使用绿色电力(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或趋近零)的目标,实现了“绿色办奥”。下右图为河北省不同季节平均风速日变化图。(1)指出河北省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并分析原因。(2)与贵安集群相比,评价张家口发展数据中心的区位条件。(3)分析冬奥会所有场馆采用“绿电”的原因。【答案】(1)冬季;原因是: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日变化较小(稳定)。(2)有利: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减少用于冷却的能耗;接近市场(用户),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不利:位于东部地区,地价、人工成本高;水资源短缺。(3)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绿色办奥”;体现我国对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积极态度);借助奥运会,有利于积累清洁、高效的大电网输电经验。【分析】(1)风力较大且稳定利于发电。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四个季节中冬季每日风速均在6m/s以上,大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发电时间长。四个季节中冬季平均风速大,利于风力发电。冬季风速日变化小,风力较稳定,发电量稳定等。(2)评价类问题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由材料可知,“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经济发达地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需求更高。有利:与贵安集群相比,张家口距离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更近,因而更接近用户,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由材料“数据中心的能耗很高,对电力和水资源的消耗都很大”可知,数据中心耗能高,选址处应有稳定的能源供应;“算力中心”设备散热高,选址处气候应凉爽。与贵安新区相比,张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利于“算力中心”设备散热,降低人工散热的成本。不利:与贵安新区相比,张北地区距离东部发达更近,地价、人工成本高;张北地区处我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而贵安新区为湿润地区,因而张北地区水资源短缺。(3)由材料可知,绿色电力指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或趋近零。因此,“绿电”应是清洁能源。狭义绿色奥运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绿色,环境绿色等。冬奥会所有场馆采用“绿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绿色办奥”的目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等问题,应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并使用清洁能源;奥运会举世瞩目,影响巨大,冬奥会所有场馆采用“绿电”,体现我国对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奥运会场馆众多,规模宏大,所有场馆采用“绿电”,有利于积累清洁、高效的大电网输电经验。5.(2022·上海宝山·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热能储量丰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我国经济正向绿色GDP转变,地热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材料一
尽管全球地热能巨大,且分布广泛,但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能资源。适合发电等开发利用的高温地热能分布极不均衡。全球重要的高温地热带主要沿大陆板块边缘缝合带和洋中脊分布。材料二
2017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如《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地热能产业的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但我国地热能产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材料三
下图分别示意中国地热能资源分布简图、中国地勘资金投入分布图和地热能产业链示意图。(1)说出我国高温地热带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并分析成因。(2)评价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3)从地热能资源特性及经济发展需求方面,分析我国开发地热能资源的积极意义。(4)针对地热能开发现状,为我国地热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出可行性建议。【答案】(1)最主要主要在西南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云南省),西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2)有利:(储量)地热能储量丰富;(政策)国家出台关于地热能开发纲领性文件,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我国能源市场需求量大。不利:(技术)地热能相关专利比例低,研发力度小,开发技术较落后;(资金)地热勘探投入资金比例小;(需求)地热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匹配,开发难度大。(3)地热能储量丰富,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大力开发地热能可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地热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地热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顺应中国经济向绿色GDP转变,提升环境质量,开发地热能能带动当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加大对地热能领域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地热能开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国际先进的地热利用技术;积极探索地热能资源的应用领域,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价值;加强地热能丰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分析】(1)读“中国地热能源分布图”可知,我国高温地热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该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2)条件类问题既要考虑有利条件又要考虑不利条件,从有利方面看:我国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国家出台如《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地热能产业的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政策支持力度大;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能源市场需求量大。从不利的方面看: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能资源,适合发电等开发利用的高温地热能分布极不均衡,地热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匹配,开发难度大;研发力度小,地热勘探投入的资金少,开发技术较落后。(3)我国地热能分布广、储量丰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能源需求量大,大力开发地热能可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地热能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污染小,我国经济正向绿色GDP转变,开发地热能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升环境质量,开发地热能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带动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我国地热能开发技术相对落后,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国际先进的地热利用技术;加大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国地勘资金投入较少,应对地热能开发加大资金投入;延长地热能开发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外运能力。【真题战场】6.(2022·上海·统考高考真题)日本处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北海道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日本本国平均水平,水稻等粮食产量位于日本前列,素有日本“食材库”之称;北海道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表为北海道水稻生产信息和日本总水稻生产信息对比北海道日本耕地占比26100北海道土地大小占比2210065岁以上水稻种植人口占比3866单位成本(日元)199260单位面积耕种时长(时)17.824(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日本群岛的成因。(2)北海道纬度较高,但水稻单产却是日本最高的,分析北海道水稻单产高的原因。(3)分析日本北海道旅游形成双旺季的自然资源条件。(4)北海道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请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评价其合理性。【答案】(1)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边界,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隆起抬升,形成日本群岛。(2)北海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北海道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北海道耕地面积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广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产量较高;北海道劳动力平均年龄较小,劳动力投入较大。(3)北海道纬度较高且海洋性强,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纳凉;冬季降雪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4)北海道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适度发展渔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北海道群岛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且平原面积较广,发展水田农业,可充分利用人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北海道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时间较长,适宜发展旅游业,且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分析】(1)由材料“日本处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群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的岛弧,且位于亚欧板块上,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知识可知,其具体形成过程是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边界,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隆起抬升,形成日本群岛(岛弧链)。(2)单产高的原因可从优越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札幌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北海道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单产高;由表格可知,北海道耕地占比大于其土地大小占比,说明北海道耕地面积较大,结合日本社会经济概况可知,北海道人口较少,即人均耕地面积广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产量较高;由表格信息可知,北海道65岁以上水稻种植人口占比远远低于日本的平均水平,说明北海道从事水稻种植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较小,体力和精力充沛,可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较大,使水稻单产高。(3)本小题可从北海道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冬夏季的自然旅游资源。由札幌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纬度较高且海洋性强,相较日本南部,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纳凉;由气候资料图可知,北海道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量较大且多以降雪的形式降落,由等高线图可知,北海道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其冬季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4)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结合北海道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可知,北海道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渔业。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产业等,结合北海道的社会经济状况可知,北海道的第三产业主要指旅游业。根据题意,本小题主要分析日本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区位条件,并说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或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北海道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适度发展渔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北海道群岛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且平原面积较广,发展水田农业,可充分利用人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由上一小题可知,北海道夏季可避暑纳凉,冬季山地冰雪旅游优势明显,故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时间较长,适宜发展旅游业,且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可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7.(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答案】(1)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强。(2)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水体污染。(3)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恢复。【分析】(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表储水条件差意味着地表水易流失,流失的途径包括蒸发、下渗等,所以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可从下渗量大和蒸发量大两个角度分析,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水蒸发旺盛;该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质土壤,下渗强。(2)本题考查输水线路的特点。隧洞、暗渠和渡槽均能减少水分蒸发,减轻水体污染;由材料可知,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单条线路长度。(3)本题考查网状输水线路布局的积极意义。该区域水资源短缺,输水线路网状布局可以增加区域内水资源供给范围,满足沿线地区的用水需求;有利于完善沿线地区与供水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8.(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1)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2)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3)说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答案】(1)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破,传输成本低、延迟小;设施: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西部发电设施建设。;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动;市场:存在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2)资源:长三角周边大部分地区电力紧缺;算力枢纽占地多,长三角土地资源紧张,建设成本高。环境: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3)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延时,时效性好;降低数字信息传输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带动本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分析】(1)与传统产业相比,数字产业以信息为加工对象,涉及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应用等技术。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首先需要解决大量的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依据材料中“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这一信息分析可知,我国的数字传输技术仗着光缆、通信基站的建设,说明海量数据远距离、安全、快速传输技术的突破,降低了传输成本;“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跨区域、跨网络传输也成为可能;“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这背后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由于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也是促进“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的原因,从而实现“数”“算”分离。(2)数据中心在运行时,消耗大量电能,长三角地区布局算力国家枢纽会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而且算力国家枢纽通常占地广,而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不足,地价高,会增加算力国家枢纽的成本。而且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冷却降温,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3)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进行分析。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绕转延时,降低长途传输信息时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信息的互通,可以打破行政区的边界,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9.(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我国某区域(上图),森林、村寨、鱼塘和梯田等构成了动人的美景,其中鱼塘兼具为梯田储水的功能。该区域甲地的传统村寨食物自给自足;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甲地森林茂密,保护较好;乙地植被矮小稀疏。2019年发生极端干旱事件时,甲地的干旱程度低于乙地,然而地表温度上升幅度大于乙地。下图示意该极端干旱事件对地表环境要素的影响。(1)甲地的村寨中,海拔最低的村寨鱼塘总面积最小,合理解释此现象。(2)与甲地相比,分析2019年乙地地表温度上升幅度较小的原因。(3)从甲地植被覆盖率的角度提出措施,并选择右图中任一与之关联的要素,说明该措施对缓解旱情的作用。【答案】(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汇水面积最大,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得补给水源,无需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2)乙地地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温干燥(干热河谷),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植被所受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较小。(3)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不乱砍滥伐)。“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增加,补给河湖水量增加,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增加。“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蒸发减弱,土壤水分增加(或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分析】(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由于汇水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取充足的补给水源,水资源的补给较为便利,无需修建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由于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由此可知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作物水稻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居民的食物来源充足。(2)乙地位于山地北坡,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干燥,焚风效应导致的干热河谷明显,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植被减少的较少,温度上升的程度小;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乙地植被稀疏,降水减少对乙地植被的减少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植被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也较小。(3)由图表可知该地区地表温度增幅程度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率的高低。对于“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可以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利于地表水分下渗,地下水水量增加,地下水补给河湖的水量增加,使得地表水体面积增加,有利于缓解旱情。“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分下渗,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缓解旱情。“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的荫蔽率提高,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且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含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随之增加,能够有效缓解旱情。10.(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答案】(1)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村庄道路、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2)外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人员多;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外出务工方便;与传统农业相比,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3)发挥该村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民俗、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发挥区位优势,配合企业发展物流、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分析】(1)城市化的过程中,城镇用地的增加,使大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用来满足城镇的发展。外来新建企业的增加,也需要征用农林用地,与此同时,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了农林用地的占比。(2)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说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当地就业机会较少,外来企业为本地提供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再加上Z村位于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又有高速公路出入口说明进出城市交通便利,路程较近,往返方便。在收入方面,与传统务农相比,外出打工的收入水平比较高。(3)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整合本村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产品,为了降低企业各种成本,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的需要。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住宿、餐饮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也可以为本地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马过河》课件
- 2024年幼儿教育招生服务合同6篇
- xx省商业航天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升地方学科服务水平的实施策略与步骤
- 2024年版医疗设备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4年虚拟现实技术投资入股协议样本3篇
- 2024年企业代发工资与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协议3篇
- 2024年股票典当质押:信贷与担保协议3篇
- 2024年跨足数字货币领域的技术合作合同服务内容
- 2024年红土镍矿仓储与运输一体化协议
- 成骨细胞骨形成机制
- 车辆保养维修登记表
- 医药领域知识产权
- 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 湿法脱硫用水水质要求
- 城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 铂铑合金漏板.
- (完整版)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 少年宫篮球活动教案
- 国有建设企业《大宗材料及设备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 民间秘术绝招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